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_第1页
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_第2页
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_第3页
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_第4页
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

主要的巴基斯坦瑜伽派是藏传佛教瑜伽派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瑜伽派的许多分支都继承了这一学派,但仍然继承着卡玛卡计划、志贡卡计划、达巴卡计划和主要的巴基斯坦卡计划。元、明、清三代,主巴噶举派的苦行僧遍布天下,深入民间,流传深远,所以西藏有这样几句流行的说法:“藏人一半是主巴,主巴一半是苦行乞丐,苦行乞丐一半是圣人。”在藏族历史上主巴举派中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者,热垅寺的转世活佛甚至南至不丹,在那里建立了以主巴噶举派为国教的政教社会;因此,主巴噶举派的研究不仅是藏传佛教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不丹史研究的重点所在。但是,国内对于主巴噶举派一直缺乏认真的研究,甚至至今尚无一篇专论性的文章。王森先生的《关于西藏佛教史的十篇资料》(北京1965年)一书虽有专门的一节论述,但使用文献较少,对于活佛世系及中、晚期史是阙而不论的。王辅仁先生的《西藏佛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版,1982年)所言更少,亦无所补充。其他如杜齐、霍夫曼有关藏传佛教的专著也只是一笔带过。因此,本文勾稽藏文及西文有关史料,对主巴噶举派的历史及其在藏传佛教史中的作用作一分析,敬请有关专家学者补充修正。藏巴甲热寺院的主寺主巴噶举派的创始人是藏巴甲热·意希多吉(Gtsang-pargya-rasYe-shesrdo-rje,1161--1211),Gtsang-pa之称表示他是后藏人,具体地点为上年(Myang-stod,年堆,年楚河流域江孜以上地区名)的库勒(khu-le)。大约在他28岁时(1189年),他在拉萨河下游的朗木建主寺(Vbrug-dgon-pa)。据说建寺时适闻巨雷三响,遂名之为雷音寺,在藏语中,Vbrug有龙、雷之义,因为藏族认为雷是龙的吼声。不丹被称作Vbrug-yal,意为龙雷之国。该寺不仅成了主巴噶举的主寺,而且名声大著,一年之内,四方僧徒纷纷来到主寺从藏巴甲热学法,当时主寺附近建起了草舍千余间,其中住满了这些僧徒。藏巴甲热的老师是噶举派僧人林热巴·白玛多吉(GlingRas-papadmaRoy-rje,1128—1188),后者是帕木竹巴·多吉甲布(Phag-mo-gra-paRdo-rjeRgyal-po1110—1170)的弟子,他在热垅建热垅(Rwa[Ra]—lung)寺,该寺后来成了藏巴甲热的主要传承世系的中主巴(Bar-vbrug)的主寺。主巴噶举派又有上主巴(Stod-vbrug)、下主巴(Smad-vbrug)及南主巴之分,作为主巴噶举派的中心寺院主寺遂不大听说了。也没有什么记载,只有热垅寺成了西藏主巴噶举派,特别是中主巴的首要寺院了。