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服饰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和中国服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它始终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特征,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在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朝代应该得到关注,这就是明代——明代建立了一套较以往更为严密的服饰制度,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纺织业发展的措施,加上对外贸易的频繁和都市经济的发展,使其服装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同时,中国画发展到明代,绘画活动非常繁盛。明初宫廷画家秉承前代,创出了明代院体的形象准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的特有风格。随着苏州地区文人画的兴起,走雅俗共赏之路,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吴门画派”。山水、花鸟、人物画有了空前的发展。后期的文人画发展为多元的趋势,水墨写意之风大兴。文人气息较为浓厚,文人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对当时的工艺美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艺品更具有浓厚的文人意识。工艺品中实用功能已经被装饰美感的重要性所取代,精巧清雅的观赏趣味也日益提高,引起对艺术性的强调和对精美技巧的追求。有的文人与工匠直接合作,或直接参与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这给工艺品与中国画的结合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从中国画元素中与服饰相关的几个方面,以文化为视角,可以对明代服饰的发展做一点考察。一、丝绸图案的中国画的元素1、造型手段与“丝”的关系缫丝工艺的萌芽可以追溯至夏朝,周代时已见于记载,以此服饰工艺为基础,汉代以后,手绘帛画向中国传统的绢本绘画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特别是早期的绘画多为绢本,以毛笔为作画工具,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以墨或几种矿物颜料与植物染料着色渲染,所用的材料与绘制过程、表现手法,与丝绸手绘是一致的。缫丝技术的积累与进步提高了丝织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了这样的保障,明代丝织品才在数量、品种方面获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从工艺上看,有些为纯手绘,有些则采用了绢本绘画的粉本制作法。所谓“粉本”,或为画稿的别称,或指画稿的制作方法。清代方薰著《山静居画论》中说:“画稿谓粉本者,古人于画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缣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手绘丝绸的纹样,多在浅色地上用明亮而柔和的色彩画出花卉、枝叶、缎带等,花卉借用工笔画的艺术语言和写实处理方式,法度严谨,工整细致,色彩表现艳丽醒目,画风精细华美,重视形神兼备。2、织金文化中色彩的应用在明代,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棉布成为一般人穿着的衣料,丝绸则成为高级服装的面料以及高级的室内陈设用品,因而得到了精细的加工,从而促使明代丝绸不断向更高档次发展。这使明代成为我国丝织提花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它继承发扬了唐宋以来多彩提花的优秀传统,又充分利用了元代织金的技艺,使之与彩织技术相融合”。这里要具体提及的是织金技术——从各种传世珍品来看,明代织金锦丝绸制作精细,显金面又广,在富丽中显出豪放之态,实谓技巧卓越、巧变百出,有人将其称为“明代最为豪华富丽的织品”。宋代织金的工艺手段有二十二种,这个数字到明代一跃增至三十三种之多。表现方法上有的完全用金线织成底色,其上再饰以彩色花纹;有的则是在其他底色上用金线织出丰富的图案。这既是对元代织金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元代织金所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织金技术对色彩的处理大量借鉴了中国画中的色彩运用方法,不受具体形象固有色的限制,根据艺术的需要或主观意识随“意”设色,使之形成了色彩富丽、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画运用色彩的种种理念。织锦技术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造就了云锦的盛行。锦是彩色丝线织成的有花纹的织物。我国织锦的出现不晚于西周,至唐代完成了由经锦向纬锦的过渡——经锦的一大缺点是不能随意更换不同色彩的纱线,在纹样和色彩的表现方面多受限制;宋锦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元代的织金锦产量很大,亦成一时奢靡之风……这些都是明锦发展的技术基础。而云锦则起于元代,主要产地是南京,因其花纹绚丽多彩、灿若云霞而得名,并运用由浅至深的退晕方法,犹如彩霞。这种方法实际就是借用中国画中工笔画的色彩晕染方法。在设计制作中,自然美与装饰美相结合,根据装饰图形自身结构的起伏、转折和层次关系,加以夸张来处理其明暗、浓淡的层次变化。在视觉上,使图像生动活泼,色彩灿烂高雅。这种方式用在织锦工艺中增加了图案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给人富丽堂皇之感。二、明代刺绣艺术特点与丝织的发展密切配合的是刺绣。丝织的发达和完美为剌绣工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作品可能要追溯至殷商或西周时代,东周时刺绣工艺已经渐趋成熟;至宋时,其发达程度臻至高峰,绣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属空前,特别是在开创艺术观赏性方面贡献卓著。明代刺绣图案广泛地采用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花卉、飞禽栩栩如生,虫鱼、走兽神态逼真。