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鸡原则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涉及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喂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保六方面的技术规定,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规定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严禁的区域;喂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统计;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本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规定,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省用地、合理运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1.1.2

距离重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鸡场周边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原则》(NY/T388)。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原则》(GB15618)的规定、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原则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规定。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解决区。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规定进行布局。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宜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宜的距离。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解决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宜的距离。该区的场地与设施要进行封闭。1.2.5

生产区含有配套合理的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各阶段鸡舍,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社区,社区之间保持50米以上的隔离空间,社区内每栋鸡舍间有适宜的距离。各生产社区设施要满足按栋全进全出的喂养模式规定。1.2.6

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路面硬化,畅通整洁。1.2.7

场内应充足运用闲置土地种植树木、草坪,绿化厂区、净化环境。1.2.8

鸡场周边应建造围墙。2

鸡舍、设备与设施2.1

鸡舍建筑2.1.1

鸡舍类型: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鸡舍类型应选用全密闭的有窗或无窗环控鸡舍。鸡舍应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2.1.2

鸡舍建筑规定:地基稳固、墙体屋顶坚实、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便于消毒解决。建筑构造可采用砖混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和钢构造。2.1.3

鸡舍外围护构造保温隔热、防雨雪、防鼠害、防鸟。鸡舍外墙合理设立门窗(有窗鸡舍)及通风口。2.1.4

鸡舍内地面两侧应设30厘米宽带漏缝地板的排水沟,排水管道通往舍外污水排放系统。2.2

设备2.2.1

蛋鸡笼养设备:涉及育雏、育成、产蛋鸡笼,采用阶梯式与重叠式笼养方式均可,笼养产蛋鸡不得少于380平方厘米/只。蛋鸡笼养应配备适宜的给料、给水与除粪设备。2.2.2

饲料加工设备:自己加工饲料的鸡场(公司),应根据喂养规模购置原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成品料包装等设备。有原料储存仓。2.2.3

环控设备:密闭鸡舍采用纵向通风,使用轴流风机和湿帘通风降温设备。风机宜使用大口径低速风机(电扇直径900~1200毫米)。2.2.4

光照设备:涉及灯具及其控制设备。宜采用节能灯具。2.2.5

育雏舍的供暖设备:根据条件可采用水暖设备、火炉供暖及热风炉供暖设备,推荐使用热风炉供暖。2.2.6

应设有粪污解决设备及死鸡焚烧炉。2.3

设施2.3.1

消毒设施: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有消毒泵等消毒器械。2.3.2

辅助设施:专用商品蛋、种蛋储存库、门卫室、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储粪场合及鸡粪无害化解决设施。2.3.3

配电室及发电房,根据实际用电量配备发电机组。2.3.4

场内排污:场内排水排污系统,重要涉及地下排水管道和渗水井。3

蛋鸡喂养管理蛋鸡哺育阶段普通按三阶段划分: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3.1

育雏鸡的哺育3.1.1

哺育目的3.1.1.1

健康:无病、食欲正常、活泼、反映敏捷、羽毛紧凑有光泽。3.1.1.2

成活率高:0~6周死亡率不超出2%。生长发育正常、符合本品种的技术规定。3.1.1.3

体重:体重符合本品种原则;3.1.1.4

均匀度:均匀度在80%以上;3.1.1.5

其它:骨骼发育良好、无腿病、肌肉发育良好。3.1.2

制订育雏计划拟定进雏及雏鸡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资供应计划;防疫计划;财务预算及计划;技术经济指标。3.1.3

房舍设备准备和消毒(1)育雏舍:育雏舍与其它鸡舍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2)设备检修:检修供暖、供水和光照设备、安装和调试育雏笼具及其辅助设备。(3)消毒:在育雏舍准备完毕后应立刻对其进行全方面清扫、冲刷干净。在舍内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全部就位后实施消毒。(4)鸡舍试温与用品育雏舍在进雏前1~2天必须进行试温,将温度调节到最佳;料盘与料桶、水槽及饮水器、垫料、操作工具等均应准备好。3.1.4

雏鸡的选择与运输3.1.4.1

雏鸡的选择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无残疾、卵黄吸取好、腹部松软、精神状态好,活泼好动、羽毛整洁清洁有光泽、手握有挣扎力。3.1.4.2运输(1)注意保温、通风,防挤压;(2)车辆消毒要彻底,运输过程要平稳,避免激烈颠簸,运输时间不适宜超出24小时。3.1.5

