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邮编:650031电话询QQ:800068988前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不仅追求现代建筑的大方、舒适,而且追求信息通讯交换的快速、方便、及时和准确。因此,在校园内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楼宇通讯、数据、图像、安全保障、集中控制等信息的综合智能服务体系,是企业具有竞争实力及信息全球化需要的产物,也是智能化大厦之所以迅速风靡全球的根本所在。目前,全世界瞩目的新经济──即网络经济蓬勃崛起.显然,谁能够尽快地适应并掌控它,谁将是21世纪的赢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网络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急剧增加,各类中小学、高等院校等都希望把整个校园设计或改造成信息高度共享、自动化管理程度很高的综合智能型校园网,以适应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业务与发展的需求。校园网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网络,建设的规模要与学校的规模和应用层次相吻合。可以采用光纤布线配合各类型的高速网络设备,可以提供语音、图象等宽带数据传输服务。通过多媒体流协议及组播技术对校园信息进行管理和发布。我公司基于对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的敏锐目光与技术实力,较早地涉足于校园网的系统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行列.我们利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系统集成、设计与施工经验,本着诚挚、科学的态度,为各界用户提供了诸多具有优质计算机、通讯、综合布线、安防及楼宇自动化控制等高度集成化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多年来,我公司提供的有关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的咨询服务、方案设计和论证、产品选择、系统集成、工程安装、调试开通以及日后整个系统的维修、功能升级等一系列服务,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承蒙贵校给予敝公司参与学校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设计的机会,我们深感荣幸并衷心地表示感谢!我们将凭借公司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工程实施等方面的优势,本着诚挚、高效、科学的态度,为您提供最完美的设计和最优质的服务。第一部分公司介绍1.1公司简介(可参阅本公司国际网站http://www.h.cn)海汇创科技公司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多媒体会议演示系统、视像会议系统、影音设备及多媒体网络系统工程。海汇创是美国快思聪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亚洲服务站,是日本横河(Yokogawa)、Polycom、Extron、Kodak、Dp、CISCO、3COM、AVAYA等世界著名影音设备、多媒体产品、视像会议和网络系统的合作伙伴。公司为了更好地将先进的会议控制系统及影音产品应用于各地,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设立有公司,专为当地的用户提供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近几年来,美国快思聪领导着遥控科技的潮流,更获多项国际奖项。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会议室、会议厅、演播室、培训中心、会展中心、电视会议、遥距学习、多媒体电教室、家庭影院及现代家居自动化中均可找到快思聪控制系统。快思聪将不同厂家、型号、性质的视听器材或硬件,甚至环境装置连接起来,令所有的控制尽在掌握之中.海汇创作为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和演示科技的先驱,早在1996年深圳大学的多媒体阶梯会议室中率先引进先进的快思聪会议控制系统;几年来海汇创先后在深圳、北京、武汉、上海等地各大商业机构、学校及政府部门安装了数百套快思聪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视像会议系统和网络系统工程。海汇创公司的服务范围包括系统设计、软件编程、器材供应和安装、施工调试、维护保养和咨询等各项专业服务。海汇创公司在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视像会议、远程教学、大屏幕投影和拼接、影音设备和多媒体网络系统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乐意为客户解决任何技术难题,并提供更完善、优良的专业服务。务求令每个客户称心满意。1.2海汇创科技组织结构海汇创科技集团海汇创科技集团北京海汇创(华北区)武汉海汇创(华中区)上海海汇创(华东区)深圳海北京海汇创(华北区)武汉海汇创(华中区)上海海汇创(华东区)深圳海汇创(华南区)区域分公司研发中心武汉创通(与通讯指挥学院合作)培训中心(CTI)北京培训中心上海培训中心1.3公司部分客户孝感一中校园网络及程控系统工程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校园网络工程北京市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多媒体会议室、校园网络工程武汉科技大学校园网络工程北京市纺织工学院多媒体会议室、校园网络工程深圳大学多媒体综合电教会议室、校园网16间多媒体会议室西安交大多媒体综合电教会议室北京摩托罗拉公司多功能会议厅、培训中心上海中国银行多功能会议厅上海AT&T多功能会议厅、培训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六个多功能综合会议室北京东方广场多媒体演示厅清华大学多媒体综合会议室北京外国语学院多媒体会议室北京理工大学多媒体阶梯教室北京市机械工程学院多媒体会议室北京市化学工程学院多媒体综合会议室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多媒体培训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多媒体全自动控制会议室7间湖北省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湖北省人民银行银行卡交换中心培训中心华中理工大附中多媒体全自动控制会议室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多媒体教室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学院多媒体演播中心、视像会议系统2间、多媒体电教室4间解放军通讯指挥学院红军蓝军对抗模拟演习系统全军指挥通讯系统中国武汉海关多媒体培训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多功能厅大、中型国际报告厅18间小型多媒体会议室七零九研究所多媒体全自动会议控制系统湖北省公安厅指挥控制中心宜昌军分区多媒体会议中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术报告厅武汉大学多媒体全自动会议控制系统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梨园大洒店大型多功能会议厅钟祥一中多功能电教室宜昌卫校多功能会议室、远程教学系统三峡梯调中心多媒体会商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4块大屏幕背投系统中兴通讯公司12间多媒体培训室深圳华为17间多媒体培训室广州市政府电视监控系统,大屏幕背投系统香港盈信集团多媒体会议室,背景音乐系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学术报告厅、培训中心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语言实验室香港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展中心Motorola北京培训和展示中心夏门会展中心大连博物馆招商银行培训中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港理工大学深圳电视台香港城市大学国泰航空公司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地稅局北京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大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深圳市蛇口市政府楼第二部分系统概述一、总述(1)校园网络建设目标校区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光纤主干网覆盖校区各主要建筑,从而将校区网络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容量、技术先进、功能齐全、优良运用、安全可靠,并具备可扩充性的现代化网络系统,通过千兆光纤链路和本部相连,进而与国内国际网络互连,为校区提供一个多媒体通信和现代办公自动化管理的支持环境,为校区及本部教学、教研、生活和管理服务。(2)网络工程建设规划为了适应全国和省市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校内外信息的交流,满足校区广大师生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校区网络拟提出如下建设规划:1、整个校区网络结构以网络中心为中心,构成星型的结构。2、主干采用千兆路由技术,所有节点交换100Mbps到桌面.3、考虑数千教师和学生并发上网的需求,配置功能强大的代理服务系统。4、配置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网络管理平台.