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出土木简与中国古籍的复原研究佚存日本的《魏征时务策》钩沉日本出土木简对中国佚书复原研究的意义
在日本的不同地区,从遗址中出土的木简对日本古代和古代东亚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中,写有《论语》章节的木简,在日本乃至韩国、朝鲜多处出土,为《论语》在东亚诸国的流传与认知研究,提供了生动鲜明的第一手资料,备受学界瞩目。不过,除了《论语》之外,日本还出土了一些书写儒释经典及实用性较强的类书等木简。根据出土木简对中国古籍进行复原的研究,除小岛宪之和东野治之等极少数学者之外,在日本也是一门“束之高阁”的学问;国内学界对这些木简知之甚少,鲜有详细论述,缺乏应有的分析梳理和细致研究。如下,笔者以日本出土的《魏征时务策》木简为例,阐述日本出土木简对中国佚书复原研究的意义。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一木简所见官文及汉籍昭和48年(1973年)9月至11月,在对九州地区的大宰府史迹进行第26次考古发掘时,在推定的大宰府政厅正殿的后方东北角发现了共计930枚木简。其中,887枚出土自一个土坑。887枚木简中,约97%的861枚为削屑的断片,或许其中几枚可以组合为一枚完整的木简,但目前已难以复原。此外,887枚木简中,可以判读1字以上的约有160枚。此160枚中,约有100枚仅能判读1至2字,其记述的内容和意思难以究明;其他可判读2字以上的60枚中,约30枚书写的内容成文或成句,其意思大致明了。160枚中,包含仅能判读1字的木简在内,约60枚明确可以断定为习书(练习书写)木简,书写的汉字有“胜”、“有”、“道”、“身”和“成”等字。在成文或成句的约30枚中,从“长一人物守”木简和“长一人膳”木简的内容来看,似为负责割草食材的官职。由于《职员令》和《延喜式》(民部式)等未记载这些下级官职,故具体实态难以究明,但毋庸置疑,它们都是研究当时仕丁(佣人)和使部(杂务人员)等问题时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木简上书写的具体人名,共有11人。在此关注的是“特进郑国公魏征时务策壹卷”的木简削屑。据《新唐书·魏征传》载: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检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征性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之。校辑秘省群书,及撰齐、梁、陈、周、隋诸史,序论多出其手。卒,谥文贞。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因此,木简所写“特进郑国公魏征”与中国史籍吻合,无疑为唐人。据新旧唐书等史料记载,贞观十年(636年),魏征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改任魏征为特进这一散官闲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唐太宗对魏征的宠爱与厚遇。除“特进郑国公魏征时务策壹卷”(图一)之外,另一木简也写有“郑国公务务”、“魏征”等内容(图二)。因此,可以确认,《时务策》一卷确系魏征撰写。可以佐证的是《广弘明集》卷六《辩惑篇》第二之二“叙列代王臣滞惑解下”载有“唐特进郑公魏征策”。这一表述与日本大宰府出土的木简极为相近。根据从该土坑一同出土的墨书土器和种子类等来看,他们应该是晚秋时节有意识地被遗弃的。本次发掘调查虽然没有出土纪年铭的木简或其他物品,但是从伴随出土的陶器编年,可以大致推定木简出土层的时期。这些木简所在的土坑属于奈良时代(710~794年)中后期的腐殖土层,因此它们被推定为奈良时代中后期制作的木简。