雏鸡的喂养3.1.5.1

饮水鸡雏达成后应立刻给水,1~2小时后给料。要有足够的饮水器和饮水空间。3.1.5.2

饲喂(1)开食时间,在孵出后12~36小时开食为宜,普通应在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2)开食办法:开食用浅料盘、纸板或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上,将饲料均匀撒在上面。饲料要少喂勤添。开食头3天采用23小时光照。(3)饲喂空间:为确保鸡雏吃饱吃好,要有足够的料槽。(4)喂料量:根据不同品种的喂养手册原则执行。3.1.5.3

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喂养手册原则执行。3.1.6

雏鸡的管理3.1.6.1

温度(1)温度控制程序:开始1~3天,采用34~35℃、4~7天,采用32~33℃,后来每七天降2~3℃,至室温20℃恒定。(2)脱温:鸡雏逐步长大,室内外温差不大时,即可开始脱温;规定脱温速度不要太快,用3~5天逐步完毕;天气异常降温,应延迟脱温时间。3.1.6.2

密度:育雏阶段应保持适宜的密度,对鸡雏的健康非常有益。应根据雏鸡的日龄、品种、喂养方式、季节和通风条件进行调节。普通1~2周,笼养60只/平方米,平养30只/平方米,3~4周,笼养40只/平方米,平养25只/平方米。3.1.6.3

通风:根据室内外温差、季节和舍内空气质量加以控制。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原则》(NY/T388)的规定。3.1.6.4

湿度:适宜湿度56%~70%,规定前高后低,特别是育雏后期鸡舍湿度不能过高。3.1.6.5

断喙:蛋鸡普通在6~10日龄进行精确断喙。在转群前对断喙效果不抱负的进行一次修喙。3.2

育成鸡的哺育3.2.1

育成鸡的哺育目的18周龄的育成鸡规定,健康无病,体重符合该品种原则,肌肉发育良好,骨骼坚实,体质状况良好;鸡群生长整洁:均匀度达80%;0-18周育雏育成率95%以上。3.2.2

育成鸡的喂养3.2.2.1

日粮过渡办法:育成料/育雏料按比例逐步增加,运用1周时间过渡完毕。3.2.2.2

饲料更换的体重指标:6周末体重符合原则时,7周龄开始更换饲料;未达标者,可继续喂育雏料,直达成标为止。3.2.2.3

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喂养手册原则执行。3.2.2.4

饮水:育成鸡要有足够的饮水空间;要根据鸡的体重、季节、采食量供水。3.2.3

体重的测定与均匀度:3.2.3.1

体重测定:轻型鸡:从6周龄开始每隔1~2周称重一次;中型鸡:4周龄后每隔1~2周称重一次;测定数量:万只鸡按1%抽样,小群5%抽样,每次称重数量不得少于100只。要随机分区均匀抽样,不得挑鸡。3.2.3.2

鸡群均匀度原则:合格70%~76%、较好77%~83%、较好84%~90%。3.2.4

育成鸡的管理3.2.4.1

喂养密度:网上平养,10~12只/平方米;笼养,笼底面积20~30只/平方米。有条件的尽量减少喂养密度。3.2.4.2

饲喂饮水设备:有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3.2.4.3

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原则》(NY/T388)的规定。3.2.4.4定时进行抗体检测。最少每4周进行一次抗体检测。3.3

产蛋鸡的喂养管理3.3.1

开产前的准备3.3.1.1

鸡舍、设备的准备和清理对产蛋鸡舍进行清扫和整顿并对供水、供电、取暖、通风、鸡笼、清粪及其它辅助设备等进行维护,并试运行;老鸡裁减再进新鸡,两批鸡衔接消毒空舍时间不得少于3周。3.3.1.2

鸡舍消毒第一,彻底清扫舍内污染物与灰尘。第二,清扫后用高压水枪对鸡舍内天棚,墙壁、地面、设备、用品彻底冲刷。第三,用品等用普通消毒剂喷洒消毒。地面用火碱刷洗消毒。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第四,熏蒸消毒。封闭鸡舍,加温25℃以上、加湿,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平方米熏蒸24小时以上,进鸡前3天打开鸡舍。3.3.1.3

