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名校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28cm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飘渺的雾B.雪白的霜C.坚硬的冰D.晶莹的露3.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A. B. C. D.4.如图所示,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5.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B.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C.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D.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6.在学校达标运动会上,小明百米测试时,前40m平均速度是8m/s,后60m的平均速度是6m/s。小明百米测试的平均速度约为()A.6.3m/s B.7.0m/s C.6.7m/s D.7.5m/s7.“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3kg D.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需调整蜡烛(未点燃)、凸透镜和光屏,使实验时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下情形属于已经调好的是()A. B. C. D.9.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B.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容易,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10.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11.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 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12.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有体积均为400cm2的长方体物块A、B,己知物块B的密度为0.25×103kg/m3,现用细线将A、B两物块分别与天花板和容器底部相连,使其部分浸入水中,如图甲、乙所示,此时物块A、B均有体积露出水面,且细线的拉力均为F,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NB.物体A的密度为1.25g/cm3C.甲、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D.放入物体后,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14.现有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现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将这两种金属混合成合金(假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不变),要求合金的密度为。则所得合金的最大质量为()A.(1+)m B.(1+)mC.(2-)m D.2(-1)m15.如图甲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a、b、c,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b、c、aB.a、c、bC.a、b、cD.b、a、c16.关于光的各种现象,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岸上景物在水中成的是实像B.图中筷子水中部分实际是在我们看到的像的上方C.图中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图中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会变大17.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dm B.新型冠状病毒直径约1.5mmC.八年级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D.日常生活中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18.如图所示,表示晶体凝固图象的是()A. B.C. D.19.“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大晴,弧状光带20.边长之比为2∶1的两个立方体铜块,其质量之比为:()A.2∶1 B.1∶2 C.8∶1 D.1∶821.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普通人步行速度大约为3.6km/hC.一般初中生在体育考试中跑100m的时间约60sD.物理学中,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了直接测量法22.下列物体属于非晶体的一组是()A.铁块、冰块、海波 B.松香、玻璃、海波C.石蜡、沥青、橡胶 D.松香、沥青、食盐23.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A. B.C. D.24.带有打点仪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时间t就打一次点,当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一些点,如图所示,那么关于小车从图中第一个点至最后一个点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7t D.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25.下列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km/hB.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C.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约为0.5cmD.正常人心脏跳动频率为72Hz26.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之为4:3,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比为()A.2:3 B.1:6 C.3:2 D.8:327.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8.下列估测值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为1.5m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17cmC.课桌的高度为75dmD.教室门框的高度为3.5m29.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30.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是汽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D.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用久了的黑板会“反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从不同方向,我们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32.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1.5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33.(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一束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60°则反射角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若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____________对电视机实现控制,它是一种不可见光。(3)如图乙,小明测凸透镜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在太阳光,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透镜再远离白纸一段距离,发现白纸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_________(选填“大小”、“等于”或“小于”)f。34.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35.一瓶装有0.4kg密度为0.8g/cm1的煤油,若将煤油用去其中的1/5,则瓶内剩余煤油的体积为______cm1,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kg/m1;一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9kg/m1.病人用去了总的2/1,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1.36.宋词《解语花.上元》中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37.凸透镜成像时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38.如图为无人机航拍时的照片。航拍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那么需要无人机飞的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些。39.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是________(选填“MN”或“PQ”)40.