(3)校园网建设的思路与规划校园网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了多种技术和设备,而各大中专院校对计算机的功能和网络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系统结构、技术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随之加大。这就要求业主选择具有丰富校园网建设经验的厂家,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针对实际需求,借助全面的技术和丰富的工程经验,进行设备选择、系统配置,才能取得最佳的性能、最合理的价格和长期的效益。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结构,为了便于网络管理和网络扩展,节省用户投资,在本方案中针对的逻辑拓扑图和光缆布线图,我们决定采用主干星型拓扑结构。目前常用的主干网组网技术有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100Mbps的FDDI和155/622Mbps的ATM网络、千兆以太网等。在充分考虑建设原则、满足应用需要和适应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的问题后,我们选择了GigabitEthernet,理由是:低廉的价格提供高带宽。千兆以太网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性能,而价格远远低于其10倍;与ATM相比,其价格则远远低于622MbpsATM.好的兼容性和管理的简单性.ATM必须使用局域网仿真才能与现有的网络设施兼容.在网络系统管理的技术要求上,千兆以太网比ATM简单。保证服务质量。目前普遍认为,合理组织的千兆以太网永远不需要考虑QoS管理,这也是千兆以太网的宗旨.此外,千兆以太网也可通过802.1P服务分级及预带宽等技术来保证关键应用的服务质量。所有这些技术正促使园区网逐渐转向千兆以太网。持千兆以太网的第3/4层交换机的出现.这大大地增强了千兆以太网在园区的地位。原来以太网的一些不足,如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多链路负载分享、基于标准的虚拟网等,已被新的技术和标准所解决.综上所述,本方案主要选择千兆以太网技术来构建用户的需求,对二层节点和桌面微机的接入也采用快速以太网,建立一个基于多层、全交换的虚拟园区网。采用1000M主干,光纤到各主要信息点,100M交换到桌面,逐步形成以网络中心大楼为中心、辐射其他楼宇的校园网。(4)园网建设目标校园网必须具备教学、管理和通信三大功能:师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科研工作;可以调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考查.生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实现远程学习;可以开展网上“个性化学习”等;通过网上学习学会信息处理能力;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对教务、行政事务、学生学籍、财务、资产等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现与Chinanet的接入,为全校师生提供WWW、E-mail、FTP等Internet服务。完成主干网、网络管理中心建设,实现教学楼、科技楼、行政楼、学生宿舍等楼宇的综合布线。完成Intranet开发,运行环境的建设,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教务、科研、学生管理等综合业务管理的开发与应用,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建设校园网BBS,促进校园网文化健康.能够实现多媒体主课件信息的制作。对外部媒体资料实现管理,实现VOD服务。能够进行教师多媒体电子备课.二、校园网设计要求通过对校园网需求的研究,结合对用户网络的考虑,我们认为中心学院校园网应具有以下特性才能满足要求,并保证建成后的网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具有较强的可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性能与技术先进性校园网网络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数据通信能力和较大的带宽,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较强的可扩展性.为了能够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数据,网络应有较高的网络主干速度。网络设备必须具备高速处理能力。提供高速数据链路,保证网络的高吞吐能力,满足各种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在各部门的工作组中采用交换技术,以保证在工作中网络的快速响应速度,用来提供较高的工作效率.2、高可靠性网络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足够的冗余、提供拓扑结构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为了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要避免网络出现单点失效的情形。在网络骨干上要提供备份链路和冗余路由。在网络设备上要提供冗余配置,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以热拔插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恢复,把故障对网络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避免由于网络故障而造成用户损失.网络主干交换机等网络节点关键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关键节点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后,能够有效、及时地进行故障恢复;要求节点设备的设置、恢复过程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基本配置的终端方式操作要简单,节点内部的配置内容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采用TCP/IP协议下载保存或上载恢复。3、安全性校园网网络作为一个支持众多用户,同时和Internet/CERNET存在连接的网络,网络安全性在整个网络中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采用一定手段来控制网络的安全性,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中采取多种技术从内、外部同时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可以用身份验证、VLAN划分等技术有效地控制内部用户的行为,如杜绝对IP地址的盗用和侦听用户口令等;同时也能够利用防火墙控制外部人员对网络的访问。网络系统还应具备高度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非法侵入和信息的泄漏。4、可管理性强有力的网管软件是有效地利用网络管理的助手,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备份和系统级的管理,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灵活地设置每个用户对Internet的访问功能,能够对每个用户实行管理.5、可扩充性随着用户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网络可以方便地扩充容量,支持更多的用户及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必须能够平滑地过渡到新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用户现有的投资。6、VLAN划分根据校园网的实际要求,属于同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处于不同的建筑物中,但需要处于一个逻辑子网内.网络站点的增减、人员的变动,无论从网络管理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讲,都需要虚拟网技术的支持.虚拟网可以建立不受物理区域限制的、覆盖整个校园的、相互具有一定独立性的逻辑子网。各逻辑子网间广播报文相互隔离,并通过第三层的访问控制设置实现可管理的子网间的互相访问。因此,在网络主干中要支持三层交换及VLAN划分。根据管理以及各部门智能的分配或用户定义的其他策略,进行相应的VLAN的灵活划分,在整个网络中使用虚拟网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网络中心设备和骨干设备能够提供线速的VLAN之间的路由和高性能的第三层数据包的处理。虚拟网技术是网络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现主要解决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方面的许多问题,并且在增加用户网络带宽、减少网络广播流量的影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虚拟网的实现必须结合交换技术,目前基于端口的虚拟网技术是主要的形式,而划分虚拟网的端口首先是交换端口.此外,还有基于IP地址的虚拟网和基于MAC地址的虚拟网等.基于IP的通用虚拟网协议主要是8021.Q。层交换技术通过三层交换技术,特别是基于硬件的第三层交换,可以避免在不同的网段或VLAN之间访问时,由于路由效率的影响而产生的传输效率影响.对于一个应用,当一个数据包发送的交换机时,通过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同时在专用芯片在存入有关的信息,使得后来所有的数据包均无需通过路由设备再次处理,而直接由交换机进行转发.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实现真正的线速交换。同时,由于三层交换技术的引进,大大减轻了中心路由设备的工作压力,使之不再需要将大量的CPU处理能力花在重复性的数据转发工作上,从而可以承担更为复杂且重要的工作。