热垅寺后来实行了转世活佛体系,活佛被称作主钦(Vbrug-chen),主钦是整个主巴噶举派的教主,第一世主钦是嘉旺杰·贡噶边觉(Rgyal-dbang-rjeKun-dgavPpal-vdyor1428—1476),他出生于后藏热垅地方,被视为藏巴甲热的转世,这当然是追认,但也有以藏巴甲热为一世主钦的。阿瓦都提巴·仁钦南杰(A-wa-dhu-ti-poRin-chcnRnam-rgyal)所著《贡噶边觉传》(Ppal-ldanBla-maPam-paviWdzad-paRmad-duByung-baNgp-wtsharPdud-RtsiviThig-po)有普那卡(squ-na-kha)版的木刻本,28面。贡噶边觉是热垅寺第十三任座主,是当时西藏的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之一,他致力于主巴噶举派在不丹的传播,使热垅寺与不丹的联系更为密切,他还亲临不丹,西至崩塘(Bum-thang),东至帕卓(sqa-gro)。这样的广范围旅行共有三次,他建了一批寺院庙宇及修炼处所,大多数至今仍存,其中最著名的是帕卓的多瞿昙(RdoMchod-rten),贡噶边觉曾在此作过较长时期的修炼。巴桑瓦尼亚,生态大陆第二世主为钦甲木养·却吉札巴(Vtam-dbyangsChos-kyiGrags-pa1478—1523),他并非热钦的主巴噶举派统治家族的成员,而是出生在甲鱼。第三世主钦是著名的白莲花(PodmaPkar-po,1527—1592),他是主巴噶举派史上最有成就的学者,人们认为只有五世达赖能与他相提并论。他1575年所成的《白莲教法史》(Chos-vbyungPstan-paviPadmaRgyas-qaviNyim-byed)1968年在新德里被罗开什·阐德拉(LokeshChandra)收入“百藏丛书”(Sata-ditakaSeries)75辑,刊布前有史密斯(SmithE.Gene)的导言,写得十分精彩。白莲花也不是主巴噶举派统治家族的成员,而是出身于工布的一个地方贵族家庭,地点为工棍汪热。第四世主钦是巴桑旺布(Ppaj-bsamPbang-po1593-1641),约1595—1616年在位的拉达克土王江央南杰(VJam-dbyangsRnam-rgyal)在1603年以后的几年中,曾请四世主钦去拉达克。使者专门去了主钦那里,但主钦并未去,因为在他的传记中找不到有关记载。也许是他当时年纪太小。他与阿旺南杰的转世之争是主巴噶举派史及不丹宗教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些我们下面再谈。第五世主钦是弥旁旺布(Mi-phamPbang-po,1641—1717),他是在四世死后一年或两年时认定的,他出生于洛札颗挺,在他掌教的后期,权力变得很大,被称作甲旺主钦(Rgyal-dbangVbrugVbrug-chen),成了巴举派北支(BYang—Vbrug)的总主教,而不丹法王(Zhabs-drung)世系成了主巴噶举派南支(lho-vbrug)的总教主。第六世主钦是噶举成烈(Gkar-brgyudVphrin-las,1718-766),出生于工布窝绒,他于1747年经拉萨赴拉达克。他的传记我们尚未发现。第七世主钦是贡止却吉囊巴(Kun-gzigsChos--kyisnang-ba1768—1822),又名密潘丹增朗结,出生于栋买鲁鼎。《七世主钦自传》(Miphamchoskyisnangbarangnyidkyirtogsbrjoddrangpovisabondampavichoskyiskalpajitsamnodpavirimpadanglhancigngesparbrjodparabgsalsnyanpavirngasgra)止笔于1817年。