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_第1页
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_第2页
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_第3页
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_第4页
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个学习西方的漫长过程后,带来了全新的文化问题,这一点在今天显得越来越突出。“反传统”与“接轨西方”的文化策略曾经极大的打开了很多人的艺术思路、同时在扩大新的审美领域、传播现代观念、启迪新的思维、革新民族意识、形成多元化局面均有重大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但它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去中国化”问题。在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牵引之下,中国当代艺术逐渐丧失了自身的语境。在许多青年艺术家看来,现代就等同于先进,传统则是落后的代名词,不打倒传统就无法现代化,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开始有少数艺术家意识到了“中国性”建构的本土价值,也在努力回到自身的语境中,回到文脉、回到传统重新发现对于艺术和历史的一种思考,这可能是一种自觉,中国当代艺术家将完整地、有选择地消化他们的视觉艺术史。他们将运用不同的素材并加入自己的艺术创造,保持传统的中国价值和传统文化气质,却以一种当代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当代艺术应运而生,已形成自身的突出特点:一是当代艺术作为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艺术样式,有着鲜明的当代性。当代艺术反映了中国社会加速现代化、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变化,以及人们审美情趣趋向多元化的现实。尽管这其中有些“前卫”的当代性,在一个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是以西方艺术的价值取向为衡量标准的,但更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体上正努力表达中国艺术审美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个性的当代性。“主体性的表达”已成为不少艺术家有意识的追求。他们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能成为过去30年来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表征,希冀从一个侧面凸显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审美追求。二是开始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格局。中国当代艺术曾经过分关切自身所表达的文化身份和政治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西方对它的“非艺术性”的意识形态解读的影响。本土文化精神和当代主流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的提升,促使不少艺术家以一种建立在文化自省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去努力创造具有当代中国品格的优秀作品。他们以独具的艺术个性,以观念和形式的新颖及表现的深刻性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在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社会、文化现实,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以独特性的艺术表达,创作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开始建立有别于西方现当代美术史的艺术发展谱系。三是已逐步形成一支以自己有代表性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为标志的艺术家队伍。他们有的在艺术院校,有的在艺术创作、研究机构,有的是自由职业艺术家,这些都不妨碍他们艺术语言创新、艺术形式实验、艺术观念探索的前卫和独创性的表达。其中不少有眼光的艺术家,以创作或理论的方式,对当代艺术表现中缺乏应有的人文深度和自我批判性、欠缺对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精神的深度把握、艺术表现流于肤浅和表面化等现象作出梳理和批判。他们反映当代中国形象、揭示时代精神、表达多元审美趋向的具有艺术冲击力的作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创新的标志之一。东方抽象尚杨在当今中国画坛,尚扬先生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画家之一。他潜心于艺术语言的多元化尝试和精神层面的深度发掘,以顽强的前卫探索、坚实的艺术功力,醇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表现主义作品。尚扬的艺术观念建立在坚实的视觉基础上,在从容大度的视觉图像构成中,蕴含着令人品味的人文内涵。他的作品既保持了抽象性的内在张力,又不乏即兴式的轻松与幽默,乃至涂鸦艺术似的天真稚拙。画面中那种异样的原始、单纯、净化的美,升华出中国文人画式的洒脱、大气。苏笑柏苏笑柏的抽象艺术,又是以个人性为立身之本。在西方文化进入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时代以后,自由和个性成为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几乎所有被认可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都不再追求共性的艺术法则和艺术程式,他们只在自由性、个人性的旗帜下集结和汇合。苏笑柏的抽象作品,在材料上的根本变化,就是对中国大漆(又称国漆、土漆等)的使用。他发现中国大漆作为一种涂料,较之洋漆,更深厚、沉稳,并且有着一种与悠久历史相对的神秘色彩。事实上人们面对出土的汉代器物时,一定会对大漆非凡的品质,和其强度视觉性发出感叹,在这个时候大漆已不是颜色和涂料,而是一种文化、精神和历史。东方精神谷文达谷文达195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之一。英国艺术史家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曾经称他为“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来自中国的新生代前卫艺术家代表人物”。谷文达也是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把错位、肢解的书法文字做水墨画,借此挑战正统体制,并影响了后来一代艺术家。