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八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能记住“伙、伴、盯、冲”这四个生字;
2.能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伴、怒、烈”。
3.依据一些句子中的提示语读出肯定的语气。
4.使学生了解要想别人敬重自己,首先要学会敬重别人。
重点和难点:
1.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能记住“伙、伴、盯、冲”这四个生字;
2.能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伴、怒、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小挚友,你照过镜子吗?那么你发觉照镜子的奇异之处吗?(学生沟通,师)
2.师述:今日让我们瞧瞧小花猫是怎样照镜子的?师板书课题:30.小花猫照镜子(学生字:镜。)
3.齐读课题。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师述:请小挚友细致听录音,听清小花猫照了几次镜子?(生沟通)
2.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花猫每次照镜子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3.出示:要想别人敬重自己,首先要敬重别人。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述:那么怎样才是首先要敬重别人,然后别人才会敬重自己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小花猫的表现吧。
1.学习第一、二节。
(1)出示第一、二节。再读课文,要求读得较通顺。
(2)学生字:瞪盯怒冲猛烈(小组合作学习,沟通。)
(3)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怒气冲天”的样子。
(4)出示句子:他弓起背,瞪圆了眼,“喵一喵—”大叫两声,扑了过去。
(5)找好挚友演一演,生沟通评议。师述:小花猫跑去找妈妈,妈妈又说些什么呢?
2.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第三、四节。同桌分节读。
(2)自学生字:伙伴。说说你的伙伴是谁?
(3)描描写写“伙伴”。留意左窄右宽。
(4)练习感情朗读,读出“笑眯眯”的样子。分男女生感情齐读。
3.学习第五节。师述:谁再来说说小花猫两次照镜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四、复习字词,全文
1.复习生字:小花猫钓鱼。
2.复习词语:小花猫捉老鼠。
3.描一描,写一写“瞪盯怒烈”
(1)“瞪盯”左窄右宽。(2)“怒”上下相当,“烈”上厚下薄。(3)生描写,师巡察。(4)评评议议。
4.师: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谈体会。
师。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要做到——(生)首先敬重别人,然后——(生)别人才会敬重自己。
小学语文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相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爱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课前打算
师生各自打算本课的生字卡。
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对反义词的嬉戏好吗?我说一个词,你们对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我说大,你们对小;我说白,你们对黑。现在起先!
高──明──胖──美──新──忙──
(复习语文园地五的生字)
今日我们学习的识字7中的对子比这更好玩。
2.老师范读课文。
初读课文,相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
3.分小组沟通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相识的。
4.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老师留意订正平翘舌音。(分组赛读,男女赛读)
5.现在我们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读全文。
6.同桌互读互听互订正。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挚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课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用铅笔打个小问号。
3.学生质疑,老师引导解疑。
4.师生、生生合作读对子。还可以试着不看书,背一背。
练习写字
1.看看这六个生字,哪些字简单写错?请告知大家。
2.老师范写几个不大好写的字,并提示学生:冷的最终一点别忘了;淡的三点水要分开,别写成言字旁了,否则就成了谈字了。
学生描红,临写。
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别的对子吗?