科学家的每个重大发现,都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人们为了纪念科学家,经常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某个物理量的单位,例如科学家:________,是_____的单位(填物理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陈帅和实验小组成员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他们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陈帅观察到水中气泡如图乙所示时,水____(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3)陈帅观察到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撤去酒精灯后,他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42.如图所示,小艳在实验室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请根据正确过程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艳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①第一步应该是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图甲是把游码归零时指针所指位置,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是添加最小砝码后所指的位置,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冯在严格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测得其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_g。(2)用量筒测得小矿石的体积为24cm3,则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个质量为0.3kg的玻璃瓶,装满水时称得总质量是1.5kg,若装满某液体时称得总质量是1.8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这种液体的密度。44.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求水量为2-3升,一生饮水可达170~200吨。人体处于水份平衡状态,即从体外吸收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等,这样,人才能健康成长。有关资料证明,当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要影响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吸收的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1%—2%(0.5—1L)时,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2~2.5L)时,就会皮肤皱褶、神志不清;当减少14%~15%(7-8L)时,就会死亡。小华找到一个容积为270dm3的水缸并盛满了水,在密度表上查出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水缸中:(1)水结冰时温度如何变化;(2)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3)水全部结成的冰后,冰的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解题分析】蜡烛距凸透镜40cm,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40cm,则20c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B【题目详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的形成是凝固;D.露的形成是液化。故选B。3、B【题目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为最左边和最右边折射光线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光线在原来光线的内侧,故B正确.4、B【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题目详解】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故选B.5、B【题目详解】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折光能力太强,当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B。6、C【题目详解】由知道,前40m所用时间是:,后60m所用时间是:,故百米全程用时是:t=t1+t2=5s+10s=15s;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故C符合题意。7、D【解题分析】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物理课本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250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8、C【题目详解】A.图中凸透镜太高,导致烛焰、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央不在同一高度,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烛焰的位置太低,导致烛焰、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央不在同一高度,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烛焰、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央大致在同一高度,故C符合题意;D.图中的烛焰和光屏位置都较低,导致烛焰、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央不在同一高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题目详解】A.磁铁吸引铁块时,二者并未接触,但磁铁对铁块有吸引力,产生了磁力作用,故A项错误;B.由题知,分别在A、C两处用相同大小、相同方向的力推门时,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项正确;C.用水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向上的拉力,手也会同时受到水桶施加的向下的拉力,故C错误;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水杯和桌面发生微小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所以压力属于弹力,故D错误。10、D【题目详解】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选D。11、C【题目详解】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如果以铁轨、铁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小孩和铁轨、铁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孩是运动的;只有当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座位位置或车厢位置不改变时,才符合妈妈对他的“别动”的要求,故C正确.12、C【题目详解】碘在加热时,直接由固态变为碘蒸气,属于升华现象.13、D【解题分析】A.GB=mBg=BgVB=0.25×103kg/m310N/kg40010-6m3=1N乙容器中B受到的浮力为:FB浮=水gVB排=水gVB=1.0×103kg/m310N/kg40010-6m3=3N细线对B的拉力:F=FB浮-GB=3N-1N=2N,故A正确;B.A的重力为:GA=FA浮+F=FB浮+F=3N+2N=5NA====1,25103kg/m3=1.25g/cm3故B正确;C.已知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且内面装水质量相等,而:VA=VB,VA排=VB排,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的变化量相等,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C正确;D.因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G容+G水+GA排;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乙=G容+G水+GB;而VA排=VB排GB,故F甲F乙,D错误。14、A【题目详解】甲、乙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因为ρ甲>ρ乙,由V=可知,V甲<V乙,设混合金属中甲的体积为V甲,乙的体积为V乙′,混合后的平均密度:ρ=,解得:V甲=V乙′,即:混合后金属的体积相等,由于V甲<V乙,所以混合后,甲乙两种金属的体积都等于甲的体积V甲,混合后金属的最大质量:m混=m甲+m乙=m+ρ乙=(1+)m。故选A。15、D【题目详解】如图乙,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a>mb>mc,由ρ=可知ρa>ρb>ρc;在图乙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a>ρb>ρc,由V=可知Va<Vb<Vc,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b,中间为a,右边为c,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b、a、c.故D正确.ABC错误;16、C【题目详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岸上景物在水面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B、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所以图乙中筷子实际是在我们看到的像的下方,故B错误;C、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等大可知,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与花束大小相等,不会变大,故D错误.故选C.17、C【题目详解】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新型冠状病毒直径约60nm,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八年级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kg,所以八年级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故C正确,符合题意;D.