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六坝乡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六坝乡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六坝乡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六坝乡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六坝乡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六坝乡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下列有关育种方法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C.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D.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3.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A.DNA→RNA的过程中 B.DNA→DNA的过程中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 D.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中4.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插枝生根的作用。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2,4-D浓度,进行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能合成与2,4-D功能类似的植物激素B.预实验所使用的2,4-D浓度梯度比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要大C.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式实验也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D.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较大5.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有时家蚕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雄蚕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条Z染色体B.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2条C.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29条染色体上的基因D.某雌蚕发生孤雌生殖,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雄=2:16.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群落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C.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D.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8.(10分)下图表示普通的绿色植物(A)与景天科植物(B)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对比,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已知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光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B的暗反应均需要在Rubisco的催化下将CO2固定并最终转化为光合产物,反应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还原剂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合产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景天科植物夜晚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C4酸是一种有机酸,为避免酸性物质的积累,需将C4酸转入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暂时储存。(4)从适应性的角度分析景天科植物夜晚开启气孔,白天关闭气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其中1型糖尿病需定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见图1),IA中的X能与葡萄糖竞争结合GT(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从而抑制GT的功能且避免IA被灭活。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注射IA在降血糖过程中效果更持久。回答下列问题:(1)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由于_____________细胞功能减退,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进而影响细胞对血糖的_____________,使血糖高于正常值。(2)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研究者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荧光强度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胰岛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胰岛素,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用常规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需每天注射一次,而使用IA只需每周注射一次。请构建IA降血糖作用效果更持久的机制图___________。(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10.(10分)酵母菌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常用YPD进行培养。YPD又叫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基,其配方为1%酵母膏、2%蛋白胨、2%葡萄糖。酵母膏是指采用新鲜酵母为原料,经酶解自溶、分离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请回答:(1)YPD中为酵母菌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一位同学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土壤中的酵母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既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也可选用_______________法统计活菌数目,选用后者测定菌体密度时,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对酵母菌的扩大培养过程中,将发酵液稀释107倍后,每个平板使用0.1毫升进行接种,理论上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________时,可认为发酵液达到每毫升6×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11.(15分)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__遗传病。(2)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_________号。(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详解】A、西瓜是二倍体,培育出的无籽西瓜是三倍体,所以属于多倍体育种,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A错误;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错误;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正确;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利用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理,D错误。故选C。【点睛】不同育种方法的选择①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②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其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③若要快速获得纯种,用单倍体育种方法;④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⑤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⑥若要集中双亲优良性状,可用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或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⑦对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可采应多倍体育种;⑧对原品系实施“定向”改造,采用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2、A【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该植物根的生长量大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故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促进该植物根的生长,A错误;B、促进该植物的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8mol/L左右,促进该植物的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6mol/L左右,B正确;C、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D正确。故选A。3、B【解析】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最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C【解析】预实验是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㛑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详解】A、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效应,而植物体内能合成生长素,A正确;B、预实验设置的2,4-D浓度梯度较大,而正式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2,4-D浓度梯度较小,B正确;C、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但正式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D、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较大,D正确。故选C。5、D【解析】由于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所以雄蚕的体细胞中一般只有2条Z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达到4条Z染色体;雌蚕的体细胞中一般含1条Z染色体,1条W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含2条Z染色体,2条W染色体。研究家蚕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9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即27条不同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详解】雄蚕体细胞中一般含2条Z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Z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则可形成4条Z染色体,A正确;雌蚕卵原细胞中含Z、W两条性染色体,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分别含有一条性染色体(Z或W)。若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W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2条W染色体,B正确;家蚕体细胞含28对同源染色体,若要研究家蚕的一个基因组所有染色体上DNA序列,应研究27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Z和W)上的全部基因,共29条染色体的DNA序列,C正确;雌蚕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Z和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Z:2W,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ZZ:2Z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即比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WW:2ZW;由于占1份的WW个体不能存活且两种结合方式机会均等,所以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ZW):雄(ZZ)=4:1,D错误。【点睛】难点:雌蚕发生孤雌生殖时,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但WW型死亡)。分析时要抓住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类型也有两种类型为1Z:2W,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类型及其比例为1ZZ:2ZW;二是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类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WW:2ZW。6、B【解析】群落的演替就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因此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B、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演替,B错误;C、初生演替的起点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次生演替的起点是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C正确;D、由于次生演替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而初生演替的土壤条件没有保留,因此初生演替需要的时间长,次生演替需要的时间短,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动物的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准确,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的影响下进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由题中信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故选D。8、(1)①.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或叶绿体基粒)②.(2)①.NADPH②.ATP、NADPH(3)液泡(4)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夜晚开启气孔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以满足光合作用需求,白天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必须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方面作答)【解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NADPH;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NADPH、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小问1详解】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及某些细菌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小问2详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HP能作为还原剂,NADPH和ATP能提供能量。暗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NADPH、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NADPH和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小问3详解】景天科植物有一种很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苹果酸后不断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运输至细胞质基质并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小问4详解】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夜晚开启气孔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白天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景天科植物夜晚开启气孔,白天关闭气孔。【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9、(1)①.胰岛B细胞②.摄取、利用和储存(2)当葡萄糖浓度升高,葡萄糖与带荧光标记的IA中的X竞争性结合GT增多,带荧光标记的IA与红细胞膜膜上GT的结合减少,荧光强度下降。(3)【解析】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胰岛素的功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促进各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胰岛素结合受体后,为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需要更多的葡萄糖运输载体。Ⅰ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B细胞的功能受损,主要是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由图1及题干可知,IA中的X能与葡萄糖竞争结合GT(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从而抑制GT的功能且避免IA被灭活。由图2及题干可知,荧光强度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小问1详解】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进而影响细胞对血糖的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使血糖高于正常值。【小问2详解】由图1、图2及题干可知,IA既能结合胰岛素受体,又能结合GT,IA中的X能与葡萄糖竞争结合GT(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膜上的荧光强度降低,这说明葡萄糖浓度升高,更多的GT被葡萄糖结合,IA就只能多结合胰岛素受体,带荧光标记的IA与红细胞膜膜上GT的结合减少,意味着带荧光标记的IA从红细胞膜上脱落下来,所以荧光强度下降。小问3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血糖浓度升高时,GT数量多有利于降血糖,IA中的X可以与GT或胰岛素受体结合,与GT结合会抑制GT的功能。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与IA中的X竞争性结合GT增多,故IA中的X与GT结合减少,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多,导致膜上的GT增多,进一步有利于葡萄糖与GT结合,最终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升高。【点睛】本题以“智能”胰岛素(IA)为情景,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需要考生熟记胰岛素的来源及功能,具备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构建概念模型的能力。10、①.酵母膏、蛋白胨②.菌液浓度过高(或稀释倍数不够)③.血细胞(血球)计数板④.稀释涂布平板(活菌计数法)⑤.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⑥.60【解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YPD的配方为1%酵母膏、2%蛋白胨、2%葡萄糖,其中为酵母菌提供氮源的是酵母膏、蛋白胨;在纯化土壤中细菌时,若浓度过高,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连成一片。(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3)在对酵母菌的扩大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