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过关突破过关微专题7全面依法治国核心考点2法治中国建设教师用书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过关突破过关微专题7全面依法治国核心考点2法治中国建设教师用书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过关突破过关微专题7全面依法治国核心考点2法治中国建设教师用书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过关突破过关微专题7全面依法治国核心考点2法治中国建设教师用书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过关突破过关微专题7全面依法治国核心考点2法治中国建设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考点二法治中国建设1.(2022·浙江6月选考)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数字政府”到“智慧治理”,从“只进一扇门”到“最多跑一次”,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B)①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得到深入贯彻②我国政府已成为一个全能型政府③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效能不断提升④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发生根本转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表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得到深入贯彻,①符合题意;“最多跑一次”表明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效能不断提升,③符合题意;政府的职责是法定的,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能,不能什么都管,②中“全能型政府”说法错误;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④错误。2.(2022·湖南卷)“您好,请扫码。”“我这手机扫不了,你看政府给我发的这张卡,你能不能扫我?”“没问题,显示您是绿码,请进。”某地为破解老年人“扫码难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他们专门制作发放二维码卡片,变“我扫你”为“你扫我”。“反向扫码”的这一小小变化折射出政府(B)①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重视基本民生需求的兜底保障②防范公共治理风险,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作用③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先满足特殊群体的个体需求④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某地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破解老年人的“扫码难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当下,扫码基本是必备需求,政府的这一做法是对基本民生需求的一种兜底保障,①符合题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政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创新解决民生问题,为老年人扫码提供方便,没有涉及公共治理风险,也没有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②排除;材料中老年人扫码难的问题是特殊群体的基本需求而非个体需求,材料也没有强调“优先”,③排除。3.(2022·全国乙卷)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国家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的决策,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长江保护相关工作。长江流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责任。上述规定(D)①表明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具有同等的职责②赋予了地方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更大的权限③强调了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加强统筹协调的重要性④明晰了各级政府责任,有利于完善长江保护体制机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政府级别不同,职责也就不同,“具有同等的职责”说法错误,①排除。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本就是长江流域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材料中的举措并未赋予地方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更大的权限,②错误;《长江保护法》关于国务院和长江流域各级人民政府在落实国家长江流域协调机制决策、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有利于完善长江保护体制机制,明晰各级政府责任,加强各级政府在长江保护中的统筹协调,③④符合题意。4.(2022·山东潍坊市一模)在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在陕甘宁边区是个很响亮的名字。马锡五审判刑事案件,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审判民事案件,总是深入群众。既坚持原则、坚决执行边区政府的政策法令,又照顾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善良风俗,把审判与调解结合起来。审判的结果是非分明,说理充分,符合政策法令,合乎人情事理,群众也受到生动而实际的教育。“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启示是(C)①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力求办案结果公正②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③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尊重和维护公序良俗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马锡五审判民事案件,总是深入群众,既坚持原则,又坚决执行边区政府的政策法令,审判的结果是非分明,充分维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②符合题意;马锡五办事不是铁面无私的,他是有温度的,他将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善良风俗贯彻到审判中去,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说到马锡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只说到了办案力求公正,①不选;材料并未涉及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④不选。1.法治国家(1)内涵: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2)要求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3)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2.法治政府(1)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2)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3)意义: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3.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内涵含义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具体内容①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②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用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必要性: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重要性(意义)①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②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1.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提示: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着力规范部门行政执法权,依法、公正、文明行使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弱化政府职能。(×)提示:着力规范部门行政执法权,依法、公正、文明行使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公平正义,打造守法诚信的政府。(×)提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公平正义,有利于打造公开公正的政府。4.法治国家成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提示: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5.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成文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提示: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6.在法治国家,人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提示: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7.执法严明重在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提示: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8.构建法治社会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提示:构建法治社会并不能消除社会矛盾。9.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道德普遍信仰,实施德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提示: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10.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要求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提示: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1.(2022·天津红桥区模拟)类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以具体案例为切口,对司法、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同类错误或适用法律不一致等共性问题,或者针对行政执法、社会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抗诉纠正个案,并与审判机关、行政机关就此类案件办理达成共识的一种监督形式。类案监督体现的是(A)A.规范权力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推进科学立法,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C.坚持良法之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推进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司法监督,其目的是规范权力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符合题意;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材料不涉及,B排除;“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的是立法,而材料强调的是司法监督,C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对司法、执法活动的监督,未强调守法环节,D排除。2.(2022·山东潍坊市一模)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对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登记材料繁杂、“注销难”、虚假登记等问题作出规定。《条例》的实施有助于(B)①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②变革生产方式,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和韧性③建设法治政府,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条例》对市场主体登记作出统一规定,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这是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体现,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培育壮大市场主体,①符合题意;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并非变革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最终由生产力所决定,②错误;《条例》对市场主体登记作出统一规定,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的体现,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政府的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③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容,与政务公开不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④不符合题意。3.(2022·辽宁葫芦岛市二模)近年来,司法部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落实,执法的“能见度”和“透明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每件执法中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正义与温度。这说明(C)①司法部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积极行使自己职权②我国政府积极打造阳光型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③我国政府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④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积极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人民群众在每件执法中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正义与温度说明我国政府积极打造阳光型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积极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④符合题意;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司法部属于行政机关,①错误;材料不体现政府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只是行政执法的改革,③与题意无关。4.(2022·河北唐山市二模)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1800多万件次,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便捷度不断提升。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C)①确保公正司法,推动良法善治的实现②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③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力举措④完善了法律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公正司法还需要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独立行使司法权,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不能确保公正司法,①不符合题意;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能够为民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有利于人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②符合题意;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为民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推进依法治国方略,③符合题意;完善法律体系是指立法及完善已有的法律条文,让法律能够更好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材料未体现完善了法律体系,④不符合题意。一、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说:“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说明(A)A.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C.