8、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校园网要求具有数据、图像、语音等多媒体实时通信能力,在主干网上提供足够的带宽和可保证的服务质量,满足大量用户对带宽的基本需要,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突发的数据传输使用,最大可能地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整个网络在服务质量(QoS)、预留宽带设置、合理进行带宽管理方面应提供优良的品质。三、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物理设计由于采用交换千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技术,在物理的连接上实现如下配置:网络中心(设在教学楼)和宿舍楼群、实验楼、行政楼等各幢主要建筑物之间采用千兆网链路进行连接(如采用双工方式,可以为它们提供1000MBPS*2的带宽)。代理服务器与中心交换机之间通过1000MBPS相连,网管机和网络中心其他管理用机采用1000MBPS连接。实验楼、教学楼等内部采用1000MBPS交换到桌面,以适应VOD和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总体设计中学生宿舍楼群的分中心交换机由千兆纤和网络系统中心相接,各宿舍楼的分支交换机和分中心交换机千兆路由网络链路进行连接(如采用双工方式,可以为它们提供1000MBPS*2的带宽),对各学生宿舍提供1000MBPS交换到桌面连接。服务中心、食堂、后勤楼和相近的学生宿舍楼群分中心采用千兆路由网络链路进行连接(如采用双工,可以为它们提供1000MBPS*2的带宽).网络中心交换机通过长距离千兆光纤链路连接到本部校区网络中心,从而连接到CERNET。在具体的连接上,网络技术可有星型、环型、完全网状、半网状等拓扑结构,但由于采用了交换以太网技术,同时考虑到布线的方便性,这里采用了星型的拓扑结构。各分节点同样以其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为核心建立起星型快速以太网的拓扑结构。2、网络逻辑设计网络的逻辑设计主要是按长江大学本部校区的子网及虚网划分原则来考虑中心学院网络IP子网网段的划分,透过实际的网络物理连接并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实现虚拟网络(VLAN)R的设置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无论从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IP地址的可管理性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有效IP地址资源有限的角度考虑,将整个校园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子网网段并对IP地址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都是必需的.遵循学校本部开放划分的原则,使整全长江大学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管理的整体。将需要对校外开放的服务器(PROXYSERVER)划分到同一网段,并分配合法的IP地址。将各网络设备划分到专有的网段,除连入INTERNET的路由器外,其余的地址应是对外隐蔽的。将不对校外开放的服务器(各部门的MISSERVER等)划分到专有的网段,其地址对外隐蔽。尽量将分属于不同部门的机器划分到不同的网段之中。子网的划分应使IP地址管理较为简单,同时也要避免IP地址资源大量浪费.可使用子网屏蔽码将几个C类地址分给同一个大的子网,或一个C类地址分给几个小的子网。(2)VLAN虚拟网的设置由于TCP/IP协议中有大量的服务是通过发送网络广播包来提供的,这些局域网中广播包的存在会大大降低交换机的效率,这时可以利用划分虚拟网(VLAN)将广播包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由于各虚拟网之间不能进行直接通信,而必须通过路由引擎转发,这就为高级的安全控制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了实际使用中的方便,可能会考虑到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机器划分到同一个广播域内,特别是新校区的办事机构和本部对应的机构划分到同一个VLAN之中;同一个用户也有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内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这也需要使用虚拟网技术。通常虚拟网的实现形式有三种:静态端口分配、动态虚拟网和多虚拟网端口配置。1、静态端口分配:直接设置交换机端口,使其从属于某个虚拟网。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较为安全,并易于配置维护。态虚拟网:交换机的端口动态地由经由该端口地网络包MAC地址、逻辑地址或协议类型确定虚拟网地从属。这样一旦网管人员配置好后,用户的计算机就可以灵活地接入交换机的端口,而不会改变用户虚拟网的从属性。虚拟网端口配置:该配置支持一个用户或一个端口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这样可以将一台网络服务器配置成多个业务部门(每种业务设置成一个虚拟网)都可以同时访问,也可让它同时能够访问多个虚拟网的资源,而且这种配置也将方便虚拟网间的路由-—交换机上只需要一个端口连接路由器即可完成多个虚拟网间的路由。在本方案中,我们考虑采用基于策略的虚拟网划分,把校园网本部和中心学院校区的中心服务器、交换机设备及各主要节点所在的网络设计为分属于不同的虚拟网,再用路由模块实现整个校园网的连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根据需要,也可以进一步把各计算机按照不同部门用虚拟网隔开,既提高网络效率,由保证系统的安全.四、千兆网技术1、传统网络的局限性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网络是以太网,安装了以太网的局域网已达到1亿个。根据IDC的统计数字,以太网的上网速率是每年3000万个结点,这两个数字都要比令牌环网高出一个数量级。以太网具有简单、花费少、易于使用的特点,快速以太网仍然保持了以太网简单易用的特性,而千兆位以太网也同样遵循了这一传统.在我们描述传统网络的局限性时将以以太网(Ethernet)为主。系统网络结构的限制.先从网络的广播谈起网络技术发展至今,无论在网络节点(即Node,通常指PC机或工作站)之间还是在网络之间,若要进行通信,首先要通过源站点发广播来寻找目的站点。这说明了广播在网络上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对于网络和网络节点而言,它们又不需要太多的广播。这是因为:其一,从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太多的广播会使PC机或工作站的性能下降,因为当其网络端口接收到每个广播包时,它们的CPU必须要停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去处理接收到的每个广播包,看一看是否是自己应接收的数据包;其二,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广播太多必然使网络的有效带宽利用率下降;最后,广播多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造成广播风暴,导致网络瘫痪无法工作;另外,如果是采用多种网络协议(如IP、IPX、AppleTalk等)构成的网络,对于使用IP协议的网络或节点来讲,它们根本就不需要接收IPX或是AppleTalk的广播,实际上却又不得不接受,反之亦然。可以说,多种网络协议的广播包在网络上的广播又是一种非常无奈的现象.谈到传统的网络结构,必然就要涉及到两种网络互连设备:桥接器和路由器。桥接器是一种局域网互连设备,其特点是构造比较简单、处理速度快。但是,由于它与网络协议无关,因此也就无法对来自不同网段的广播,尤其是不同协议的广播进行分类。正是由于这一点,当桥接结构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时,就非常容易造成大量的网络上的广播,甚至使网络无法正常工作。路由器是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强且十分复杂的网络设备,除了实现网络互连的功能外,对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其优点的背后,又有其处理速度太慢,容易造成网络瓶颈的缺点.因此,路由器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用户的应用需求.这是因为路由器是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第三层的设备。它在网络中,收到任何一个数据包(包括广播包在内),就要将该数据包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去掉(称为"拆包"),查看第三层信息.然后,根据路由表确定数据包的路由,再检查安全访问表;若被通过,则再进行第二层信息的封装(称为”打包"),最后将该数据包转发.如果在路由表中查不到对应MAC地址的网络,则路由器将向源地址的站点返回一个信息,并把这个数据包丢掉。这便是路由器工作过程的简要描述.还应当指出:MAC地址就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如网卡地址)。因此,传统路由器对网络造成的不必要的限制,路由器本身是一个无连接的设备,其工作机制使它成为一个转发并遗忘的网络设备。仅就路由器对任何数据包都要有一个"拆打”过程来看,即使是同一源地址向同一目的地址发出的所有数据包,也要重复相同的过程.这导致路由器不可能具有很高的吞吐量,这也是路由器成为网络瓶颈的原因之一。可能有人会说,提高路由器的硬件性能(系指采用更高速的、更昂贵的处理器,更大容量的内存)不就可以改善它的性能了吗?令人遗憾的是,路由器除了硬件支撑外,其"复杂的处理与强大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这必然使得它成为网络瓶颈.另外,当流经路由器的流量超过其吞吐能力时,将引起路由器内部的拥塞。持续拥塞不仅会使转发的数据包被延误,更严重的是使流经路由器的数据包丢失。这些都给网络应用带来极大的麻烦。