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_第1页
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_第2页
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_第3页
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_第4页
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

美国社会学家和实用哲学家乔治赫伯特美国形象互动理论作为20世纪的重要思想影响深远。它穿过其思想的核心,为人们提供了进入美国思想世界的自然通道,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当代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极为赞赏地指出,“米德第一个深入考察了这种作为社会产物的自我的主体间性模式”1。哈贝马斯本人正是在对米德自我理论的承继、吸收、发展与批判中,构建了交往理论体系,开辟了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路向,实现了自我问题研究的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一自我的同一性———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作为“美国近代在哲学上最有创见头脑的思想家”,米德在实用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考察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自我理论。这一理论把实用主义思想与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结合起来,以自我为原点,在社会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考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深刻剖析了心灵、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拓展了对自我问题的研究。米德自我理论的相关阐述主要集中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自我是在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活动形成的。在米德看来,自我生成于社会化的互动过程中,是一个由外到内不断发展的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和“泛化的他人”阶段。自我形成的基础是社会活动,正是社会活动把这种双向互动的自我生成过程统一起来,通过初级姿态活动和高级符号活动的作用,人实现自我交流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其二,完整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有机统一。米德把个人区分为“主我”(Ⅰ)和“客我”(me)。“主我”是自我的冲动方面,体现了机体对他人的态度所做出的反应,表征着自我的创造性;“客我”则是自我的社会方面,是个体自我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作为自我的逻辑组成部分,“主我”和“客我”是互为依存的,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个体。其三,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构成自我理论的核心。在米德那里,对于自我问题的反思和探讨,构成了他的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而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则成为自我理论研究的中心。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作为主体凸现出来。这样,“一方面,他必须首先将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视为自己的尺度,但另一方面又并不与他们完全认同,而是始终同他们保持一定距离,用米德的话来说,就是me与I的距离。”2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米德认为自我的同一性只有通过掌握社会角色,即掌握建立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行为期待的互补关系,才能形成。因此,他关于自我问题的研究尽管是一种经验层面上的描述,但是其理论能够从他人来反观自我,已经在自我问题的研究上开辟了一种新的路向,即以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为主题,在社会的交互行动中考察自我问题。二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思想的影响米德以社会的交互行动来考察自我问题的进路启发和影响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构建,给予自我问题的研究以新的哲学路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米德自我理论中关于“自我”的阐释影响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形成。在传统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自我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于“自我”的理解在哲学史上始终是一个难题。而这一难题正是在米德的理论中得到了解决,并对哈贝马斯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哈贝马斯自己所说,“米德是第一个对社会地产生的自我的这一主体间图式作彻底思考的人。他提出了自我意识的反思模式,按照这一模式,认识的主体为了拥有自我并意识到自我,必须与作为客体的自身发生关联。”3在哈贝马斯看来,米德承继了洪堡和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即个体化是一个以语言为中介的社会化过程和自觉的生活历史建构过程。因此,“用概念把握社会个体化的完整意义的唯一希望的尝试肇始于米德的社会心理学”1。在米德的自我理论中,“自我”概念的含义得到了扩展,它一方面被理解为在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群体与个人的关系。这样,正如学者倪梁康所说,“正是这个对自我的社会解释或交互主体解释,使图根特哈特能够确信,米德在自身意识理论的发展上突进到了一个能够与黑格尔的自身意识构想相比拟的位置。”4在此,哈贝马斯特别地注意到,米德强调在自我问题上,无论是“主我”还是“客我”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自我和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被确立起来的。