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_第1页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_第2页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_第3页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_第4页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第一篇: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提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中国的文学大师——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终其一生,都在为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而奋斗。年轻的他选择学习医术,救死扶伤。后来却毅然弃医从文,转而用文字激发和唤醒国人的心灵,环顾中国历史,鲁迅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契科夫是俄国现实批判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作品硕果累累。他和欧·亨利,莫泊桑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鲁迅和契科夫都是在文学史上大名鼎鼎耳熟能详的作家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但是二人无论是接触和学习的文化,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生经历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我们阅读了他们二位大师的作品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小说的创作上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这一方面,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就曾经说过:“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能了解他们的弱点这一点上,鲁迅和契科夫是极其相似的。”可以说在很多文学创作的层面上,鲁迅都深受契科夫的影响。契诃夫小说常从冷静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文章短小精悍、含而不露。鲁迅的文风与其十分接近,也是对社会中的黑暗面和现实的残酷问题给予一针见血的评价和冷酷无情的分析批判。他们在语言的简练、擅长于讽刺、善于以小人物为描写对象等方面,都比较相似。在由于当时的世界黑暗残酷的大社会背景之下,使得契诃夫和鲁迅在作品都充满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现实的鞭挞。.在我对鲁迅和契科夫作品的一些比较分析上,可以看出,鲁迅和契科夫作品的相似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在鲁迅和契科夫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这些鲜活的人物大都是当时社会中普通民众的代表和缩影,两位作者在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时候,寄予的多是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例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契科夫《凡卡》中的少年凡卡。这些人物的故事和悲惨命运,读来让人不禁伤感和悲愤。底层人民是黑暗残酷社会最直接的受害者和受压迫者。他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食物链的最底层的人。饱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毒害。被剥削和被压榨使得他们贫困,贫困又导致他们无法接受教育,从而变得无知,长此以往,无限的轮回循环,罪恶的社会葬送了数不清可怜的生命和灵魂。自幼就亲眼目睹过农民和城市贫民悲惨生活的契诃夫和鲁迅,深知人民的痛苦。他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创作,表现了他们对受压迫、受剥削、受歧视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二、对黑暗腐朽会的批判和揭露借文学作品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十九世纪批判实施主义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我们不妨来看看二位作家的代表作。《第六病室》是契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阴暗恐怖的第六病室原型正是俄国当时黑暗的社会。在小说中“被虐狂”格罗莫夫实际上是一个有头脑的人,被当做疯子关进第六病室之前,他针砭时弊抨击黑暗,被关进病室后,他还清醒的驳斥拉京医生的“懒汉哲学”和“托钵僧精神”。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这一人物的塑造告诉读者,在沙皇专制的俄国,动脑筋和爱思考的人被认为是“疯子”,而能洞察专制制度罪恶的人却恰好是这些“疯子”。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的描绘,成功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荒诞无情。在这一方面,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与契科夫不谋而合,“狂人”也被认为是一个疯子,他发现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和行为,但是当他越要反抗这“吃人的礼教”,他就越不能被周围的人接受,越被大家视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三、对充满奴性灵魂的“呼喊”在鲁迅和契科夫的小说中还体现出的,是对下层社会可怜可悲,却又麻木不仁,充满奴性人群的当头棒喝。在《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在自己发明的“自我欺骗法”中得过且过,欺软怕硬软弱无能却依然能自得其乐。这种处世哲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以及《藤野先生》中围观同胞被斩首还高呼过瘾的中国人,《药》中用烈士鲜血治病的愚昧老板。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前座将军的头上,将军大人并没有在意,但小公务员却三番五次去向将军道歉,唯恐将军大人不肯原谅他而对他施加报复,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从此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就一命呜呼。二位作者的作品中表达的正是对这些人物的同情和愤慨。鲁迅和契科夫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描写的手法,契诃夫漫画式的讽刺手法散见于他的四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之中,他的这种手法能使人一目了然,摸到手里就感到一种火辣辣的味道。