出示一些对子,或讲有关对对子的故事,激发学生读对子的爱好。
附: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山高水长,海阔天空。
江山如画,大地如春。
春回大地,日暖神州。
风暖日光丽,气清天宇高。
红梅报新春,瑞雪兆丰年。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勤年丰喜事多。
爆竹声声庆丰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十年心血哺新秀,一代桃李谱华章。
今日育苗输心血,明朝成材作栋梁。
小学语文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打算: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日,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特别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这首好像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奇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沟通。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沟通。
3、沟通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
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
C、指导正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
2、老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留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正确、流畅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索: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老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其次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志向和希望。
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竞赛读。
4、各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师生评议。
5、评比最佳能手。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化探究。
第一节
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沟通,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老师相机指导教学。
3、老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
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
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
其次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合作沟通,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了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溢希望和光彩。)
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D、学生朗读体会。
第三节
1、老师领读。
2、老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
B、醉人的芳香飘向天际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原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艳丽悦目。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蒸蒸而上。
D、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意思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加光彩。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4、学生代表背诵课文,师生评价。
5、配乐背诵,集体观赏。
小学语文教案篇4
一、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激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闻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显明的形象,又凝合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非常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美丽,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供应了多维的思索感悟空间。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验,驾驭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肯定的语文学习实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简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动身,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三、教学思路及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注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特性化的学习,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以上从课程标准中整个吞枣地搬来的几句,权当本课教学的理论依据。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老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加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首先,老师应定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的去“学道、悟道”,和学生共同参加学习的特别“学者”。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这种老师角色位置的变换,从以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体现。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化家杜威说过:“听来的简单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详细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探讨,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变更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溢理性的爱。
二、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敬重学生的特性化感受。有特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其次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确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状况,从老师供应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觉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探讨,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相识热忱的激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激励与指责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化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关于“积累”的理念,在新近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倘如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终归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建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爱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布置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1.同学间相互举荐阅读反映亲情和人与人彼此关爱的文章或书籍。2.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亲身经验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看到的。
总之,本课教学的设计依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运用电教及其他协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干脆的思索、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简述
一、读课题,引入新课。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短语的对比语气。
二、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情感思路。小组探讨或自己独立阅读思索,课文主角巴迪在这件事情中的情感哪些改变,为什么有这样的改变。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弄清了巴迪的情感改变,提出不理解的语句或别的问题,师生探讨,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提出的问题。(此间老师留意把握重点与主次,起好激发和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溢、添、拆”等12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洋溢,热闹,冷酷”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复述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的主旨。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3.从故事中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深刻含义,明白“与人交往要和善友好”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几次情节的对比来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明白故事带来的深刻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实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请同学上台讲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导入语:同学们之前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谁上台给咱们讲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今日学习新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看看学完之后你又有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相识生字。
2.检查生字词驾驭状况。
3.疏通文意: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简洁复述。
(生回答并总结)(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请两名同学,一个扮演旁白,一个扮演巨人,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在读完之后,赐予刚好的朗读指导。
2.接下来请同学们4人为一小组,根据以下3个问题进行5分钟的探讨,也可以列提纲的方式进行探讨:
巨人几次斥责孩子们?
每一次孩子们又都是怎样反应的?
每一次都发生了什么不行思议的事情?
最终结局怎样?
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在讲的过程中,熬炼同学们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的实力,例如:理解“洋溢,热闹,冷酷”等词语的意思。
3.请同学们齐读巨人明白的'第9自然段,并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深刻含义。
(四)拓展延长,情感升华
把“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让学生进行换句表达,增加表达实力的同时能够让这个道理深化孩子们的心里,并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
(五)总结全文,回顾学问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搜集其他童话故事来读一读,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共享。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相识5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打算
1.让学生视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日,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1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原
老师说明:“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视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原上/草,
2.其次行(齐读)
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老师说明:“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其次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火烧尽(留意读准“烧”的音。)
说明:“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视察画面。讲解并描述生长的缘由,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留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相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相识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词语挂念、疲乏的意思,并能敏捷合理的运用。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意义。
2.探究和体会师生之间互爱的情感。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下悬念,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爱花吗?那么你们见过这种花没有?(板书:紫丁香)。紫丁香是一种很漂亮的植物,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开的花有白色的,有紫色的,尤其是紫色的最美丽了,人们就叫它“紫丁香”。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漂亮的花?那我们今日就一起去观赏一株紫丁香。(板书:一株。完成课题的书写)齐读课题,读完题目,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一)读第一遍课文,检查生字
1.师:现在大家想不想把这些问题解决?那么首先我们要把课文读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要求:自由的把课文读一遍,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课后要求会认的'字也要多读几遍,读不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听清晰了吗?起先吧!
2.课文会读了吗?要求会认的字你相识了吗?这么有信念,老师想考考大家。(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去掉拼音,再读。(抢读,指名读,男生女生读,分小组读)打乱依次,开火车读。读课件展示的词语。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记忆“株倦”
(二)读其次遍课文,检查课文的阅读状况。
1.师:你们生字认的真好,不知道课文读的怎么样?那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这次听清了老师的要求:同桌小伙伴相互读一读,留意你的同桌读的时候你要细致听,他读的不通顺的地方,你要帮他订正过来,两个小伙伴一起学习好吗?起先吧!
2.分节分组阅读诗歌,听听哪组小挚友读的最流利。读完后,嘉奖每人一片绿叶卡。
三:朗读感悟,体会诗意
1.师:同学们读的真好,我们再来看上课的时候提的这三个问题,读了这么多遍课文,这三个问题你解决了吗?指名说,是谁种的紫丁香?(板书:学生),种在了谁的窗前?(板书:老师)为什么要种在老师窗前?看来,有的找到答案了,有的还没有,没关系,我们再来把课文读一读。
2.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请把眼睛闭上,边听老师读,边绽开想象,看看你们的脑海里能不能出现一幅画面,你的画里有什么?