第八世主钦是晋美米珠旺甲(vjigs-medmj-vgynydbang-rgyal),又名阿旺密潘济美朗结,于道光十八年入瓶掣定,可能生于1823年,地点为江孜陆麻,57岁卒。第九世主钦是弥旁却吉旺布(Mi-phamchos-kyidbanh-po)又名吐丹朗结格勒改桑,出生于堆咙蔡德,可能生于1884年,于光绪十三年入瓶掣定。第十世主钦是克珠益希嘉措(KhedrupresheGyamtso),因为在三十年代九世主钦仍在世,所以他只能出生在以后的年月中。第十一世主钦晋美米珠旺吉多杰(JigmeMigyawangkyiDorje)是由十六世噶玛巴认定的,在大吉岭的多粗(DoTsuk)寺举行了坐床仪式,当年45岁,他的座寺位于大吉岭地区下苏加波奇(suiapokhri)的曼(Mem)茶园。主巴噶举派中心寺院的主治统治如前所述,中主巴的活佛转世体系实际上是从第二世主钦活佛却吉札巴(1478—1523)开始的,而自藏巴甲热(1161—1211)之后,主寺的住寺就成了中主巴或整个主巴噶举派的教主,后来主寺的住寺教主权又转移到了热垅寺的住持手中,这样一直沿续到了1959年。中主巴奉藏巴甲热为一世教主,1211年藏巴甲热去世,同年,由其哥哥拉娘(Ima-gny-an)的儿子本拉达玛僧格(Pbon-rasDar-maSeng-ge,1177-1237)继任二世教主(主巴噶举派中心寺院的住持)。所以,主巴噶举派从一开始就实行了教主亲族继承法。从藏巴甲热开始,实行了严格的独身生活,所以没有后嗣。二世教主于1237年去世后,由其叔伯兄弟熏奴僧格于同年继任教主。藏巴甲热共有弟兄七人,下面,我将主巴噶举派中心寺院教主的世系表列如下:我们知道:噶举派虽然在教义上属密宗,实践并奉行怛特罗(Tantra),但藏巴甲热也严守戒律,先受沙弥戒(十戒),后又从蔡巴(Mtshal-pa)噶举派的创始人喇嘛向(bL-mazhang1123—1193)。受具足戒(二五〇戒),从而成为比丘,这样就不能带妻子,主巴噶举派五世以前的教主因为没有子嗣,又不愿让教权落入外人手中,故实行了叔侄相继、堂兄弟相继的继承法。但从五世开始又有了子嗣,遂实行了父子相继。八世以后又实行了兄弟相继。所以从第一世系十二世,是藏巴甲热所属的甲氏家族(称作rGya-pa)教主世袭时期,从而形成小规模的宗教贵族,被称作主巴噶举派的第一期。到了第十三世的贡噶边觉(1428—1476,又称Rgyaj-dbangRun-dpal)教主时期,被称为中兴时期,这时的主巴噶举派有了较大的发展,产生了化身(sprul-sku)与转生(yang-srid)的想法,因为当时西藏宗教界活佛转世之风颇盛,主巴噶举派也无法摆脱这种流行的影响。十三世将印度著名行者纳罗巴(Naropa)奉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并自称为藏巴甲热的转世,从而使自己神格化。他积极在西藏南部传教,在那里获得了大批各阶层的信奉者,其中有掌有三万户的南部大贵族甲侯(Bya-ba)。贡噶边觉去世后,1478年生于甲域(即甲鱼Bya-yul)的甲侯家族的却吉札巴遂被奉为转世活佛,这是主钦制的由来。但当时的主钦制与教主制是分离的。第十四世教主是阿旺却吉甲波(Zgag-dbangChoskyirgyal-po约1464-约1537)。第十五世教主由二世主钦却吉札巴兼任。第十六世教主为阿旺丹帕坚赞(bstan-pavirgyal-mtshan1506—1538)。第十七世教主为弥旁却吉甲波(Mi-phamchos-kyirgyaj-po1543—1606)。第十八世教主为阿旺南杰(Naag-dbangrnam-r8yal1594—1651)。家族的、试验与和解从第十三世至第十八世教主时期,为主巴噶举派的中期,由于主钦转世活佛体系的出现,使主巴噶使主巴噶举派的教势日益增高,甲氏家族也因收受馈赠而出现了经济上的繁荣。