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

B.氯化氢溶于水C.食盐熔化

D.水结成冰参考答案:B略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CSO的电子式:D.HCl的电子式参考答案:C【详解】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B.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不能表示CO2的分子模型,B错误;C.CSO属于共价化合物,C与O、S分别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则CSO的电子式为,C正确;D.HCl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3.下列关于天然物质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B.油脂的水解可得到甘油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淀粉水解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参考答案:B解:A.因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故A错误;B.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B正确;C.因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C错误;D.因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错误;故选B.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参考答案:B略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Δ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ΔH=+283.0kJ·mol-1C.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D.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参考答案:DA、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为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选项A不正确;B、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ΔH=+566.0kJ·mol-1,选项B错误;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完,故无法计算,选项C错误;D、反应热和反应条件无关系,选项D正确。答案选D。6.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1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之比为A、1:1

B、1:4

C、4:1

D、1:2参考答案:B略7.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HCl

B.Na2O2

C.CH3CH3(乙烷)

D.CH4参考答案:C略8.直接测定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是很困难的。盖斯定律指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P4(固、白磷)+5O2(气)→P4O10(固)+2983.2KJ

P(固、红磷)+O2(气)→P4O10(固)+738.5KJ

那么,1摩白磷转变成相应物质量的红磷时,应是

A.放出29.2KJ热量

B.吸收29.2KJ热量

C.放出2244.7KJ热量

D.吸收2244.7KJ热量参考答案: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和KMnO4褪色且常作食品的漂白剂B.活性炭、胶体、H2O2、O3等都有漂白性C.次氯酸盐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漂白性D.Na2O2也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SO2相似参考答案:B略10.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A.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D.铝久置于空气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D【分析】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详解】A项、非金属可以失去电子做还原剂,如氢气与氧化铜共热发生置换反应时,氢气失去电子做还原剂,故A错误;B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故B错误;C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D项、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是铝与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铝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熟悉利用元素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选项的正误。11.现有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溴化钠溶液和溴水、③苯和溴苯的混合液,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分液

B.萃取、分液、蒸馏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分液、萃取参考答案:C1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C(g)ΔH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A(g)B(g)C(g)Ⅰ3870.200.0800.080Ⅱ3870.40

Ⅲ2070.200.0900.09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ΔH<0B.207℃,K=4C.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A体积分数与容器Ⅱ中的相同D.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短参考答案:BA、容器Ⅰ与容器Ⅲ相比A的起始物质的量相等,但温度不同,温度较低时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多,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B、根据容器Ⅲ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均是0.090mol/L,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A的浓度是0.18mol/L,所以平衡时A的浓度是0.02mol/L,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B错误;C、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容器Ⅱ与容器I相比平衡等效,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A体积分数和容器Ⅱ中的相等,C正确;D、容器I中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因此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少,D正确;答案选B。点晴:本题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判断等为载体,重点考察学生对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的理解,对等效平衡的识别能力。本题的解题要点为化学平衡,需要学生掌握温度、浓度、压强等变化对平衡的影响,会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题时要分清影响因素,是温度、浓度还是压强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等效平衡的理解和应用。13.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A. B. C. D.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解答.解答:解:据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利用化学方法分离就是发生化学变化.1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WB.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C.元素W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强于Z的氢化物D.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X>W>Z参考答案:D15.有人认为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首先断裂为Br+与Br-,然后Br+先与CH2=CH2一端的碳原子结合;据此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A.

B.

C.

D.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材料来探究NH3的还原性,部分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信息1】NH3是强还原剂,能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或低价态的氧化物,NH3被氧化为N2。如:

2NH3+3CuO3Cu+N2+3H2O【信息2】Cu2O是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方程式为:Cu2O+2H+===

Cu2++Cu+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里,该学习小组设计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最佳方案是

(填序号)。A.加热氯化氨固体,气体再通过碱石灰B.在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催化剂,并加热至500℃,气体再通过碱石灰C.加热浓氨水,气体再通过碱石灰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气体再通过浓硫酸(2)为证明NH3还原CuO的反应中有水生成,B中应放入的试剂化学式是

。(3)当观察到

(填现象)时,即表明A中的反应已经完成。(4)若A中生成Cu2O,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该小组欲用2mol/L的稀硫酸100ml做试剂,检验反应是否有Cu2O固体生成。现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该稀硫酸,所需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外还有

。(6)取A中反应后的剩余固体加入少量稀硫酸,证明其还原产物中含有Cu2O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C(2分)

(2)CuSO4(1分)(3)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2分)(4)2NH3+6CuO

3Cu2O+N2+3H2O(3分)(5)10.9(2分);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2分)(6)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1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其中氢气在(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H2的体积是

L.

参考答案:负;氧化;2.24.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工作时,氢气为负极,被氧化,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极方程式2H2﹣4e﹣═4H+或H2﹣2e﹣+2OH﹣=2H2O计算.解答:解: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形成原电池反应时,应为负极,被氧化,如为酸性染料电池,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H2﹣4e﹣═4H+,如为碱性电解质,负极为H2﹣2e﹣+2OH﹣=2H2O,由电极方程式可知,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则生成0.1mol氢气,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故答案为:负;氧化;2.24.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知识,侧重于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8.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⑴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Na——Ar之间六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⑵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

;⑶上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上图中4、5、6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均比同主族上一周期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低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I1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I1值出现反常现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①I1(砷)>I1(硒)

②I1(砷)<I1(硒)③I1(溴)>I1(硒)

④I1(溴)<I1(硒)参考答案:(1)如右图(2分)(2)从上到下依次减小;(2分)(3)第三周期,ⅤA族;(2分)

(4)因同主族上一周期的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5)①③(2分)19.已知钠放置于空气中可发生如下变化:NaNa2ONaOHNa2CO3·H2O根据此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