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与生活用铜_第1页
彭州市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与生活用铜_第2页
彭州市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与生活用铜_第3页
彭州市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与生活用铜_第4页
彭州市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与生活用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彭州市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与生活用铜

1996年3月,在成都西北部彭州市工业街道的地质队宿舍强行发现了一个捐赠空间(图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州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唐西州文化层,产中国至汉代长6座古明纪该窖藏已被施工破坏,仅残存底部。通过对窖藏所在地的地层清理,该处地层堆积如下:第1层:灰黑土,厚约15~25厘米,为现代农耕土。第2层:青黄土,结构较致密,深约25~45、厚约10~20厘米。出土青花瓷碎片和残砖瓦片等,为明清文化层。第3层:浅黄土,结构较致密,深约45~60、厚约10~15厘米。出土有青黄、米黄、灰青釉等各类碗、罐残片,为唐宋文化层。第4层:灰黄土,结构较致密。出土有井圈、绳纹瓦片等,其深度、厚度不详,属于汉代文化层。窖藏开口于第2层下,开口距地表深0.45米。仅残存西北角,北壁残长0.35、西壁残长0.3、残深0.7米。该窖藏应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坑。由于器物多已被民工取出,后收集上来,所以大部分器物不能明确其在窖内的位置和放置方式。窖内只残存铜鼎、铜器口、石砚等器物,共5件。其中形体较小的器物被置于形体较大的器物内,重叠放置。二取出遗物出土器物共70余件,包括瓷器1件、石砚2件,其他均为铜器。(一)结构和纹样设计出土铜器共70余件(套),分为佛教造像和生活用具两大类,此外还有一些碎片,不能清楚其准确数量。其中58件(套)生活用具较完整,种类有琮、鼎、甗、盒、高、壶、盘、瓶、环、甑、罐、山形饰等。从残片分析,还有甑、高领罐、方壶等器物,以及器座、圈足、环耳、铺首等附件。现将生活用具介绍如下。1.琮4件。分为大小两类,每类各2件,形制相同。标本CPJ:1,大琮,长方柱体,内圆外方,两端出射,射呈圆筒形,上小下大,均封口。在柱体外壁四面中间,开出2厘米宽的竖向凹槽。四隅略凸起,凸面之间被凸棱线分为八节,每节高2.8厘米。在两节凸棱之间,又被一短凸棱横分为上下两段。每面中间的竖槽内装饰两个龙纹,头上尾下,两龙首尾相连。龙纹錾刻而成,均为阴线,錾痕明显。每节内以云雷纹衬地,共4组,呈“田”字形排列。凸棱为锤而成,云雷纹采用失蜡法做成。每壁单独一片,共4片。上下的射呈圆筒形,各一段;封口为圆形片,上下各1片。上下射径5.5、上下射高1.5厘米,宽7.2、通高22.4厘米(图二:1、八)。