整顿鸡群,严格裁减病、残、弱、小的不良个体。3.3.1.4

转群在16~18周将后备鸡转入产蛋鸡舍3.3.2

开产前后喂养管理要点3.3.2.1

适宜的体重原则:符合对应的鸡种原则。3.3.2.2

饲喂:供应产蛋鸡前期料。3.3.2.3

补充光照:18周龄体重达成原则,18周末或19周开始补充光照;体重未达标者推迟1周补光。3.3.2.4

更换日粮:当鸡群产蛋率达5%时,更换产蛋鸡日粮。3.3.2.5

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喂养手册原则执行。各类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喂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2)的规定。3.3.3

产蛋鸡的喂养管理3.3.3.1

免疫监测:若发现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不高,应立刻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或免疫一次弱毒苗。3.3.3.2

喂料与饮水(1)喂料:普通产蛋鸡每日喂料3次,第一次,在上午给水后30分钟,料量是日喂料量的1/2;第二次,在下午2点后来,料量1/2;第三次,在闭灯前1.5小时,本次是对全天料量的一次补充。炎热季节尽量在清晨上午和夜间给料。(2)产蛋鸡饲料营养: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原则执行。各类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喂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2)的规定。(3)饮水:产蛋鸡饮水量普通是采食量的2~2.5倍。3.3.4

生产性能产蛋鸡生产性能应达成对应喂养品种的生产技术指标规定。喂养日产蛋率不不大于或等于90%并维持12-16周或更长时间;产蛋期料蛋比不大于2.2:1;产蛋期月死淘率不大于1.2%。3.3.5

产品管理3.3.5.1

鸡蛋原则:鸡蛋的卫生应符合《鲜蛋卫生原则》GB2748的规定。鸡蛋质量应符合《鲜鸡蛋》SB/T10277的规定。3.3.5.2

鸡蛋收集:每日3~4次,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出2小时。3.3.5.3

鸡蛋保存:蛋库温度在10~15℃,湿度60%~70%。储存时间不得超出7天。3.3.5.4

鸡蛋包装与运输(1)鸡蛋可用纸蛋盘或塑料蛋盘盛放。使用纸箱包装,每箱10盘或12盘。盛放鸡蛋的用品使用前应通过消毒。(2)运输鸡蛋的车辆应使用封闭货车或集装箱,车辆事先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4

蛋种鸡的喂养管理蛋种鸡的喂养管理技术与商品蛋鸡大致相似,但亦有其不同之处。重要区别是蛋种鸡喂养管理更重视其种用价值方面。4.1

产蛋阶段的喂养管理4.1.1

喂养方式与喂养密度4.1.1.1

喂养方式:我国蛋种鸡以笼养为主。4.1.1.2

喂养密度:依鸡种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别,轻型蛋种鸡,22只/平方米;中型蛋种鸡,20~22只/平方米。4.1.1.3

种母鸡产蛋期营养原则: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原则执行。4.1.2

光照控制:光照增加比蛋鸡稍迟1~2周,以提高开产蛋重和种蛋合格率。4.2

种公鸡的选择与哺育4.2.1

小公鸡的选择第一次选择:6~8周选留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者;裁减有缺点者。第二次选择:17~18周龄(转群时)选留体形、体重符合原则,外貌与品种相符。第三次选择:21~22周根据精液品质选择。最后公鸡选留比例:人工授精1:25~30选留;自然交配1:10~12。4.2.2

种公鸡的哺育4.2.2.1

公母分饲:自出雏开始,公鸡就单独喂养。4.2.2.2

喂养方式:平养、笼养均可。17~18周龄转入单笼喂养(人工授精)。4.2.2.3

测定指标:按期测定体重,监测均匀度,参考对应的种鸡原则。4.2.2.4

种公鸡营养原则:按引种公司提供的原则执行。4.2.2.5

种鸡人工授精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应符合《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规程》(DB23/T1289)的规定。4.3

留用种蛋时间4.3.1

平养自然交配的鸡群,普通在25周龄或蛋重达成50克时,开始留种蛋。4.3.2

笼养种鸡在鸡群产蛋率70%以上,蛋重50g以上时开始人工授精。4.3.3

笼养人工授精的鸡群,对同一鸡群持续两天的人工授精后,第三天开始收集种蛋。4.4

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方法4.4.1

全价日粮除满足能量、蛋白营养外,更要注意影响蛋壳质量和种蛋内在营养的矿物质元和维生素的添加,具体应按引种公司提供的原则执行。4.4.2

科学管理4.4.2.1

种蛋的收集次数:上午3次,下午2次,并作好录。4.4.2.2

种鸡群管理:避免惊群、以减少畸形蛋、软蛋和坠卵的发生。4.4.2.3

对种鸡喂养人员实施生产指标管理:制订岗位责任、生产指标,奖惩制度,以提高管理水平。4.4.3

提高初产时种蛋合格率可通过推迟开产日龄提高初产蛋重来实现。4.4.4

选择设计合理的蛋鸡笼笼底弹性要好、笼底钢丝直径2.5毫米、笼底蛋槽坡度不不不大于8°;每个单笼装鸡不超出3只。每只鸡占笼底面积不不大于380平方厘米;原则种鸡笼破蛋率不超出2%。4.4.5生产性能:蛋种鸡生产性能应达成对应喂养品种的生产指标规定。4.5