路由器的复杂性还对网络的维护工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例如,要对网络上的用户进行增加、移动或改变时,配置路由器的工作将显得十分复杂.综上所述,传统的网络结构对用户应用所造成的限制,正是交换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交换网络中,尤其是大规模的交换网络,没有路由功能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各个厂商在交换技术领域激烈纷争的焦点:即如何解决交换网络中的路由问题!因为传统的交换网络是不具有路由功能。当我们要组建一个新的网络的时候,最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分析的应该是沿用传统的网络结构模式,以路由器为核心去构造和发展网络(即使是采用了交换设备和虚拟局域网技术);还是打破过去的传统,构造新的网络模式?显而易见,焦点之争又集中到了路由器上。这是为什么?首先看一对数字的比较结果.目前,市场上最高档路由器的最大处理能力为每秒25万个包,而最高档交换机的最大处理能力则在每秒1000万个包以上.二者竞然相差了40倍。交换技术与虚拟网络或虚拟局域网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这样说,交换技术是构造虚拟网络或虚拟局域网的物质基础。在数据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可谓一日千里。还在人们继续延用小型Novell网络、津津乐道于10M以太网的传输效率时,局域网中网络互连技术早已由10M以太网发展到了100M快速以太网.如今,千兆位网络技术更是挟超级速度扑面而来.2、千兆网及其比较千兆位网技术(尤其是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已明显地分为两大技术阵营ATM和千兆位以太网.目前ATM和千兆位以太网这两种高速联网技术都成立了相应的网络技术论坛,来制定相应的数据传输标准,推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IEEE已经批准千兆位以太网项目,这一标准被称为IEEE802.3Z任务强制转移(TaskForce)标准,预计在1998年底完成。有代表50多个公司的200个成员参与制订这一标准.网络用户是幸运的:短短几年中局域网的速率便从10Mbps十倍速增长至100Mbps,到今天,千兆以太网又已经扑面而来。高带宽、保护原有投资、简单易用、价格便宜,千兆以太网以其众多优点赢得了高度评价,并成为当今最热门的网络技术之一,更有甚者称其为"新时代的以太网"、"下个世纪的网络".但对于千兆网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应该过于乐观,因为在今后几年中我们只可能在少数的场合见到它大展身手,对于千兆以太网我们常常有一个误解,即认为从现有的10M/100M以太网升级到千兆网,就如同以往的从10M网升级到100M的快速以太网-—因为100M或1000M以太网均保留了与10M网相同的802。3帧格式及管理对象规格,所以可以保留原有网络的线缆、操作系统、协议、桌面应用程序和网管系统等几乎所有的一切—-千兆以太网似乎可以提供”完美无缺”的升级途径。但,此观点忽略(或者是有意无意淡化)了一点,即千兆以太网对线缆的要求比10M/100M以太网的严格许多,现有大多数的网络布线将难以满足其严格的要求。由于千兆位以太网保留了与10M以太网相同的802。3帧格式,没有对信息传输格式作任何变动,因而这种网络升级方案较其他技术在投资和性能上要平滑得多,更何况目前世界上90%的用户采用的是以太网联网技术。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也有着其不成熟的一面,在今后的高速联网技术市场上哪种技术将独执牛耳,目前还很难断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和ATM技术的各自特点。(1)。布线要求和传输距离的差别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出现令深受网络拥塞之苦的网络用户欣喜若狂,特别是它”可由传统以太网平滑升级”和”最大限度保护传统以太网用户已有投资”使网络用户倍感亲切。尽管IEEE802。3委员会在制定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标准时把目标定在基于多模光纤的千兆传输距离不小于550米,基于5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千兆传输距离不小于100米,事实上光纤传输距离的问题已经圆满解决,但关于非屏蔽双绞线传输的千兆位以太网标准的制定有可能要到明年才能确定。毕竟,在非屏蔽双绞线上进行千兆传输,还要解决信号反射和信号畸变等技术问题.目前绝大多数以太网用户在局域网布线中大多采用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由于千兆位以太网对传输线路要求的限制,事实上传统以太网用户升级到千兆位以太网绝不是一个”平滑无缝”的过程,至少是在目前,传统以太网的布线系统很难为千兆位以太网所沿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在单模光纤上的传输距离现已达到了2000米(也有报道为4000米的),很显然这个距离对于园区建筑物之间的互连环境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城域网和广域网,它也同样显得无能为力。而ATM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广域信息传输系统,它不受任何物理结构的限制,也和它所传输的数字数据的类型无关。也就是说,ATM可以用于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络中传输任何形式的数字数据信息,相信这样的目标实现以后会使绝大部分用户感到满意的。同步光纤网(SONET)是许多ATM光纤通信的标准,以光纤为传输媒体的ATM广域网络早已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投入了商业运行并发挥了相当高的效率.目前传输速率高达9.6Gbps的广域ATM链路也正处于试验阶段。至于普通双绞线是否能够用于ATM网络的高速主干链路,目前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工作桌面上25Mbps的ATM低速连接在ATM网络中已经相当普遍。由于ATM网络在广域网络中的出色表现,再加上ATM上新推出的反复用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1M至45M之间的带宽,大大增强了ATM在高速网络技术中的生命力.(2).传统网络升级时可行性和可用性的差异在千兆位以太网和ATM之间,究竟哪种升级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和可用性?千兆位以太网一问世便以”以传统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从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升级时方便快捷,最大限度保护用户原有投资”为宣传形象,这种商业渲染迎合了千百万以太网用户的迫切需求.由于千兆位以太网采用了和传统的以太网相同的帧长、帧格式和媒体访问层协议,因而在从传统的以太网或是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位以太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将传统以太局域网的主干设备加插千兆位以太网适配模块,在新的网络主干之间形成千兆链路,或是增加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而通过灵活配置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上的10M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或是FDDI等模块,可以整合原先的网络结构将传统的网络升级为千兆位以太网,而将原先的网络主干结构移向下级应用,保护了用户的设备和技术等投资,也为园区局域网升级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传统以太局域网所提出的ATM技术升级解决方案都是采用ATM交换机形成网络主干,因此,难以保护用户已有的投资和技术。ATM局域网的升级投资要比以太网的升级技术高得多,又由于近年来在局域网市场上受到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冲击,相信对于数据传输质量不是非常在意的用户,都会对价格因素进行一定的考虑。此外,有别于以太网产品,不同厂商生产的ATM网络产品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样用户进行ATM网络升级时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也就不得不选用同一厂商的网络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ATM网络技术在桌面系统的应用。(3)。服务品质的差别千兆位以太网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速联网技术,尽管它将网络主干带宽提升到千兆级,但是它仍然和传统的以太网技术一样缺乏拥塞控制而时常会影响到用户对服务器数据库数据的存取,同时它也没有解决多媒体数据传输的问题,而这一直是传统以太网技术的一个弱点.也许,随着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千兆位以太网技术论坛也将会考虑制定千兆位以太网上的质量服务标准,以支持千兆位以太网上高质量实时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当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真正实现了质量服务,也许就是它在局域网中替代ATM的时候了。相比之下,ATM网络技术在这方面要优越得多.ATM网络由于采用面向连接的定长信元传输技术,而不是通过检查数据包的头再依靠路由表传输到目的地址,因而数据传输速度快、延迟小,同时又具有传统包交换的复用效率。