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6课《好的故事》名师教学教案01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6课《好的故事》名师教学教案01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6课《好的故事》名师教学教案01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6课《好的故事》名师教学教案0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6.《好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写“搁在、错综、澄碧”等13个生字词,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2.通过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受“好的故事”的特点。3.抓住关键词句解读,初步品味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黑暗的摒弃。二、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字词的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2.通过第五自然段分析,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三、教学难点1.重点词语、生僻词语的理解。2.结合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黑暗的摒弃。四、教学过程(一)自主感知题目导入,介绍作者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6课《好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什么是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好在哪?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2、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篇课文吧。请大家拿出预习题单。(二)自主理解1、作者鲁迅人物简介,一人一句话即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2、反馈预习,理解词语(1)这篇课文有13个生字词需要我们掌握,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进行了预习,谁能读?(2)组织学生读词语,教师解决字音问题。(3)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晦涩难懂的,主要是因为这里面有许多我们不理解的词语。其实在五下第二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理解难懂的词语。预习单上的这些词语和解释,谁能连一连。石油:旧时指煤油,伽蓝:文言词语,意为寺庙。山阴道:浙江绍兴西南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乌桕:一种药用植物,属落叶乔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呢?找同学汇报,并说明方法。预设一:我是通过书下注释知道“石油”和“山阴道”的意思的。预设二: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伽蓝”“乌桕”的意思的。总结概括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根据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自主探究预习课文,简析文本结构。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114页,默读课文,然后试着回答预习单上的第四题。生读课文。师:本文是以怎样的顺序记录“好的故事”的?预设:课文先写了鲁迅先生的现实处境,然后写鲁迅先生进入梦境,最后写鲁迅先生回到了现实。师:文中所指的“好的故事”是什么呢?预设一:本文所指的“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梦中所看到的美丽画面。预设二:本文所指的“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梦。总结:总而言之,这个故事是鲁迅先生做的一个梦。那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好的故事”具体好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预设一:这个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总之,这个故事是美好的。“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梦,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梦境,看一看这美好的梦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理解“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特点。生汇报预设一:“两岸边的乌桕……云,竹”写出了梦中出现的景物,特别的美。答案:这是一连串名词的罗列,有大自然的景物,也有人类社会中的事物,通过罗列,会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越来越丰富的画面。这篇文章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当中的一篇散文诗篇,作者运用朴实直白的语言营造了诗歌般优美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静态美。预设二:“随着每一打浆……复近于原形。”写出了水中倒影在浆划过水面时的变化,先边模糊,然后又恢复原状。答案: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在船桨拍打水面时,水中倒影解散、摇动、扩大又复于原形的动态美,为我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动态美。作者梦中的这条河流是美丽的,那作者经过的其他河流也是如此之美吗?是的,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这意味着作者的梦中江南水乡的每一条河流都是如此美丽,幽雅,有趣。作者的梦境是美丽幽雅,有趣的,可是现实是什么样的?是昏沉的夜。这篇散文诗篇写于1925年的冬夜,当时的鲁迅在哪儿呢?他为什么会做这个梦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所以这个昏沉的夜,不单单指环境的黑暗,鲁迅先生也运用象征的手法,以昏沉的夜,象征社会的黑暗。作者的梦是美丽的,幽雅的,有趣的,可是作者所处的环境是昏沉的夜,是混乱的,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时代和社会。作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怎样的情感呢?预设一: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摒弃。预设二:学生不能够答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教师进行引导。师:当时的社会环境是黑暗的,民不聊生,军阀割据,作者会不会喜欢这样昏暗的生活?那作者会不会喜欢梦境中的生活呢?(7)师:作者通过将梦境与现实进行对比,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黑暗的摒弃。(四)自主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的一篇散文诗,领略了江南水乡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我们也走进了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的梦境,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篇课文。下课。五、板书设计26好的故事现实处境联系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