在米德的思想中,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个性化的过程。因此,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自我,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单独地自由存在;没有与他人的关联,任何人都不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甚至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人能够成为仅属于自身的主体。”5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显然是在米德的影响下形成的。哈贝马斯进而认为,“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共同体的成员……惟有融入一个主体间共有的生活世界,才能成为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交往的教化过程中,他们同时获得并保持着个体和集体的同一性。由于人称代词系统的运用,社会化的相互作用和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语言使用,内在地蕴含着一种促使主体逐渐个性化的动力。但与此同时,通过日常语言的同一媒介,社会化的主体间性也显现出来。”5因此,通过用语言达成相互理解,通过与自身在生活世界中达成主体间性意义上的理解,社会化的个体也就确立了自己的认同,达成了“自我”的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统一。这样,在研究“自我”的个体化与社会化关系过程中,哈贝马斯建构了以主体间互动为特征的交往理论。其次,米德自我理论中对于“语言”的理解促进了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思想的产生。米德本人的思想与20世纪“语言学的转向”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也是促成这个转向此后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动力之一。他的功绩在于相当成功地分析了语言的机制,强调了语言在社会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认为心灵和意识是人在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正是借助于语言,心灵和自我才得以社会地构成。米德的这一理论偏重于从语言的功能方面展开对语言的分析,对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诚如哈贝马斯所说,“米德把意识哲学中的主格自我降低为‘宾格自我’,降低为首先出现在他者眼前的互动语境中的自我,这样,他就继承了上述这些思想,并进而把哲学的所有基本概念从意识的基础转移到语言的基础上。”1米德的自我理论尤其强调符号,特别是语言在人类行为活动中的媒介作用,这就使得语言分析而不是意识分析成为其理论研究的核心。哈贝马斯相信,米德提出的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验主体和先验主体之间如何沟通的形而上学问题。因为,在语言的媒介中,个性和主体间性同步发生:“个体的人只有作为某个特殊语言共同体的成员,融入一个主体间共同承担的生活世界,才能成为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交往的教化过程中,个人和集体同时获得其同一性。由于人称代词的使用,从社会化互动的并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语言运用中,产生了一种促使人个性化的力量;通过日常语言的同一媒介,促使人社会化的主体间性也同时显现出来。”6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完整构建和发展起来的。最后,米德自我理论中有关“社会”的观点启发了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构建。米德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主我”使得社会个体在互动过程中打破各种常规惯例,发挥个体的创造性,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化;“客我”则使社会个体在互动中相互协调与合作,使社会在个体多样化的基础上保持稳定。这样,统一为个体自我的“主我”与“客我”就表现为个体的创造能力和社会的运行秩序的有机协调。他进而认为:“在一个通过象征性符号系统(姿势、表情等)媒介的相互作用而社会化的世界里,所有参与相互作用的社会成员的共同理解构成了一种全新社会结构的前提。”2受米德思想的启发,哈贝马斯把“社会”看作一个由以言语符号的方式进行的交往行为勾连而成的网络系统,在对“社会”的全新理解基础上建立了生活世界理论。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代表着一种规范人类互动的整合准则,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重结构;系统则是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与组织,需要通过目的活动进行,实质是工具理性的体现。如果说生活世界是从价值层面上规范人际互动,那么系统则是从功能角度调节社会生活。哈贝马斯建立的生活世界理论,一方面批判了社会系统对个人自主性行为的压抑和支配,另一方面凸现了生活世界对个人自由发展的重要性。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试图以米德的自我理论中关于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为基础来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检视、批判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困境,寻找脱离这些困境的可能方向,从而得出了结论: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是走出现代社会困境并实现人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的统一的必然途径。三交往理性实现了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变在米德自我理论的影响下,哈贝马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了重新思考,进而独辟蹊径,顺应语言学转向的大潮,沿着互动论的思路,建立起了以主体间性模式为基础的交往理论体系,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自我问题研究的路向,实现了主体间性哲学意义上的重要变革。第一,与米德的自我理论不同,哈贝马斯在自我问题的研究上完全摆脱了意识哲学的束缚,实现了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当代德国思想家图根特哈特认为,在他所熟悉的哲学家中,米德是除海德格尔以外唯一一位将“自身关系”问题“从传统的主—客体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并对其进行结构上的重新透彻思考的哲学家”4。