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1页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2页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3页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4页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足历史史观的视角,解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是基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关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知识点而设计出来的一节探究课。本课的设计理念:以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借助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探究活动由易到难,分层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既能保证全体学生得到应有提高,也能满足部分学生深层次学习需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几种常见的史观,深刻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2、掌握从历史史观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影响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事件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并进行检测,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几种常见的历史史观。2、设置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立足多种史观分析工业革命影响的思路和方法。3、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推导结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专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尊敬和热爱之情,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多角度深刻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从历史史观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影响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新课导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讲话导入新课预习检测(预习内容详见导学案中课前预习学案部分)设计思路及意图:当堂检测提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了解学生对几种常见史观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接下来的主题探究做准备。探究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包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探究问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出发,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设计思路及意图:教师围绕探究问题层层设问:1、根据问题的要求,要完成探究活动,我们应该分几步进行?(三步)2、第一步是什么?(立足全球史观)3、第二步是什么?(分析上述材料)4、第三步是什么?(得出相关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解答上述问题,得出问题结论,完成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出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即立足史观,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本环节在于使学生通过完成探究活动,进而归纳出探究思路,获得解决该类型题的一般方法,材料相对简单容易,意图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探究活动,突破本课重难点。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材料一:1872年,在自由党人格莱斯顿的推动下,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过去英国选举法采取口头表决的方式,所以有钱有势的人很容易操纵选举,选民的去自由难以保障。《投票法案》把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的方式,而保护了选民的投票自由。经过1832及1867年两次改革后,英国选举权已经扩大到城市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但是为数200万的农业工人仍被排除在选举大门之外,因此,农业工人深表不满。1884年,文斯顿向议会提出《人民代表法案》,并且获得通过。该项法律把选举权扩大到农业工人,这样,距离成年男子普选制已经不远了。19世纪后期,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实现普选制上面。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形势,在社会领域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采取了社会立法的形式,倒如:英国从19世纪中期往后,颁布和执行一连串关于劳工权利保障、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在此期间,整个西欧及澳大利亚也都跟在英国后面颁行了类似的法令。———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0%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26%升至34%和69%。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从1801年的35%下降至1901年的9%,工业劳动力从29%上升至54%,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与英国同样的变化。材料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早期城市住房拥挤,道路狭窄。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倒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以凯旋门和巴黎歌剧院为中心,形成了横贯市区和郊区的林荫大道,大大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和居住条件。城市中到处建立了小的公园和公共广场,城市两边各建了一个很大的公园,能够容纳各式各样的大型节日庆祝活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随着城市改建工作的完成,大众交通工具开始普及。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美国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70年代欧洲各城市都建立了这种公共交通系统。1855年伦敦开始了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到1875年全部完工。在40年代,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到了60年代,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已经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更大大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随着社会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始得到改善。1890年以后,城市中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910年,城市人口的死亡率接近乡村中的水平。西方国家1815年人们的期望寿命是25~30岁,而到了1914年则已达到50岁。———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探究问题: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出发,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设计思路及意图:探究活动二材料相对较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三个层面,探究难度增大,需要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归纳好的探究思路,分小组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分层指导,答疑解惑,引导点拨,确保探究活动顺利进行。链接高考,限时训练1、(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25题)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整体史观B.文明史观C.进化史观D.现代化史观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材料二: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等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重徐刚《世纪末的忧思》从生态史观的角度出发,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设计思路及意图:通过该环节检验本课教学重难点和探究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的主题是什么?探究的方法是什么?通过探究我们认识到了什么?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怎么做?设计思路及意图: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以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升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尊敬和热爱之情,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课后巩固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它的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阶级矛盾尖锐;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根据上述材料的提示,立足于社会史观的角度,以“工业革命后社会问题的凸显”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设计思路及意图:课后巩固作业设计为一篇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历史小论文,意图在于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进一步巩固本课的探究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对高一学生来有,写一篇高质量的历史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次课后作业通过放宽时间限制,教师课下分层指导,对部分学生降低写作要求等方式降低难度,从而实现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立足历史史观的视角解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主题)立足史观分析材料(方法)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论)设计思路及意图:将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结论板书出来,这样的设计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既有利于突出强调重要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