白莲花的出现表现了该派在宗教上的集大成时期,他的著述在藏传佛教史上堪称顶峰之作。但是象自然规律一样,极盛之后就会出现衰落。先是甲氏家族内的财产纷争,后是排斥非甲氏家族人的教主及主钦地位,这样,矛头就对准了阿旺南杰。阿旺南杰1594年生于西藏的噶仲(Mgar-grong)祖寺,该寺就在主寺(即主巴噶举派的根本寺院VbrugByang-chub-gling)附近。他是十七世教主弥旁却吉甲波(又称Mi-phamChos-rgxal)的孙子,出生时其祖父正任教主。其父为丹帕尼玛(Bstan-pavinyi-ma1567一1619)。其祖父是以热垅寺为座寺的,但他对自己的儿子不大看重,却寄希望于孙子身上,他不仅要将自己的主要寺院及庄园交给孙子,还想让孙子成为主巴噶举派的教主和主钦活佛。但他并非甲氏家族的成员,甲氏家族对此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围绕谁是第三世主钦白莲花(1527—1592)的转世问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甲氏家族推出本家族在琼结出生的巴桑旺布(1593—1641)以为抗衡,斗争的结果以巴桑旺布掌握了第四世主钦大权而告结束。1616年,22岁的阿旺南杰流亡不丹,成了不丹第一世法王。在这场斗争中,甲氏家族得到了辛厦巴(Zhing-shag-pa)家族的支持。该家族的才旦多吉(Tshe-brtanrdo-rje)原是仁蚌巴的家臣,于1565年趁属民起义取得了政权,成为卫藏地区的实际统治者。阿旺南杰的母亲索南帕吉布迟(Bsod-namsdpal-gyiBu-khrid)是拉萨一位大官的女儿,曾先嫁给藏第悉(Gtsangsbe-srid,又称第悉藏巴)丹雄旺布(Bstan-bisrungdBang-po),后者是当时后藏的统治者,两人生了一个女儿,后离异。布迟又改嫁给了丹尼玛,遂生下了阿旺南杰。第悉藏巴是辛厦巴家族的世袭政权,丹雄旺布的儿子是第悉藏巴·彭措南杰,后者1612年以武力统治后藏,1618年又以武力控制了前藏,直到1620年病死,由其子丹回旺布继任第悉藏巴,后者生于1606年,1642年被固始汗杀死。阿旺南杰出生几年后,其父进入了三年修炼期,阿旺南杰被认定为白莲花的转世。不久,其父被邀至穷结(Vphyoug-rgyas),去参加甲氏家族巴桑旺布(1593—1641)的认定仪式,尽管这一认定不大理想,但由于辛厦巴家族的支持,一直未成否决。直到巴桑旺布的晚年,甲氏家族才真正奉他为转世。8岁那年,在祖父的主持下,阿旺南杰登上了主巴噶举派教主的法座,在此之前已受了沙弥戒。这等于认定了他是白莲花的转世,所以他的学经很早就开始了,他的一个主要老师是历算大学者拉旺洛卓(LHa-dbangblo-grossuresamatibhadra,后者曾从白莲花受学。后来耶稣会士卡塞拉(Cacella)和卡布诺(Cabral)在不丹曾见到他陪同着阿旺南杰。阿旺南杰从小学五明,很早就开始了修炼。12岁陪父亲去卫藏和南部藏区作长途旅行,朝拜诸圣地,他也去了东南,他的敌手巴桑旺布已在那里的桑牙却林(Gsang-snaagschos-gling)登上了白莲花的法座。该寺的当地施主甲巴地方首领(Sde-pabya-pa),试图举行喜庆仪式为双方和解,但失败了。因为阿旺南杰的座位比巴桑旺布的座位低一些,所以前者未参加。祖父死后的1606年,阿旺南杰(12岁)被从主寺带到热垅寺,登上了十八世教主的法座。1628年,耶稣会士卡布若将其列位西藏第五号政教领袖,但前四位是谁就不详了。参加他坐床仪式的有各派大喇嘛,如萨迦、噶玛、止贡、达垅、蔡巴及上、下主巴。