这些早期作品部分受到“文革”时期“大字报”的影响。他1987年移民美国,并开始创作大规模装置。他用人的头发和胎盘粉来创作作品,试图探索多元文化、全球化的主题:在装置《联合国》中,他用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头发组成汉字,再粘在厚实的木板和布帘上。从创新水墨画到《碑林:唐诗后著》,谷文达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有力的文化讲解人,不断阐释着存在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语言障碍。王怀庆早在80年代初,王怀庆便以历史题材绘画《伯乐像》一举成名。此画中生动写实的造型,极具现代感的色彩分割,以及深刻的寓意无一不引人关注。但他随后在艺术上的更大突破才真正奠定了其艺术的风格基调和他在当今画坛的地位。1985年,王怀庆前往绍兴写生,此一行给画家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启发,正如著名批评家贾方舟所说:“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棵架结构的古老建筑以及这建筑空间所呈现的特有文化氛围,深深激活了他的艺术心灵,他由此一点点拓展开去,由屋宇到家具,以黑自为‘母语'、以木结构为‘母题',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建构性力量'的杰作,标志了他艺术上的成熟与成功。”王怀庆曾赴美考察艺术两年,这更加坚定了其归国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上奋发创造的决心。画家试图从传统中探索新的形式语法,王怀庆在对于中国文化空间的探索中,艺术手法愈加加精炼。同时,“明式家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有一定的转变,更倾向于在解构中西艺术的边界中重塑中国传统形象,而非单纯的对于旧物象征意义的模仿还原。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既表现在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体现于艺术本体的建构中。其核心价值同时源于艺术家如何在文化、美学领域彰显其承载的当代性。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开始,文化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时“拨乱反正”的背景下,人文学术领域兴起了“美学热”与“方法论热”,大量长期隔绝的域外哲学、美学、文艺学被译介、引进过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观念重新得到发掘和认识。在文学艺术领域,具有社会思潮性质的创作活动相继出现,如“伤痕文艺”、“反思文艺”、“寻根文艺”、“先锋文艺”等等,中国现代文艺的多样性传统逐渐受到尊重,欧美现代文艺的风格、样式、表现手法被大量借用。在理论上,围绕“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关注现实”与“自我表现”等争论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氛围,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早期的文化语境。尽管整个80年代的文学艺术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其中有的在今天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但是,它代表了一个民族在经历政治磨难之后对自己和世界的重新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文学艺术家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自觉成为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和时代精神的表达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进一步深刻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中国艺术的当代创新成为摆在广大艺术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体现艺术的当代性,即如何在本土与国际、民族与世界、东方与西方的情境中发展中国的艺术,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如何面对商业文化的冲击而保持文化艺术的独立品格?这里不仅涉及到如何重新评价、思考文化艺术具有的地位、价值、意义、功能等问题,也涉及到文化艺术应该与现实社会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建立适合艺术发展的社会机制,以及如何从艺术的传播、欣赏、收藏等角度思考艺术发展战略等等。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呈现艺术的多样化。社会转型期文艺当代性的追求因为社会经济环境、人们审美趋向的多元需求和艺术家秉持艺术观念与各自艺术背景差异等诸多综合因素,催生了创作题材、体裁、样式、风格、流派竞相展示、百花齐放的璀璨景观。当代中国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探索都在当代性探索中以赫然的艺术成就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个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潮美术相连的流派,逐渐集合起了一批艺术家,他们作为当代中国艺术在当代性探索中的一支劲旅,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取得了它的地位。尽管不可否认它受西方艺术影响而成长的背景,但它的本土根源内在于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当中,其精神诉求始终指向艺术当代性探索的追求。东方元素徐冰90年代初,徐冰移居美国。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汇与撞击下,1991年出现了徐冰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天书》。由几百册大书和古代经卷式卷轴以及被放大的书页构成的“文字空间”,却是没有人可以读懂的“伪汉字”。此后,他围绕着文字创造的“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都是作品向人们提示一种对文化的警觉,打开了艺术表达的另一缺口。慢慢地,徐冰的创作面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其日益关注的艺术介入社会的题材,《烟草计划》、《木林森》、《凤凰》等均是颇具文化理想的代表作品。