ATM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都是在电路连接以后才进行,由于这种资源预定,为ATM上的业务品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ATM网络的业务质量(QoS)保证是建立在资源预留协议的基础上的。由于对业务质量的支持,ATM便可以用相同的信元格式去整合各种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然后运用多业务管理对策对各种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业务流量管理和控制.有了业务质量,网络管理员就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各种网络资源,严格掌握网络主干的带宽分配,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划分优先级,以确保重要或机密业务优先.正是由于ATM能够提供优异的服务质量,并且这也是目前的以太网所无法达到的,因而对服务品质要求非常高的用户能够忍受ATM的昂贵价格也就不足为奇了。(4).主要网络厂商对这两种技术的支持差异由于千兆位以太网是一项新兴联网技术,相应的技术论坛也还成立不久,基于多种物理媒体的数据传输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之中。尽管许多著名网络厂商都不甘放弃这潜力巨大的市场,纷纷宣布将支持千兆位以太网标准,但是和ATM论坛相比较,它的厂商支持力量明显要薄弱得多。尽管标准尚未最后出台,但许多知名网络厂商,如PlainTree系统公司、3com公司和DEC公司等已经相继推出自己的千兆位以太网产品,而且作出了"标准发布后将免费升级到标准兼容设备"的承诺,这有利于它们在千兆位以太网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相信对许多急需提高网络主干速度的传统以太网用户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毕竟,千兆位以太网标准的推出,只是个时间问题.ATM技术的出现,比千兆位以太网早了3年多,而且目前的ATM网络市场相当繁荣。原先由Fore公司、Newbridge公司和BayNetworks公司领导的这一市场,由于Cisco和IBM等多家实力雄厚的公司纷纷介入,打破了原来的格局.如今的ATM论坛规模已经空前,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业开放标准,有望促进不同厂商的ATM产品之间的互操作。因为如果不同厂商产品的互操作问题得不到解决,各个厂商ATM解决方案之间没有可协调之处,这最终也将阻碍ATM的发展。在高速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中,能够满足所有需求、适合所有环境的单一技术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今后也不会出现。千兆位以太网基于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仅仅4000米,在广域联网方面几乎是一项空白,但却能够很方便地提升传统以太网的局域主干速度,而高速广域网的互连一直是ATM技术的强项,对于千百万传统以太网局域用户,改头换面的ATM即使能够提供业务质量,也难以打动他们。只有在网络升级过程中切实考虑用户的特定需求,将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和ATM技术优势互补,才能提供比较完美的网络升级解决方案,合理地解决网络升级问题,将用户带入通畅的高速网络世界。3、应用前景千兆以太网可能首先在某些环境中被采纳。3Com公司认为,千兆以太网非常适于升级交换机间的链接、交换机与服务器间的链接。网络管理人员只需在交换机(服务器)上安装千兆以太网接口模块(或网卡),并将它们连接起来,便可以非常简单且十分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再如大量夜间文件备份或传输数据量大的CAD/CAM应用等都将是千兆以太网大显身手的地方.该公司认为,千兆以太网在升级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或交换式FDDI主干网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交换式网络升级到100/1000Mbps将大大提升网络性能,而这种升级也是比较容易的。推崇并生产ATM设备的Fore公司认为:”千兆以太网只是一种过渡。"同样地,Bay公司认为千兆以太网的应用面可能还要更窄一些.他们的理由是,按照64字节一数据包计算,1000Mbps/8/64=2。2Mpps,即对每一条千兆以太网数据流的处理需要超过2.2兆数据包/秒,而目前第三层路由器(交换机)处理能力一般低于2Mpps,因而必须采用第三层交换的技术才能发挥出千兆的速度。由此见,在骨干网中采用千兆以太网将对原有核心设备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如果考虑园区网、校园网、中大型企业网中虚拟网应用、子网多等因素、以及越来越明显的”20/80”法则(80%的流量在子网外传输),简单地升级到千兆以太网绝对是难以担当网络传输重任的.这有必要指出的是不排除以上观点是各厂家以各自的商业利益为出发点的。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千兆以太网难以大规模被采纳的障碍,但并不能由此否认它富于竞争有力的低价位、除去线路与旧有局域网的一脉相承性、还有它带来的高带宽。千兆以太网会找到它应有的一片天地.正如3Com所据预测的那样,千兆以太网的市场在2000年将达到10亿至20亿美元,当然与越来越巨大的网络市场相比并不算大,但绝对不会有人将小看这个崭新的市场。业界一些观察家指出,异步传输模式将是下一代企业主干交换方式,但是,高档千兆比特以太网交换机也将对用户产生吸引力,这是因为用户熟悉以太网技术。NorthropGrumman公司高级工程师在测试GigaStar8000交换机时说:"我们的网络较简单,但更好。”因此他对向ATM迁移犹豫不决。他说:”我们注意提高网络的运行能力,所以交换容量更大。如果”千兆比特以太网"顺利通过而不遇到任何障碍,它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bletron公司的瞄准目标将是在制定千兆比特以太网标准的基础上,就其MMAC+Switch的千兆比特以太网模块,解决棘手的标准问题.Rochester公司已有了供MMAC+Switch使用的专用模块。综上所述,传统的网络结构对用户应用所造成的限制,正是交换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交换网络中,尤其是大规模的交换网络,没有路由功能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各个厂商在交换技术领域激烈纷争的焦点:即如何解决交换网络中的路由问题!由此引发出各个厂商一系列的网络发展战略与技术策略。暂且不去评说这些战略与技术策略,还是从用户的角度去看问题,用户在想什么、要什么。归纳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示:交换网络应能帮助用户提高网络性能并简化网络的操作和管理。第三部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本校园网的设计以综合布线系统为桥梁,应用先进的TCP/IP技术,采用先进的中心及光纤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实现本校园网内部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处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上述目标。现就本校园网基础链路层布线系统设计情况加以综述。一、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介绍1、综合布线简介ﻩ现代化的校园网,其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对于校园、金融、银行系统更是如此.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中央空调,保安等系统通信、连网,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校园网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所现代化的高等院校,要使主要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必须在校园内采用各种现代设备(光纤、通信、电脑数据处理、楼宇管理、安全防范等)。而一切系统都是以电脑和通讯技术为基础,这些系统内部连接和与其他系统及外界的互连,都需要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否则完全难以适应管理维护、系统更新的需要。而设备的更新变化、新增又会引起线路等的更新,从而引起费用和多方面的问题。在校园网建筑期和使用前就降低布线费用及日后维护费用,这便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功用和优点了。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合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交换机,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它的所有信息插座能由它所支持的不同种类的设备共享,这就是说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即可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充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1.1综合布线结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Location)、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综合布线系统所要求遵循的国际标准为ISO/IEC11801及TIA/EIA-568—A。国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也由邮电部于1997年12月30日正式颁发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执行实施。