作者的笔仿佛一把解剖刀,他对那些假、恶、丑的东西不留情面,使作品在奇特的构思中又现出生活的真实,做到了笔意深长,发人深省,给读者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鲁迅白描式的讽刺手法,是用高度凝练的笔墨,朴实无华地表现生活,对丑恶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艺术来源生活而又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的规律,使艺术提炼和艺术概括达到极高的境地,使他的作品充满着肯定生活的力量。第二篇:契科夫契科夫的生平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英语:Аntonchekhov)(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生平契诃夫.(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凡卡》(1886),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的丑恶嘴契诃夫的油画像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创作道路1、早期(1880—1888)奠定简洁、幽默风格的时期。主要作品分两类:(1)嘲笑奴性心理的:《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2)反映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苦恼》、《凡卡》等。2、中期(1888—1896)思想、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作品主题多写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风格变为严肃深沉。主要作品:《草原》、《第六病室》等。3、晚期(1896—1904)创作的全盛期。优秀的中短篇:《套中人》、《关于爱情》、《醋栗》等著名的剧本:《海鸥》、《樱桃园》。第三篇:鲁迅与比较文学(定稿)鲁迅与比较文学徐晓云摘要: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本文主要从西方哲学、文学两个方面对鲁迅的影响展开论述。关键词:鲁迅比较文学进化论思想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受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创作、翻译、批评与研究等。一、西方哲学对鲁迅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是“认真地、紧密地、持久地把自己与西方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第一个学者”(史华兹语)也是最早从总体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的思想家之一,他抓住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命脉,将西方文化精神归结为“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在思想上为后人吸收西学开辟了方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影响很大。鲁迅的思想深受严复影响,他在南京与日本求学期间系统读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社会通诠》等许多著作,并且接受了西方近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思想,尤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朝花夕拾·琐记》中谈到,他在南京城南,花500文钱买了一部白纸石印的厚书——《天演论》。翻开一看,——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一个新鲜奇异的世界就这样被打开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唤起了鲁迅的生命自觉意识,引导他进入高层次的思考,西方“新学”成为鲁迅智慧与激情的原动力,表现为激进的思想、奔放的感情以及强烈的行动欲望。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作为“西学东渐”的中转站,日本也是中国有志之士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开展进步革命活动的“自由港”。日本的七年求学生活使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的哲学与文学,形成了他以文学救国的思想。对于西方文化鲁迅奉行的是著名的“拿来主义”原则,在进化论中他接受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而摒弃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而保持了一个思想家的自主与独立。更重要的是鲁迅将自己接受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在进化论“青年必胜过老年”的观点影响下,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青年的进步,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说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成为鲁迅世界观的基础,而且为他的中外文化比较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二、西方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鲁迅非常重视文学比较,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摄取与融化,是鲁迅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鲁迅独特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摩罗诗力说》与《文化偏至论》是鲁迅介绍、评价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重要论文,也是中国近代比较系统的评价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他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一个民族能否获得文化上的自觉,关键在于能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反观自身。地域的阻隔,农业文明造就的封闭环境使中国人一直以文明古国而自诩,在对西方文明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自大;在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攻破了国门之后又一味的妄自菲薄。鲁迅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一个普遍进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也是文化竞争的失败。