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生活中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1.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轮船火车电车大清邮政“龙票”英国邮票“黑便士”中华民国邮政“帆船邮票”2.新型通信工具的出现之一(如邮票、邮政的出现)——方便人们的交流2.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之二(电话、电报的出现)——方便人们传递信息邮政①1897年2月20日,“大清邮政”在北京开办,标志着我国国家邮政正式开始。(大龙邮票)②清末,台湾改驿为邮,创办近代邮政;③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取代“大清邮政”;电报①

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推广到各省③

20世纪初,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电话①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②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设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的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①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何时何地?②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③为什么近代以来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1882年上海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中国实行闭关锁国与自大保守;中国实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二.头脑中的变化(1)阅读课文P21和下图(民国时期报刊)回答:报纸何时传入中国?出现于什么地方?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报刊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选自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1.精神生活的变化(之一)(1)读报刊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问:该文化娱乐方式是什么?1.精神生活的变化(之二)(2)看电影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女学生自由恋爱一定很多吧。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摘自1927年女仆与男主人的通话记录2.思想观念的变化(1)民主思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祥子的生活(一)祥子在刘四爷的车行,由于非常勤快,接触多了虎妞渐渐喜欢上了祥子,并且要嫁给他,可刘四爷却坚决不同意,但没有用,结果虎妞还是毅然嫁给了祥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开始冲破家庭的阻挠,争取婚姻自由祥子原来在刘四爷的车行里拉车,虎妞与刘四爷共同管理着车行祥子的生活(二)这说明什么?妇女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祥子的生活(三)结婚后,祥子平时碰到一些事情都要与虎妞商量,买车也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妇女地位提高,丈夫开始尊重妻子材料一:1902年在《大公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其条件是“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以上材料(结合阅读卡)反映了当时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追求自由平等、婚姻自由妇女地位的提高西方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男人剪掉辫子,女子缠足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开始的时间大致在()后A.1895年B.1912年C.1919年D.1921年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一切前清官爵袍褂,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3.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不缠足辛亥革命推动国民的思想解放1904修身中国文学外国语法治理财地理算学历史讲经读经理化图画博物体育1912修身国文外国语法治经济地理数学历史家事女理化图画博物体育园艺女手工乐歌缝纫女两者对比看看初中生的学习内容有何不同?请说明原因?4.教育体制的变化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科举制培养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近代教育制度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原因——由于受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课堂练兵1.19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轮船③电车④飞机⑤自行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①人们出行乘坐汽车②报纸上刊登德国投降的消息③留学生搭乘轮船回国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3.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DCA7.19世纪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这主要源于()A.启蒙运动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推动D.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4.中国最早采用新的邮政方式是在()A.清朝中期B.清朝末期C.民国初期D.新中国初期6.“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真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面天涯连一线。”上述诗句反映的是()的使用A.火车B.电报C.轮船D.飞机5.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开办于()A.1870年B.1880年C.1882年D.1905年BCBC8.现代意义的报纸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后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以下是1927年上海的女仆与北京的男主人的通话记录: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女学生自由恋爱一定很多吧。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通话记录中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我国废除跪拜等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是在()后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A.法治观念B.平等观念C.博爱观念D.互助观念A

CB11.清末广泛流传着一句口号:“大方天足行飞快,反觉金莲步步羞。”它反映了()群体从旧习俗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A.农民B.工人C.妇女D.商人12.进入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包括()①物质生活的变化②思想观念的变化③社会习俗的变化④新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悄然中之所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B.欧洲工业文明的洗礼C.北洋军阀割据与混战D.科学制度的继续推行CAB1876年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参加通车典礼的记者在《申报》上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根据材料说说当时中国人对火车有哪些反应?为什么?好奇或疑惧人们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1)图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2)图二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3)图三反映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戊戌变法思想启蒙推翻封建帝制;推动国民思想解放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孙中山。他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他是中国的“国父”,国民党的领袖。他领导了著名的辛亥革命。这是谁?谈谈你对此人的了解。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谈起。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是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保路运动纪念碑孙中山曾说,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保路运动背景: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列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四川保路同志会简章概况:①兴起:清政府出卖路权的行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兴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保路运动。②发展:四川民众在同盟会会员的组织下,成立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影响: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保路运动保护的是川汉、粤汉铁路的主权。运动发生在全国,高潮是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发生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来,突击搜查并逮捕了部分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第八营熊秉坤和金兆龙首先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他们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各起义部队从四面八方向楚望台集中后,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等地。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全部占领武昌。三日内,武汉三镇光复。影响: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一个月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所以,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结合地图,归纳一下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从地理位置看,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交通十分便利。从经济发展看,武汉建立了许多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是“械精饷足”之区。从革命组织看,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奠定了革命基础。议一议武昌起义的发生有没有受到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四川保路运动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士气。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了武汉地区清朝兵力的空虚,从而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焦躁的地区,当地人民不断掀起的反帝斗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已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积极参加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准备: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和9名部长组成,革命党人占据着主要地位。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权。它的成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个尝试,宣告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规则把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1年),所以求民国纪年是用公元时间减去1911。例如:(公元)2017-1911=106(年)(民国),即公元2017年=民国106年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用民国年代加上1911例如:(民国)89年+1911=2000年,即民国89年=2000年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据誓词,说一说当时中国的政局是怎样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统治并立孙中山认为成立中华民国的目的是什么?“倾覆满洲专制政府”——体现了民族主义“巩固中华民国”——体现了民权主义“图谋民生幸福”——体现了民生主义统治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背景:(1)南北议和:面对南方汹涌的革命形势,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双方展开议和。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如果袁世凯能逼使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压。(2)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清朝覆亡。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上辛亥革命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议一议袁世凯轻易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有哪些?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妥协、缺乏实力和群众基础立宪派、旧官僚等的拥护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考: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材料1: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材料1反映了当时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材料: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等。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根据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社会生活习俗变化三、辛亥革命的性质与意义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政治上: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功绩),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意味着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这种说法错误。君主专制政体不等于封建制度。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并不是结束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认识,为什么?说它失败了是因为:革命成果被篡夺;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说它成功了是因为: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根本: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2)主观: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命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3)根源: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革命的凶恶敌人。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