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幼童社会适应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构建
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社会适应是一种复杂而全面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人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心理学领域从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过程、社会适应状态三个角度研究社会适应,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个体以已有的社会适应性为基础,通过社会适应过程达到某一社会适应状态。本研究将社会适应理解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适应状态,它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在我国,流动少年儿童主要指6、7周岁至14、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流动少年儿童也日趋增多,流动少年儿童随其父母打工地点和环境的变化,其生活和成长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的社会适应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很多研究都发现,流动给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国外有研究者认为,移民儿童因为在移民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遭遇不幸和受到社会的拒绝可能造成压力,对心理适应造成负面影响;少年儿童和成人一样易受迁移和文化适应的影响,特别是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时期的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那么,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国的研究者对此作了一定的探索。如,有研究者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流动少年儿童的年龄、普通话水平、留守时间、父母是否愿意带在身边、转学次数是影响流动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流动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朋友个数、流动时间、留守时间、转学次数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458。国内更多的研究者专门针对某一方面的因素对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作了分析,如,研究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等。国外有许多研究探讨了移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如,据生态心理学的观点,移民儿童的心理健康可能受不同层次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三个系统,即微系统、中间系统和外层系统;有人概括已有研究后认为,影响移民儿童文化适应的因素主要有:(1)儿童的个体特征,(2)居住社区因素,(3)双亲的态度及其适应行为方式,(4)迁移的社会特征等。综合以上分析,虽然国外研究较为丰富,但由于社会境况迥异,其研究结果并不能照搬至我国。国内的研究多为考察单一因素对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影响,没有综合各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为此,本研究参考已有量表,自编本土化的社会适应量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综合考查各因素对我国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构建影响关系模型。二、研究方法和程序(一)城市农民工子女的衔接考虑到处于社会同一性关键时期的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可能更能说明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抽样时设计初中生大概为小学生的两倍左右。另外,目前农民工子女主要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学习,所以,抽样主要选取混合招收流动少年儿童和本地少年儿童的公立初中和小学。从某市集中招收农民工子女的中学和小学(招收的农民工子女数占全校总人数1/3以上)随机选取3所中学和2所小学,再随机抽取班级进行整班调查。共测试中小学生1431名,收回有效问卷1295份,剔除城市本地儿童问卷后,得到流动少年儿童问卷855份。流动儿童中,男生455名,女生396名,未填明性别的4名;小学生310名,初中生545名。(二)工具1.量表验证性分析参考陈建文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龚耀先等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自编《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该量表包括8个因素,其累积解释率为52.230%,该量表8个因素的α系数在0.656~0.806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21,重测信度系数为0.907。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量表因素结构的主要拟合指数分别是NNFI=0.988,IFI=0.980,RMSA=0.040,CFI=0.990。拟合指数表明所编制的量表结构效度较好。2.因素负荷矩阵根据非结构式访谈和已往研究成果,概括出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40个项目。以这40个项目作为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问卷的初始项目,进行初测。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筛选项目,最后保留20个项目。对20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共同因素,并对因素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Varimax)得到因素负荷矩阵。结果,20个项目较好地被4个因子解释,累积贡献率达46.509%。根据因素负荷划分项目归属,根据各因素的项目内容将4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歧视与欺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教师的民主程度、同学的理解与支持;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气氛、父母的管教方式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理解、支持和关爱等;歧视与欺负主要包括少年儿童知觉到的社会歧视和社会欺负;个人志气包括个体得到社会认可的学业理想、生活理想、人际理想。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结构进行估计,主要拟合指数为:NNFI=0.898,IFI=0.913,CFI=0.912,RMSEA=0.045。(三)测量前测量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解释相关一事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按照心理测验学程序进行团体测试,施测前测量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解释相关事宜。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混合编班,因此先按班级施测,测试结束后收回问卷,根据基本资料剔除城市本地儿童问卷和无效问卷。(四)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结构模型估计采用AMOS4.0软件。三、研究结果(一)结构模型分析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初始模型(图1)。该模型中,社会适应被看作内潜变量,社会适应量表的8个因素的平均分作为其指标变量的分数;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4个因素作为4个外潜变量,各因素的项目得分为其指标变量的分数。这样形成了由5个潜变量构成的结构模型。以图1为基础,根据回归分析得到的路径系数,采取由小到大逐步删除路径的方法构建了5个嵌套竞争模型,加上图1的初始模型(M1)共6个嵌套竞争模型,见图2。在图2中,F1为歧视与欺负,F2为家庭因素,F3为学校因素,F4为个人志气,F5为社会适应。(二)df对ms、mt的影响对6个模型估计的结果见表1。从整体上看6个模型都可以接受,卡方值随路径的减少、自由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结构方程嵌套模型的比较原理比较取舍模型。M1与M2、M3、M4相比,Δχ2(增加的卡方值,后同)分别是0.02、0.279、4.729,Δdf(增加的自由度,后同)分别是1、2、3,P值均大于0.05,说明M2、M3、M4比M1简单且卡方增加不显著,M2、M3、M4优于M1。M1与M5、M6相比,Δχ2分别是11.102、11.691,Δdf分别是4、5,P值均小于0.05,说明M5、M6虽然比M1简单,但是卡方增加显著,M1优于M5、M6。