日本学者佐藤信指出,虽然上述两枚木简削屑的字迹不同,但无疑为同时出土的木简中所见的“书生”等书写的;这些书生手边有《魏征时务策》,《魏征时务策》等汉籍已经渗透至日本地方下级官吏层面。也就是说,至迟于奈良时代中后期,《魏征时务策》已经流传至日本。与“特进郑国公魏征时务策壹卷”木简一同出土的木简中,可以判读出2字以上的木简还有:“与山川而同险”、“非可以一理推”、“岂有渴饮鸿”、“万品受形各”、“禀性”、“为炭”、“既修”、“贼性而釶”及“风稍改”等文字语句的木简,似乎为某种典籍的内容。这些残留在木简上的文字,与《时务策》的关系如何,负责发掘整理研究的日本九州历史资料馆刊行的发掘报告书《大宰府史迹出土木简概报(一)》中没有论及。二关于《群书治要》的流布据记载,魏征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这些论著目前均在中华书局校注本中有收录,很容易见到。魏征还撰有文集和诗集等著作。魏征文集名为《魏郑公文集》,共二十卷。《魏郑公诗集》,共一卷。《畿辅丛书》收录有《魏郑公文集》和《魏郑公诗集》。此外,《全唐诗》卷三十一也收录有《魏郑公诗集》一卷。《畿辅丛书》收录的《魏郑公文集》共三卷,卷一收录有《十渐不克终疏》和《谏太宗十思疏》等谏疏、卷二收录有《明堂议》等朝议、卷三收录有《九成宫醴泉铭序》和《群书治要序》等重要序文。《魏郑公诗集》一卷主要由《五郊乐章》、《享太庙乐章》以及《抒怀》等诗篇构成,这表明魏征具有较高的诗文才能。魏征还与虞世南、褚亮等合撰有《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五十卷。该书是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等自春秋战国时代至晋代为止的典籍,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编辑成书,分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是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然而,魏征等编撰的《群书治要》在中国未能广泛流布,至宋似乎失传,《宋史·艺文志》已不见记载。所幸的是,镰仓时代(1192~1330年)日本僧人抄写的《群书治要》,现藏于日本宫内庁书陵部。此外,较为古老的本子是日本元和二年(1616年)的古活字本(骏河版)。日本古籍《本光国师日记》“元和二年”条中,记录了当时江户幕府重印《群书治要》的全过程。另日本还存有天明七年(1787年)和弘化年中(1844~1848年)的活字版本。今本现缺第四、第十三及第二十卷,存四十七卷。关于后人收录整理魏征言论的著作,《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史部·故事类》著录有刘伟之《文贞公故事》六卷、张大业《魏文贞故事》八卷、王方庆《文贞公事录》一卷;同卷《杂传记类》又载有王方庆《魏文贞故书》十卷。据此可知,《魏文贞公故事》作者有三人。杨志玖先生指出,现存《魏郑公谏录》就是王方庆撰的《文贞公事录》;《魏文贞公故事》与《文贞公事录》并非一书。《魏文贞公故事》又名《魏公故事》,见于《旧唐书·魏征传》末之“史臣曰”:“臣尝阅《魏公故事》,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遗憾的是,如此浩瀚的巨著今已不存。王方庆《魏郑公谏录》现存,为五卷。《四库全书》还收录有《魏郑公谏续录》二卷,为元人翟思忠撰。此外,收录魏征言论的著作还有吴兢《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共十卷四十篇,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其中,魏征的言论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贞观政要》撰成之后,不仅中原王朝大加推崇,而且备受辽、西夏、金的统治者喜爱,《贞观政要》遂被翻译成西夏文、女真文以及蒙古文等少数民族文字。