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了生产方式D.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决定法律的原因【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A符合题意;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全民意志的体现,B错误;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最终由生产方式决定,C错误;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因此决定法律的原因不仅仅只有经济状况,D错误。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对下列古语的解读对应正确的是(A)序号古语解读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汜论训》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②“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商君书·算地》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③“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管子·明法解》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有利于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①正确;“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说明了建设法治国家必须从国家的实际出发,即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②正确;“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的是立法,而不是法律的实施,③错误;“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这里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与古语的意思不一致,④错误。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路子。这给我们依法治国的启示是(D)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②防范一切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侵蚀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④发挥好党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作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路子。这给我们依法治国的启示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①③符合题意;我们要坚决杜绝防范资本主义腐朽的法治思想,而非一切法治思想,②错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人民,而不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4.(2022·山东潍坊三模)开展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多年来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人大执法检查,人们通常称为“法律巡视”。开展好这一工作是基于(C)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②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④巡视是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题干信息强调的是对法律工作的检查监督,没有体现平等,①不符合题意;坚持党的领导是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④错误;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说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②③符合题意。5.(2022·山东烟台市二模)“决狱”由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主要是用孔子的思想,根据案件的事实,分析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如果他的动机是好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处理,甚至可以免罪;如果动机是邪恶的,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决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酷刑的作用,也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但过于注重犯罪的主观因素,也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这启示我们(A)①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③在法治实践中要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④坚持制定法律、认可法律、执行法律三者的有机统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根据案件的事实,分析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有利于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但也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这要求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谈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③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谈及坚持制定法律和认可法律的有机统一,④与材料无关。6.(2022·山东济宁一模)2021年12月,济南市委印发《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实施意见》,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政务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建设,并尽快实现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一公开查询,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该举措有利于(C)①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法治中国建设②以信息化促法治化,提升行政执法效能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服务方式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的公信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题干举措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政务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建设,有利于以信息化促法治化,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的公信力,②④符合题意;题干举措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政务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建设,并没有涉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举措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政务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建设,并没有优化政府组织结构,③不符合题意。7.(2022·北京市丰台区一模)违规压线、不按规定停车、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稀里糊涂违法被罚款的现象。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明确“首违不罚”(D)①扩大行政裁量权②体现柔性执法③简化法定程序④彰显以人为本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明确“首违不罚”体现了柔性执法,彰显了以人为本,②④符合题意。政府权力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材料做法没有扩大行政裁量权,也没有体现简化法定程序,①③排除。8.(2022·山东淄博二模)从“法制”到“法治”,法治建设在路上从材料可以看出(D)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于党的十五大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③1978年我国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制定转向实施④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于党的十五大,①错误;图示显示,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②符合题意;“我国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制定转向实施”说法错误,应该是法治建设的重点从法律体系制定转向实施,③排除;图示显示,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探索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这说明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④符合题意。9.(2022·北京顺义区一模)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介绍了以下情况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6002件,依法严惩制售“病猪肉”“毒草莓”“毒面膜”的犯罪分子;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相关案件7.9万件14.9万人;审结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等犯罪案件296件。司法救助4万人,发放救助金9.2亿元。依法宣告511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83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A)①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②依法惩治各类犯罪,依法及时公开司法结果,推进公正司法③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主动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依题意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公开严惩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惩治各类犯罪,依法及时公开司法结果,推进公正司法,①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③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主动性,④排除。10.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这启示我们在立法工作中要(C)①增强立法的程序性,确保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②实行开门立法,努力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④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严格遵循立法工作规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不是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①错误;我们在立法工作中,要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广泛集中民智,广泛集中民智就应该推进开门立法,拓宽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②符合题意;要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法律更多地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③符合题意;④中“人大对立法的领导”说法错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立法工作应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11.(2022·山东菏泽一模)《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提出,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这要求政府(A)①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②政府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③处理好政府和公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依法执政水平④依法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因此政府应该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应该处理好政府和公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③错误;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应依法立法,而政府是行政机关应该依法行政,④错误。12.(2022·天津市河东区二模)如今网红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网红经济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夸大宣传、过度营销、知假售假、偷逃税款等行为污染了行业生态和风气。不断培厚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需要(C)①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②严格执法,政府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③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④全民守法,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解析】网红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网红经济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培厚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需要科学立法,依法规范网红经济的发展,同时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①④符合题意;政府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与网红经济健康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②与题意不符;监察机关不同于司法机关,不能公正司法,③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2·湖南长沙雅礼中学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进入法治轨道。下表是该法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家庭责任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国家支持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社会协同强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向居民、村民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法律责任强调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应如何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答案】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义务,履行家庭教育责任。②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应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③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通过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④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积极推进公正司法,违反《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从政府依法行政、基层群众自治、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角度组织答案。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效信息②:各级人民政府应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有效信息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向居民、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