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_第4页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迅速,新媒体用户也在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22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手机已成为网民首选的上网工具。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用户等多样化媒体形态不断涌现。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不只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以往,是技术(Technology)”。电视、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媒体技术等等,新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引发传播的一系列变化,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又一轮新技术的粉墨登场,现在新媒体正以其无处不在的媒介形态和便捷的特性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新媒体广告1.新媒体的构成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以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新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本文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电影、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所有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等。新媒体传播即是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2.媒体传播的传播策略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有很多新的特点:(1)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的全传播,基于网络的新媒体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为受众呈现事物原貌;(2)新媒体传播走向了分众传播,实现“个性化”和“一对一”的传播,根据特定媒体受众群需求而制定满足其使用的传播策略以及传播方式;(3)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渗透式传播,突破时空界限,受众通过手机、网络、楼宇电视等无处不在的新媒体,随时可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4)新媒体传播的具有高科技的特性,无论是网络、还是手机和数字电视,新媒体的传播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这样的特性也决定了受众必须具有相应的新媒体工具使用能力;(5)新媒体传播具有很高的交互性,反馈迅速、及时,受众观点多元化呈现,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思想在同一平台汇聚。3.受众规模扩大,新媒体普及性增强在当前的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传播以其便捷、迅速和渗透式的传播方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如前所述,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22亿,充分表明了新媒体的普及性。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传播对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发表评论及认可观点人们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利用门户网站、微博、网络电视等工具获知新闻、搜索答案、发表评论以及认可观点。通过传统的书本出版物阅读的人们在减少,而通过便捷的手机、电子书、网络等新媒体阅读的人数不断增加。人们的线性观看习惯被打破,在电视、广播等转瞬即逝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得到延伸,可以反复观看,也可加快观看进度。(2)受众主体意识增强,成为信息产业的引领者和知识分子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创造了特有的语言符号、各类表情,例如“囧”“兔斯基表情”等,这类语言符号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表达,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甚至网络表情的创作已然形成个性化的产业。新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受众主体意识增强,主动参与到热点话题的制造中,人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个性,同时成为了媒介信息的参与者和制造者。人们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海洋产生了更多读图的要求,泛滥的文字信息中,冲击力强的图片更容易刺激人们的眼球,触动人们的神经。(3)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新媒体传播改变着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形态。年轻一代利用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以及网络社区的热爱创造着自己的社交网络,这样的行为方式与老一辈以小型亲缘社区生活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相比2011年增长了6.6%;手机团购、手机在线支付、手机网上银行三类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比例均有所提升,这三类移动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速均超过了80%。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人们会通过书本、文字资料学习,新媒体时代网络汇聚了各种学习信息、学习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资源,搜索引擎更是以其强大的检索能力,让学习者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及时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二、多重网状的新关系新媒体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来说,师生关系从过去的知识传递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理解和双向的人与人互动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由过去的竞争转向合作交流;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个体性、独立性劳动转向集体性、共同性劳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构成了多重的网状关系,教学就在这种网状的新关系之中开展。在传统的教学传播模式中,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规定的地点集中学习设定好的教学内容。而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多样形态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既定限阈,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和便利性,高校教学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得更加多元化,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教学新方式。1.创新“翻转课堂”管理模式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学校的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为那些耽误上课的学生,录制在线视频课程,创造了“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ClassModel)。学生晚上在家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则跟同学一起在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跟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2.新媒体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则与每个人独特的个性紧密相联,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培养创造能力。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价值,自由全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局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交流的话题也非常有限。但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很多学生都运用不同的新媒体进行学习、生活,可以通过独一无二的自我观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图片、文字、视频、网络语言等各种表现手法聚合到一起,充分表达自我,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乐趣、爱好和特长,突破课堂的有限交流,与学生平等对话沟通,加深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习惯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相关系统和工具的自动记忆和智能化功能,向学生推送个性化的知识,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3.个性多样化学习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个性化、个体化特征。网络、手机等媒介具有极高的便捷性,可以随身携带。在无线网络以及手机上网越来越普遍的新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使学习者真正摆脱了时空限制,在课堂之外,公园里、火车上、乃至世界各地都可以随时利用工具查阅学习信息和资源,更好地实现学习自主和自助。4.创新教学方法,强调以被教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既可以点对面,也可以点对点、多点对多点进行传播。参与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参与者为中心,充分利用参与者知识经验获得新知识,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既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又引导其参与合作与交流。同时,新媒体的隐蔽性、公开的特点,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交流的机会,学生的话语权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延展,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利用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教师可设置主题关键词或分组讨论,同学们利用微博平台或手机媒体对同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各种观点平等地呈现在平台上,交流碰撞,激发更多的思想火花,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共同建构知识内容的参与式教学。5.控制学习时间,并改变教学计划由于新媒体的技术飞速发展,微视频、微课程等微型学习方式迅速发展,催生了国外不少名校的“微学位”认证。微型学习是一种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微型学习内容以实用短小的组块来呈现,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讲授的知识不再如广播一般转瞬即逝,海量存储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可使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习视频资源反复学习,也可以拖着看,跳着看,改变了学生的传统的线性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调整学习计划。但选择性收看带来视觉上的跳跃性和无序性,使人习惯于碎片式思考,学生应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及时总结反思,将无序性思绪转化为阶段性深度思考。6.建立跨时空协作学习小组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传统大众媒体与受众之间单向的传播模式转化为双向传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建立起跨时空的协作学习小组,针对同一学习主题相互讨论、交流与合作,达到对学习或知识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新媒体,协作学习的范围实现了时空突破,而协作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同步交互或异步交互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7.检索式学习的内涵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面对着这些具有海量、超链接特点的网络信息,学生往往应接不暇,往往只能快速地阅读、浏览,无法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检索式学习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查寻的方式来获取文献、信息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进行检索式学习时,应确定目标,不断分析,避免陷入大量无用信息中白白浪费精力。学生应掌握文献检索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在知识检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正确地使用新媒体,使之真正为我所用,而不是受其控制。8.重视跨文化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来到中国求学,这些学生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差异,他们在学习需求、学习习惯、接受能力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为了更好应对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取得预期效果,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习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了解新媒体的特点与信息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信息传播。来自各个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以平等的姿态相互学习各自不同的文化,交流看法,促进不同文化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扩大跨文化教学效果的层面。三、内部建设: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探索在信息化环境下,新媒体传播辅助教育教学,同时教育也通过不断的创新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多年来,暨南大学不断探索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深化教育理念,在教学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云资源建设的步伐,开展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制定完善学校的体制机制等保障措施,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下图所示。1.整合各部门系统间数据,打通部门间信息链接暨南大学通过教学云平台建设,教务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多部门协同,打通各个系统之间数据链接与共享,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服务。教学云平台建设包括云资源平台、网络学习平台、课程中心、虚拟学习社区平台、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资源开发工具等,这是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2.共同开发优质教学内容,促进知识内容全覆盖暨南大学2003年起,开展了教育技术“创新工程”校级教学资源立项建设的机制,以重点课程、名牌专业、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为重点,建设专业资源库、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移动课程、微视频、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等,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建设,带动全校教师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建符合多元化学习者特征的云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再创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3.多种教学方式混合的结合在云平台和云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支持学科教学改革和专业综合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前面提到的多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孤立应用,而是根据学科和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混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4.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科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要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通过新媒体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重视参与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理念和方法的应用,加强交流,及时评价,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在新媒体传播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助力师生在新媒体环境中获得更加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制定完善学校的制度保障措施,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5.建设“创建工程”的教育技术平台暨南大学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力度,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校本科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通知》《暨南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每年拨出专款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