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体思想的世界意义_第1页
儒家主体思想的世界意义_第2页
儒家主体思想的世界意义_第3页
儒家主体思想的世界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主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作为代表的主体思想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仁者的人格理想和仁道原则;你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培养。人生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实践的本质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取得的成就。正义是正义的原则。超越宗教情感的伦理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处世风度,也就是中国人的中和之道,最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儒家思想的表现形式就是礼乐教化,而内在的线索则是中和之道。儒家思想把宗教、伦理、政治等等都融合在礼乐教化之中,通过礼乐教化,敬奉天地,尊敬先祖,尊重君长,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孔子将道德教化进一步提升,强调社会要有秩序,强调人群之间要和谐礼让,强调个人要有道德修养。中国人的处世风度,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博大胸襟和卓越智慧。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在解决国家间、民族间、宗教间、文化间的矛盾与碰撞方面,中国文化传统中一贯奉行的中和之道,为当今世界提供了智慧的源泉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等,都是中和之道的表现,极富互相尊重和人文关怀精神。在中国历史思想宝库中,“中”与“和”几乎无处不在,内涵极为丰富。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场合,对其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则从来没有改变。在先秦典籍中,贵中尚和的思想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彖辞》)“太和”,就是最高的和谐。宋代大儒张载称“太和”为“道”,“道”在发展变化中具有永恒性。他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这里的“和”不是静态的,而是运动变化的,在运动变化之中达到和谐状态,和谐的状态又是新的变化的开始。《国语》中引史伯的话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认为“和”才能创造万物,才能发展进步。“同”则是静止状态的一致,没有活力,没有发展。因此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归纳起来,“和”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异中求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状态;一是对各种不同要综合会通,从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人处世则要中庸平和,求同存异,这样才能和谐和睦。强调“和”的同时,也强调不同,不附和,不从俗,要有原则。“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中国人的处世风度集中体现在“和”和“中”上。在儒家的典籍里,“和”与“中”的内涵非常相近,往往混用不分。《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又说:“致中和,得其分。”“中和”是“大本”,是“达道”,能够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中和境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群与人群、人与自然,乃至自然界本身,都能够互相兼容,和谐相处,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中和之道也是中庸之道,孔子所称“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等等,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易传·乾》:“大哉乾元,刚健中正。”朱熹注云:“中者,其行无过不及;正者,其立不偏。”无论如何刚健,都要遵循中和尺度,要做到“无过不及”。(《周易本义》)中和之道,或中庸之道,为人类和平共处、获得真正自由提供了最佳范式。坚持中和之道,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人类和平共处的理想模式。朱熹在解释“文明以止”时说:“止,谓各得其分。”“各得其分”是中和之道的精华要义之一。当代世界流行一种零合游戏理论,主要意思是说:大家共有一百点,如果一个人拿走二十点,那么其他人只能分享余下的八十点;如果一个人拿走八十点,那么其他人只能分享余下的二十点。很显然,这个游戏充满竞争和争夺,势力强大的可能会无视他人的权益,拿走很多点数,势力弱小的只能拿到极少的点数,甚至一无所有。这种零合游戏同中国文化是不相容的。中国人文精神提倡中和之道,强调各得其分,每个人只能拿属于自己的一份,否则游戏失败,谁都得不到。比如有10个苹果5个人分,最理想的结果是每个人拿2个,皆大欢喜,大家都是赢家。如果有人多拿了,就会出现最坏的结果,谁也得不到。放大开来,就是机会均等,互谅互让,互不损害对方利益,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或多赢。这样就会避免出现纷争,保障利益的最大化,和平共处也就能够实现了。人类要想真正获得自由,也要坚持中和之道。表面上看自由和中和之道没有多少关系,实际上不是的。西方人文精神提倡人的自由,对自由的追求和推崇不遗余力。但西方对自由有明确的定义,就是:可以做法律允许的一切事情。这就是说自由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法律,没有绝对的自由。中和之道提倡“各得其分”,其中包含了自由的前提和自由的原则,就是只有得到自己该得的,不要企图得到自己不该得的。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循这样的原则,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矩,指规矩。“从心所欲”就是自由,“不逾矩”是自由的前提。只有“不逾矩”才能真正享受“从心所欲”的快乐。也就是说规矩中有自由、自由中有规矩。这就是中和之道的境界。因此说中和之道不仅最富自由精神,而且是自由能够实现的保障。中和之道,和而不同,展示了的中国人的宽容精神。崇尚和平与自由的民族也一定是宽容的民族。中国人的宽容首先表现在精神文化领域。例如宗教,历史上世界许多民族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互相指斥对方为异教徒,水火不相容,甚是发动残酷的宗教战争。而在中国,虽然佛教曾经三武一宗之厄,康熙曾一度禁止基督教,但根本原因不在宗教信仰方面,更多的时候是基于政治经济的考虑。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数朝代,各种宗教并行不悖,各有自己的天地。