各地首领也赠送了礼品,他们是:乃东则时(Bne-gdong-rtse-pa)、工卡巴(Gong-dkar-pa)、迟硕巴(Skyid-shod-pa)、雄巴(Shun-pa)、穷结巴(Vphyong-rgyas-pa)、甲巴(Bya-pa)羊卓巴(Yar-vbrog-pa)及甲则策钦巴(Ygyal-rtsertse-chen-pa)等。这表明,阿旺南杰的认定得到了西藏主要地方政教势力的广泛承认。但第悉藏巴与格鲁派却未派代表参加。从不丹来的各种朝贺使团最为热闹,但后来由于第悉藏巴彭措南杰(他比阿旺南杰小两三岁)的迫害,阿旺南杰不得不于1616年流亡不丹。治“巴拉巴派”的出现上主巴的创始人是衮波多吉(Mgon-porDo-rje,1189—1258),他出生于山南洛地札方,19岁在热垅寺跟随藏巴甲热出家,有人认为他的高足是邬坚巴·仁钦贝(U-rgyan-paRin-chen-dpa11230—1309),邬坚巴又将教义传给了羊噶巴·坚赞贝(Yang-dgon-paRgyal-mtshan-dpal1213—1258)。但也有人认为后二者是师兄弟关系。人们将巴拉巴·坚赞贝桑(Vbav-ra-bargral-mtshandpal-bzang1310—1391)视为羊巴噶的转世化身,他出生于日喀则东北部的向(Shangs)地,后在向地的巴拉扎(vbav-rabrag)建顿珠定(Don-grub-sding)寺,从而繁衍出巴拉巴派,该派被视为上主巴的一个支系。人们也称该派为向巴拉派,这很容易同香巴噶举派相混淆。坚赞贝桑在世时还建了巴拉扎卡(Vbav-ra-Brag-dkar),后人言该寺是珠钦巴拉巴(Gbrnchen-vbav-ra-pa)的座寺,后一名称是坚赞贝桑的异称,他也是苏浦巴(Zur-phug-pa)的弟子,曾建巴拉(Vba-ra)寺,后死于不丹的帕卓(Psa-gro)。巴拉寺是巴拉扎卡的简称,苏浦巴的学生还有熏奴嘉措(Gzhon-nurgyal-mchog[又作mtshan]1311—1390)。顿珠定寺可能是巴拉寺的异称。坚赞贝桑一生编了许多道歌,大部分时间是在西藏度过的,但他一生至少去过不丹两次,第一次是在主要的当地弟子的陪同下朝拜了节曲(Bkyer-chu)和塔藏(Stag-tshang)神龛。在他返回西藏的两年后,他听说塔藏的宗巴(Rdzong-pa,地方长官)与前藏的军队打了仗,宗巴手下的一百名随从被打败了,也可能是被杀了。宗巴是位宁玛派噶陀(Ka-thoa)支的喇嘛。坚赞贝桑还听说宗本与门巴(Smon-paMon-pa?)人闹了矛盾,造成了来自古尔(Gur)地的某一本波乃措(Dbon-ponetso)的死亡。这时,坚赞贝桑的不丹施主在秋季请他回帕卓,当时约为1345—1358年间,绛曲坚赞与萨迦政权正在争斗,坚赞贝桑为了避乱遂接受了邀请,在那里待了三年,不仅平息纷争,还弘扬了佛法,加强了与施主们的联系。但坚赞贝桑之后,巴拉巴派的事迹很少听说了。洛热巴ro防护寺下主巴的创始人是洛热巴·旺秋尊追(Loras-paPbang-phyugbrJson-vgrus,1187—1250),他出生于雄(Czhung)地区的札钦(Grags-chen)地方,十六岁追随藏巴甲热,所以,下主巴与上主巴一样都是从中主巴分出来的,后来在西藏及不丹对三派的区分并不严格,因为毕竟只是教主传承的区分,在教义及教法上则是一脉相承的。洛热巴曾在不丹的崩塘(Bum-thang)建却扎(Chos-brag,又名Chos-rje-brag)寺,后来垅钦巴(Klong-chen-pa)又在却扎寺座落的峭壁之上建塔尔巴林(Thar-pa-gling)寺。该寺后成为主巴噶举派在不丹西部的国寺,但到今天为止,该寺已成为宁玛派的一个尼庵。