日常生活中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6,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18、C【题目详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错误;B.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错误;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C正确;D.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错误。19、C【题目详解】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倒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是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雨过大晴,弧状光带”是光的色散,也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题目详解】边长之比为2∶1两个立体方铜块,其密度相等,体积之比为所以质量之比为故选C。21、B【题目详解】A.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有关,当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故A项错误;B.普通人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B项正确;C.一般初中生跑100m的时间为20s左右;故C项错误;D.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时,通常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再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因此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了间接测量法;故D项错误。22、C【题目详解】A.铁块、冰块、海波都属于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B.海波属于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石蜡、沥青、橡胶都属于非晶体,故C符合题意;D.食盐属于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C【题目详解】A.选项中的标志牌表示禁止自行车通行;故A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标志牌是禁止20t以上的车辆通过;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标志牌是禁止鸣笛,可以有效防止噪声;故C符合题意;D.选项中标志牌表示从该标志牌到江宁距离为20km;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24、D【题目详解】ABD.由图可知,小车在向右运动时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B错误,D正确;C.由图可知小车从图中第一个点至最后一个点经过的时间是6t,故C错误。故选D。25、A【题目详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1.4×3.6km/h≈5km/h,故A不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故B不符合题意;C.一张纸的厚度约80μm=0.008cm,故C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也就是频率接近1Hz,故D不符合题意。26、C【题目详解】由图知,两球的质量比为已知两球的体积比由可得,两球的密度比故选C。27、C【题目详解】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B错误;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C正确;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28、B【解题分析】A.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物理课本厚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5cm=15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老师的身高约170cm,教室门框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9、B【分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题目详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选B.30、B【题目详解】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错误;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镜面反射漫反射【题目详解】[1]黑板永久了会越来越来光滑,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从不同方向,我们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因为银幕是凹凸不平,平行光照射到上面,反射光不在平行,发生了漫反射。32、kgdm【题目详解】[1]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5kg左右。[2]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5cm=1.5dm左右。33、3×10830°色散红外线小于【题目详解】(1)[1]光速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光在真空当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2]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反射角为90°减60°等于30°。(2)[3]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最早是牛顿发现的,它属于光的折射。由于太阳光是复色光,不同色光在发生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而分成了7种颜色。[4]生活当中各种遥控器均发射红外线对用电器实现控制,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3)[5]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34、汽化吸热【题目详解】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发生汽化而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液化而放热,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因此制冷剂起到把“热”搬运到冰箱外,使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35、2008001【题目详解】0.4kg密度为0.8g/cm1的煤油体积为500cm1,将煤油用去其中的1/5,质量和体积均变为原来的2/5,但密度不变,所以煤油的体积为200cm1,剩余煤油的密度是0.8g/cm1=800kg/m1;氧气瓶中的氧气,给病人用去了总的2/1,质量变为原来的1/1,但剩余氧气仍可以充满整个氧气瓶的空间,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1/1,1kg/m1。36、振动信息【解题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箫鼓喧”的鼓声是由于箫鼓的鼓面振动产生的;有节奏的鼓声通过空气向四周传播开来,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37、错误【题目详解】凸透镜成像时,物距是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凸透镜成像时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38、缩小高【题目详解】[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需要将像拍摄小些,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知,需要无人机飞的高些来增大物距。39、2PQ【题目详解】[1][2]光在界面发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其中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书模板-《小区停车自治管理方案》
- 钢结构大棚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 橡胶制品行业的投资规模与回报分析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进度与资源管理考核试卷
- 木材加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牡丹花培训课件
- 淮阴工学院《流体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加气混凝土砌块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苦参凝胶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一元宇宙技术(2024 版)
- 《甘肃省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1版)》
- 高中英语外刊-小猫钓鱼50篇
- PowerPoint培训教程课件
- 医疗绿色通道医联体协议书
- 高考名句名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
- 兽医病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试卷与答案(共5套)
- 运动安全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