在中国社会中,有很多学者企图会通融合各家宗教,甚至提出三教同源等观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大唐盛世的各种宗教并行,再到宋明大儒对佛道学说的借鉴,除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外,中国的学术与宗教基本上也是“和而不同”的,注重融会贯通之道,认为殊途可以同归。中和之道,反对走极端;求同存异,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认为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走到极致就能够相通,甚至一致。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从南坡可以到达峰顶,从北坡也可以到达峰顶,中和之道,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国人提倡和平的精神。历史上,中国人更重视文化与道德的认同,没有狭隘的国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频,当时主流学派除去法家外,几乎都反对战争,反对霸道。如儒家讲王道,讲大同,讲平治天下;道家讲天道,主张和天下,均调天下,在宥天下;墨家讲兼爱,讲非攻,讲兼利天下,一同天下,仁爱之道等。即使在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时候,中和之道仍然被坚持着。孔子认为:“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提倡文化认同,强调用怀柔政策,不提倡用武力征服。这种人文精神显示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华各族人民能够和平共处的根本原因。中和之道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更为重要和具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自身就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链条,要保证社会关系能够和谐,中和之道就是这个链条上的润滑剂。中国传统社会将人际关系分为五种,也就是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中,君臣关系已经不存在,可以不论。父子、兄弟二伦依靠血缘关系而具有特殊性,但血缘关系并不能绝对保证相互之间和睦相处,因此还要坚持中和之道,坚持“和而不同”,坚持“各得其分”,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在很大程度上这比血缘关系还重要。夫妇之伦也应该如此,才能保证稳定的婚姻关系,才能提高婚姻生活的质量。五伦之中,朋友一伦最普遍,也最重要。什么是朋友之伦?除去血缘或婚姻组成的家庭之外,其他一切关系都可以视之为朋友之伦,如同事、同行、同道、同学、战友,也包括上下级和师生等。中国古代提出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中,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妻关系,仅仅是“齐家”的内容,至于“治国平天下”,则毫无疑问要处理好朋友关系。所以说,人生能否最终成功,朋友一伦是至关重要的。要处理好朋友一伦的关系,就必须坚持中和之道的原则,坚持“和而不同”的处世态度。中国古人认为朋友之道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勉励,互相宽容和包容,不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念,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极富包容性的胸襟,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朋友范围,“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能够如孟子所说可以一乡之善人,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人,友天下之善士。再进一步,中外古今的圣贤,都可以成为朋友。所以说这样的处世风度,是我们最需要的。中和之道,“和而不同”,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恕道”,或者称“中恕之道”。中国人提倡的“以德报怨”、“怨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等,都是“恕道”的具体表现。“以德报怨”,应该是“恕道”的最高境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而“恕道”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或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别人头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损人利己,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与中和之道和中恕之道背道而驰,一向为广大中国人民所鄙视。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应该“将心比心”,不能总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要更多地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这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换位思考。有人认为中和之道、“恕道”过于消极,过于软弱,这是极大的误解。中国人提倡中和之道,提倡“恕道”,不是一味的让步和迁就,而是充分相信道德的力量,进而以道德的力量影响或改变对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道德的力量实现人文精神的认同,实现人文精神的最大化。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泰伯让王就是如此。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的军事征服,甚至建立强大的统一王朝,但中国文化从来没有因被征服而消亡,反而征服者被征服,被强大的中国文化所同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因为依据道德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才能历千百年而不衰,就像永不枯竭的汪洋大海,敞开博大胸怀,不择细流,吸纳百川,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生命力。不仅人类社会需要中和之道,需要“和而不同”,推而广之,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对待宇宙万物,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如《中庸》中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人之性”,就是尊重人的本性和人格,人类之间要互相尊重。“尽物之性”,是指人类对宇宙万物尊重,也就是让天地万物都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因为“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