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与古典园林结合的景观提升建设与保护不可偏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启示_第1页
生态风景与古典园林结合的景观提升建设与保护不可偏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启示_第2页
生态风景与古典园林结合的景观提升建设与保护不可偏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启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风景与古典园林结合的景观提升建设与保护不可偏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启示

今年4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研讨会在江苏省苏州举行。会议发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的名单。该国共有216个市(村)获得“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称号。特色景观旅游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话题,一些知名的或是不知名的村镇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是对一个区域历史久远、文化价值、名人影响度、历史建筑规模、核心区风貌完整性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定。那么,这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是如何创建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记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探究。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江苏省有20个镇(村)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荣誉牌,数量领衔全国其他城市。其中,包括苏州木渎古镇、吴江市的同里古镇、江阴市徐霞客镇等等村镇。木渎古镇在名镇(村)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镇,它是一处明清私家园林,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古镇,也是一个通过特色景观名镇的创建,演变成商业新城,实现了从古韵到商圈的完美结合。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仅北宋至清末,木渎古镇就出了25名进士,30名举人,其中状元2名,榜眼1名。像沈德潜、冯桂芬、沈寿等都是木渎古镇的杰出人物,因此木渎古镇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古镇。最近几年,木渎古镇除了将明清时代的古镇完好保存下来,还将几千年的木渎历史、文化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名镇名园、名胜进行遗产保护,对五街格局、四大庆典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对挖掘文化、盘活土地和交通全面整合,着力打造成山林石景、吴越遗址为特色的山林古镇型景区,使我国典型的园林古镇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也为我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木渎景区规划面积是19.4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有6.15平方公里。在整治人为的在景区开采矿石等情况的同时,将周围的景观合理组织起来,对木渎古镇周边的灵岩山的建设行为加强引导。修复生态环境,改善景观品质,并结合游览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游览服务功能,丰富游赏内容和旅游体验,打造出一条生态风景与古典园林结合的景观长廊。同时,木渎古镇还利用古镇文化、当地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乡镇的特色,利用金枫路商业区、凯马广场商业区、长江路商业区和香港街商业区四大商业圈,为古镇注入了商业气息,盘活城市生存力,使木渎古镇在不失园林古镇风貌的同时,为古镇的发展注入更持续更长久的活力。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是三峡水利工程的坝址所在地,是有“三峡画廊之称”的西陵峡的后花园,也是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旅游明星镇。最近一些年,三斗坪镇利用三峡坝址的名片,认真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的“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精神,努力提升城市形象,构建特色旅游景观。在自然景观上,陆续打造出了黄陵庙治水文化、三峡国家地质公园、黄牛岩登山步道;在特色风俗上,推出三峡人家及农家乐等民风民俗活动,将历史、自然和区位资源优势结合在一起,使三斗坪镇变成了一个富有三峡特色的水电旅游名镇。与此同时,三斗坪镇还不断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对集镇的道路、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商品、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进行了档次升级,使三斗坪镇成为一批新兴旅游资源地、宜昌市唯一一个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荣誉牌的村镇。除了这两个旅游名镇外,其他两百多个明星村镇也是在利用好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促进新农村建设,也推动了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乡村保护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工作的人群压力越来越大,选择轻松特色的旅游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原始资源被耗竭,一些古村落面目全非,越来越“不伦不类”。因此,古村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苏州木渎古镇在建设“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木渎古镇景区为核心,配套建设周边设施,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那么,如何保护和利用特色景观旅游资源,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推动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那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获得者的做法给我们许多启示。首先必须做好规划与定位,对旅游景观做好定位。我国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定位基本上都是在古镇古村型、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现代农业型、农场园林型等类型,像木渎古镇就是建立在明清私家园林的基础上的,而宜昌市三斗坪镇则是建立在三峡大坝后花园的基础之上,依托原有的景区与自然资源,并做好合理规划。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建设“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工作方法很重要,要尊重自然山水,尊重原有的村庄历史格局,尊重本地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尊重游客和当地村民的需求,要有一个好的保护规划,有一个好的管理机制,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其次需要做好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利用工作,将村镇特色自然风光、村镇特色建筑与当地的文化遗址结合起来,切实保护好我国特色景观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提出,发展特色旅游名镇(村)要量力而行,不能贪大求全;要以乡为美、以土为美,抓住特色;要制定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因此,在规划、定位和发掘的基础上,还需要合理利用,有序开发,不能因为要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要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就大肆地开发,大肆地进行招商引资,最后破坏了村镇的原有格局。最后,还需要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和人员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