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三_第1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三_第2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三_第3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三_第4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一、单顶选择题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1~2题。1.有关=1\*GB3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结构较单一B.以重工业为主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制约=2\*GB3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B.水源C.能源D.科技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A.青海B.四川C.陕西D.甘肃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④①③②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A.甲B.乙 C.丙D.丁图3图38.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9.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A.大兴安岭B.太行山脉C.秦岭D.贺兰山脉10.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图4C.电——西电东送D.煤——图4读图4,完成11~12题。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14.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读“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数未包括西藏)统计表”,回答15~16题。地区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资源人均潜在值资源结构(%)农林牧资源矿产水能资源全国10010065.134.9西南23.3119.249.450.6四川14.4147.443.156.9云南4.2127.349.250.815.关于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林牧资源总值接近全国的一半B.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19.2%C.四川省人口多,人均资源总量低于云南省D.按当地资源配置,本区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潜力巨大16.限制西南地区资源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湿热B.地形复杂C.交通不便D.经济基础薄弱建国以来,长江沿岸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的一个工业地带。据此回答17~18题。17.有关长江流域农业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长江流域有六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②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棉花重要分布地区③长江流域蚕桑基地主要分布于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④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甘蔗、长绒棉生产基地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18.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19.图中①②③④⑤铁路线的名称,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南昆线、湘黔线B.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贵昆线、浙赣线C.京广线、焦柳线、京沪线、贵昆线、湘黔线D.京广线、焦柳线、京沪线、湘黔线、浙赣线20.有关图中⑥⑦⑧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⑥处是商品粮基地,盛产春小麦B.⑦是淮河,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C.⑧是旅游胜地黄山D.⑥⑦⑧处都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长“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近年来太湖多次爆发严重的蓝藻暴发污染事件。研究表明太湖蓝藻暴发污染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下图是“太湖湖水氮磷含量变化图”和“太湖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1~22题。长21.据图分析太湖湖水氮磷含量变化的特点是A.磷氮含量呈负相关B.磷氮含量逐年上升C.磷氮含量在同年达到最小值D.氮含量比磷含量时高时低22.2007年导致太湖蓝藻暴发的“天灾”“人祸”主要是A.初夏气温升高,降水较少,蓝藻生长快B.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于周围地区污染治理C.夏季降水多,污染范围扩大D.水草和漂浮物打捞速度过于缓慢二、综合题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5)本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能源基地的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成功经验?(6)目前,我国东部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什么?(7)简述该地区南部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工业区,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4.读图3—6和图3—7,回答下列问题。丁丁图3—6图3—7(1)图3—6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2)图3—6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选择填空),其改良措施是。A.低湿地的治理B.荒漠化的防治C.酸性土壤(红壤)的改良D.盐碱地的治理(3)图3—7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图3—6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①模式适合地区;②模式适合地区。(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3—7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农业。(5)丁地农业生产最大限制性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25.读图5—2,完成下列各题。图5—2(1)A城市以煤炭工业著称。将该地的煤炭运往上海,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为(2)B所在省区是我国海洋水产品养殖和捕捞大省,结合图示位置分析其发展海洋渔业的优势条件。(3)字母C所在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该地区的人民在国土整治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是。(4)字母D所在省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在此基础上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加工工业有、等。(5)字母E所在省区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区,根据工业地域类型的分类,该工业区应该属于,其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应是。(6)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7.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同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确定研究地区收集资料,了解地区特征确定研究地区收集资料,了解地区特征分析该地区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3)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根据以上材料,试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5)说出该搞立体农业开发给当地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28.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100100023026/(1)“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的代表地区,说出该区域内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2)“三江并流”地区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地,并说明理由。(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所在省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至少写出三个方面)不利条件。(4)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该地形区的具体情况,应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5)该地区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请指出其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6)该省以北所属的地形区是,该地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治理措施?29.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及“南方部分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DD(1)图1所示是我国哪个地形区?该地区的河流有哪些水系、水文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图2中C地带夏季河流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为什么?(3)A、B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请说明原因。(4)本地区有哪些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重大工程?请简述其情况(5)本地区发展农业具备哪些优势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克服?(6)图1中,长江在D河段治理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治理?30.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6年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