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党的指导思想。4.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重点深化]毛泽东思想的特点(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中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2018·江苏卷,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抓题眼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活动,实质是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找错点把马克思主义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一大;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完成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答案A5.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A.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D.接受共产国际指导答案A解析不断的革命反思与实践才是促使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这属于常识知识的考查,故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仅存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与材料给定的两个时间点显然是不相符的,故B项错误;中共在1935年的时候就选择和确立了中国式的革命发展道路,故C项错误;共产国际虽然对中共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中共走向成熟的关键,尤其是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参与和指导下完成,故D项错误。6.(2018·镇江三模)“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这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坚持群众路线 B.重视经济建设C.强调实事求是 D.开展武装斗争答案A解析材料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表明走群众路线,故A项正确;重视经济与材料中“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事求是,与“这直接体现了”不符,故C项错误;武装斗争与材料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不符,故D项错误。eq\x([考向一主干知识迁移])西学东渐命题点1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题目中的中西并重不同,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中西并重”,并未出现完全否定中或西的现象,故C、D项错误。命题点2维新思想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A.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B.继承中国传统文化C.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可知,梁启超认为其“新民论”的特点和关键是兼采中西文化精髓,故D项正确。史论链接⊙“中体西用”思想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eq\x([考向二能力方法渗透])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命题点3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毛泽东)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表明毛泽东()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他(毛泽东)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可知,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精准把握,故D项正确。
史论链接⊙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eq\x([考向三历史价值观引领])社会责任和民族尊严命题点4清末救亡图存思想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的著述()A.说明中国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有利于激发国民救亡图存意识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阐释了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答案B解析梁启超的这一著述是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条件下写的,梁启超的著述有利于激发国民救亡图存意识,故B项正确。命题点5“中体西用”思想的意义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崇洋虚无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答案D解析“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而非贬低西学价值,故A项错误;清政府“中体西用”的思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没有批判崇洋,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敌入侵,维护中学的地位,体现出“民族性”,故D项正确。史论链接⊙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的,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两大目标的一场爱国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eq\x([考向四学术成果创新])维新运动研究命题点6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A.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C.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变革思想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可知,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故A项正确。史论链接⊙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1)阶级原因: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派。(2)思想原因:洋务运动推动西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3)政治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客观上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经过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国,从而促进了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eq\x([考向五隐性社会热点])中国梦和文化自信及制度自信命题点7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不难看出,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故D项正确。命题点8孙中山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孙中山189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A.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C.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可知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和固有的制度中寻找有用之处,以建立新制度,故D项正确。史论链接⊙三民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要在中国实施民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制度,并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三民主义指出,真正的“民主”和“民治”,是真正“共有”和“共享”国有公有经济利益的前提;两者结合起来,国家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繁荣富强,人民才有可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常规型大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10分)指导语历史背景应关注“1922年”这个时间节点;应从此前能够对周恩来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去寻找;周恩来的基本观点是用“共产主义”救中国。试答:(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5分)指导语主要从材料论述中概括。周恩来的观点,一是资本主义不能彻底解决中国问题,还要“变更经济制度”;二是共产主义能够使“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发挥“科学”的作用、实现人的解放。试答:答案(1)背景:①中国内忧外患;②十月革命爆发;③五四运动;④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⑤中国共产党成立。(任答四项得满分)(2)原因:①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②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小论文型大题(2016·江苏卷,22)(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指导语材料一主要肯定传统文化价值;材料二基本否定传统文化。认识产生的原因即新文化运动的原因。试答:(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指导语论题: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论证:指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出不能全盘否定的结论;指出存在的糟粕,得出不能全盘肯定的结论。若观点片面,不符合辩证思维,即便史论结合,怕要失分。试答:答案(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的影响。(2)略一、选择题1.(2018·南通二模)“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国人()A.