据说洛热巴是在不丹与藏巴甲热相遇的,7岁时已从后者那里接受了全部教义,这当然难以令人置信。13岁时他去了卡拉(Khara),在那里修炼了三年。后又去南措(Namtso)湖,湖中有一岛,岛上有两个洞穴,他在这两个洞穴作了长时间的修炼。史书记载他出们只背一袋青稞,有时饿了就吃兽皮衣服。经过多年的修炼后他终于达到了大圆满的境地。人们传说在一个夏天,他曾施法在岛和岸间搭一条冰路,当地牧羊人看到他一走过冰路,冰就在身后融化了,尽管这只是神话,但他的名声却借助神话传开了。他有一千名左右的弟子。但只建了上述两座寺院。却扎寺至今仍存,寺内有一壁画,上为钦垅巴(1308—1363),下为晋美林巴(1730—1798),钦垅巴的不丹转世是白玛林巴(Padma-gling-pa),他们都是宁玛派的僧人,表明该寺正完全从下主巴改为宁玛派了。拉达克土王tag-roam-r-pa所谓北主巴即拉达克的主巴噶举派,这是与南主巴相对而言的。拉达克的主巴噶举派是当地藏传佛教诸派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将主巴嘎举派传入拉达克的是塔藏拉巴·阿旺嘉措(Tsag-tshangras-panaag-dbangrgya-mtsho,1574—1651),他虽出身于萨迦昆氏(Vkshon)统治家族,但却是主巴噶举派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拉则巴·阿旺桑布(Lha-rte-bangag-dbang-bzang-po1546—1615)的忠实弟子。拉则巴是卫藏贡嘎宗(Gong-dkar-rdzong)附近中主巴的德钦却廓(bpe-chenchos-vkhor)寺荣增(Yongs-vdzin经学教师)的转世,对西部西藏的传教事业十分热心,其后继者们成了拉达克诸国的国师(dbu-bla)。塔藏拉巴致力于主巴噶举派在西部西藏的传播。1613年,他去乌仗那(UddiYana现在巴基斯坦的斯瓦特Swat河谷),尔后,应德巴嘉措(Bde-bargya-mtsho)的邀请访问了拉达克的桑噶。德巴嘉措是桑噶主要寺院巴丹(Vbar-gdan)寺的创建者,属南主巴支系,该寺建于1618年。这时,塔藏拉巴见了几个芒域(拉达克)土王的使者,遂被召集去见该王,但据说未受礼遇。1616年后期,塔藏拉巴从乌仗那来到拉达克,在甲(rgya)地落脚,作为当地头人(jo-bo)的客人,该头人是主巴噶举派的施主。此地名Rgya与藏巴甲热所属的甲氏族名同为一字,表明该头人与甲氏或许同为一族。且头人家族中有一仲巴首领(Drung-pabde-ba)是白莲花的弟子。塔藏拉巴此次在王室中受到了礼遇,他在甲地及海密(He-mis)待了约三年,直到1620年,他才带着约二十名弟子(拉达克人)回到了卫藏。大约在1618年,他使拉达克人与德钦却廓寺的荣增首次有了接触。1622年,塔藏拉巴经古格回到了拉达克,拉达克王后彭措(Phun-tshogs)建议他在拉达克王室中专注于修行。他再次赴甲地,受到了头人的极大尊荣。后又赴巴果,为已故的拉达克土王江央南杰作了法事,还为西部西藏与拉达克的和平作了有益的交涉。这时的拉达克土王为僧格南杰。1624年,他在旺列(Wam-le)建成了气势堂皇的德钦南杰(Bde-chenrnram-rgyal)寺,后以该寺为自己的座寺。该寺于1974年毁于地震。塔藏拉巴在拉达克时,王室经常请他去作法事。1622年,属南主巴支系的达纳寺(Stag-sna)的住持穆津巴(Smu-rdzing-pa)为古格王与拉达克土王之间缔结了三年的和约。这说明该派在二者之间是有一定面子的。1632年,拉达克土王派了几个使节去见主钦及主巴派的德钦却廓寺和甲节曹(Rgyal-byed-tshal)寺的主持,表明了与藏地主巴派加强联系的愿望。