1.2综合布线部分产品由于布线产品模块化的特点,布线系统的产品、设备与子系统相对应,即每个子系统都包括一些自身专用的设备、器件.对于这些铜缆、光缆,其性能、规格完全符合EIA、ISO等组织的标准.与学校校园网项目有关的部分产品如下:1.2.1工作区子系统主要包括终端设备连线,适配器等设备器件,完成各种终端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匹配。1.2.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由水平电缆、RJ45模块化插座等产品组成,常用的有:超五类四对水平电缆超五类RJ45模块化插座1。2。3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各种铜缆、光缆组成,其中常用主要的铜缆有:4芯多模光缆1.2.4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各种配线架(Panel)、跳线、连线组成,完成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组网。1.2。5设备子系统设备子系统连接设备主机系统的配线架、适配器、连线等组成。1。2.6建筑物子系统主要有连接各个楼宇布线系统的配线架、连线等(我们把所需的干线划入干线子系统)。2、智能布线系统的应用环境在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应用子系统中,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和组网,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分配.2。1计算机网络系统目前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已从初期的单机,单网的小规模单一应用向大型化,集成化和综合型的方向发展,其体系结构也经历了集中式,集散式和分布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随着管理、业务系统的大型化和覆盖范围的扩大,人们不可能只是不断地更换性能更强的主机,分布式处理已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尤其是远程计算机网,一般分为面向数据通信的通信子网和面向计算机系统互连的用户资源子网两大部分。该类应用主要表现为,用户资源子网主要是由各楼层用户的局域网(LAN),各子网与广场主干网的互连及其对主网上的公共服务设备(中心服务器)的访问实现.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它包括传输线路,集线器,网管中心等设备。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是集线器、交换机(Hub、Switch),它们事实上是一台专用计算机负责数据的转换及提供用户入网的接口,管理全网运行及用户入网等业务的是网管中心。一个网络的初始化,错误恢复,扩充,拓扑更改,用户入网登记等业务均由网管中心统一管理。计算机网络主要提供以下的功能:
网内信息传递,包括在不同计算机的进程之间,如远程过程调用,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如文件传送,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如电子邮件(E—mail).
网络虚拟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它从本地计算机系统去访问网络内的其它的计算机系统
远程文件访问,适用于分布式处理的情形,文件维护,文件访问效率高。
远程数据户访问,这是远程文件访问的扩充·但比远程文件访问效率高。
网内资源共享,如电子新闻,信息发布服务和设备资源共享,如远程打印等。2。2内部和外部通讯系统校园网的内部通讯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宽频带,高速率的语音,数据,图象信息.主要包括数据通讯系统,图象通讯系统两部分.2.2。1数据通信系统2。2。2图象通信系统图像通信是一种集计算机,话音,视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传输形式.用的设备包括编码器、多点控制器、VCD摄像机、监视器等。2.2。3其他图象通信服务ﻩ*会议电视中心和局级服务ﻩ*设计会议电视系统服务 *集成会议电视系统 *专家会审电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到图像传输公用网或专用网,再经公用网或专用网传输到远端会议中心.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会预留一定数量的端口,供图象通信系统使用。因而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以后,图象信息点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和改动,与电脑、电话端口互换。另外根据应用情况设置对外图象信息点接口,各图象信息点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与对外的图象信息点相连,并配合视像传输设备与外界进行通信。3、结构化布线系统在中国及遵循的标准朗讯科技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发明者和倡导者,1983由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第一个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1985首先推出SYSTIMAXSCS端对端结构化布线系统;1988年由朗讯科技首先推介110型连接管理系统,后成为工业标准的蓝本;1990年首创享有专利的1061\2061高性能UTP双绞线线缆,并成为五类线缆的标准;1992年底首先推出智能广场综合布线系统(IBS)及开放办公环境布线解决方案(Open-OfficeSolution);1993年首次推出High-5系列支持100Mb/s的TP—PMD应用的布线系统;1994年5月首先实现超五类线缆传输622Mb/sATM应用;1996年初首先推出支持622MbpsATM应用的PowerSum端对端产品系列,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家提供“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的布线厂家。朗讯科技第一个于1992年将综合布线系统引入中国,同年在北京办事处设立环球专用系统部并开始朗讯科技综合布线系统推广工作,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朗讯科技始终与中国的邮电部,建设部,电子部及各大设计院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与合作,协助各大部委先后制定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详解手册》,《北京市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等,为中国的智能楼宇的标准化,信息化,宽带化,数字化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4、朗讯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优点4。1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简介美国朗讯科技(LucentTechnologies)的前身为AT&T通信系统与科技业务部,是1995年9月AT&T宣布的战略性改组计划中分离出的全球性独立上市公司,由原AT&T的网络系统部,商业通信系统部,微电子部,用户产品部,多媒体信息部及贝尔实验室(BellLabs)组成今天的朗讯科技公司。朗讯科技的总部设在目前贝尔实验室的大本营:美国新泽西州茉莉山市(MurrayHill),其在通信产品及软件方面是世界上技术领先的设计商,开发商和制造商.目前其子公司及分销商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贝尔实验室在14个国家设有分部。公司资产为200亿美元,97年营业额为264亿美元,雇佣员工129,000名,并由幸福杂志(Fortune)世界排名前40名的世界级的公司。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及香港设有办事处,并在中国建立了七家合资及独资企业,分别是北京朗讯科技光缆有限公司,上海朗讯科技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朗讯科技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目前朗讯科技在华员工共有约2500人,并在北京、上海设立了贝尔实验室(BellLabs)中国分部。贝尔实验室(BellLabs)以其被喻为世界科技的摇篮而闻名于世,其突出的业绩包括发明了电话、晶体管、激光、太阳能电池、通信卫星、移动电话、数字程控交换机、立体声录音及结构化布线系统……贝尔实验室至今已获26,000项专利,自1925年至今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一项专利发明,至今已有7人获诺贝尔奖,5人获美国国家科学奖.朗讯科技辖下的贝尔实验室(BellLabs),在通信领域里更占有领导性的地位,是世界最大的R&D(科学研究及开发)基地,有超百年历史,堪称为通信科技的摇篮,其每年研究费超过20亿美元,占朗讯科技年总收入近10%,实验室的R&D研究与开发人员超过24,000人(据悉美国第2大的实验室仅为3千人),共同努力,使其在通信领域的科研与开发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贝尔实验室并在世界14个国家设有分部。在1997年,朗讯科技和贝尔实验室(BellLabs)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此外,贝尔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通信与网络联合实验室亦刚刚成立,是贝尔实验室在中国的第一所联合实验室,而在新加坡亦刚刚成立了智能广场系统测试研究中心。朗讯科技和贝尔实验室(BellLabs)对科技开发和交流的努力,更得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认同。