哈贝马斯也同样肯定地认为,米德思想的变化过程是从“认识论的自身关系、认识主体的自身关系”到“交互主体的考察方式”的转向,米德哲学的发展路径是从带有自然主义或功能主义色彩的意识哲学到交互主体主义的社会哲学的转变。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思想或哲学的模式是一种“交互主体的模式”,开辟了一种新的思维趋向。但是,米德的哲学是否真的摆脱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意识哲学的思维模式,实现了主体间性的转向?哈贝马斯认为,回答应是否定的,亦即米德的哲学并未完全脱离开意识哲学的领域,仍旧拘泥于意识哲学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学者倪梁康所说的“社会意识哲学(社会心理学)或认知的社会意识哲学应当是对米德思想的一个较好标识”4。原因在于:其一,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看,米德的哲学正处于二十世纪哲学的过渡时期(从主体性意识哲学向主体间性现代哲学的过渡)。尽管他能够使其研究方向最终更偏向于社会过程而非个体心理,但是最终仍然重新接受了意识哲学的纲领,并且至少是在早期有从认识论来解释主体性和自身意识的意向,因此,并没有完全脱离主客二元的传统意识哲学思维模式。4其二,从米德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内容看,其理论还未完全跳出主体性意识哲学的窠臼。关于这一问题,哈贝马斯在他的一些著作中给予了充分的论证和说明,比较明显的论据是在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一书中,它的第八章标题“个体化与社会化:论米德的主体性理论”明确地把米德的理论归属于一种主体性的理论。不仅如此,他在书中认为米德忽视了原始的自我关系与反思的自我关系之间的区别,忽视了认知主体的认识的自我关系和行为主体的实践的自我关系之间的区别,对于不同的交往模式缺乏深入的研究,从而致使其理论仍然带有意识哲学的因素和特征。此外,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米德在“泛化的他人”的说法之中就已经引入了意识哲学的某些要素,7致使其理论最终仍然趋向于意识哲学的理路。哈贝马斯试图超越米德的意识哲学和行为主义的观点,把话语理解过程放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实现,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实现自我问题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由此,他首先批判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以交往理性为核心建构了一套完整的交往行为理论,开辟了主体间性哲学的新路向。以他之见,交往理性可以克服意识哲学中的主客思维方式,有益于人与人之间新型交往关系的建立。这样,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象目的—工具行为那样互为客体,而是互为主体;他人在自我眼中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相互依赖的平等伙伴。因此,交往理性追求的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达成共识,强调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和关系的协调,这就要求交往主体在相互理解和对话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套言语和行为规则,按照有效性要求来实现交往的合理化。由此在对米德自我的理论的承继和发展中,哈贝马斯实现了对交往问题的合理解答,实现了自我问题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第二,与米德的自我理论不同,哈贝马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更注重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为基础来研究社会本身。米德思想的核心和关注点是自我问题,有关“心灵”和“社会”的讨论都是围绕以有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能力为基础的“自我”而展开。因此,他的研究仍然局限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上,而没有进一步把这种社会心理学的东西和人的交往活动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其理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解决上显得张力不足,存在缺陷。正如J.H.特纳所评述的那样,社会学家米德“没有清楚地指出社会组织或社会本质,他的关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具体怎样联系的思想也非常模糊”8。在米德自我理论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把语用学理论和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过程的作用。哈贝马斯的关注点与米德不同,与其说是社会中的个体自我,不如说是由个人之间的交往所构成的社会,建立在个体互动基础上的社会是其理论的着眼点。因此,可以看出:米德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自我作出研究的,其关注点和落脚点是个人或自我本身;而哈贝马斯是在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的研究,关注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关系,其最终归结于社会(亦即生活世界和系统)。二者的视角不同,决定了两种理论的差异:一个是局限于主体内部的“主我”和“客我”的分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释自我本身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问题;另一个则是在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考察中努力发掘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奥秘所在,并找到了关于社会的理想的答案。因此,尽管二者都关注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但是米德的最终落脚点是自我本身,而哈贝马斯则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基础来研究社会,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批判理论。第三,与米德的自我理论不同,哈贝马斯在语言符号的功用问题上更加深入地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点拓展了对交往问题的研究。米德的自我理论看到了语言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