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调查性研究_第1页
第六章 调查性研究_第2页
第六章 调查性研究_第3页
第六章 调查性研究_第4页
第六章 调查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调查性研究1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第一节现况研究2一、现况研究的概念:也叫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时间暴露结局过去将来现在时间断面第一节现况研究3设计思路目标人群研究人群随机抽样无因素有因素患病未患病未患病患病因素与疾病同时存在第一节现况研究4二、现况研究的目的:1、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2、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3、确定高危人群4、对疾病监测、预防接种效果及其他资料质量的评价第一节现况研究5三、现况研究的特点:1、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点或时期如:在某个人群中调查高血压的患病情况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包括大量存活期长的病人不能决定时间顺序关系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论如:性别、种族、血型第一节现况研究6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代替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主要特点观察性因果并存探索性暴露状态是自然存在暴露与结局同时观察到

分布特征

假设第一节现况研究第一节现况研究8四、现况研究的种类1、普查定义: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目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女职工的宫颈癌普查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数——甲型肝炎第一节现况研究92、抽样调查定义: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对通过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目的:1)描述疾病在三间的分布及其影响分布的因素2)衡量群体的卫生水平3)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第一节现况研究10五、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随机数字)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特点:往往由于总体数量大,编号、抽样麻烦以及抽到个体分散而导致资料收集困难等原因实际应用不多,但它是其他各种抽样方法的基础。第一节现况研究11S:样本标准差;P:样本率N:总体含量N:样本含量n/N:抽样比(若小于5%则可以忽略不计)第一节现况研究122、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例:

某镇有10000户,拟抽1000户,则抽样比为1000/10000=1/10,以随机数字法确定第一组被抽到的户号,假如为6,则为6、16、26……第一节现况研究13优点:1)事先不需要知道总体内的单位数2)在现场人群中较易进行3)分布较均匀,代表性好缺点:假如总体各单位的分布有周期性趋势,而抽取的时间间隔恰好是其周期或其倍数,则可能使样本产生偏倚。第一节现况研究143、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第一节现况研究154、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特点:1)易于组织、实施方便,可以节省人力、物力。2)如群间差异小,抽取的群越多,则精密度越好。3)抽样误差较大,故样本量比其他方法要增加1/2。第一节现况研究165、多级抽样在调查中结合使用多种抽样方法。特点:1)充分利用各种抽样方法的优势。2)抽样前需掌握各级调查单位的人口资料及特点。第一节现况研究17六、现况研究的优点1、结果具有推广意义,可信度较高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3、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七、现况研究的缺点1、难以确定现因后果的时相关系2、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3、结果存在一定偏倚

组别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合计阳性率(%)

有因素组

aba+ba/(a+b)

无因素组cdc+dc/(c+d)

合计a+cb+dn(a+c)/n现况研究分析表格基本形式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方差分析第一节现况研究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19一、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的概念:调查比较患有某病的病例组和不患有该病的对照组,或具有某项特征与不具有某项特征的病例,发现过去或最近某种因素和疾病是否存在关系及强度。研究人群病例组对照组有暴露因素(a)有暴露因素(b)无暴露因素(d)无暴露因素(c)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20特性观察性分析性回顾性目的检验因果假设筛选危险因素发病时序工作时序现在过去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21目标人群发病时序工作时序暴露未暴露暴露未暴露某病患者(病例)非患者(对照)可比acbda/(a+c)b/(b+d)比较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二、基本类型1、不匹配设计(成组设计)在目标人群中,分别选择病例组与对照组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相对比较简单,对照容易选择,资料容易处理,适用于大样本的研究,或病例较多,容易获得时的研究。22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对照组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23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2、匹配设计(配比设计)匹配(matching)设计要求依据病例的某些特征选择对照,即对照在某些特定的因素上与病例保持一致。匹配的目的是使病例与对照之间保持较好的可比性,排除某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作用。24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匹配的作用:25结果容易解释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统计学效率(studyefficiency)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匹配的作用:26结果容易解释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统计学效率(studyefficiency)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27匹配因素类型及设置

定性指标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2843岁(40~49岁组)40~49岁定量指标(1)匹配因素类型及设置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2943岁433岁定量指标(2)匹配因素类型及设置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0匹配设计的适用范围

匹配设计较成组设计复杂、对照选择困难、资料处理复杂、容易丢失信息,一般适用于:

病例较少成本较高研究的投入较少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1病例与对照匹配1:1个体匹配(individualmatching)某些特征配对(pairmatching)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2病例与对照匹配1:R个体匹配(individualmatching)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某些特征1:2,1:3…1:R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3匹配带来的问题增加工作难度(费用、时间)限制样本量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匹配过头损害统计效率损害真实性损害费用效益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4dc无ba有无有疾病暴露因素比值比OR=ad/bc研究方向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ddsratio,又称比数比、优势比,简写OR)例: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 系,选择鼻咽癌患者配对研究研究人群肝癌鼻咽癌HBsAg+(a)HBsAg+(b)HBsAg-(d)HBsAg-(c)比值比:OR=ad/bcdc-ba+无有肝癌HBsAg研究方向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637例意义:有口服避孕药史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无口服避孕药史的2.2倍。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8

病例

对照暴露非暴露合计暴露aba+b

非暴露cdc+d

合计a+cb+dn1:1匹配资料分析表格三、病例对照研究的应用范围1)病因学研究:探讨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2)防治性研究:药物副作用研究3)预后研究: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39四、病例和对照的选择病例的选择:采用统一、公认的诊断标准,可疑病例不能纳入研究对照组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选择很重要选择不当,可造成夸大或否定结论病例和对照的来源:病例:人群中的病例,或医院中的病例对照:原则上应与病例组同一来源病例的确诊手段与对照确诊手段的同一性病例组和对照组应有统一的排除和纳入标准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40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适用于少见病的研究适用于潜伏期较长的疾病的研究研究时间短,省人力、财力,容易得出结论医德问题最少,对病人无害允许同时调查分析许多因素缺点:容易受偏倚的影响:选择性偏倚、回忆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对照组的正确选择有时较困难不能确定暴露和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近似OR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第三节队列研究42一、队列研究(CohortStudy)的概念: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队列研究431、固定队列(FixedCohort)研究开始研究结束出现结局未出现结局第三节队列研究442、动态队列(DynamicCohort)失访研究开始研究结束出现结局第三节队列研究45No

目标人群未患某研究疾病代表性样本Yes暴露组非暴露组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结局(疾病)YesNo时间顺序第三节队列研究46观察法设立对照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二、特点第三节队列研究三、研究目的检验病因假设(hypothesis)

由因到果,可以检验一种暴露与一种疾病的因果关联,也可以同时检验一种暴露与多种结果之间的关联评价预防效果(effectofprevention)

有些暴露有预防某结局发生的效应研究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ofdisease)

观察人群从暴露与某因素后,疾病逐渐发生、发展,直至结局的全过程47第三节队列研究48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四、研究类型第三节队列研究四、研究类型49第三节队列研究50暴露组发病率=a/(a+b)对照组发病率=c/(c+d)如果二者差异显著,并且无明显偏倚,则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有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五、主要分析指标病例非病例合计暴露组aba+b非暴露组cdc+d合计a+cb+da+b+c+d第三节队列研究511、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risk)

意义: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值越大,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越大

Ie:暴露组率Io:非暴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