据考古发掘报告,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曾出土过西夏文的《贞观政要》残卷。由此可见,《贞观政要》流传之广泛。最后,我们看一看《魏征时务策》。此书是否为魏征亲自撰写,甚难断定,可能假魏征之名而作。《新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条载有“《魏征时务策》五卷”,《宋史》卷二百五艺文志“集类”也载有“《魏文正公时务策》五卷”,宋王尧臣等撰《崇文总目》卷十二“别集”载有“《魏文正公时务策》五卷”。不过,《宋史》卷二百五艺文志“子部杂家类”也载有“《魏征时物策(物为务之讹)》一卷”,《通志·艺文略》“别集四”载“《魏郑公时务策》一卷”。而宋尤袤撰《遂初堂书目》“儒家类”也记载有《魏郑公时务策》书名,但未载卷数。因此,大宰府史迹出土的“特进郑国公魏征时务策壹卷”当为《宋史》卷二百五艺文志“子部杂家类”和《通志·艺文略》“别集四”所载的一卷本。高明士先生指出,“《魏征时务策》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卷,但《宋史·艺文志》“子部杂家类”著录《魏征时务策》一卷,“集部别集类”著录《魏文正公时务策》五卷,所以一卷本可能为无注本,五卷本为有注本。”据日本平安时代藤原师通(1062~1099年)的日记《后二条师通记》“宽治五年(1091年)七月”条载:十四日辛未,晴。自殿下(师美)以有信朝臣,御堂(道长)御书《时务策》三卷(注不见)、《抱朴子》七卷、《词林》十卷诗所借给也。可知,藤原师通从父亲藤原师美处借到了藤原道长书写的《时务策》三卷。又据同书“宽治六年十二月”条载:廿九日丁丑,晴。……又《仪礼注》、《时务策》二卷所下给也。可知,宽治六年十二月又从宫廷内里借到了《时务策》二卷。从“注不见”的注释说明来看,藤原道长书写的《时务策》三卷为没有“注”的《时务策》。因此,五卷本《时务策》即使为有注本,也可能出现了诸如藤原道长抄写时注释省略的现象。另据《宋史·杨覃传》载:“(杨覃)尝献时务策五篇,一曰御戎、二曰用兵、三曰为政、四曰选贤、五曰刑罚,文多不载。”或许《新唐书·艺文志》、《宋史》卷二百五等所载的《魏征时务策》五卷就是由“御戎”、“用兵”、“为政”、“选贤”、“刑罚”等构成的。而一卷本的《魏征时务策》大概是五卷本浓缩而成的吧。三关于《魏时务策》的著作《魏征时务策》的佚文,国内仅见于《广弘明集》卷六《辩惑篇》第二之二“叙列代王臣滞惑解下”:唐特进郑公魏征策有百条。其一条曰:问:“经佛兴行,早晚得失。”答:“珠星夜陨,佛生于周辰,白马朝来,法兴于汉。世故唐尧虞舜,靡得详焉。孔子周公,安能述也。然则法王自在,变化无穷,纳须弥于芥子之中,覆日月于莲华之下。法云惠雨,明珠宝船,出诸子于火宅,济群生于苦海。砮得砥,则截骨而断筋。车得膏,则马利而轮疾。诚须精心回向,洁志归依,宜信傅毅之言,无从蔡谟之仪。”其中的《唐特进郑公魏征策》即为《魏征时务策》。据此可知,《魏征时务策》有一百条,且为问答形式的四六骈体文。这与流传日本的杜嗣先撰《兔园册府》的行文体例类似。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魏征时务策》流传至日本后,被许多日本典籍收录。日本学者东野治之对日本典籍收录的《魏征时务策》佚文进行了整理。笔者抄录如下:1.《时务策》曰:清若冰霜,令宋人而退玉,贪如溪壑,谒郑伯而求环。(《三教指归觉明注》上卷之中)2.《时务策》曰:扁鹊换心,华佗洗胃。(《三教指归觉明注》上卷之下、《性灵集略注》卷下)3.《时务策》云:邴原寻师,蹑履涉于千里。(《三教指归觉明注》卷中)4.《魏征策》云:蹑涉千里,景鸾愿学负笈历七州。(《性灵集略注》卷上)5.《魏佂时务策》曰:贫人既偷徭役,比屋饥寒,蔬食少于二旬。(《三教指归觉明注》下卷之上)6.《时务策》曰:燕石之疑荆宝,鱼目之乱随珠。(《性灵集略注》卷上、《性灵集闻书》册四)7.鲠生者,苏生义也。《时务策》见。(《性灵集略注》卷下)8.《时务策》云:西鹣东鹣,北黍南夷云云。