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观演建筑的形态变迁
一、观演建筑的多元类型自古以来,观察和记录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反映社会精神和文化的活动。作为其发生场所的观演建筑(或者说观演空间),更是综合了多个学科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观演建筑从其范围来说,包括了剧场、音乐厅、影视中心、观演综合体、临时性剧场等等。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型(或者说空间类型)来源于人们原始生命的生存需求,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成熟,当今已成为一种相当独立而又特殊的建筑分支。由于观演建筑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技术性和综合性,从古到今,其设计和建造都深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制约。可以说,在每个特定的时代,观演建筑都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以及社会的精神面貌。二、宗教观众在专门化的演剧场与世界上任何地区和民族的戏剧一样,中国戏剧也源出于原始人类的宗教性募仿仪表歌舞。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殷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自然的地形观看歌舞。《诗经.陈风记》有载:“坎击其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宛丘是一种四周高中间凹的地形,为天然剧场,在这种地形选择里已经加进了便于观者围观的因素。当原始拟态表演的功利目的发生了从宗教到艺术,从祀神到娱人的转变以后,就引出了戏剧演出的对象:观众。中国戏剧演出所使用的场所,可以被正式称为剧场的,最初大概应该是神庙里的戏台及其周围的观看环境——戏台和神庙殿宇廊庑建筑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演出环境。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唐代佛寺中的“戏场”,宋代以后发展为城乡大量乡俗庙宇中的演剧环境,延及明清,愈衍愈盛。但这种所谓剧场的实际功能决不仅仅是演戏,演戏只是宗教目的的一种延伸。神庙演剧的这种功能,是它得以长久成为中国民间主要剧场形式的原因,也是它能够在诸多的战火和灾害中,长期得以保存其建筑部分——戏台完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致使我们今天见到的早期剧场无一不是设在神庙里面。说中国戏曲是和神庙香火分不开的,一点也不夸张。但神庙毕竟不是专门化的演剧场所,真正剧场的产生还得等待宋代勾栏的出现。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以及商业游民阶层的大量出现,使市井娱乐发达起来,并向社会提出了建设专门化剧场的要求,于是城市游艺区——瓦舍里的勾栏剧场应运而生。勾栏剧场既借鉴了神庙剧场的一些特点,例如设立戏台和神楼,又充分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勾栏建造成全封闭的形制,四周闭合,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在其内部的观演空间里,一面建有表演用的专门场地——高出地面的戏台,其它面则环绕从里向外逐层加高的观众座席,构成了适宜于观看的剧场环境。勾栏实行商业化的演出方式,正式向观众进行售票。只有到了这时,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期才到来了。在北宋晚期到明代前期(约11——15世纪)这400余年时间里,中国戏剧的演剧场所以瓦舍勾栏为主,神庙剧场为辅。只不过,勾栏剧场的建筑还没有在建筑技术上完全解决全封闭大跨度多内容空间的设计和建造问题,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勾栏演出过份依赖于城市的商业繁华和民众冶游习俗,当明代以后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它就很容易走向衰落。倒是神庙演出,由于宗教目的对其的渗透性和举行时间的间歇性,使之能够作为一种固定化的形式得以长久的保存和沿袭,神庙剧场的建筑也得以不断的改进。最初的神庙剧场在建筑设计上并不考虑对观众的安置,其戏台由原有的露台改形而来,其两侧廊房只作为庙体建筑并不参预戏曲演出活动(但它对戏台所起到的回音共呜效果却无意中为神庙剧场的构成提供了条件)。观众只在庙院里随意站立停留而已。后来,为了方便一些大户富绅的内眷女宾看戏,便把唐代的看棚搬到庙中,排到戏台两侧,于是便有了临时性的观众看台,这成为明代以后一般演出的剧场格局,大约明代万历年间以后,一些庙宇在建筑结构上作出改造和调整,把两侧的廊房向中轴线靠拢,并改为两层楼房式,两侧转折处分别与戏台和神殿连接,于是便形成了完备的神庙剧场。这种神庙剧场的建筑样式,被其它剧场形式吸收,从而成为晚明以后中国剧场的一种典型样式。首先是明后期各地兴起的商业会馆完全模仿了。神庙剧场的建筑形式;其次是进入世俗生活场所,成为私家庭院里的小型剧场范式——这使传统的厅堂庭院式演出朝向剧场化发展;其三成为清代宫廷各类大小戏台的建筑范本;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它为清代以后兴起的专门化剧场——城市戏园提供了建筑上的经验和式样。