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织物感染防控要点_第1页
医用织物感染防控要点_第2页
医用织物感染防控要点_第3页
医用织物感染防控要点_第4页
医用织物感染防控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用织物感染防控要点目录/CONTENTS一、医用织物感染风险二、医用织物管理现状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四、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热点问题一、医用织物感染风险(一)医用织物污染情况在某些病人完整皮肤表面含有细菌(金葡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不动杆菌等)大约为1万CFU/cm²,受到身体物质污染医用织物可携带大量微生物(106-108cfu/100cm²)。每2天更换的工作服致病菌污染率高于每天更换(p<0.05)。在遵循恰当的洗涤消毒程序情况下,很少文献有报道医用织物导致疾病的传播。(二)医用织物和感染性疾病2008年美国CDC调查4例洗涤工人血源性职业暴露;2009年美国根霉菌感染暴发,2000-2006年日本蜡样芽孢杆菌感染暴发。2004年SARS疫情期间,台湾医院内洗衣房工人感染。2015年香港玛丽医院毛霉菌感染暴发。一、医用织物感染风险(三)香港玛丽医院致命感染源确定洗衣场毛霉菌超标75倍。2015年7月玛丽医院在6名病人的化验样本中发现毛霉菌,当中两人死亡,怀疑感染源头或来自深湾洗衣场,确定深湾洗衣场为毛霉菌源头,更发现场内“菌迹处处”,最多超标约75倍。洗熨设备温度不够不足以杀菌,正常温度应为摄氏71度,足以杀死毛霉菌,该洗衣场洗衣温度只有摄氏60度,而且被服只有80%干透,在平熨及夹熨中,小组均在机器的出入口发现毛霉菌,当中在平熨衣服机入口输送带的59个样本中,58个样本都发现毛霉菌。被服未烘干折叠产生真菌孢子,被服仍有少许湿,以及烘干后仍有剩温,就这样折好,会令毛霉菌的孢子加速增长。洗衣场内3个环境空气的样本全部含菌,运送被服的手推车5个样本当中,亦有4个种出毛霉菌。二、医用织物管理现状(一)我国医用织物管理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消毒管理办法(摘要):出租衣物及洗涤衣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相关物品及场所进行消毒《消毒技术规范》(2002)。织物的消毒特别是传染病人(肝炎、结核等)衣服应专机洗涤。《医源性衣物清洗消毒及其工作场所卫生要求》(DB31/397-2008):化验室、血透室、血库、二级生物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和门诊等重点部门衣物必须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消毒后送洗衣场所。《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二、医用织物管理现状(二)医用织物感染隐患社会化洗涤机构对医用织物和酒店织物混洗,感染织物无密闭包装,重复使用包装容器和运输工具未消毒处理。感染织物无专用包装袋,感染织物要求在医院内消毒后外送,存在弊端医用织物混有医疗废物,社会洗涤机构无部门进行监管(洁污分开、污水处理等)。(三)医院内消毒弊端每个病区设置消毒池一方面占用宝贵的医疗空间另一方面其自身也是污染源,影响病区环境,增加感控成本及人工成本、职业暴露风险加大、加大院内污水处理量,若院内统一浸泡应将感染织物密封运至指定消毒池,同样的密封转运,若延长一定距离运至洗涤中心,在密封舱内消毒可能更安全。杨华明等研究,院内采用其他方法消毒(紫外线,臭氧,重蒸等)能否达到消毒效果尚无数据支持,同样有感控处理成本,有机物存在会影响消毒效果。二、医用织物管理现状(四)非专用包装袋缺点感染织物使用普通塑料袋材质差易破损,重复使用包装袋不防渗漏,织物包装袋五花八门,洗涤工厂无从识别其中传染病织物,洗涤工厂工人拆开包装具有感染风险。(五)感染织物国际通行做法英国医疗服务体系NHS关于洗涤指引--用水溶性织物袋床边收集感染性织物并密封,全程不开包运输到指定的洗衣机消毒处理。中国香港地区医院洗衣指南--感染织物采用水溶性织物袋收集密闭运输直接投入机洗洗涤消毒,然后再按普通医用织物进行洗涤处理。尽量减少污染性衣物的搅动,防止微生物污染空气和传染工作人员,禁止在病人区域进行分拣或预先清洗。感染织物装在防泄漏的袋子里再运输,消毒采用热水清洗,如果用热水洗涤衣物应添加清洁剂,在最低71℃(160F)的水中清洗25分钟。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一)医用织物定义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等。(二)医用织物分类感染性织物:医院内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或者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具有潜在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脏污织物:医院内除感染性织物以外的其他所有使用后的医用织物。清洁织物:经洗涤(消毒)等处理后,外观洁净无污渍的医用织物。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

主要从“医院管理”“洗衣房管理”“人员防护”“建筑布局”“洗涤用水.设备及用品要求”5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建议:医用织物临床使用科室/部门应遵循“满足临床工作需要,随时污染随时更换”原则,规定用后织物的更换频次,建立登记台账医用织物感控管理,主要在其“分类收集”“运送”和“储存”的具体操作环节,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中,针对“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分别做出了管理原则规定对“洗涤设备的消毒”“环境消毒与杀虫”提出具体卫生要求针对“清洁织物”给出了感官、物理和微生物指标控制标准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提出:“根据工作需要或医院感染怀疑和医用织物有关时,应进行菌落总数和相关指标菌检测”的规定。对清洁织物的卫生质量要求(三)管理要求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

