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_第1页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_第2页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_第3页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_第4页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

1.[单选][3分]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A.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B.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C.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D.培养敢于革除流弊的精神和勇气

2.[单选][3分]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教师计划使用一段介绍凤凰古城山水景色和民俗风情的视频资料。对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后播放视频,学生自由交流,进一步体会边城之美

B.分析文本时,结合有关民俗风情的视频,感受作品中人物所展现的人情美

C.课前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学习兴趣

D.课堂播放完整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充分地体会边城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3.[单选][3分]某同学学习不认真,字迹很潦草。语文老师在其作业本上写下了以下评语:“常言道‘字如其人’,这种字像英俊潇洒的你吗?”后来发现他的作业有进步时,又将其放到“进步最明显的作业”展版中。对该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委婉地向学生提出不足,学生更容易接受

B.及时肯定学生进步,有助于增强学生信心

C.应该更直接地点出字迹潦草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应该进步的地方

D.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点评时,能注意用语和语气,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4.[单选][3分]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后,教师展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并让学生对比分析两首词表达情感上的异同。对教师这一做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比分析诗歌作品,提高学生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能力

B.对比主题一致的词作,深化学生对词作主题的认识

C.回顾课内文本,温故知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D.鼓励学生自主对比分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5.[单选][3分]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与交流,我们看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他们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正是因为这一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名字也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其实,在中外文学史上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爱情故事,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生1: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后双双化蝶,很浪漫。

生2: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

生3:《白蛇传》中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生4:《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故事。

生5:《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举了这么多鲜活的例子,这些爱情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主人公坚韧执着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祝愿大家都拥有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正确的是()

A.对课文内容的拓展角度相对单一,内容浮于表面

B.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学生体验深刻,思维活跃

C.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D.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

6.[单选][3分]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有人认为,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注定要失败的,它的两位最著名的倡导者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他们失败了吗?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虽然梦想没有完全实现,但黑人的地位提高了。(课件呈现)

师:是啊,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成了明星大腕、政坛领袖,美国黑人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他以博爱的心灵,以耶稣受难者形象的自我奉献与牺牲,赢得了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空前提高。身体的消灭并不妨碍精神的升华,他已成为黑人心中不灭的明灯,因此得到全世界的敬仰。

师:同学们,我想听你们诉说,诉说你的梦想。

(生即兴演讲,诉说梦想。分成四组,每组一个代表;准备2分钟,演讲2分钟以内)

要求:①仿第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②注意演讲辞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B.即兴演讲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C.即兴演讲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演讲的语言特点

D.即兴演讲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7.[单选][3分]学习完所有的文言文,教师让学生整理学过的古今异义词,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乌鸟之情,愿乞终养(《陈情表》)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8.[单选][3分]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我们来看几个细节,琢磨琢磨林冲的性格。(投影课文内容)有人关注过这个片段吗?你怎么想的?

生: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取、挑、盖、戴、拿、拽、锁等,体现了林冲严守职责,对本职工作做得很仔细。

师:不错。关门,又锁上,林冲很多细小的动作,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很有意味。即使现实十分残酷,他仍小心翼翼的呵护,宁愿抱残守缺。

师: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么?

生:“信步”,随意步行,表明林冲很满意眼前的状况。

师:好。还有,两次提到了一个什么物件?

生(齐):钥匙。

师:为何两次提到?拿钥匙干嘛呢?钥匙除了关锁之外还有象征意义:有钥匙就可以开门,可以回来,表明这个世界上无论如何都有一条路为你开通。有扇门为他打开,表明林冲对世界还有期待,与前面找“泥水匠”一样,他对现状还感觉不错。如果出门不带钥匙,则是出门就不需要回了,或者说回不了了。林冲此时没有关注回不了,他满脑子都是回来好好过。所以,此片段可归结林冲为——(投影)安乐,安于现实、乐于现状。

对该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描写细节,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物性格

B.教师的优美语言说明教师准备充分,但需要注意补充的知识与课文中心间的关系

C.关于最后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对本小节的教学有个总体的印象

D.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过于细致,与考试联系不密切,不应如此设计

9.[单选][3分]阅读《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万类霜天”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一个“竞”字又突出了什么?