在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一日,江主席率领中国经贸官员,笠临美国新泽西州茉莉山的贝尔实验室总部进行参观。江主席在朗讯科技公司的最高层职员的热烈欢迎下,参观了多个高科技项目,在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后,江主席在贝尔实验室大堂即席挥毫,为朗讯科技题字留念.写道“开辟高科技合作的新天地”,高度赞扬了贝尔实验室的通信科技和与中国的技术合作交流。4.2兼容性SYSTIMAX是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它具有标准化的规格和全系列的适配器,可以适应大多厂商、设备,同时能够把不同传输介质的系统全部转换成同一非屏蔽双绞线(UTP),通过双绞线传输话音、数据、图象、视频信号、楼宇自控及门禁系统信号等等;采用多模及单模光纤可远程高速传输数据及高清晰度图象信号,可支持目前所有数据及话音设备厂商的网络系统。4.3灵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结构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10Base-T工作站、令牌环站及HP,DEC,IBMAS\400e,RS6000,ES9000主机及100Base-T,155Mb\s及622MbpsATM应用。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及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内可以多用户终端、100Base-T工作站、令牌环并存;各部门即可独立组网又可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4可靠性SYSTIMAX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并采用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器件均通过UL、CSR、ISO及ATM标准组织认证,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测试仪器校核线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保障了网络系统可靠运行。各系统采用相同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4。5先进性SYSTIMAX采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采用光纤与双绞线(UTP)混合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所有布线设计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讯标准,所有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八芯配置,通过双绞线最大速率可达到622Mbps及1.2Gbps,对于重要部门可支持光纤到桌面(FTTD)的应用,干线多模光缆可设计为500MHz/km带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容量。通过主干通道可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同时物理星形方式为将来发展交换式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Lucent的承诺是一次布线,十五年至二十的不落后。早期国内的布线实践也就说明了这一点。5、朗讯综合布线系统支持的系统5.1用户的数据处理设备 IBM(3270—A)、System36/38、AS/400、ES9000、NCRﻩHewlett-Packard(HP)、Honeywell、Wang、DECAlphaﻩCDC、Johnson-Control、Andover、NEC、Fujitsu5.2用户数据通信网络方式EIA-232-D,RE—422,RS-423 Ethernet,10-BaseTStayLan(1Mbps-10Mbps)ﻩTokenRing(16Mbps)FDDI(100Mbps)ﻩﻩﻩﻩTP-PMD(100Mbps)ATM(155Mbps\622Mb\s)100Base-T,1000Base—T5。3用户的话音交换系统ﻩLucentTechnologiesﻩEricssonNotelﻩMitelﻩICLﻩ Harris5。4用户的图象传输要求ﻩAnalogVideo(CCTV\CATV) DigitalVideo数字图象ﻩVideoConference会议电视5.5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的标准ﻩTIA/EIA568-Aﻩ北美综合布线标准 TIA/EIA569ﻩﻩ北美建筑通讯线路间距标准ﻩTIA/EIA570ﻩ 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ﻩTIA/EIA606 ﻩ北美商用建筑通讯基础结构管理规范ﻩTIA/EIA607ﻩ 北美商用建筑通讯接地要求ﻩANSIFDDIﻩﻩ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IEEE802.3ﻩﻩ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ﻩﻩﻩ接口方法ﻩIEEE802.5ﻩ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令牌环接口方法NFPA70ﻩﻩﻩ美国国家电力章程 ISO\IEC11801ﻩ国际综合布线标准ﻩEN55022ﻩﻩﻩ欧洲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ﻩEMC ﻩ 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 YD/T926.1-1997ﻩ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6、朗讯科技布线系统特点6.1AVAYA布线系统 美国朗讯公司的AVAYA布线系统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大的结构化布线产品生产商之一,其产品符合最新国际布线标准ISO/IEC11801,欧洲标准EN50173,美国标准EIA/TIA568A,和中国标准CESC89:97,PANDUIT先进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即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和其它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界通信网络相连接。美国AVAYA布线系统通过一套完整的配线系统,采用光缆及高品质的双绞线来传递语音、数据、图象信号,并能连接IBM、HP、DEC、HONEYWELL、JOHNSON等电脑网络和楼宇自控系统,传递高速数据、高精度图片并符合各种网络协议及数据、通讯的系统标准,由于其结构化设计思想,LUCENT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来设备的变更和移动的需要。同时可以通过跳线及更换适配器来随时、任意地修改网络的拓扑结构,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网络需求。6。2AVAYA布线系统布线系统的主要优势实用性实施布线系统后能够满足现在和未来通讯技术的发展,实现语音、数据、楼宇自控一体化。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一个信息点可以连接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等,而管理员所需作的事情是简单的跳线完成线路定位。扩充性布线系统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扩充,满足今后的发展.容错性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远端点的错误不会扩展到其他部位,而中心点则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针对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本公司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思想,选用国际著名公司AVAYA布线系统产品,依据本公司布线系统设计和安装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和用户需求,设计了以下信息语音系统综合布线实施方案。6。3布线系统采用的标准设计标准ﻩ除依据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外,还应严格依据以下标准:IEEE802.3,10-BASE-T,10BASE—F局域网标准IEEE802.5,TOKENRING局域网标准EIA/TIA568,569,606民用建筑综合布线标准EIA/TIA-TSB36/40,67商业建筑综合布线标准(94年修订版)IEEE802.12100BASET局域网标准ISO/IECJTCI/SC25/WG3ANSIFDDI/TPDDIANSIX3T9.5安装与设计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SC72:95,CESC78: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迅设计规范7、朗讯科技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保用计划我们深信,朗讯科技(LucentTechnologies)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给客户的长期保用计划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可靠的系统保证之一!因为朗讯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通信系统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布线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年销售额及固定资产均超过200亿美元。