5.1分类收集5.1.1应按本标准对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进行分类收集。收集时应减少抖动。5.1.2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5.1.3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箱)宜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专用水溶性包装袋。5.1.4专用水溶性包装袋的装载量不应超过包装袋的三分之二,并应在洗涤、消毒前持续保持密封状态。5.1.5脏污织物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布袋或包装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专用塑料包装袋盛装;其包装袋和包装箱(桶)应有文字或颜色标识。5.1.6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包装袋应扎带封口,包装箱(桶)应加盖密闭。5.1.7用于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专用布袋和包装箱(桶)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医用织物周转库房或病区暂存场所内使用的专用存放容器应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如遇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参照WS/T367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专用塑料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处理。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

5.2运送5.2.1医院洗衣房应分别配置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的专用运输工具,不应交叉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应根据污染情况定期清洗消毒;运输工具运送感染性织物后应一用一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参照WS/T367执行。5.2.2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应分别配置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的专用车辆和容器,采取封闭方式运送,不应与非医用织物混装混运;对运送车辆和容器的清洗消毒要求按5.2.1执行。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5.3储存注解:参照WS310.2《医院CSSD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了清洁织物存放的卫生条件。建议:洗涤后干燥的“清洁织物”具体存放时间要求,可参考DB11/662-2009《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中“清洁织物”储存时限最长≤30天参考执行(注意若遇污染须重新洗涤)5.3.1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应分别存放于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间)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的专用盛装容器、柜架内,并有明显标识;清洁织物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5.3.2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时间不应超过48h;清洁织物存放时间过久,如发现有污渍、异味等感官问题应重新洗涤。5.3.3使用后医用织物每次移交后,应对其接收区(间)环境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物表、空气消毒。5.3.4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环境受到污染时应进行清洁、消毒。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

6.1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6.1.1脏污织物6.1.1.1应遵循先洗涤后消毒原则。6.1.1.2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6.1.1.3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6.1.1.4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独洗涤。6.1.1.5布巾、地巾宜单独洗涤、消毒。6.1.1.6宜选择热洗涤方法。选择热洗涤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处理,热洗涤方法按附录A执行。6.1.1.7所有脏污织物的洗涤方法应按洗涤设备操作说明书和附录A执行。6.1.1.8若选择化学消毒,消毒方法应按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和WS/T367执行。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

6.1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6.1.2感染性织物6.1.2.1洗涤消毒的原则应符合6.1.1.1~6.1.1.5要求6.1.2.2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6.1.2.3机械洗涤消毒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6.1.2.4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6.1.2.5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按附录A执行。6.1.2.6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消毒方法按附录A执行。三、医用织物定义与管理要求(三)管理要求

清洁织物采样及相关指标检测方法(附录B)B.1清洁织物表面采样及微生物检测B.1.1采样方法B.1.1.1对衣服等清洁织物样品,可在洗涤消毒等工序完成后于规定的储存时间内采样,送检时间不应超

过4h;若样品保存于0-4℃,送检时间不应超过24h。B.1.1.2衣服等清洁织物表面的采样:随机抽取衣服等清洁织物,将衣物等内侧面对折并使内侧面和外侧面同时暴露,用5×5cm灭菌规格板放在其两面暴露部位中央或上下两部25cm2的面积范围内,用1个浸湿无菌采样液(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各采样点不应重复采取),共采集100cm2,用灭菌剪刀剪去或折断棉签上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采样液管内送检。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监测,需按上述方法另采集10mL样液,采样面积≥100cm2。四、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热点问题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的被服是不是按感染性织物回收?2.多重耐药菌患者居住的房间用后的地巾用多大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是。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术语和定义感染性织物:医院内被隔离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或者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具有潜在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500mg/L。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第14.1.2条规定,若采用手工清洗消毒的巾,则应先将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同时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第A.2.3.3中的d)条规定,对采用机械洗涤的感染性布巾、地巾(包括可拆卸式地拖地巾或拖把头),宜选择先洗涤后消毒的方式。消毒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浸泡。四、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热点问题3.住院患者的床单元未见明显污染时,还需要定期更换吗?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第10.3.3条规定,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根据《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第7.3.5.2规定,床单、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周时,应每周更换;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4.新生儿使用的被服应多久更换一次?根据《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三十五条规定,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四、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热点问题5.被服、工作服等医用织物属于体外使用,应不应进行微生物学监测?6.什么是感染性织物和脏污织物?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7.2检测要求

7.2.1

清洁织物洗涤质量的感官指标应每批次进行检查。7.2.2

pH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测定。7.2.3

根据工作需要或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用织物有关时,应进行菌落总数和相关指标菌检测。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708号)二、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保障洗涤消毒质量:五是加强洗涤消毒质量控制。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应当有专人对其性状、表面污渍、破损等进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第3.2条和3.3条规定,感染性织物指医院内被隔离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或者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具有潜在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脏污织物是指医院内除感染性织物以外的其他所有使用的医用织物。四、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热点问题7.HIV患者被褥及被套是如何消毒的8.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应多久更换一次?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第A.2.3.3中的c)条规定,对已明确被气性坏疽、经血传播病原体、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分枝杆菌、细菌芽孢引起的传染病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应不少于30min。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如就诊人数较多,半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如可能接触患者粘膜(如妇科检查等)的,应一人一换,或使用隔离单(如一次性中单等)。四、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热点问题9.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