3.师:你的脑子里出现画面了吗?你听到了什么或者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画里的内容这么丰富,看到这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老师的敬重与酷爱)(板书:爱)
4.师:同学们,咱们这首诗中哪一小节最能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爱呢?再把诗歌读一读。要求:带着对老师的爱来读,最喜爱哪一小节,就读哪一小节?
5.第一小节: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怎么样才不打搅老师?怎么读?(轻读),齐读。
6.其次小节:指导两个“老师”的读法,其次个“老师”要比第一个声音高一些。指名读,齐读。
7.第三小节:抓住“挂念”一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老师时时刻刻关爱着自己的一些事。
师:还有哪一小节形式和第三小节一样?
8:第四小节:抓住“疲乏”一词,学生自由说老师一天都做些什么?感受到老师的辛苦,从而更加酷爱老师敬重老师。指名读,齐读。
师:夜深了,人们都睡了,连星星都困得挤眼睛了,老师还在工作,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最终一小节。(齐读).轻读。
四:迁移运用,升华情感
(学生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学生为什么种紫丁香了吧?因为他们想向老师表达“爱”,你爱自己的老师吗?你爱谁?(指名说说自己喜爱的老师),这样吧,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这一次,你们跟着音乐读,把你们对我的爱读出来,让我感受到,行不行?
2.展示紫丁香的图片,揭开紫丁香的神奇感。
五:拓展写话
师:同学们,看着这么漂亮的紫丁香,你们肯定还有许多话想跟老师说,那就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绿叶卡上,老师也把对你们想说的话写在这个大的绿叶卡上,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沟通,把这个大的绿叶卡送给写的最好的同学。
课后小结
“一株紫丁香”事实上就是小挚友的心愿,表达了小挚友对老师的敬重与爱戴。那么你们有什么心愿要对老师说?你想有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篇8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化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的确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试验班第一学期运用。为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运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编排、教材特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及提示几方面作些介绍。重点围绕“语文园地”这一版块绽开。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略)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每组教材都包括了“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觉——激励学生探究发觉,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驾驭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学问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沟通中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实力;展示台——给学生供应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名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围着本组的专题支配。如其次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学校生活。“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结合课文《我选我》的内容设计的,让学生谈谈对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看法,探讨假如班里改选干部,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则引导学生展示在课外活动中学到的本事。
再如第六组,导语(“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许多东西给须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妙。”)点出了关爱他人的专题,“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谁好》)、“口语交际”的话题(探讨怎样帮助残疾人)、“展示台”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肯定联系。这样支配,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开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材的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无奇不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育语文实践实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加了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许多创新和突破。
首先,编写角度由关注老师的“教”转向既便利老师的教,又便利学生的“学”,使教科书由“教本”变为“学本”。这册教科书,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或者“语文园地”中的练习,均不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加了教材与读者的亲和力。其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觉、探究。教材中,每个“语文园地”都编排了“我的发觉”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发觉汉字的构字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觉表示动作的词“扫、提、搬、推、挑、抬、捕、捉、抓”都带有提手旁;“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觉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觉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为加强趣味性,还设计了嬉戏式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七”中,引导学生从一幅组合字形图中发觉,汉字分分合合可以形成很多新的字。这样编排,不仅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养成留意发觉的习惯,不断积累学习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觉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供应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激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事和学习收获,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如,“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自己写的儿歌,画的图画;“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制作、沟通识字卡片。教材以这种方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欢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须要。学生常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与人团结合作。我们要培育学生合作意识。教材的编排方式体现了提倡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这一思想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展示台激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目的在于使全部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这些,都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弹性。
四、学习目标(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丘学院《建筑信息建模(BM)》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动物病毒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活动二 安全网上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美术表现一中国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自然地理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工程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跨境电商平台操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商学院《文献检索与学术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甲型流感患者的护理查房
- 礼仪概述和原则
- ISO22000体系文件清单
- 体育赛事招商方案
-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旋转与平移市公共课一等奖市赛课金奖课件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引言
- 液化石油气钢瓶倒残操作规程
- 毛概课说课课件
-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试验计划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