(《性灵集略注》卷下)9.《时务策》云:西鹣东鲽文。(《性灵集闻书》册八)10.《时务策》云:虞舜致化,德在八元,周武兴邦,功由十乱云云。(《性灵集闻书》册一)11.《时务策》云:黛风远扇明德馨云云。(《性灵集闻书》册四)12.《时务策》云:万国来朝,百蛮入贡云云。(《性灵集闻书》册五)13.鼓箧者,京鸾愿学负笈历七州云事也;蹑履者,邴原云者,蹑履涉“千里”云事也;京鸾、邴原两人事。魏征策见。(《性灵集闻书》册五)14.《时务策》注云:羽翼之属三百六名,凰为之长。(《白氏新乐府略意》卷上)15.《时务策》云:陶潜字渊明,隐彭泽,门下殖五株柳,会饮于其下。时人号曰:五柳先生。(《和汉朗咏集私注》卷一、春部梅)16.《时务策》注云:嵇康字叔夜,家植五株柳,又时人曰:五柳先生。(《和汉朗咏集私注》卷一、春部柳)17.《时务策》云:周得白狼瑞,刻玉于高岭。汉得黄龙瑞,雕石于太山。(《和汉朗咏集注》卷三、秋部鹿)其中,《三教指归注》、《和汉朗咏集私注》、《白氏新乐府略意》均为太夫坊觉明(本名海野幸长,后改名西佛坊。生卒年不详,活跃在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著作,《性灵集略注》为镰仓初期僧真辩撰写的。因此,僧觉明和僧真辩肯定阅读过《魏征时务策》,也就是说,至迟十三世纪初,《魏征时务策》仍存世,为日本僧人所关注。据说,除上述三部著作之外,僧觉明还撰有《平家物语》、《曾我物语》、《义经记》以及《佛教传来次第》、《箱根山缘起》等著作,由于其曾在西院御所劝学院学习,被称为“进士”(即文章生),因此其所拥有的汉学功底当是该时期积累的。身为文章生且为僧侣,自然可得以接触到深藏于公家贵族书翰和寺院经藏的《魏征时务策》等汉文典籍。僧真辩《性灵集略注》被认为是现存最古的《性灵集》注释著作。《性灵集闻书》的著者不详,虽然其在编撰之际,肯定参考了僧真辩《性灵集略注》等《性灵集》的注释著作,但从上述《性灵集闻书》收录多处《性灵集略注》等未载的佚文来看,《性灵集闻书》撰写之际,应该也参考了《魏征时务策》。目前,难以断定《魏征时务策》何时在日本散佚,但从高野山金刚三昧院所藏的《性灵集闻书》为正平十六年(1361年)撰成的来看,《魏征时务策》在正平十六年仍然存世。除上述大宰府出土的木简之外,《魏征时务策》及其佚文还出现于8世纪的日本文献中。《令集解》(约成书于9世纪前半)卷二十二《考课令》“进士”条注引《古记》云:时务,谓当时可行时务是非也,谓试板之名也。案,《魏征时务策》:问:“乡邑何因无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答:“九族之说,著在虞书;六顺之言,显于鲁册。故义夫彰于郄缺,节妇美于恭姜;孝子则曾参之徒,顺孙则伯禽之辈。自兹已降,往往间出,石奋父子慈孝著名,姜肱兄弟恩义显誉。当今天地合德,日月齐明,万国会同,八表清谧。然上之化下,下之必从,若影逐标,如水随器。但能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教之以义,怀之以仁,则孝子、顺孙同闾如市,义夫、节妇连袂成帷,荡荡之化可期,魏魏之风斯在。”可知,在日本的贡举考试中,《魏征时务策》是需要参考的重要资料。因此,上述被称为“进士”(即文章生)的觉明自然对《魏征时务策》较为熟知并加以引用。此外,同书卷十三《赋役令》“孝子顺孙”条注引《古记》云:桑案:《魏征时务策》云:义夫彰于郄缺,节妇美于恭姜;孝子则曾参之徒,顺孙则伯禽之辈。可见,《赋役令》“孝子顺孙”注引《古记》中收录的《魏征时务策》佚文与上述《考课令》“进士”条注引《古记》收录的内容相同。《古记》为《大宝令》的注释著作,成立于天平十年(738年)年前后。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在当时已传入日本的《魏征时务策》出现在奈良时代中后期的木简中也就不足为奇。四《魏时务策》木简的书写文字前面已指出,与《魏征时务策》木简同一土坑出土的887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