唐宋期间文人艺人的结合对刺绣工艺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刺绣技术和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画的元素被大量运用在明代服饰中,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刺绣本来就身兼技术、艺术两门,既有工艺上的流程、方法,又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美的氛围。这里的艺术不仅包括刺绣艺术还包括中国画艺术在刺绣上的运用技术。因此,一个时代服饰上的刺绣技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刺绣艺术、甚至绘画艺术的高超程度。以中国古代服饰中的极品——龙袍为例,它是皇帝的典型服饰,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其最突出的特征自然就是绣在其上的龙图腾。龙的形象在传统中国画是常见的题材,但在皇帝的龙袍上绣出来龙的形象去表现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需要高超的技艺。除了龙袍之外,在传统中国画的主题中龙、凤、虎、鸟等动物题材被大量借用,伴以花草、枝蔓,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以及服饰的装饰效果。再如颇具特色的补服刺绣。所谓“补子”就是织绣在袍的前胸后背的一种方形纹饰,边长大约40厘米,以玄色为底,纹样素色为主,且四周一般不用边饰。唐代女皇武则天曾赐百官绣袍,文官绣禽,武将绣兽,此概官服施以补子的来源。明代对此加以仿效,官服上缝缀补子,以图案区分官职的类别和大小。在这块缀补在前胸后背的四方绸料上,官分九等,文武相别而织绣有飞禽猛兽。如若不是刺绣技术已臻成熟,时人又如何敢在官府的体统上做刺绣的文章?三、色彩和装饰效果明代印染技术由干纺织工艺日益发展和中国画的普及而相应地得到提高,各式印染丝绸、棉布在全国更加普遍。《天工开物》“彰施篇”中记载当时染制的颜色多到近50种。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又与同时代的绘画艺术装饰相映照。明代经面的棉缎纹样造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一是云龙凤鹤;二是花草鸟蝶;三是几何纹;四是吉祥器物福寿字。明代丝织品纹样大量取材于中国画的民俗题材——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造型以工笔白描为主,从物象的结构出发,通过描绘物象具体的“形”,进而表现对象生动的“神”,变自然物象为艺术形象,升华为大家所能理解的意象美较为写实;配色也借用中国画中工笔画的色彩晕染方式,丰富明快,构图组织紧凑活泼。形成了清丽洁净,微妙雅逸的艺术意蕴。其纹样题材的内容归纳起来有神仙人物、动物形象、植物花纹、几何纹和日用器物造型、吉祥文字。具体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图案朴素优美,尽显中国画造型之优美。明代丝织物所使用的色彩,充分利用中国画中工笔色彩的审美理念和法原则,以接近饱和的蓝、红、黄、绿等为主色,间以冷灰色作配衬,色调爽朗明快而又沉静娴雅。明代初期专制程度较重,对服色的规定也十分严格,如不许用黄色和紫色等。在较重颜色的女服方面,明代女装优雅贤淑,集中国古代仕女服装的装饰、情态之美于一体,袍衫多用绿色、桃红,而不许用大红、鸦青与正黄色,以免混同于皇家颜色。但其时的织品、图案还是讲究色泽的流行性的。中国传统的工艺装饰图案,在题材和内容上不仅讲求形式的美感,更强调吉祥的含义。那些辟邪驱恶的命题也是为了平安纳福,祝颂吉祥。具体来说,明初崇尚柘黄、柳青、天蓝、大红、湖青、翠蓝、玉色等。自万历以后,禁令较为宽松,“一时间也是鲜艳的服装遍及里巷”;流行色也换作水红、银红、桃红、天青、墨绿、油绿、葱白、茄花白、酱色、栗色等。此外,明代还能在衣料的特定位置,依图案进行织染,使服装各部位的图案更显完整,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在审美需要这一点上,服饰与绘画自然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明代服饰中的中国画元素运用,突出了时代个性特征,为当时的服饰工艺增添了美的成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五彩缤纷、赏心悦目的色彩效果和审美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唐寅、仇英等人为代表的人物画,特别是工笔人物、仕女画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外劳动合同样本(2025版)
- 绿色环保产业扶持资金申请专项资金申报政策解读与申报规范报告
- 2025年度房地产法律顾问服务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铝合金材料进出口贸易与关税减免合同
- 2025版国际贸易货物保险代理协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消防安全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协议
- 2025版发改委事业单位临时工聘用合同范本更新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劳务挂靠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合同法摘要
- 2025版古玩字画艺术品修复与复制服务合同
- 正畸推广活动方案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护理查房课件
- 夜间驾驶安全注意事项
-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
- 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编制格式
- 浙江省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质量验收记录
- 自编田径校本课程
- COPD急诊救治流程
- 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范本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直接判定清单(指南)
- 2023北京11区初三一模英语试题专项汇编(含答案):阅读CD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