至此可以放弃M1、M5、M6。M2与M3、M4相比,Δχ2分别是0.259、4.709,Δdf分别是1、2,P值均大于0.05,说明M3、M4比M2简单且卡方增加不显著,M3、M4优于M2,由此可放弃M2。M3与M4相比,Δχ2=4.45,Δdf=1,P值小于0.05,说明M4虽然比M3简单,但是卡方增加显著,M3优于M4。通过对几个嵌套模型的比较,最终接受M3。四、社会适应教育的学校因素和歧视与欺负本研究根据非结构式访谈和已往研究成果,概括出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内容,并用问卷编制技术筛选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了4个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分别是个人志气、学校因素、歧视与欺负、家庭因素。这四个因素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各种影响因素。以4个影响因素为外潜变量,以社会适应为内潜变量建立了6个嵌套的假设模型,通过模型比较,接受模型3。这一模型反映了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个人志气直接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个体因素影响社会适应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研究发现,个体的信息沟通技能、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技能等技能因素,个体对新文化环境的认可等态度因素,个体容忍力等人格因素对移民儿童的适应均有影响。与此不同,本研究的个体因素主要是理想和态度方面的。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流动少年儿童与国外的移民少年儿童的适应任务不同造成的。国外移民儿童面临的是一种跨国适应,跨国适应对语言技能和对巨大的跨国文化环境差异的容忍力要求较高;我国流动少年儿童的异地适应主要面临的是怎样在新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良好志向,这对语言技能和文化容忍力要求不高,对追求好的学业成绩、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及他人的信任的志向因素要求突出。由此,我国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主要应该引导流动少年儿童在新的环境中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学业理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获得老师和同学信任的信心与勇气。其次,学校因素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同学对流动少年儿童的理解与支持、教师的民主程度等因素。学校因素直接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民主程度与学生的学校适应呈正相关;学校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影响少年儿童的适应行为;教师的支持行为对退缩儿童的学校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班级内部,教师对学生的支持行为越高,退缩儿童学业水平的提高幅度越为明显,其被同伴接受的可能性也越大;同伴关系影响儿童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这些研究都从某一角度支持了本研究关于学校因素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的结论。从理论上分析,由于流动少年儿童刚进入城市,面对新的学校环境,往往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退缩行为。在新的学校环境中,教师和同学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教师对待学生的民主程度等对他们熟悉环境、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社会适应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因素还通过影响个人的志气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国内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学校因素会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如刘立庆的研究证实教师的成就评价对学生自我认识具有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在学校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尊重、理解和支持会提高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信心,因此学校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志气而影响社会适应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学校要特别重视流动少年儿童的适应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流动少年儿童,另一方面要教导本地的学生尊重、理解和帮助他们。再次,歧视与欺负间接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歧视与欺负主要通过个人志气和学校因素间接影响社会适应。本研究所说的歧视与欺负包括歧视和欺负两方面。有研究发现,歧视感对学校适应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学校适应的部分因素有负面影响;社会欺负对学校适应有负面影响,且对个别因素的影响极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与此基本一致。看来,歧视与欺负是通过影响流动少年儿童在学校得到的支持与理解感以及个人志气等来影响社会适应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国内类似研究结果的证实,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和兰菁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使流动少年儿童免遭歧视和欺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高学校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度,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等来提高社会适应水平。最后,家庭因素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其它三个因素间接影响社会适应。有研究发现,父母情感上的温暖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本研究深化了这一结论,发现家庭因素主要通过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间接地对儿童的适应产生影响。有学者认为,家庭功能影响少年儿童6个方面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应能力、情感卷入程度、行为控制。其中,能力中的行为控制、情感反应、沟通能力与社会欺负和歧视是相关的,所以家庭因素通过歧视与欺负影响社会适应是合理的。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学校拒绝有关,这与家庭因素通过学校因素影响社会适应是一致的。个人的理想追求、亲社会行为等都受到家庭气氛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此,家庭因素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茶叶电商茶园承包经营合同模板4篇
- 2024游艇租赁及水上活动一体化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2024年木工雕刻艺术品定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影视项目投资与导演编剧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资源开发合作变更合同补充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合同主体责任与权益保障4篇
- 二零二五厂房购置及安装工程合同范本4篇
- 2我向国旗敬个礼 第1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二零二五年度节能合同变更及减排措施协议3篇
- 买卖住宅合同(2024年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 参考新医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
- 《中医内科学关格》课件
- 2024年中国PCB板清洗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纸管》规范要求
- 【数学】2021-2024年新高考数学真题考点分布汇
- 2024年育婴师合同协议书
-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蜈蚣走路》
- 生活妆课件教学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山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人员业务能力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