小琮与大琮的形制、工艺相同,只是尺寸略小。上下射径4.8、射高1.1厘米,宽6.1、通高17.5厘米。2.壶5件。分为三足壶、蒜头扁壶、执壶、长颈壶等。整件器物分别铸造后再焊接成一体。其中上半部分包括唇部、颈上素面部分、颈下有纹饰3个部分,下半部分包括腹上部素面部分、中部有纹饰部分、下腹部素面3个部分。下腹部素面部分又由3个弧片组成,足部则由正面弧形片、背面平片两部分组成。纹饰采用锤、刻划两种工艺。口径14.8、腹径34、通高66厘米,颈高36.7、腹高29.3厘米,颈部平均厚0.2、腹部平均厚0.4厘米(图二:2、九)。蒜头扁壶1件(CPJ:20)。方唇,直口,头部呈八棱蒜头状。束颈,阔肩,扁腹呈椭圆形。喇叭形高圈足,足底平面呈长方形。肩部有2个铺首衔环,腹部平面略外凸,上有2圈粗凹弦纹。一耳和底残。整器为头、身、足部分别锤成型,再连成一体。口径1.4、最大腹径7.2、足径2.5~5、通高10.5厘米,腹厚4厘米(图三:2)。长颈壶1件(CPJ:16)。分为颈和身两部分,可拆分。长颈,阔肩,圆鼓腹,平底,高圈足,内底实际位于圈足下部。腹部饰2个对称的扉棱,棱缘为锯齿形。颈饰水波纹、云雷纹和团花纹。肩部饰一周水波纹带,上下各有一周细凹弦纹。腹中部的主体纹样为4个对称的兽面纹,大眼,粗眉,花蕾形鼻,桃形耳。衬地纹样可分为五层,其中第一、五层为变形云纹,第二、四层为雷纹,第三层为圆形云纹。足中部饰上一周、下两周细凹弦纹,内饰蝉纹。整器各部件分别锤成型,分为腹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圈足、平底等,而后再焊接成一体。纹饰多采用錾刻工艺。口径10.7、最大腹径26、足径18.1、通高44.6厘米(图三:1、一〇)。3.鼎2件,分为2式Ⅰ式1件(CPJ:31)。方唇外侈,唇内中空,深直腹,平底内凹。三足已残,底部有三足残后留下的痕迹。腹部有3个扉棱,呈片形,脊上多曲,与足在同一竖直位置。唇部饰一周方形雷纹,腹部纹样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饰3组兽面纹,兽面纹两侧饰变形龙纹,衬地为圆形云纹。下层亦饰3组变形兽面纹,以扉棱为兽面中间的鼻,两侧有眼、耳等。下衬圆形云纹地。内壁口部有铭文“汉鼎隹其子孙”,为阳文,与鼎体同时铸成。器身三模铸造成型,底部有明显的接缝。口径25.3、唇宽1.1、腹径21.5、残高16厘米(图三:4、二二:1)。Ⅱ式1件(CPJ:36)。盘口,方唇,深直腹,弧底,下接3个矮兽蹄足。口径9.8、腹径8.5、通高10.9厘米(图四:2、一一)。4.甗6件。分为2式,另有不成套的鬲形足2件。Ⅰ式1件(CPJ:14)。由甑和鬲组成,两部分可拆分。甑的方唇中空,直腹,下腹向内折收,中空无底。内折处附3个长条形支钉,外侈,内套于鬲腰内。腹上部有2个对称的方形附耳,也呈“U”形。鬲为束腰,3个袋形足,分裆,每足由一铜片曲成,足内面未封,呈凹槽形。两足之间的足上部有3个对称的云形环耳,中空。整器各部件分别锤成型,然后再焊接成一体。例如,甑的口腹部、腹下转折部、底内折部分别成型,其中口腹部又分为竖直的3块,底内折部分为两块。甑耳的各个面分别成型,再焊接成一体,与甑身用圆铆钉相接。鬲分为束腰和足两部分,足部则每足单独成型。鬲耳由两片组成后再焊接于鬲身。纹饰多采用錾刻工艺,乳丁则为铸造后焊接于甑身。甑口径32.8、腹径30.8、高42厘米,鬲腰径24.4、高34.7厘米,通高76.7厘米(图五、一二)。