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研清教材·固基础1.陆地水体(1)类型:______、湖泊、冰川、沼泽、_________等。(2)特点:储量小,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____________的制约。(3)作用①对周边气候具有______作用。②塑造地表形态。③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______资源,还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河流地下水自然环境调节淡水【名师提醒】

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所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应切实保护水资源。2.河流与湖泊(1)湖泊水的来源:____________、地表水和地下水。(2)湖泊与河流的相互作用①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______,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______作用。如下图:大气降水洪峰调节②位于河流发源地的湖泊,提供水源。例如,我国的松花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③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______,湖泊就会干涸。长白山天池断流3.河流与地下水(1)关系:河流和地下水也存在____________的关系。(2)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______地下水位,这时,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水暂时储存在地下。(3)当河流水位下降:河流水位______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4)意义: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使得部分河流在涨水时水位不至于过高,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相互补给高于低于【名师提醒】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4.河流与冰川、积雪(1)影响因素:补给水量随着______变化而变化。(2)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___,冰川融水量___,河流径流量大。(3)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______,积雪融化,河流出现______。气温高大回升春汛研析考题·明方向(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DBD[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降水量、蒸发量,D符合题意。故选D。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故选B。第(3)题,前面分析可知,20世纪80年代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而2000年以来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该湖泊湖岸地区出露的湖滩减少,沙源减少,因此当地沙尘天气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2000年以来入湖地表径流量比80年代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进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减小,因此当地灌溉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小,排除B;入湖径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涨,因此湖岸线应向陆地方向后退,两时期相比海岸线不稳定,排除C;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扩大,为周边提供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绿洲面积增加,D符合题意。故选D。深化整合·提素能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

【方法技巧】(1)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三看流量高峰期。如下: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了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纵横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上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流量过程图,分析水文特征(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8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流量季节分布、大小,判断补给类型(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流量季节分布、大小,判断补给类型(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流量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甲河水量丰富,在我国应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在我国应主要分布于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读流量变化特征,分析其他影响因素若流量季节变化平稳,说明上游有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和湖泊等;若流量季节变化大,说明植被破坏严重等对点训练·促提升(2022·安徽六安一中、阜阳一中、合肥八中等校联考)地下水的水位和水量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和补给量。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地下冻土层会明显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过程和补给量。下图为小兴安岭北麓清溪站冻土区水文特征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关于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融雪补给B.夏秋降雨补给C.人工注水补给D.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冻土层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表现为(

)A.封冻期,潜水位上升幅度较大B.封冻期,下渗量最大C.融冻期,土壤含水量减少D.融冻期,地下水补给时间滞后BD[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潜水位最高的时期是在无冻期,这是因为地下冻土层会阻挡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故冻土层消失的时期是地下水接受补给的主要时期。春季融雪因冻土层的阻隔难以下渗补给地下水,A错误。该区域冻土层在8~10月融化消失,因而该时期的大气降雨是当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B正确。不可能是人工注水补给,C错误。小兴安岭海拔较低,没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错误。第(2)题,封冻期,由于受冻土层阻隔,地表水难以下渗,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给,潜水位相对稳定,A、B错误。融冻期表层冻土融化,但受深层冻土阻隔,水分也难以下渗,因此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C错误。读图可知,融冻期冻土不断融化,再进一步下渗,地下水才能得到冻土层对其大量补给,故冻土层对地下水的补给时间滞后,D正确。课堂巩固·即时练(2022·河北三模)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两湖曾经连成一体,后因山前大量的洪积物和冰碛物堆积,阻塞了河谷,才分化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内陆湖泊,仅北侧有一条窄窄的河道相通。玛旁雍错至今仍是淡水湖,被称为“圣湖”,而拉昂错被称为“鬼湖”。下图为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推测玛旁雍错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①大气降水

②地下水

③冰雪融水

④季节性积雪融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两湖距离近,但一个被称为“圣湖”,一个被称为“鬼湖”,主要影响因素是(