生: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

师:“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的事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有什么深层含义?

生: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其实就是对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

师: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这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风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下面请大家发挥团队精神,为这一节起个小题目。

生:生机勃勃的秋景——“湘江秋景图”。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把握诗歌内容的深层含义

B.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C.引导学生概括词作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D.引导学生建立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精神

10.[单选][3分]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篇幅较长,我分成了4个课时来讲。在第四课时,我主要讲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但在这一部分,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讲,而是设计了一个方案:将学生分成三组,给同学十五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每组选择其中一个人物,通过文中的描述来总结这个人物的特征,一组陈述,另外两组给予补充或修正。最后我再进行总结。

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正确的是()

A.设计方案体现了教师、学生、、作品对话的理念

B.没有教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篇文章

C.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

D.虽然同学们总结得不一定全面,但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11.[单选][3分]阅读下面的课例评析(节选),按要求答题。

随着古典作品滚滚涌入中小学新版教材,如何教好他们,亟须认真研究,大胆试验。这节课进行了初步尝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变教坛为舞台,调动和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有声有色,又有鲜明的目的,即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学中演,演中学,达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目的。

对该课例评析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语文教学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创新

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客体地位

C.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D.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12.[单选][3分]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一句的特殊句式,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子。下列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

C.夫晋,何厌之有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13.[单选][3分]在学习《道士塔》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我国敦煌文化的魅力,让同学们通过图片和音乐感受中国文化。下列对于这一教学活动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相比传统的教师讲授来说,图片的展示更加形象具体

B.这一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C.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展示信息资源

D.具体的形象代替了学生的自由探索,弊大于利

14.[单选][3分]教学巴金的《小狗包弟》,教师最后设置了一个环节:“如果让你给课文配一幅图,你会选择怎样的一幅图?”对该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环节与课文关系不大,没有意义

B.该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材整体意识

C.该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D.该环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创造性

15.[单选][3分]某教师布置了给文体分类的课后作业,下列作品分类正确的是()

A.《六国论》《过秦论》《伶官传序》都属于史论文章

B.《苏轼》《鸿门宴》《赤壁之战》都属于历史传记

C.《雨中登泰山》《绿》《荷塘月色》都属于游记

D.《眼睛与仿生学》《都江堰》《南州六月荔枝丹》都属于说明文

16.[问答][1分]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20分)

17.[问答][1分]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25分)

研讨与练习

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

18.[问答][1分]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9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

生2:苏洵提出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的说法是不合史实的。

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生3:《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

生4:《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31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年),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700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认真阅读上述教学实录片段并对其作出评价。(20分)

19.[问答][1分]师:小说的美感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小说的语言,来感受孙犁小说独特的风格。(幻灯片显示,学习目标:①品味语言;②感受风格)

读完本文后,你感觉小说中哪幅画面最能给你美的感受?请几位同学把你认为最美的画面读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幻灯片显示,触摸语言:读出你觉得最美的段落)

生:我最喜欢小说的第3自然段。(诵读)

师:读得非常流畅,而且也很有感情。看来你是真的很喜欢这一段,课下一定是反复体味过的。

那么你感觉这一段的描写美在什么地方呢?

生:我觉得这一段描绘了一幅很安静、很朦胧的画面。月下的荷花淀,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的雾,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

师:大家的感觉呢,是不是也和他一样?

生(齐答):是。

师:的确,月下的荷花淀就像是世外桃源、域外仙境,让我们想起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也让我们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是一片纯洁、柔美、静谧的世界,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呢?

生:可以读得慢一点,语音轻柔一点。

师:谁还喜欢读这一段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把刚才我们体会到的美感传达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