ⅡⅡ式4件。大小、形制相同,甑体与鬲身均无附耳。标本CPJ:15,甑和鬲两部分可拆分。甑为方唇,敞口,直腹,下腹向内折收,中空无底,腹部有对称的小扉棱。鬲为束腰,3个袋形足,足下部为长方瓦形,每足由一铜片曲成。甑部纹样由上而下分为4层,用4周弦纹将其分开。第一层饰一周蝉纹,呈三角形,内装饰窃曲纹。第二、三层装饰六瓣花纹,第四层为四瓣花纹。鬲的束腰上装饰多重弦纹,肩部有一周圆乳丁纹。甑的腹部有一道宽约2、长约4厘米的修补痕。口径15.6、通高23厘米。甑高11.2厘米,鬲高11.8厘米(图四:3、一三)。甗足2件。标本CPJ:30,平顶,,高直束腰,3个袋形足,足下部为长方瓦形,足尖外撇,足与足相接处内凹。每足上饰2个圆形乳丁纹。足的顶面纹饰由内外两层组成。中心纹样由三角形组成一周,呈圆形。外层纹样饰于两周弦纹内,为连续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侧边均为双线,形成高凸的阳线。平顶内侧用阳线篆书,为“圆篆甗汉□男平永宝用”。足与腰分别做成后焊接成型,每足由一铜片分别锤成型。鬲足腰径13、通高18厘米(图四:1、二二:2)。5.器口3件。不成套,只有上半部分。分为2式。Ⅰ式1件(CPJ:58)。尖唇,敞口,直腹,下腹向内折收,中空无底。整器纹饰被弦纹分为3层,上下两层纹样相同,均以卷云纹为主体纹样,下衬圆形云纹地。中层饰乳丁纹5排,上下错位排列,乳丁尖而高。整器铸造成型,范缝明显。乳丁为锤成型后焊于器身上,纹饰则均采用锤、刻划工艺。口径21.2、底径15.3、通高13厘米(图六:3)。标本CPJ:24,最上层饰一周缠枝纹,口径16.5、通高8.5厘米(图六:5)。6.尊2件,分为2式。Ⅰ式1件(CPJ:10)。为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只存上半部分。尖唇,侈口,长直颈。颈上有对称的扉棱4个,扉棱较厚,顶端尖而上翘,颈部纹饰被两周凹弦纹分为上下两组,上组为简化蝉纹,尖部向上,内饰大小两组窃曲纹,以雷纹衬地。下组纹样为虺龙纹,以雷纹衬地,龙大眼,长身曲为横“S”形。整器铸造成型,范缝明显。扉棱锤成型后,焊于器身上,纹饰采用锤、刻划工艺。壁厚0.3、口径18.7、通高13.3厘米(图六:1)。Ⅱ式1件(CPJ:40)。方唇,盘口,束颈,圆肩,弧腹下收,底残。颈部弦纹间饰一周乳丁纹。腹部纹样分为上下两层,以凸弦纹相隔。上腹部有8个方形纹,内为不规则的卷曲纹。下腹部为6组卷曲的不规则云纹,略似窃曲纹。整器铸造成型,腹部纹样锤而成。口径23.8、腹径22.5、底径13.2、通高21.2厘米(图六:2、一四)。7.鬲1件(CPJ:19)。器口与腹均呈三棱形。方唇,小盘口,长束颈,垂腹,连裆,3个兽形足较矮。下腹所饰卷云纹,纹样锤成高浮雕。口径5.7、最大腹径8.2、通高16.5厘米(图七:2)。8.瓶11件(套),分为3式。Ⅰ式3件。形制、大小相同。标本CPJ:17,圆唇,口微敞,细长直颈,球形腹,平底,喇叭形圈足。锤成型,器表抛光。足与身分别成型,而后连接成一体。口径2.2、底径4.2、最大腹径7.5、通高17.1厘米(图七:1)。Ⅱ式2件。标本CPJ:18,整器呈八棱状,口、腹、足均为八棱形。方唇微内敛,盘口,长直颈,球形腹,平底,喇叭形高圈足。圈足底部向外突出,形成台面。器表抛光,锤成型。足与身分别成型,而后连成一体。