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业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业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业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业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业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选择题。1、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2、B2、AB2的结构式分别为A=A、B-B、B-A-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若生成2molAB2(g)则吸收的热量为(El-E2)kJ

B.

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C.

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D.

生成2molB-B键放出E2kJ能量2、已知:,则的反应热是()A. B. C. D.3、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A.碳的燃烧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4、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ΔH依次为-akJ·mol-1、-bkJ·mol-1、-ckJ·mol-1(a、b、c均大于0)。可利用甲烷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制备CO和H2:CH4(g)+CO2(g)2CO(g)+2H2(g)ΔH1、CH4(g)+H2O(l)CO(g)+3H2(g)ΔH2。试推算()A.ΔH1=(a-2b+2c)kJ·mol-1B.ΔH1=(b+c-2a)kJ·mol-1C.ΔH2=(b+3c-a)kJ·mol-1D.ΔH2=(3b+c-a)kJ·mol-15、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铜墙铁壁、铜心铁胆、金戈铁马、百炼成钢等成语向人传递正能量。工业上,冶炼铁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s)+O2(g)=CO2(g)ΔH1=akJ·mol-1②CO2(g)+C(s)=2CO(g)ΔH2=bkJ·mol-1③Fe2O3(s)+3CO(g)=2Fe(s)+3CO2(g)ΔH3=ckJ·mol-1④2Fe2O3(s)+3C(s)=4Fe(s)+3CO2(g)ΔH4=d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a、b、c、d均不等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B.C(s)+eq\f(1,2)O2(g)=CO(g)ΔH=(a+b)/2kJ·mol-1C.d=3c+2bD.CO(g)+eq\f(1,2)O2(g)=CO2(g)ΔH<akJ·mol-16、如图所示,ΔE1=393.5kJ,ΔE2=395.4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1.9kJ热量B.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D.1mol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CO2的总能量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不能用保温杯代替简易量热计B.若用溶液,分别与盐酸和溶液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不相等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可以用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D.为了简化装置,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中的搅拌器可以用温度计代替8、Pd-Co-硅藻土可作NaBH4释氢时的催化剂,则向释氢反应NaBH4+2H2O4H2↑+NaBO2△H=-75kJ·mol-1中加入该催化剂后△H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D.无法判断9、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分别燃烧生成CO和CO2所放出的热量,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 D.不能肯定10、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一次性倒入小饶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H偏大D.改用25mL0.50mol/L盐酸和25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H比原来的偏小11、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动力能源。一种制H2的方法如图所示,该过程中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不存在键的断裂与生成C.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12、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A.0.2QB.0.1QC.5Q D.10Q13、已知在25℃、101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标准燃烧热。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ΔHc)如下表: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C4H10)异丁烷(C4H10)ΔHc(kJ·mol-1)-891.0-1560.8-2221.5-2878.0-286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烷烃的标准燃烧热所指的稳定氧化物是指CO2气体和液态水B.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kJ·mol-1D.在101kPa下,甲烷的热值是891.0kJ·g-114、下列关于两个反应的△H的判断,正确的是()S(s)+O2(g)=SO2(g)△H1;2S(s)+3O2(g)=2SO3(g)△H2A.△H1>0,△H2>0 B.2△H1>△H2C.△H1<0,△H2>0 D.△H2>△H115、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ΔH2>0 B.ΔH3=ΔH1-ΔH2C.按Cl、Br、I的顺序,ΔH3依次增大D.ΔH1越大,HX越稳定1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灼热的氧化铜与H2的反应17、下列过程中△H<0的是()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冰中氢键键能为20。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由于键能,故单质的沸点:C.实验测得环己烷、环己烯和苯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3747和-3265,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其不属于有机物范畴二、填空题。(4题)19、为了研究A+B=C+D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填“高”或“低”)。(2)该反应为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4)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20、某化学反应中,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填“A”或“B”)表示。21、(1)已知:Ⅰ.C(s、金刚石)+O2(g)===CO2(g)ΔH1=-395.4kJ·mol-1;Ⅱ.C(s、石墨)+O2(g)===CO2(g)ΔH2=-393.5kJ·mol-1。①石墨和金刚石相比,石墨的稳定性________金刚石的稳定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石墨中C—C键键能________金刚石中C—C键键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知H2O(l)H2O(g)ΔH=+44kJ·mol-1,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22、已知:NO(g)+CO2(g)=NO2(g)+CO(g)ΔH1;2CO(g)+O2(g)=2CO2(g)ΔH2则2NO2(g)2NO(g)+O2(g)的反应热ΔH=__(用含△H1,△H2的代数式表示)。三、综合应用题。(1题)23、I.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如图是和反应生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请问该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

放热或吸热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反应用到的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请写出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II.已知。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3)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业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一、选择题。1、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2、B2、AB2的结构式分别为A=A、B-B、B-A-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若生成2molAB2(g)则吸收的热量为(El-E2)kJ

B.