可见也是最高信誉级的世界级公司。我公司作为朗讯科技认可的系统集成商(SI),按“朗讯科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实施的朗讯科技STSTIMAX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经朗讯科技测试及验收之后,均可获得朗讯科技颁发的十五年产品质量及系统应用保证书(千兆比产品可长达20年)。朗讯科技十五年产品质量及系统应用保证包括: ﻩA)十五(二十)年产品质量保证ﻩﻩB)十五(二十)年系统应用保证ﻩﻩC)EMC电磁兼容性保证ﻩﻩD)PowerSum系统支持622MbpsATM应用E)GigaSPEED系统支持1.2GATM应用朗讯科技的系统及应用保证是从施工验收之日起,保证系统十五(二十)年内达到或超过国际布线标准的要求,包括ANSI,TIA/EIA,ISO,IEEE,ATMForum,FCC,CISPR,CSA及ITU-T等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制定标准.朗讯科技将保证学校校园网布线系统及在布线系统上运行的各个系统良好运行.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综合布线系统有关情况1.1设计依据1)ﻩIEEE802。3Ethernet(10BASE—T)2) IEEE802。3uEthernet(100BASE—T)3)ﻩIEEE802.5TOKENRING4)ﻩANSIFDDI/CDDI5) CCITTATM155Mbps6)ﻩEIA/TIA568A/B、ISO118017)ﻩEIA/TIA569A、TSB36、TSB40、TSB678) EMC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1.2设计规范(1)邮电部“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YD/T926.1—1997(2)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EIA/TIA568、ISO\IEC11801商业建筑布线标准(4)LucentTechnologies5类系统(HIGH-5)设计与施工指南(5)LucentTechnologiesSYSTIMAXSCSDesignGuide(6)LucentTechnologiesSYSTIMAXSCSInstallationGuide(7)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8)市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8-85)2、综合布线系统选型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网络,首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高品质网络布线系统,采用传统的布线方式将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对于在学校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我们推荐美国朗讯公司的SYSTIMAXSCS布线系统。针对学校校园网的需求和性质,我公司特向贵方推荐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BellLabs)开发研制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YSTIMAXSCS。这是一套针对宽带综合数字业务网(B-ISDN)需求而特别设计的配线系统,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颁布线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早在1986年就通过了北美电子通讯标准协会(TIA/EIA568-A)的认证,全面满足和超过国际/欧洲的标准ISO\IEC11801,一经推入市场便立即获得了全球和中国广泛的热烈响应。目前,国内外有若干种布线系统,它们各有异同,都能程度不同地支持到一些应用.但从全国乃至香港地区、东南亚和全世界来看,朗讯的SYSTIMAXSCS综合布线占据了70%以上布线市场。这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作为一所面向下一世纪的学校校园网,布线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布线系统不仅要支持到目前看得到的系统(电话、电脑、网络等),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这也正是选用综合布线的关键所在。因此,全面地评估布线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失去了采用综合布线的意义。做为综合布线系统,开放性、灵活性、系列化、模块化、厂家背景、厂家技术水平、厂家及代理对用户的支持程度,该产品的应用面以及综合各方面因素的性能价格比等,才是全面公正判断的依据。Lucent的布线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支持到众多的网络、通信和控制方式;其组网、变动和维护起来相当之灵活方便.完整的系列产品为布线系统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而完全模块化的形式又使其它产品相形见拙.这些都是其它公司产品所不能相比的。特别是LLUCENT做为全世界最大通信公司,其BELL实验室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实验室,它们在已有布线系统的基础上,继续不断研制开发出新的产品和配件,使你已有的布线系统可以在相当长时间里支持到各种新出现的应用,从而使大楼和布线系统持续保值和升值。这些只有LucentTechnologies能够完全做到和长期不变,而其它厂家及其产品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近就有一家布线厂家卖掉了自已的布线系统产品,新厂家的情况也不大清楚,这就使新老客户处于不上不下的被动位置,损失是巨大的和长远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它说明产品、产家及服务对用户是何等的重要。LucentTechnologies布线系统在整体上、各个主要方面、未来发展及厂家信誉等方面都大大领先于其它布线系统。它的广泛应用既说明了问题又为用户提供了经验,而LucentTechnologies的技术、资料、培训、规范化设计和施工,保证了不断开发出来的新配套产品和众多训练有素的代理以及工程队伍,又为用户提供了真正的长期保证,这也正是我们向学校校园网推荐朗讯的SYSTIMAXSCS布线的主要原因。我们相信选择朗讯的SYSTIMAXSCS布线系统完全符合业主近期和长远利益,这也是我们的初衷和目标。3、设计目标和原则我们的整个布线系统设计工作都是根据业主、顾问公司的要求,依照标书为基础,完全根据国际TIA/EIA568、ISO11801等布线规范、中国通信行业标准及LucentTechnologiesSYSTIMAXSCS结构化布线技术要求,结合学校校园网的具体特点,发挥我公司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方面设计、施工经验,进行有关设计.着重解决以下问题:结合学校校园网的大楼结构、功能和应用系统使用、分布情况,为整个网管中心建立交换机、电脑、通信等系统提供布线系统,满足当前各种电脑、通信应用的需要.同时在性能和数量上兼顾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客户业务和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提供灵活、高性能、全开放、全兼容的信息、信号传输媒介.整个布线系统要有良好的系统结构,既立足于当前需要的电脑、电话通信系统的应用,又不局限于这些应用,要能够为今后各方面管理、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打下基础。面向下一世纪,立足于保证布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落后的原则,积极采用目前成熟的新布线系统产品,使先进性/性能/价格得到统一,使用户真正享受到综合布线的好处,适应实际需要。综合布线要能支持话音(模拟、数字、X。25、DDN、ISDN、B-ISDN、传真机等)、电脑网络(包括ATM、FDDI、Ethernet1000/100/10、TOKENRING等)、综合信息(如422、485等通讯、BAS系统等系统的连网)的高质量信息传输,支持各种系统的运行。整个布线系统既立足于当前需要的电脑、电话通信等系统的应用,又不局限于这些应用,要能够为今后各方面业务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精准物流输送与商品买卖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版房产按揭金融服务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招标年度廉政承诺书与投标保证金支付与监管协议3篇
- 2024版WPS协议模板与执行管理指南版B版
- 2024幼儿园幼儿入园责任免除协议3篇
- 2024年玉米加工企业玉米原料进出口合同3篇
- 2024年饭店装修协议核心内容一览版B版
- 小学生科普人工智能
-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英语入学考试试题
-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主讲陶通艾
- 3500A 手持式综合测试仪操作指导培训
- 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女子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DCC20网络型监视与报警
- 《简单教数学》读书心得课件
- 井底车场及硐室课件
-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演讲稿6篇
- DL 5190.8-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8部分:加工配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