方力均方力钧作为中国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这个潮流的其他艺术家共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其中尤以他自1988年以来在一系列作品中所创造的“光头泼皮”的形象,成为一种经典性的语言符号。它标了当代人一种人文和心理的感觉。方力钧通过人物表情的嬉笑和发呆,或是打哈欠之类的无聊表情,或是他们的背影和后脑勺,使画面中出现了一种无意义的消解现有意义系统,具有叛逆、嘲讽意味的形象。而且,他的光头形象又多选择自己、自己的朋友作为模特,使得这种嘲讽成为一种自我嘲讽,因而变成了对意义系统自我逃离的形象。展望展望对于传统文化有一种情结,比如他一再选择的文人石。他说,在中国人眼中,一块太湖石不是一块没有生命力的石材,中国人能从石头本身琢磨出很多东西,关于美与丑,技巧与天趣,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就是独特的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国基因。这种特殊品位不仅是东方的审美观,还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映射。一块石头,其可阐释的空间非常宽广,是可以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上去谈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文化达到的高度和可贵的品质。西方在经过很长的实践、错误、总结、反省,他们正是把目光转向中国文化和哲学中的内核时找到了灵丹妙药。但是我们却始终视若无睹,没有很好地珍视自己。我们对自己是不诚实,或者我们根本连自己都没有真正了解。因此,展望的作品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不断突破,他只是希望能够让作品更加纯粹化,以便去无限靠近文化的内核。从不锈钢太湖石,城市景观,到如今的《一小时等于一亿年》,展望的创作带有一贯的线索性。他立足传统中国哲学的维度,打量着工业社会的种种表象并且做出自己的思考。曾梵志曾梵志的作品以其严谨而独特的造型,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他的作品在具象写实的外框下,采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周春芽周春芽采用表现手法,却从不同角度指出当下消费文化、外来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和动漫文化等五花八门的东西,正吞噬着人的自然灵性。画中的情绪看似散漫不羁,却能感受到虚实和精妙,是对世界的贴近和关照,有理解和观看上的弹性、衍生性和符号感,不会被结论式的浮言下定义,进退来去皆无羁绊。周春芽似乎并不使用反艺术史、反西方、反现代、反传统或反社会的策略,无沉重的政治负担。无论是西方系统还是中国体系,在画里不是消失,而是被熔化。画面越来越放逸,好像已退出了纠缠于中国艺术很久的语言、符号、结构、风格、社会和时代等诸多问题,甚至淡化了表现问题。他将传统国画的空白方式,即虚拟背景移植于画而留白,赋予猜测和想象的余地。笔墨是真实心境与趣味的流露,那些深思熟虑之后不经意就画出来的笔触痕迹,已进入无意图的笔墨时期。政治波普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张晓刚的画作具有非常独特的政治性、历史性以及个人性,也由此,张晓刚被外界冠以“政治波普”的符号。张晓刚作品强烈的个人风格使得他成了当代艺术风潮中的“浪尖”人物。张晓刚画面中的人物有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所特有的表征:全家福合照、中山装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外貌特征:单眼皮、瓜子脸、特定时代特定的呆滞表情,而且画面的平涂式的手法中亦可见中国人所熟悉的炭精画法。张晓刚的作品抓住了一个逝去的时代的脉络,那种呆滞的表情和惊觉的目光仿佛冻结了中国人特有的心路历程对年长者来说,这是一种回忆;对年轻人来说,这里有着某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曾经有艺术界人士评价,“张晓刚把米氏作品中反讽苏联的政治波普的内容和德国当红画家里希特带有摄影特征的绘画技法嫁接在一起,非常取巧,所以他成功了。他把中国那个年代的人画成呆滞眼光、不男不女的中性特征,不是一种张扬的政治波普,我称它为‘温和的政治波普'。因为政治波普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是热门货,张晓刚能把‘温和的政治波普'与一种还带有绘画性的表现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卖得好价钱不令人奇怪。”应该说,当政治性成为张晓刚作品中最强烈的符号时,张晓刚在仍以西方话语权为主导的当代艺术市场上广受推崇也就不奇怪了。迄今为止张晓刚的作品主题仍是针对或暗喻中国社会的现实,作品中充满了人文关怀情绪,其中所蕴涵的历史主义因素,更带着伤感和怀旧的情调,可说是当代艺术谙熟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王广义王广义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当代艺术家,也许他最早领会了波普艺术的核心,他是比较早的中国“政治波普”运动者,被称为中国“政治波普”第一人。他将文化革命时期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与当今流行的可口可乐、化妆品图像并置,尽可能剔除所谓绘画性,向人们直陈一种当代生活的存在。这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当代波普艺术的先行者年,首届油画双年展(广州)金奖。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和VISA系列。在上世纪80年代,作品还是后古典系列,主要是表达文化的二手经验,对一些熟知的西方名作进行改造。1989年展出的“毛泽东”是的转折点,之后进入了“一手经验”,就是创作反映自己经历过的、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的一些事情。“毛泽东”之后就是“大批判”、“文革”图像与可口可乐之类的东西并置,是我内心斗争的反映。现在的“冷战美学”和之前的阶段是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精神刘小东刘小东是中国当代油画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在中国社会处在变革转型的时期,刘小东以其独特的视角,最先对于他这一代人的整体精神状态和现实处境作出了准确的描绘,奠定了他在“新生代”群体中作为代表性画家的地位。他的作品是以一种非常饱满、强烈、刚健的写实油画语言来反映中国这种全世界独一无二快速发展的社会带给他的生命体验。他以独特的画风在早期真实反映出一种在客观生活中体验到的自身生存状态,在近期作品中不断揭示剧烈时代变迁背景下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坦露着对时代变迁、对人本身的困惑和无奈。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较真实地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