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框图第五单元

│知识框图第五单元

│复习策略复习策略本单元内容概念多,理解性强,是多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本章涉及的内容还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列表对比重要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

(2)利用示意图掌握地壳物质循环原理和板块的分布规律;

(3)关注热点事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做到学以致用;

(4)提高读图析图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使用建议第五单元

│使用建议1.本单元记忆的内容增多,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及其含义,例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背斜和向斜,等等.本单元图表较多,教给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画图等.让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的方法:一看图名,二看图例,三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四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2.课时建议:本单元共分为2讲,第13讲2课时,第14讲2课时,单元能力训练1课时.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3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纲考向第13讲

│考纲考向【考纲概览】1.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壳物质循环.【考向定位】1.以重大地质灾害(以热点事件如玉树地震、舟曲地质灾害等)或地貌景观图等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以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13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①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量.2.主要表现形式:②________、岩浆活动、③_________.其中,④________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3.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1)水平运动:形成⑤________________.

(2)垂直运动:引起地势⑥________和海陆变迁.4.对地形的影响:总的趋势使地表变得⑦________.

放射性元素衰变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断裂带和褶皱山脉高低起伏高低不平第13讲

│考点梳理【特别说明】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是紧密相关的.如喜马拉雅山的上升属于垂直运动,但从本质上看,喜马拉雅山的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⑧____________.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第13讲

│考点梳理生物破碎风新地貌流水松散碎屑物质堆积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消失第13讲

│考点梳理【特别说明】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第13讲

│考点梳理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作用第13讲

│考点梳理【记忆诀窍】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的判断应牢记以下“窍门”一是自岩浆始至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且由外力作用形成.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

(1)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为内力作用所致,应抓住两点,一必须是自然作用,二必须是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2)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其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2.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陆地和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第13讲

│要点探究(2)六大板块示意图第13讲

│要点探究

(3)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板块相对移动而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的.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

例1[2010·海南地理卷]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图13-3第13讲

│要点探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构造运动,制约答题准确度的因素往往是思维定势(认为多火山地震的地方一定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做类似的题一定要明确是板块的生长边界还是板块的消亡边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运动.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属于分裂地带,故多火山.[答案]B第13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某些板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图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他三段板块边界类型不同的是()

图13-4A.①B.②C.③D.④第13讲

│要点探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由已经掌握的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三段板块界线为生长边界,④段为消亡边界,故D项正确.[答案]D第13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外力作用与构造地貌

外力作用使地表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1.(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等;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第13讲

│要点探究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貌笼统地称之为喀斯特地貌.第13讲

│要点探究

例2[2010·山东卷]图13-5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图13-5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第13讲

│要点探究[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是喀斯特地貌,最先形成的应为④,排除AB项,对于上层洞穴和下层洞穴而言,应该先形成上层洞穴,最后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点评]由题图及图例,可判断该地为喀斯特地貌类型.故先形成可溶性岩石,水对石灰岩有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后洞内沉积形成石钟乳、石笋.做该类试题一定要会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先看图名、图例,再从图中分析该地区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答案]D第13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三怎样理解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相互转化.具体如下图所示: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例3图13-10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第13讲

│要点探究第13讲

│要点探究[解析]由题意、题干可知: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答案]C第13讲

│要点探究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图13-11(1)图中有5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变式训练第13讲

│要点探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3)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________,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________.(只填序号)第13讲

│要点探究[解析]第(1)题必须搞清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换关系.如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换而来,岩浆岩和沉积岩两者,前者可转变为后者,而后者绝不能转换为前者,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该题图的主体内容是箭头和序号,也就是说方向和过程.所以要首先确定箭头方向,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箭头内容,即地质作用过程.凡是指向外力产物的箭头均为外力作用过程,其余的肯定是内力作用过程.第13讲

│要点探究[答案](1)如图所示

(2)侵入、喷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风化变质重熔再生变质风化

(3)②③⑥⑩①④⑤⑦⑧⑨第13讲

│备用习题备用习题1.[2010·上海卷]

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3讲

│备用习题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第13讲

│备用习题[解析]结合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及冰岛的位置确定其与各板块的相对位置及其边界性质.[答案]亚欧美洲(位置可互换)生长第13讲

│备用习题2.(本题为本讲综合性探究题目,如果时间允许,可在所有探究问题完成后综合提升)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的剖面图,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第13讲

│备用习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的外力作用,做该题的关键是通过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确定甲乙为我国的西北地区,丙为黄土高原、丁为华北平原.[答案](1)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2)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第14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第14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纲考向第14讲

│考纲考向【考纲概览】1.内力作用形成褶皱山、断块山、火山.2.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在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意义.3.河流地貌的类型及其分布.4.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向定位】1.以热点地区区域地形特征与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相结合的形式,考查地质构造、地貌、人类活动三者第14讲

│考纲考向之间的关系,如地质构造与找水、找矿、交通工程建设的关系,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2.结合区域等值线图、区域规划图、交通线路图等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梳理第14讲

│考点梳理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

(1)概念:岩层受力发生①________,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它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形成的.塑性变形第14讲

│考点梳理向上张力谷地向下山岭第14讲

│考点梳理

(3)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⑦________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它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褶皱山如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记忆方法】如何准确判断向斜和背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盆,两翼老,中间新.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高地.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⑧________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⑨________,就形成了断层.