它表明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不仅仅是器物制度上的,更主要是在人的精神层面,即国民精神。据许寿裳回忆,1902年鲁迅在日本弘文书院读书时,就常常与他讨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原因何在?”等问题。他们一致认为中国人缺乏的是“诚”和“爱”,后来又将劣根性归结为“瞒和骗”“卑怯”。认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徐旭生与鲁迅讨论时认为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听天由命与中庸,大约是惰性的缘故。鲁迅回答说“这不是由于惰性,是由于卑怯性。”“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自我安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对国民性的批判在创作中是揭示了国人精神的贫弱、人格的萎缩,最显著的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同时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需要“別求新声于异邦”,把那些能够真正纠正中国文化本体偏枯,激发个体精神力量的东西引进来。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精神,而各种报刊和杂志争相译介西方近代的各种文艺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社会主义思潮,由此刷新了中国旧文化的面貌。鲁迅认为西方文明的根底在于人的个性与精神,中国要与列强竞争,关键是立人。“是故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从“人的精神”层面揭示中外文化的本质区别,主张中国人应该在继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五四”新文学基于启蒙精神,呼唤人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对国民的愚弱状态进行深刻剖露,鲁迅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和最杰出的代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被当时的青年认为是勇敢的反抗,鲁迅对这种反抗无疑是赞美与支持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伤逝》中子君的话曾经风靡一时。鲁迅的深刻在于他不仅写出个性主义的可贵,而且指出了个性主义的脆弱。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为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做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时说:“钱,高雅的说吧,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伤逝》中的子君就是中国版的娜拉,她的命运形象地回答了出走的结局,批评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不彻底,鲁迅对于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命运思考比易卜生来得更实际更深刻。作为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化巨人,鲁迅创造了融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的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文学。贯通古今,学贯中西的深刻学养使鲁迅的作品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受果戈里、契诃夫、安特莱夫、拜伦的影响,他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手法交互使用,形成了一种融描写、叙述、抒情、讽刺、议论于一体的艺术风格,因此成为现代文学“散文体小说”“抒情诗体小说”的开创者。在小说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中西皆用的态度,在《呐喊》与《彷徨》中近代西方小说的“横切式结构”约占三分之二,而古典小说的“直缀式结构”则不到三分之一,可以说鲁迅的创作是深受外国文学影响又完全具有民族特点的创作。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学走出封闭奏响世界文学华彩乐章的历史背景下,重温鲁迅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具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中外文学交流历史的回望,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现代文学之路的泥泞与艰辛,而且重新认识了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下的民族作家与作品,从而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参考文献:1.鲁迅著《坟·文化偏至论》2.鲁迅著《坟·摩罗诗力说》3.严家炎著《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鲁迅作品集》序4.杨兹举著《荒原野狼鲁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作者简介:徐晓云,女,1968年出生,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第四篇:契科夫《凡卡》读后感这学期,我们学了一篇有关描写俄国沙皇三世是如何将俄国弄成平民地狱的文章,是俄国作家契科夫写的,读完这篇文章,我非常可怜故事的主人公凡卡,又深深地厌恶俄国沙皇三世。故事的主人公凡卡是一名孤儿,他和他爷爷相依为命,后来,他的爷爷老了,带不动他了,只好将他小凡卡送往城市中,成为了一名鞋匠的学徒,本以为可以这样让小凡卡存活下去,没想到鞋匠不但不教他怎样做鞋,反而让小凡卡照顾他的小崽子,下面是小凡卡写给他爷爷的一封信中的一段,是写他在鞋匠哪儿过的悲惨生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你看,小凡卡是多么的可怜!沙皇统治时期社会是多么黑暗!这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我曾想过,把我送往那个社会的话,我这这种“小皇帝”必定生活不下去。我希望我们能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第五篇: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范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1读了一周契科夫的短篇小说,有很大的感触。以前在考试中,常常会遇到契科夫的小说作为阅读,每当那时,总会很开心,相对那些抒情文的分析,契科夫带有浓重批判色彩的小说,要容易得多。但往往做到题目,错误却会一个接着一个。契科夫的小说,有太多的伏笔,在考试的紧张气氛中,根本是来不及去细想,体会的。往往是很简短的一句话,也透露出一个个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记得在书中导读部分曾介绍道,被誉为“英国契科夫”的卡特琳曼斯菲尔德在给丈夫的一封信中说:“我愿意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科夫的一个短篇小说。”