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博望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马鞍山博望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马鞍山博望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马鞍山博望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马鞍山博望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纪金榜圆您梦想第2页(共9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紧张,请你轻松下来,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①-④题。(9分)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的悠然搅动,倒yìng(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lán②)的光点,迷离闪烁,尤如在风中漾(③)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的眩(④)目的花纹……(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倒yìng()②斑lán()③漾()④眩()(2)按部首检字法查“木”字应查部;按音序检字法查“烁”字应查。(2分)(3)在文中找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一组词语→。(2分)(4)找出文段中的一个有错别字的词并改正。错误字→。(3分)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①-②题(4分)①“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终于离开“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身的凄凉孤苦。②他和达雅到了莫斯科,在一个机关的档案库里住了几天。这个机关的负责人帮助他住进了一所专科医院。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选段中“他”是,选段出自苏联长篇小说3、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漫步,你的收获一定不少,认真回答下列问题,尽情展示你的语文能力吧!(12分)(1)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酒装满就行。”①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②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新华网华盛顿11月3日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1月2日至3日召开了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会议发表的声明表示,美联储将在此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此外,美联储将延续把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进行再投资、购买国债的现行政策。一句话概括:(3)“铸剑为犁”的塑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因为我们时刻准备着!。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列问题。①默写一首完整的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②列举2个军事成语。③列举“三十六计”中任意两计。二、阅读(40分)(一)背影(15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于他相见!1925年10月在北京4、在送行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3分)5、同样是歌咏父亲,本文以“背影”为题,好在哪里?(3分)6、课文写家中境况与描写背影有什么关系。(3分)7、文中“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2分)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D、怕别人笑我幼稚8、有人说《背影》中,看到的与其说是一位父亲形象,不如说是一个慈母形象,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4分)(二)那些雪,那些暖。(18分)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得让人恐慌。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亮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柬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精明,知道趁火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幺吃的了。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热腾腾的,竞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⑦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一车人目送他走远,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⑧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1个农民的事迹。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一支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⑨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的,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⑩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也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选自《扬州晚报》)9、文章记叙了“有关雪有关温暖”的三个小故事,请你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的妙处。(3分)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试结合第⑥⑦两段画线处语句,分析那位送生姜茶农民的性格特征。(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也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请结合这一“点睛”语段,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上文后的感受。(5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桃花源记(1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甚异之(2)具答之15、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4分)(1)交通:古义:今义:(2)妻子:古义:今义:(3)绝境:古义:今义:(4)无论:古义:今义: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后遂无问津者。17、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进行了描写?(3分)18、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