口径3.7、底径5.7、最大腹径7.3、通高17.8厘米(图七:3、一七)。Ⅲ式6件。均为铸造成型,其中3件是瓶下部的腹足部,另3件是上部的口腹部分。此式瓶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从腹中部分开,可拆分。标本CPJ:32,瓶口肩部。方唇,直口,长直颈,溜肩,中空。口部饰2周凸弦纹,颈下部和肩部饰纹样4层。第一层为细密的弦纹,第二层是一周方形雷纹,第三层是水波纹,第四层由上部一周小乳丁纹和下部一周方形纹组成。方形纹内饰涡纹,四角饰三角形纹。口径6.7、底径17.5、通高21.8厘米(图一九:1)。标本CPJ:34,瓶口肩部。其形制与标本CPJ:32相同,惟口部较厚,颈下部和肩部装饰纹样3层。第一层呈竹节形,第二层为水波纹,第三层是一周缠枝纹。第二、三层之间以凸弦纹相隔。口径3.8、底径10.4、通高17厘米(图一九:3)。标本CPJ:33,瓶腹足部。方唇,弧腹,足高而略束,平底内凹,形成假圈足。腹部纹样分为两层,用3周凸弦纹隔开。上层为卷云纹,又似窃曲纹。下层为三角形蝉纹,尖部向下,尖上饰小圆圈纹。圈足饰细密的弦纹。内壁残存厚约1厘米的黑色范泥。口径16.5、底径11.3、高11厘米(图一九:2)。标本CPJ:35,瓶腹和足部。其形制与标本CPJ:33近同,惟腹部上层饰方形雷纹一周,下层饰三角形蝉纹,内饰对称的卷曲纹。足部有4周凹弦纹,将足分为数段。内壁残存厚约1厘米的黑色范泥。口径10.4、底径5.4、高7.4厘米。均为铸造成型(图一九:4)。从其大小分析,标本CPJ:32与CPJ:33可能为一套,标本CPJ:34与CPJ:35可能为一套。9.盘4件,分为平底盘和三足盘两类。平底盘1件(CPJ:6)。宽平折沿,方唇,沿面微凹,斜直腹,大平底。腹部纹饰用一周凸弦纹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饰一周雷纹。下层饰一周蝉纹,倒三角形,双凸线边,内饰卷云纹。整器锤成型,纹饰均采用失蜡法。口径21、沿宽0.7、底径18.6、通高2.4厘米(图七:4)。三足盘3件。大小、形制相同。标本CPJ:37,尖唇,平折沿较宽,直腹,大平底,3个兽蹄形足。腹部饰有不规则的卷曲纹,呈二方连续形,纹样为阳线。内底有一周尖凸弦纹。足上方根部为一个半截面,托住底部。口径25.9、腹径24.1、腹深3.2、通高7.6厘米(图七:5、一五)。10.盒3件。分为圆盒和方盒。圆盒1件(CPJ:7)。圆鼓形,盖与器身形制相同,上下扣合。盖为平顶,斜直腹微弧,平唇。足残,从底部残痕可知,足为六边形。盖上部饰一周乳丁纹,中部饰2周凹弦纹。整器铸造成型,乳丁纹与器盖、器身同时铸造成型后再磨光,凹弦纹则采用了锤工艺。口径7、盖径7、残高3.3厘米(图一六、二〇:7)。长方形盒1件(CPJ:8)。整器呈长方形。方唇内折,斜直腹,平底,下接仿木形底座。锤成型。口径13.5~19、通高7.2厘米(图二〇:3)。11.器座3件。马形器座1件(CPJ:2)。为一匹站立的马的造型,马身瘦长,身材较矮小。马头上双耳直立,额上有细密的鬃毛。大眼,鼻孔较大,闭嘴,略龇牙。长颈微右倾,颈上只于左侧有长而密的鬃毛。四足短而粗,右前足微曲,尾已残。马背正中有一小段残孔,上部残。左右合范成型,背部范缝明显。头部五官运用锤工艺,鬃毛则采用刻划工艺。通高9.7、长13厘米(图二O:4)。长方盒形器座2件。大小、形制相似。标本CPJ:3,整器呈长方盒形,足上部竖直,下部呈云纹形状,每足上均有两个小镂孔。