清代的城市戏园,其形制实际上是对神庙剧场的一种复制和模仿。它最初的构成与神庙剧场是相同的,即在戏台前方的三面环绕建楼,构成一个四周空间,中间有露天的天井。改革戏园的构成是整体封闭式的,即在原有戏台和环绕看楼的基础上,加盖房顶,把整座建筑全部覆盖起来,里面形成大厅式的内部空间,一头为戏台,三面为双层看楼,大厅中央的平地也是观看场地。这种建筑样式成为从清代乾隆时期一直到民国近200年间的代表剧场式样。在中国古代观演场所演变的历程中,从神庙里的戏台到宋代简陋的的瓦舍勾栏,一直到后期建造精美的会馆和皇室宫廷中的戏楼。建筑的形式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无可否认,每个时期的观演建筑及观演活动在当时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三、观演建筑的多元呈现古希腊半园形露天剧场起源之初带有很强的仪式性。由于古希腊的戏剧产生于图藤崇拜的歌舞和宗教仪式,而且它的形式是由合唱队伴唱的戏剧,因而它的表演场所是三面围观式的“伸出式舞台”,而容纳大型合唱队的歌坛就是剧场的基本表演区。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建筑了用于祭祀酒神戴欧尼斯(Dionysus)的最早的露天剧场。它是利用山坡作为观众席,谷底为合唱队表演赞美酒神颂歌的地方。而建于公元前340多年的埃庇鲁斯剧场是古希腊得以保存最完好的剧场。该剧场半经为59米,观众席以220°围绕一个直径为19米的园形歌坛,分布在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园周上的合唱队成为联系舞台与观众厅的桥梁。观众座席的升起坡度很大,接近1:2,使观众视线能到达舞台的大部分地面,又能得到良好的自然直达声和地面反射声。剧场是露天式的,这种半园形剧场虽然建于露天,但它们在功能分区,座位设置,甚至观众的视线、声线的控制上,都有比较固定而合理的型制,达到很好的观演效果。在古希腊剧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后的古罗马剧场,则在形体功能和技术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声学设计更为严谨,功能布局更为合理,建筑形体也变得高大宏伟。有的甚至有高达二、三层的固定的建筑性舞台背景,并辅以金壁辉煌的装饰构件与诗体的古典剧演出配合得近乎完美。16世纪以后,欧洲戏剧开始从宗教的控制中挣脱出来,出现了新型的商业剧场。最初产生的是在西班牙四合院式旅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馆剧场。这种剧场只是在四合院的一头用木头搭一个临时性的台子,下面用木柱支撑,形式虽然简单,却非常实用,英国莎士比亚时期的剧场,就是这种建筑式样。1574年,一个意大利剧团在西班牙的玛德里城一座旅馆中进行演出时,在四周楼房的上面加了一个固定的房顶,于是便产生了第一座大厅式的剧场。在伊丽莎白执政时期(16世纪中叶)及以后一段时期,以莎士比亚剧为代表的戏剧艺术主张又直接影响着剧场内部的空间结构。因此西班牙的旅馆庭院式剧场在英国发展成为伊丽莎白时期的独特剧场形式。莎剧的特点是人文化,具有反对宗教,针贬时疾的平民意识,因此伊丽莎白剧场又称平民剧场。当时最有名的是“天鹅”、“希望”、“玫瑰”和“环球”四大剧场。它们以及其它一些分布在各地的剧场建筑在城市设计的高度上体现了人们精神的高地,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和城市生气的象征,构成了一幅伊丽莎白时代独特的风情画。伊丽莎白剧场对剧场史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开创了专业剧场的先河。以前的剧场建筑一般会兼作斗兽、击剑、角力和其它娱乐活动场所,舞台也是综合性和临时性的。专业剧场的出现是观演建筑作为独立的建筑形态进一步迈向成熟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莎翁戏剧确实功不可没。17世纪,在剧场建筑上,源于西班牙旅馆剧场的多层围廊式看台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镜框式舞台相结合,产生了成熟的多层周边包厢马蹄形观众厅和定形的乐池、箱形舞台结构。这些都为未来的剧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剧场的建筑无论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得到极大发展。17世纪以后建造的马蹄形观众大厅,多层包厢的歌剧院已经从音质设计,场内气氛营造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由于这种形式在视觉和声学上,以及歌剧观演气氛上的优点,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沿续至今。与此同时,18世纪中叶,在美国有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音乐厅——牛津的霍利威尔音乐厅。