种蛋的管理4.5.1

种蛋的收集产出的种蛋要及时收集,规定每两小时收集一次种蛋,应使用刷洗和清毒过的蛋托收集,经舍内消毒后送往种蛋库保存。收集蛋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4.5.2

种蛋的选择4.5.2.1

蛋形:蛋形指数(蛋的短径/蛋的长径)在0.72~0.76之间。4.5.2.2

蛋重:应按品种或品系的规定来选择。用于孵化的种蛋蛋重应在52~65克之间。4.5.2.3

蛋壳质量:蛋壳构造应紧密均匀,厚薄适中,蛋壳厚度约在0.28~0.35毫米之间。4.5.2.4

新鲜度:孵化种蛋越新鲜越好,普通夏季在常温下保存最长不能超出5天,冬季不能超出7天。4.5.2.5

蛋面清洁:种蛋蛋壳表面规定清洁,不能被粪便、饲料等污染。4.5.2.6

蛋壳颜色:同一品种(品系)的壳色应当一致,符合本品种(品系)的规定。4.5.3

种蛋的消毒4.5.3.1

消毒时间:在母鸡产蛋后立刻进行,每天应多次集蛋,多次消毒。4.5.3.2

消毒办法: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甲醛28毫米,高锰酸甲14克,密闭熏蒸30分钟,熏蒸环境的温度规定达成25~27℃,相对湿度在75%~80%。4.5.4

种蛋的保存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3~18℃,但最高不可超出24℃;相对湿度合理。4.5.5

种蛋的包装和运输4.5.5.1

包装:待运种蛋应采用规格化的种蛋箱包装。定时对蛋箱、蛋盘进行消毒。4.5.5.2

运输:运输时规定快速平稳。运输过程中夏天要防晒防雨淋,冬季要注意防冻。5

管理及防疫5.1

制度建设5.1.1

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制度上墙。编制雏鸡、育成鸡、产蛋鸡喂养管理操作规程;饲料配合加工操作规程;消毒、免疫操作规程等。5.1.2

疾病综合防控制度应符合《种禽场动物防疫准则》(DB23/T887)的规定。5.1.2.1

疾病综合防控制度指导思想树立强烈的防疫意识;坚持“防止为主”;坚持综合防疫。5.1.2.2

疾病综合防治程序和方法(1)种鸡场的隔离方法规定①场址选择、布局应符合本规范1的规定。同时应强调下列几点:②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分舍喂养,不得混养。③养鸡场应实施整场或整舍的“全进全出”鸡群周转制度。④避免其它禽类、家畜、鸟类及啮齿类动物进入鸡舍。⑤养鸡工作人员必须经更衣、淋浴、更换舍内工作服和消毒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鸡场。进场后不许串区、串舍活动。⑥鸡舍工具专用,不得带出鸡舍或舍间串用。⑦进入鸡场车辆及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和控制。⑧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不得混用。(2)消毒方法①消毒范畴鸡舍内部消毒:先用季胺盐类或(和)戊二醛、酸碱类或卤族等消毒液全方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鸡舍周边环境、鸡场进出口及道路的定时消毒。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边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带鸡消毒,使用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季胺盐类等对鸡无不良刺激的消毒药,对鸡及舍内环境进行定时消毒。②消毒办法针对不同的场地和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办法,如高压水喷枪冲洗,火焰消毒,紫外线灯消毒,酸、碱、盐等化学消毒药进行消毒,熏蒸消毒,鸡粪和垃圾的发酵解决等。③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喂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0)的规定。(3)科学的免疫①免疫程序制订的基本根据:根据本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种类的疫苗;根据疫病的检疫和监测状况,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疫苗性质、鸡群状况、环境等具体状况,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②发生传染性疾病的紧急方法:对烈性传染病等疫情要及时上报,对鸡场封锁、隔离,对病死鸡检查、剖检、采样、确诊、治疗和紧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