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C.

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D.

生成2molB-B键放出E2kJ能量【答案】A2、已知:,则的反应热是()A. B. C. D.【答案】A3、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A.碳的燃烧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答案】C4、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ΔH依次为-akJ·mol-1、-bkJ·mol-1、-ckJ·mol-1(a、b、c均大于0)。可利用甲烷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制备CO和H2:CH4(g)+CO2(g)2CO(g)+2H2(g)ΔH1、CH4(g)+H2O(l)CO(g)+3H2(g)ΔH2。试推算()A.ΔH1=(a-2b+2c)kJ·mol-1B.ΔH1=(b+c-2a)kJ·mol-1C.ΔH2=(b+3c-a)kJ·mol-1D.ΔH2=(3b+c-a)kJ·mol-1【答案】D5、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铜墙铁壁、铜心铁胆、金戈铁马、百炼成钢等成语向人传递正能量。工业上,冶炼铁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s)+O2(g)=CO2(g)ΔH1=akJ·mol-1②CO2(g)+C(s)=2CO(g)ΔH2=bkJ·mol-1③Fe2O3(s)+3CO(g)=2Fe(s)+3CO2(g)ΔH3=ckJ·mol-1④2Fe2O3(s)+3C(s)=4Fe(s)+3CO2(g)ΔH4=d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a、b、c、d均不等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B.C(s)+eq\f(1,2)O2(g)=CO(g)ΔH=(a+b)/2kJ·mol-1C.d=3c+2bD.CO(g)+eq\f(1,2)O2(g)=CO2(g)ΔH<akJ·mol-1【答案】B6、如图所示,ΔE1=393.5kJ,ΔE2=395.4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1.9kJ热量B.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D.1mol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CO2的总能量【答案】D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不能用保温杯代替简易量热计B.若用溶液,分别与盐酸和溶液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不相等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可以用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D.为了简化装置,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中的搅拌器可以用温度计代替【答案】C8、Pd-Co-硅藻土可作NaBH4释氢时的催化剂,则向释氢反应NaBH4+2H2O4H2↑+NaBO2△H=-75kJ·mol-1中加入该催化剂后△H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C9、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分别燃烧生成CO和CO2所放出的热量,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 D.不能肯定【答案】B10、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一次性倒入小饶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H偏大D.改用25mL0.50mol/L盐酸和25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H比原来的偏小【答案】D11、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动力能源。一种制H2的方法如图所示,该过程中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不存在键的断裂与生成C.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12、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A.0.2QB.0.1QC.5Q D.10Q【答案】D13、已知在25℃、101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标准燃烧热。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ΔHc)如下表: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C4H10)异丁烷(C4H10)ΔHc(kJ·mol-1)-891.0-1560.8-2221.5-2878.0-286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烷烃的标准燃烧热所指的稳定氧化物是指CO2气体和液态水B.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kJ·mol-1D.在101kPa下,甲烷的热值是891.0kJ·g-1【答案】A14、下列关于两个反应的△H的判断,正确的是()S(s)+O2(g)=SO2(g)△H1;2S(s)+3O2(g)=2SO3(g)△H2A.△H1>0,△H2>0 B.2△H1>△H2C.△H1<0,△H2>0 D.△H2>△H1【答案】B15、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ΔH2>0 B.ΔH3=ΔH1-ΔH2C.按Cl、Br、I的顺序,ΔH3依次增大D.ΔH1越大,HX越稳定【答案】D1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灼热的氧化铜与H2的反应【答案】D17、下列过程中△H<0的是()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D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冰中氢键键能为20。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由于键能,故单质的沸点:C.实验测得环己烷、环己烯和苯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3747和-3265,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其不属于有机物范畴【答案】B二、填空题。(4题)19、为了研究A+B=C+D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填“高”或“低”)。(2)该反应为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4)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答案】(1)高(2)放热(3)低(4)2Al+6HCl=2AlCl3+3H2↑(或2Na+2H2O=2NaOH+H2↑或NaOH+HCl=NaCl+H2O)20、某化学反应中,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填“A”或“B”)表示。【答案】放热A21、(1)已知:Ⅰ.C(s、金刚石)+O2(g)===CO2(g)ΔH1=-395.4kJ·mol-1;Ⅱ.C(s、石墨)+O2(g)===CO2(g)ΔH2=-393.5kJ·mol-1。①石墨和金刚石相比,石墨的稳定性________金刚石的稳定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石墨中C—C键键能________金刚石中C—C键键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