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合理增加有限面积的相关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土地使用的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促进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由于粗放用地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耕地集约化利用的问题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农四师为例,对新疆兵团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研究,为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评价耕地集群的方法1.1建立一套土地评估指标体系鉴于目前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大体一致,因此构建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11.2般综合评价法目前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运筹学和其他数学方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步骤如下。1.2.1原始数据的处理设n个年份,p个指标的观测样本矩阵为:1.2.2相互比较分析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代表不同的意义,不能相互比较分析。因此,在分析之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求各个指标的均值求出每个指标Xk的均值,用Xi表示,则:1.2.3相关系数矩阵是由标准化数据组成的1.2.4相关系数矩阵r的资源方程方程的p个非负的特征值λ1、λ2、…、λp,对应于特征值λi的特征向量为:1.2.5主要成分是主成分由特征向量组成的p个主成分为:主成分Y1、Y2、…、Yp之间相互无关。1.2.6y1,y2,u3000ym若前面m个主成分Y1、Y2、…、Ym的方差之和占全部总方差的比例接近于1(一般来说,只要达到80%即可),就取前m个主成分Y1、Y2、…Ym。这m个主成分方差之和占全部总方差的80%以上,即基本保留了原来指标或变量X1、X2、…、Xp的信息,这样指标或变量的数目将由p个减少到m个,从而起到了筛选指标或变量的作用。1.2.7综合评价土地集约利用利用下列公式计算综合评价值E为综合评价值,ωi为各特征向量的权重,Y为主成分值,λi为特征值。2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以农四师整体为基本评价单元,在1998~2007年间的《农四师统计年鉴》中,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取12个分析因子,确定各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表12.1评估指标的计算对原始数据参照表1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说明计算,得到相应的指标数据。2.2评估指标的标准化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公式2、3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3合成因子的贡献率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包含有12个因子,若将12个因子全部计算,过程极为复杂,且不利于最后结果的分析。因此,将标准化后的结果,导入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和分类分析功能,得到合成因子的特征根和贡献率,前三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3.411%,超过80%,这意味着因子1、因子2和因子3所携带的数据信息已经基本包括了原来12个变量所携带的数据信息,这就使数据结构大为简化,因此选取因子1、因子2和因子3作为主成分进行分析。表2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可得到每个向量的特征值,输出每个向量的特征值。表3因此,三个主成分分别用如下公式计算:Y1、Y2、Y3分别被称为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基础因子、次级因子、补充因子,根据公式(10~12)计算各因子的值。2.4对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的确定,按综合因子值的确定。按各因子值的计算,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的计算,并确定综合因子值的排序,把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的排放量,按比例确定的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的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按以下做法确定的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按以下做法确定的综合因子值,按比例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以按比例的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以按比例的确定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值,对第20102007年国际利用公式(11)和公式(12)计算各年的综合因子值,按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综合因子值的大小,对1998~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子排序。表43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3.1耕地集约利用的提高程度绘出1998~2007年农四师各年综合评价值的柱状图。结果表明,耕地整体的集约利用水平在1998~2007年期间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在2007年达到了最大值10.5558,是最小值2001年的6.6613的1倍多,10年间,年均集约利用水平进步显著。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耕地利用的科技含量也逐渐加大,从而促进了耕地的整体集约利用水平。在1999~2001年,全疆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出现了严重下滑。主要是这3年里受灾面积较大,1999年是近15年来受灾面积最大的一年,受灾面积达到47704hm2,2002年的受灾面积达44133hm2。可见,自然灾害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尤其是在新疆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2002年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显著提升,集约程度达到7.8,比2001年的集约程度提高了17.3%。然而2003年,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又呈下降趋势。自2004年以来人们在耕地利用过程中加大化肥投入,同时机械化程度又不断提高,这都使耕地集约利用呈现出持续的提高态势,至2007年达到最高点。表4,图13.2级: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为第一级公式中,n为评价的年份,K为分级数。第一级9.8≤E<10.6;第二级9≤E<9.8;第三级8.2≤E<9;第四级7.4≤E<8.2;第五级6.6≤E<7.4。第一级为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级别,第二级的集约利用水平相对于第一级来说较低,但集约程度仍较高,第三、第四级别的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弱,第五级别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据此,利用综合评价值将新疆农四师1998~2007年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级:2006、2007年;第二级:无;第三级:2004、2005年;第四级:1998、2002、2003年;第五级:1999、2000、2001年。由此看出,2006、2007两年的集约利用程度较高,1998、2002~2005五年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弱,1999、2000、2001三年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上述分类结果表明了1998~2007年新疆农四师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对程度。4进一步加强耕地集约利用,为促进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农四师1998~2007年间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耕地整体的集约利用水平在1998~2007年期间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单位化肥投入和单位动力投入极大的影响到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投入量越多,集约利用程度越高。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看,科技进步是粮食单产提高的重要参数。粮食单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提高了耕地集约的利用程度。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1999~2001年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却明显下降,甚至低于1998年的集约利用程度,这与该年份受灾面积大可用耕地少有比较大的关系。为进一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今后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4.1把提高耕地利用的科技含量放在首位,以科技带动农业生产,才能确保高产。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合理增加农业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农产品产供销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4.2采取相关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耕地的影响。在江河上修建一些水库工程,进行径流调节,蓄洪补枯。使用农药或引进害虫的天敌,减少虫灾对于耕地的影响。4.3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根据区域的耕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特征,利用GIS、GPS、RS等先进的信息科学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福建省尤溪县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茂名省际名校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2025届高三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solidworks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课件 任务9.2 发动机装配体的设计
- 山东省栖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重庆第十一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PPT全套教学课件
- 做好宗教工作关键在“导”,如何去“导”
- 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七)
- 履带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 2022环保检测作业指导书(HJ1237-2021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
- 护士首次注册体检表
- 2023年四川监理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国外耐火材料公司考察报告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采访教师
- 基于微信小程序点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TSG 07-2019附录M各要素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