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3.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4.会计算浮力的大小。思维启动
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受到
和
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重力G支持力F重力G和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GFF=G
将木块放入水中后,木块向上浮起,最后静止在水面上。木块受到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浮=GGF浮重力G浮力F重力G与浮力F是一对平衡力思维链接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75-76,2分钟后看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石块受到哪些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乙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变小了?丙图说明了什么?2.什么是浮力?浮力概念中,“浸在”包含哪些情况?3.浮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丙图中石块受到浮力为多少?4.浮力的方向是?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的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总是竖直向上的。“浸在”包含“部分浸入”和“完全浸没”浮力甲乙丙观察与思考1.浮力的定义:2.浮力的方向: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浸在部分浸入完全浸没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1)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2)当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3)由力的平衡知识求出浮力:F浮=G–G´。4.求浮力大小的方法一:称重法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重为9.8N,浸在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其示数为4.9N,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加油站自学指导2
认真阅读课本P76实验探究的内容,3分钟后完成课本P76的填空并简述浮力产生的原因。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呢?F左F右=F上F下<F下F上F合提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液体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的合力向上。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呢?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2、求浮力的方法:(压力差法)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3、适用条件:形状规则的圆柱体、正方体等。(柱形容器)
如图所示:A、B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用蜡紧沾在容器是的物体。向容器内到入一些水,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A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B、物体B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C、物体C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D、物体D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CDBA加油站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
- 人工养猪场租赁合同书
- 停车车库买卖合同
- 剧组管理人员劳动合同
- 租赁农村房屋租赁合同标准(2025年版)
- 道路土方测绘合同范本
- 英文资产评估合同范本
- (14)-专题14 口语交际
- 工人干活协议合同范本
- 油漆材料供货合同范本
- 水利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
- 电感器在DC-DC转换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机械设计基础 轴系结构改错答案
- 大学校园绿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 电梯扶梯管理制度
- 道路勘测设计-行车视距及其 保84课件讲解
- 考研学习笔记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MOOC】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农作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通信行业网络性能优化与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