山岭承受能力位移第14讲

│考点梳理

(2)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高地,统称为⑩______.如华山、庐山、泰山等.【误区警示】区分断裂和断层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破裂,二是看它是否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3.火山

(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⑪____________或管道喷出而形成火山.

(2)组成:火山由火山口和⑫________两部分组成.我国⑬____________就是火山湖.中央喷出口火山锥长白山天池断块山地第14讲

│考点梳理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路的分布和⑭______影响比较大.2.山地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⑮________和河谷地带.3.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⑯________,其次才是⑰________.【特别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走向.延伸方向山间盆地公路铁路运输第14讲

│考点梳理三、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

(1)初期:以向下和向⑱________侵蚀为主,沟谷不断发育,横剖面呈“V”字形.

(2)中期:河流在⑲________侵蚀,在⑳________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3)成熟期:河谷展宽,横剖面呈________型.2.河流堆积地貌

(1)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________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而成.

(2)冲积平原由洪积—冲积平原、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源头凹岸凸岸U搬运河漫滩三角洲第14讲

│考点梳理【误区警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第14讲

│考点梳理第14讲

│考点梳理洪积扇水资源土壤内河航运第14讲

│考点梳理带状条带第14讲

│考点梳理【误区警示】平原不一定都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第14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

例1[2010·重庆卷]图14-2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图14-2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解析]从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地区的岩层弯曲状况可以看出,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山.第14讲

│要点探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岩层的弯曲状态判断该地的地质构造.再结合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得出结论.利用该方法同样可以得出下面变式训练的答案.[答案]D第14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

[解析]该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再根据几种物质的比重,天然气比重最小,水的比重最大,故选D.[答案]D第14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特别说明】(1)河流堆积地貌并不只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如冲积扇或洪积扇.

(2)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分选性.但是,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河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因此自上游到下游,堆积物的颗粒并非都是由粗到细.第14讲

│要点探究例2[2010·广东卷]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河流地貌.河流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A项错误.河水最深处离凹岸较近,平直河道,北半球离右岸近,南半球离左岸近,B项错误.不少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于沙漠中,D项错误.第14讲

│要点探究[点评]在判断河流的地貌时,要先判断所处的半球和是否是弯曲河道.如果是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果是平直的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答案]C第14讲

│要点探究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常于夏、秋季节暴雨后泛滥成灾,使附近居民饱受水患之苦.为此,当地政府对其进行整治——裁弯取直,以期减少水患.(a)图为该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a)(b)图14-4变式训练第14讲

│要点探究

(1)(b)图的河流横剖面最可能出现在(a)图中的()A.甲、丁处B.乙、丙处C.丙、戊处D.乙、丁处

(2)河道裁弯取直后,能解决大部分河道的水患问题,但也可能出现新的水患威胁,它们是()A.己、辛处B.庚、癸处C.辛、癸处D.己、庚处

[解析]第(1)题,弯曲的河道凹岸水流侵蚀,凸岸泥沙堆积,(b)图中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甲、丁处正好是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第(2)题,新开河道使己、庚两处上游河道平直,两处的水流速度加快,流量增加,而这两处河道弯曲,流水不畅,因此易形成新的水患威胁.[答案](1)A(2)D第14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三不同地区的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

例3下面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该地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读图回答(1)~(2)题.甲乙图14-6第14讲

│要点探究

(1)甲、乙两图所表示的聚落分布特点分别是()A.甲图: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乙图: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B.甲图:位于港口附近;乙图:位于林区的边缘C.甲图: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乙图: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D.甲图:位于河流两岸;乙图: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第14讲

│要点探究

(2)乙图所示民居建筑多呈吊脚、架空的形态,比较适应当地()A.湿度大、夏季多台风雨的气候特点B.雨季持续时间长,多大风、暴雨天气的气候特点C.湿度小、多风沙天气的气候特点D.湿度大、多雨、夏季特别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第14讲

│要点探究[解析](1)在河流的交汇处易形成聚落,甲图中的聚落就分布在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读乙图可知山区的聚落依山而建,沿等高线延伸.(2)从题干中告知的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吊脚、架空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这与当地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有关.[答案](1)A(2)D第14讲

│要点探究

[2009·上海卷]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