19世纪是音乐厅建设的黄金时代,建成了一批至今均是评价极高、备受赞誉的著名音乐厅,包括:1870年交付使用的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厅;1876年的巴塞尔都市俱乐部;1887年的莱比锡音乐厅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1888年柏林音乐厅;瑞士的苏黎世大音乐厅;美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大厅;波兰的华沙音乐厅和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在这些经典的歌剧院的建筑中,有一个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认识的精品歌剧院建筑,就是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该歌剧院始建于1869年,由于在战争期间被炸毁,1955年按原来的规模和形式重建。大厅仍恢复当今已少见的,具巴洛克风格及白色描金、华丽而高贵的内装修。观众大厅是古典的马蹄形多层包厢形式。大厅除467座的池座以外,设五层带回廊的楼座,站席设在最高层楼上。大厅内不同部位的声音都很好,无论是包厢内,还是池座、多层楼座内,声音宏亮、亲切、华丽、透明。西方剧场的型制应该说是和西方戏剧样式的变换相依存的。从最原始的古希腊半园形露天剧场,一直演变到型制成熟的大厅式观演建筑,其发展显现出清晰的节律。且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得以流传后世的典范作品。它们都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观演建筑,由于以木结构作为主要结构体系,建筑的耐久性受到局限,所以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基本只是清代的戏楼和会馆了;而西方的古代观演建筑均为石构体系。古希腊剧场,即使历经沧桑,它的建筑形式还尚存不少。但不管建筑空间实体的存在与否,观演空间的意义及其对文化的深远影响是不会泯灭的。在世界三大古代剧种,中国戏曲戏剧、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中,中国的戏曲戏剧形式是最源远流长的。四.部分观演空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是现代音乐厅建设的昌盛时期,同时在理论研究上,对厅堂声学、使用评价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这些在实践中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程结合取得成功的观演建筑工程有:50年代初建造的美国皇家节目音乐厅;斯图加特音乐厅;贝多芬音乐厅和1963年建成的柏林“爱乐”交响乐大厅。“爱乐”大厅首次突破传统“鞋盒”式形体,采用大厅中央配置演奏台的“葡萄园”形体。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建造了大量的音乐厅。其中较有名望的有美国巴尔的摩音乐厅、达拉斯音乐厅;德国的柏林室内音乐厅、新莱比锡音乐厅和慕尼黑音乐厅;日本的大阪音乐厅和圣多利音乐厅;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音乐厅等。我国也在北京建造了第一个正规的音乐厅——北京音乐厅,随后在香港和台北文化中心分别建造了音乐厅。大厅仍采用鞋盒式形体。90年代建成的音乐厅中,有英国的伯明翰音乐厅、(接近鞋盒式),和中国广州的“星海”音乐厅。“星海”音乐厅是我国第一个采用“葡萄园”式(梯田山谷形)的现代化音乐厅,音质效果比较成功,各国的音乐家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尽管世界上算得上正规的室内剧场和音乐厅的诞生,至今不过二三百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们在数量、规模、构成和演出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提高经营效益,国外发展了观演空间能灵活变化的多功能剧场,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一些发达国家在兴建多功能剧场的同时,在大城市和地区中心还兴建由若干专用性功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违约纠纷案代理意见:北京王文杰律师专业解析
- 2025合同调整的主要类别
- 2025年房产交易频繁引发争议细心审视合同条款至关重要
- 2024年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西湖国际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2025个体经营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软件开发项目合同
- 疫苗接种在减少医疗不平等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畜牧良种繁殖中的繁殖障碍及其解决方法考核试卷
- 2025新版企业合同范本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动车乘务实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胎盘植入课件讲义版
- 2025年江苏盐城东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1版中医疾病医保对应中医疾病医保2
- 政府绩效评估 课件 蔡立辉 第1-5章 导论 -政府绩效评估程序
- 食堂负责人岗位职责
- 车间排产计划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