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基础练习1.1949年9月,当国旗图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在三天之内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明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这说明()A.民众追求新的社会风尚B.民族工业获得发展良机C.新兴政权得到民众认同D.国内工业生产技术落后2.宋庆龄曾感喟:“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表明()A.人民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B.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新中国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3.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C.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A.具有不彻底性 B.兼顾各阶层利益C.遭遇较大阻力 D.注重斗争策略性5.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圆券。中央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A.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B.推动“一五”计划的实施C.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6.朝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战时美国国防部部长马歇尔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材料可以用于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解决了新中国的安全问题B.拖延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C.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7.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针对国民党之前建立的屈辱外交,新中国采取()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C.“求同存异”D.“另起炉灶”8.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建设性意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9.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是,新中国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这反映出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中()A.缺乏经验出现冒进倾向B.认识到苏联模式弊端C.争取到苏联的大力援助D.坚持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10.1953年,《人民日报》出现了12次“共同富裕”,主要集中在“向农民宣传总路线”专栏,鼓励“大家联合起来,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这()A.体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果B.推动了土地改革完成C.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D.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参阅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中国1913年、1946年宪法等之后提出,经专家和全民讨论后修订的。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六条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第十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第十一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第十五条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点及其制定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的历史作用。提升练习12.如表为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由此可知()年份粮食棉花油料黄红麻糖料茶叶水果194911318.044.4256.43.7283.34.1120.0195013212.569.2297.27.9337.86.5132.5195114368.5103.1362.025.0498.97.9156.4195216391.5130.4419.330.6759.58.2244.3A.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B.生产关系调整调动农民积极性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D.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13.(2022·辽宁选择性考试)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14.(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15.下面所示为中国参加国际展会情况一览表(简略表)。它反映了中国()时间展会名称举办国1951年3月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3年8月印尼国际博览会印度尼西亚1956年5月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法国1957年5月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非洲摩洛哥A.外交理念更加务实B.全方位外交成效显著C.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16.据统计,从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11171万,增加了93.77%;农村人口则由48402万增加至54034万,仅增加了11.64%。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务工人员进城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现实要求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D.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的需要17.中共中央经过一年多的研讨提出了宪法草案初稿,于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之后在全国组织各方面代表进行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并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然后宪法委员会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制定过程具有严肃性和人民性C.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D.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18.一部内容“互相矛盾”的宪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在具体内容上出现了一些“互相矛盾”的规定,这突出体现在宪法总纲第八、九、十条的内容上。对此,我们应如何认识?第八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和逐步消灭的政策。第九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改善经营,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第十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国家通过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监督,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54年宪法中“互相矛盾”的规定进行评述。12345678910121314151617CBCDDDDADCBCBADB11.(1)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体现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的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背景:新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开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2)历史作用:保障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开展;为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的完善提供了经验和教训。18.1954年宪法在承认、保护各种私有制经济的同时,又推动、鼓励它们逐步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依靠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取得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也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承认私有制经济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宪法承认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