)A.湖水水质

B.降水量C.湖水盐度

D.湖泊深度CC3.当两湖不再相连时,玛旁雍错的湖水盐度可能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变化无常[解析]

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有高大山脉和冰碛物堆积,说明有冰川活动,可推测玛旁雍错湖水有冰雪融水补给;附近山地海拔高,积雪、冰川融化后会下渗形成地下水补给湖泊,②③正确;该湖南北两侧都有高大山脉阻挡,降水少,①错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冬季降雪多的地区,该地降雪少,④错误。故选C。A第2题,由材料可知,玛旁雍错被称为“圣湖”,为淡水湖,适合更多生物生存,而相对的拉昂错被称为“鬼湖”,说明湖泊中生物较少,推测可能是咸水湖,故造成两湖别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湖水盐度,C正确;两湖距离相近,所在区域降水量无明显差异,B错误;材料未提及湖水水质、湖泊深度,均无法比较,A、D错误。第3题,当两湖不再相连,玛旁雍错的湖水没有了排泄通道,盐分会在湖中积累,湖水盐度可能会升高。故选A。(2023·河北金科大联考)瑙鲁位于赤道以南约60千米处的太平洋上,由一独立的岛屿构成。岛上石灰岩(由某种海洋生物遗体的石灰质骨骼长期堆积形成)广布,最高海拔61m。该岛屿降水丰富,但没有河流发育。位于瑙鲁西南部的布阿达湖是该国唯一的湖泊,为咸水湖,面积从未变大,也未变小。据此完成4~5题。4.瑙鲁岛地表难以发育河流,主要是由于(

)A.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表蒸发旺盛C.石灰岩透水性强D.多褶皱断裂构造5.布阿达湖面积从未变大,也未变小,可能是因为(

)A.湖泊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湖泊水量收支持平C.大量雨水下渗为地下水D.湖泊终年蒸发旺盛CB[解析]

第4题,因为岛上石灰岩广布,石灰岩透水性强,大量雨水被渗漏到地下,所以难以形成地表径流,C正确;该岛屿位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变化小,A错误;地表难以发育河流与蒸发旺盛关系不大,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地质构造因素,D错误。第5题,由材料可知,布阿达湖没有汇入海洋的水道,属于内流湖,湖泊补给主要靠降水,湖泊为咸水湖,支出主要是蒸发。由此判断布阿达湖面积从未变大,也未变小的原因可能是湖泊的雨水补给量与湖泊蒸发量基本持平,B正确;岛上降水丰富,以雨水补给为主,A错误;大量雨水下渗为地下水,难以形成地表径流,地表难以发育湖泊,C错误;湖泊终年蒸发旺盛是湖泊水量支出,单纯蒸发因素不能说明湖泊水量的变化,D错误。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6~8题。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C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D[解析]

第6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第7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第8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西两岸支流流量悬殊。中国结鱼是生存于澜沧江中下游的特有鱼类。幼鱼期通常生活在支流中,成鱼期栖息于干流河道水流较缓处。7~9月为产卵繁殖期,中国结鱼会上溯至支流,选择有卵石底的急流河段,在水质较好、水温相对较低处产卵。产卵期的适宜生态流量范围为1700~3300m3/s。澜沧江干流修建多座大坝后,中国结鱼主要产卵场所转移至大坝下游干流河段。下图为澜沧江流域及中国结鱼产卵场分布图。(1)说明澜沧江水系的突出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指出澜沧江东、西两岸支流流量差异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3)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刻,谈谈修建大坝后,哪些条件的改变促使中国结鱼产卵场地发生了转移。[答案]

(1)特征:支流众多;流域狭长。原因:河流两侧为山脉,山谷众多,加上气候湿润,易发育形成河流;受两侧山地束缚,流域形态狭长。(2)东岸支流流量大于西岸支流。原因:该地河流主要由西南季风挟带水汽形成的降水补给;河流东岸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3)(建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