身呈长方盒形,略小于足部,足与身两部分由一条凸棱分隔开。器身正背两面饰相同的狮纹,狮子大圆眼,利齿,鬃毛飞飘,仅见三足。两侧面各有铺首,呈兽头状,嘴内套一可活动的圆环。身、足、底等各个面分别锤加工成型,而后焊接成一体。狮纹、铺首、套环铸造成型后,再用刻划技法加工细部,再与器身铆接。身长8.3、宽6、高4.3厘米,足长11.5、宽8.7、高4厘米,通高8.3厘米(图二O:2)。标本CPJ:4,盒身略呈上小下大,足下部云纹内卷。盒身四壁刻划柿形开光,内饰狮纹与铺首。足正面上部饰3个圆形镂孔,呈“品”字形排列,共两组,两侧各饰一组。身长8.1~8.4、宽6.2、高4.5厘米,足长10.9、宽8.2、高3.9厘米,通高8.4厘米(图二〇:1)。12.锅1件(CPJ:23)。方唇,敞口,束颈,直腹略弧,圜底。口上对称有两个立耳,呈片状,半环形。口径32、通高13厘米(图二〇:5)。13.山形饰1件(CPJ:25)。圆长柱形,表面和顶部凹凸不平,呈假山形状,平底,中空。高10.4厘米(图一八、二〇:10)。14.方筒形器1件(CPJ:22)。长方筒形,中空,腰部微束。4块长方形铜片锤成型,整器焊接成型。直径14.8、高26.2厘米(图二〇:9)。15.构件5件。长方形片3件。标本CPJ:24,长方片,折边,边缘凹凸不平,中部略向上凸起。正中有一个大圆孔,孔边不规整,四角各有两个小圆穿孔。长13、宽10厘米(图二〇:8)。圆形片1件(CPJ:38)。圆片上有穿孔5个,中心一孔,另外四孔等距离位于四周,孔边缘高凸。一面饰有纹样,用两道凸弦纹将其分成内外3层。最外一层饰一周方形雷纹,中间层为卷曲的蔓草纹,最内层饰水波纹。纹样线条为凸起的阳线。直径17.5厘米(图二一:1)。盒形构件1件(CPJ:56)。长方形,上大下小,中空呈盒状。顶部平面和侧面均有孔,底部两端有长方环形扣。正面刻铭“赵辅端造”四字。由铜片焊接而成。最宽6.1、高6.2、最厚2.8厘米(图二〇:6)。16.足、耳等附件,共6件。圈足1件(CPJ:26)。为大喇叭形圈足,上部器身与足相连,只残存很少的部分。足唇尖,外敞,束颈。纹样凸起,分为上下两层。颈部饰不规则的卷曲纹,似变形龙纹,口部饰一周连续的方形雷纹。上部有修补痕。足径13.2、残高9.7厘米(图二〇:11)。圆环形耳2件。标本CPJ:5,圆环的截面呈“工”字形。环的内外均外凸,形成凸棱;上下平面呈凹槽形,上部凹槽较浅,下部凹槽较深。上槽内底满饰变形雷纹。整器铸造成型,再锤加工细部,雷纹采用失蜡法做成。外径13.5、内径9.3、高1.2厘米,上槽深0.3、下槽深0.6厘米(图二一:2)。钏形耳1件(CPJ:27)。由铜片弯曲成圆圈形,有长约4.5厘米的一段内弧。外侧面中间饰一周水波纹,宽1.5厘米,上下各有一道凹弦纹。锤成型,纹样錾刻。直径8.1、宽3.3厘米(图二一:3)。铺首2件,大小、形制相同。标本CPJ:28,由一兽头衔一圆环组成。兽头粗眉大眼,大鼻,大嘴,鼻下一长条内曲,内套圆环。环的截面略呈圆柱体,上弧下平。兽头铸造成型,下平,中空,内附较多的黑色范泥。兽头宽10.5、高11.2厘米,环外径12.3、内径9.1厘米(图二一:4)。(二)型件2件瓷盖罐1件(CPJ:53)。通体施豆青釉。盖纽呈“十”字形,弧顶,宽平沿,方唇。器身尖唇略方,深鼓腹下收,平底内凹,形成矮圈足。腹中部有两个对称的环形耳,紧贴于腹部。盖上饰缠枝莲花4朵。器身的上下部各饰一周乳丁纹,腹部饰阔叶缠枝纹一周。