1638年,桑噶的政教领袖德巴嘉措受到被拉达克吞并的危险,遂逃入了卫藏,1640年死在那里。塔藏拉巴最后一次从西藏回到拉达克为1630年,尔后成了影响王室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使王室与热垅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且建成了德垅南杰寺及规模宏大的绛曲桑林寺(Byang-chubbsam-gling),后者一直是拉达克的王室寺院,位于海密。1649年,塔藏拉巴应古格土王英札菩提南杰(僧格南杰的次子)的邀请访问了那里的托林寺,后回到了海密。这时他接见了固始汗派来的一个蒙古使者,他使拉达克与西藏的和硕特蒙古人之间有了较好的关系。1649年,拉达克土王僧格南杰的遗孀向卫藏派了一个使团,其中就有主巴派海密寺(绛曲桑林寺的异称)的代表,这也是有一定意义和作用的。1650年,塔藏拉巴向西藏派了最后一个使团由,行茶僧阿旺德勒(Ngag-dbangbde-legs)率领,前去朝见达赖、班禅、主钦及访问贡嘎附近主巴噶举派的德钦却廓寺。贡嘎县在《明史》被译作“公哥儿寨”,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羊卓雍湖以北(今天的县人民政府驻腊麦)。此行安排了每年向卫藏派遣学习僧人的事宜,但此时的西藏地方政权与主巴派起了冲突。1651年1月29日塔藏拉巴在海密去世。1663年,应拉达克土王德丹南杰的要求,僧人阿旺贡噶伦珠土登格勒穷纳素南坚赞贝桑布(Ngag-dbangKun-bgavIhun-gaubThub-bstandge-legsVbyung-gnasbsodnamrgyal-mtshandpal-bzang-po)完成了《塔藏拉巴传》(Nal-vbyorgyidbang-phyugAudiyanapaNgag-dbangmtshovirnam-tharlegs-brisvaidūryadkar-povirgyud-шang)。后在拉达克南部找到了他的转世,名阿旺措结多吉(Ngag-dbangmtsho-skyesrdo-rje),此转世在1684年拉达克与西藏缔盟时起过一些作用。塔藏拉巴死后,拉达克土王曾致函主钦与达赖,要求派主巴经师来拉达克,为了不开罪在西藏掌权的格鲁派,也象征性地要求也派格鲁派经师来。1652年4月达赖去了北京,德钦却廓寺的荣增为此赴拉萨处理此事。为此事来拉萨的还有噶尔(Dgar)寺的强佐(Phyag-шdzob)珠交(Grub-cog),该寺即前面谈到的四世主钦驻锡的桑牙却林寺,又名Byargsang-sngagschos-gling,位于达旺北部。尔后,珠交与作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的·香札什则巴(Shangsbkra-shisrtse-pa)一起赴拉达克。1655年,荣增(德钦却廓寺的)派四世主钦的弟子珠旺活佛(Grub-dbangRin-po-che)充任拉达克王室的主巴经师,西藏地方政权为此行提供了种种必需品,以希望拉达克土王照顾格鲁派。五世达赖还在珠旺临行前接见了他。但珠旺及其僧人在拉达克因过于贪财,所以名声不大好。珠旺在拉达克显然没活几年,因为在1661年底,拉达克土王派庙祝(Gnyerpa)仲措巴(Grong-vtsho-ba)去拉萨向已故的珠旺致祭。陪同庙祝的有大臣(Blon-po)阿觉吉吉(A-jokhyi-gu)及顿珠培(D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