由此也可以看出,契科夫的小说有多么经典。契科夫的每篇文章,都能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的本质,揭示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正如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契科夫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都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的作品的社会艺术价值是永远不可磨灭的。看一篇契科夫的小说花不了多少时间,却一定会带给你久久的震撼。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2今天,我被一本名叫《契科夫短篇小说》中的题目是“万卡”的故事吸引上了。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万卡的小孩,他才九岁,是一个不幸的孤儿,就只有爷爷收养他。不过他爷爷也很穷,是个仆人,所以万卡就被送到了一个有钱人家里当学徒。在那里,万卡常常挨打,周围人经常取笑他,成天吃不饱,睡不好。有时候他哄主人家的小娃娃时,因为太累了就睡着了,老板娘就打他。万卡在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在老板夫妇和师傅们做晨祷的时候,偷偷拿了老板的墨水、笔和纸,给爷爷写了一封信,恳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可是万卡不知道爷爷是个仆人,自己很穷,怎么可能养活他呢?万卡写好后,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他把信寄出去后,自己睡着了,还梦见爷爷来接他呢。其实,那封信时寄不出去的。唉!看完这篇故事,我合上书,不禁为那个孩子可怜。多么不幸的孩子呀!这么小就去当学徒,来养活自己,没有家人来照顾他。与他相比,我比他幸福多了,有吃有穿,有时候还挑剔不好。所以我以后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努力学习,长大做个有知识有抱负的人。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3《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由契诃夫所著。契诃夫于1860年出生,1879年考进俄国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他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近距离接触平民的生活,从此他爱上了普通人,关注他们的痛苦,对于羞辱弱者的士绅和老爷,见风使舵的奴才骨,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他毫不留情地批判。被人们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904年,契诃夫他在沙发上进入了永恒的梦境。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享利和俄国的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三大巨匠。契诃夫之所以被成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是因为他的文章不仅质量高,而且数量多。在他的许多篇文章之中,我最喜欢的是《变色龙》和《凡卡》。《变色龙》中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警官在广场上巡逻。突然,这位警官听到了说话的声音,接着传来了狗的尖叫声。这位警官顺着声音来到了首饰匠面前,首饰匠的手指被一只小狗咬流血了。这位警官决定把这条狗打死,并问大家:“这是谁家的狗?”人群中有人说:“这条狗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警官开始质问首饰匠,骂他想要敲诈将军,是个混帐东西。这时,有一位警察又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于是这个警官对首饰匠说:“我自己说嘛!你受苦了,这件事我不能不管,得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那位警察继续说,也许是将军家的。这位警官继续说:“没准是只名贵的狗,要是每只猪猡都拿烟戳它的脸,要不了多久,就把他作践死了。狗是娇嫩的动物。你,蠢货,放下手来!用不着亮出你那根蠢手指!要怪就怪你自己!”当这位警官看到将军家的厨师来了,便问他这只狗是不是将军家。厨师说,将军家没有这种狗。于是警官决定把它杀掉。厨师又说,将军的哥哥喜欢这种狗。这位警官说,这个小狗怪机灵的呢。“我早晚要收拾你”,这位警官最后对首饰匠说。这位警官很明显是一名见风使舵的小人,在他的心中,狗的死活,首饰匠的手是否被咬破了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让他的上级高兴。对于人们,他只是假仁假义。如果说,有两位政客参加竞选,他会选的肯定是权位高的或者能够让他获得利益的一方,他并不在乎这一方是否正确。这些“变色龙”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十分可恶。我们决不能成为见风使舵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我们不能因为上级的高兴或者上级的不高兴就不做该做的事情。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变色龙”。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4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者。但是他从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对生活素材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选择”,而在创作过程中又进行“推测、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现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所以我很喜欢契诃夫的作品。在这本短篇小说选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其中的《变色龙》,《钉子上》和《万卡》。《变色龙》告诉了我们:在沙皇俄国将军家中的一条狗比平民百姓还要重要,巡逻官奥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权势者的家犬前摇尾乞怜,而对老百姓却张牙舞爪,蛮横娇纵。《变色龙》就是契诃夫送给人世的一面镜子,一个警示,在百余年后的今天同样还是有人身上有着“变色龙”的奴性,表里不一;《万卡》可以说是《苦恼》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九岁童工的稚真心灵,他的学徒生活的苦楚,他对祖父和家乡的眷恋——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渗透,短短几页字就写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说《钉子上》和《一个文官之死》一样,都展现了但是沙皇俄国在官场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