盖高7.5、盖沿径24厘米,身高15.5、口径21.5、最大腹径24、底径16.8厘米,通高22.5厘米(图二三)。石砚2件。月形双面砚。标本CPJ:54,整器呈圆盘形,一面内凹,另一面平整,有月牙形下凹。大面直径30、小面直径28.5、通高3.6厘米(图二四:2)。标本CPJ:55,枣形双面砚。整器呈圆角梯形,一面内凹,另一面平整,有月牙形下凹。最长25、最宽17、通高3.6厘米(图二四:1)。三结合本世社会其他常用的青铜器工艺都有了该窖藏为一竖穴土坑,器物上无明确的纪年,只能从器物的年代来推断窖藏的年代。出土的瓷罐是宋代龙泉窑的产品。青铜器形制多样,其中瓶、执壶在四川地区其他宋代窖藏中多见,例如江油宋代窖藏的铜瓶,剑阁宋代窖藏的Ⅰ、Ⅱ、Ⅲ式铜瓶,广安宋代窖藏的Ⅱ、Ⅴ、Ⅵ式铜瓶,营山宋代窖藏的铜瓶,1987年江油宋代窖藏的Ⅰ、Ⅱ式铜瓶和带耳瓶,大邑宋代窖藏的铜瓶,峨眉山市宋代窖藏的Ⅰ、Ⅱ、Ⅲ式铜瓶,石棉宋代窖藏的Ⅱ式铜瓶等。佛教造像的时代多为唐代晚期,少量为宋代。琮、三足壶、长颈壶、甗、鼎等器形为典型的仿古器,而宋人仿古器的大量出现则是南宋时期。因此,我们将器物的年代定为南宋时期。该窖藏的年代不会早于器物的年代,也应是南宋时期,可能与“端平之乱”有关。这批器物中最有特点的是一批仿古铜器,种类有琮、壶、甗、鼎、鬲和不知用途的器口,形制和纹样均仿制古器。从铭记上出现的“汉鼎”、“汉甗”分析,制作者认为仿的是汉代的器形。这批仿古铜器的最大特征是只仿其外形,不仿其实用性。例如甗只外形相似,实则中空无底。纹样则多采用蝉纹、云雷纹等常见的青铜器纹样,在同一器上还出现了古器纹样和宋代纹样相结合的情况。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铸造成型和锤成型两种工艺。其中器形较大的器物多采用铸造工艺成型,如壶、甗、鼎等。较小的器物则多采用锤工艺成型,如琮、盒等。这两种工艺也多结合使用,铸造成型的器物往往再用锤工艺来细加工。纹样则多采用了锤、錾刻两种工艺,只有少量纹样(如琮上的纹样)采用了失蜡法工艺。铭文和由凸线构成的纹样则采用了与器物铸造成型同时铸造,如鬲形足上的纹样和铭文。较多器物由可拆分的两部分组成,为组合器,如三足壶、长颈壶、Ⅲ式瓶、尊和各类器口等,均从腹部分成可拆分的两部分。这类器物多形体较大,可能与当时的青铜铸造工艺有关。由于当时日常用品中青铜器使用很少,传统的铸造工艺可能多已失传,所以,这类较复杂的大型器物只能分两部分铸造。另外,因不强调器物的实用性,只注重其外形,故两部分不必一定要成为一体。总之,这些仿古器是宋人以自己的理解加以仿制的。宋代由于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乐于收藏商周青铜器。北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的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此时所制铜器尤多。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流传至今者数量较少。在四川地区,宋代的青铜器窖藏多达二十余处,这些窖藏多只出土几件器物,且多为实用器。这次出土的青铜器不但数量大,而且多为仿古器,对研究四川地区乃至全国的宋代青铜器具有重要意义。三足壶2件。形制、大小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