坚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渴望了解外部世界C.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D.赞同学习西方技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知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2.(2018·镇江二模)梁启超说:“清初几位大师,实即残明遗老,黄梨洲、顾炎武、朱舜水、王船山之流,他们很多话,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象(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这是因为()A.他们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对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社会主题答案D解析近代之所以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是由于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题,故D项正确。3.(2018·无锡二模)《孔子改制考》的出版,遭到支持变法的管学大臣孙家鼐和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抨击,反对变法的守旧者也找到了口实,这反映了()A.思想界极力维护孔子的地位B.部分维新人士对变法阳奉阴违C.清朝官员普遍反对维新变法D.康有为的宣传策略存在着问题答案D解析《孔子改制考》没有触及孔子地位,材料也没有显示思想界极力维护孔子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显示维新人士对变法阳奉阴违,故B项错误;材料中有孙家鼐、陈宝箴两位官员,但没有涉及“官员普遍反对”,而且这两位官员本身并不反对变法,反对的是康有为的做法,故C项错误。4.(2018·常州调研)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以下言论能够体现该思想的是()A.“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B.“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答案A解析《民报》发刊词上的民生主义思想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与三民主义民生思想中“平均地权”的思想相符,故A项正确。5.(2018·徐州二模)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行销达一万六千份,蒋介石是这份刊物的忠实读者,毛泽东自称受其影响甚大。此刊畅销是因为其()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C.宣传新三民主义的思想D.代表当时官方的舆论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发起者的最初目的就是启蒙民众的思想,《新青年》杂志畅销是因为其启蒙思想、救亡国存的爱国立场,故A项正确。6.(2018·镇江一模)“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A.开展戊戌变法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与材料中“满人已经退席”“为冲破‘固有的精神’”相符,故C项正确。7.(2018·苏州模考)国民党发表的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该文件提出的主张()A.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排斥了资产阶级的领导权C.针对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旧三民主义,故A项错误;国民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权主义,不是民生主义,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故D项正确。8.(2018·昆明高三摸底调研,30)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华北八路军与敌人战斗一千五百余次,毙敌五万多人,牵制敌人兵力三十万以上。八路军迅速发展到十五万多人,新四军发展到二万五千人。这说明()A.全面抗战路线取得重大成果B.华北侵华日军遭受空前重创C.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日的主力D.国共合作推动相持阶段到来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抗战防御阶段,华北八路军牵制敌人兵力三十万以上,八路军及新四军获得较快发展,说明中共推行的发动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重大成果,故A项正确。9.(2018·盐城调研)“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推动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C.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D.对中国革命进程有重要指导意义答案D解析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出自于《新民主主义论》,它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故D项正确。10.(2018·苏州高三调研)下表据陈大伙《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路》相关内容编制。时期阶段思想理路思想内容清末民初萌芽屈辱中觉醒①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师夷”“仿行”“爱国”,“中华民族”观念正在形成之中抗战时期成长救亡中勃发②“民族复兴”意识勃发,中共提出“民族复兴”的终极指向和道路选择新中国时期升华奋进中超越③民族独立,社会变革,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科学发展,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空前自信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①②③思想主题完全一致B.①②③都解决了中国问题C.①②③目标任务完全相同D.②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D解析①是旧民主主义,与“中共”不符,故A项错误;①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①②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民主革命,③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故C错误;与材料中“中共提出”“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11.(2018·南京、盐城高三二模)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A.否定党派运动 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 D.厌恶政权更迭答案B解析“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说明党派之争之时国民党不管不问,显然陈独秀主张提倡国共合作,B项正确;A项中否定不符合题意;国民运动是1924~1927年,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12.(2018·徐州市一模)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与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无关,故A项错误;论证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是在井冈山时期,故B项正确;论证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是在延安时期,故C项错误;井冈山时期是论证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与解放战争无关,故D项错误。13.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A.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D.接受共产国际指导答案A解析不断的革命反思与实践才是促使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这属于常识知识的考查,故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仅存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与材料给定的两个时间点显然是不相符的,故B项错误;中共在1935年的时候就选择和确立了中国式的革命发展道路,故C项错误;共产国际虽然对中共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中共走向成熟的关键,尤其是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参与和指导下完成,故D项错误。14.“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这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坚持群众路线 B.重视经济建设C.强调实事求是 D.开展武装斗争答案A解析材料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表明走群众路线,故A项正确;重视经济与材料中“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事求是,与“这直接体现了”不符,故C项错误;武装斗争与材料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版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合同3篇
- 2024软件开发项目委托与合作合同
- 2024设备修理及远程监控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国际艺术品展览与运输劳务派遣服务协议3篇
- 2024苗圃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场监管局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3篇
- 2024砂浆行业代销合作伙伴合同3篇
- 物业前期介入与承接查验要点精讲培训
- 四川省广元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抗震支吊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分析9800字(论文)】
- 商品房预售合同签约证明和预告登记申请书
-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估表
-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第3版应用课件
- 单体调试及试运方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城区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五星级酒店市场调研报告
- 车辆剐蹭私下解决协议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