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天气 缆风绳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大风天气 缆风绳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大风天气 缆风绳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大风天气 缆风绳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大风天气 缆风绳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风天气缆风绳施工技术交底1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2.《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工程概况为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生产,提高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墩身模板安装高度超过8米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的钻机应设置缆风绳。3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所有障碍物进行拆除或迁改,对不能拆除的采取防护措施。2.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验标及技术标准,对作业人员进行会议形式安全技术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技术交底书双方签认。3.平整场地,原地面处理。4.施工材料已进场,所需机械设备到位。4施工方法及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程见下图。缆风绳施工工艺流程图4.2测量放样根据设置角度、高度量测放样地锚位置。4.3缆风绳设置墩身模板拼装完好后,在墩身模板四周布置3道10mm缆风绳,(缆风绳从模板顶部拉至地下锚固位置),缆风绳上设置手拉葫芦,缆风绳底部设置3m高PVC管,PVC管上粘贴反光贴,如道路临边设置缆风绳需要在缆风绳靠近道路侧加设水码或反光锥进行防护;缆风绳布置好后,进行测量放样,确保墩身位置准确,如有偏差,利用手拉葫芦松紧缆风绳调整墩身位置。墩身位置校正正确后拉紧3道缆风绳,保证墩身稳固,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看护缆风绳,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混凝土施工,进行缆风绳及墩身位置检查,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混凝土施工。施工时注意地锚稳固,缆风绳无损坏且连接牢固。(缆风绳布置详见下图)。缆风绳立面设置图缆风绳平面设置图4.4缆风绳的验算作用于墩身模板德风荷载由缆风绳抵抗。风荷载标准值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w0—基本风压(KN/㎡),取0.35;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3;β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取1.65;wk=1.65×1.3×1×0.35=0.75KN/㎡,每次浇筑混凝土墩身最大高度(第一节以H=10m验算,第二节以H=16m验算);风荷载W=10×(6+6.44)/2×0.75=46.65KN;风荷载W=16×(6+6.44)/2×0.75=74.64KN;沿线路纵向在墩身周围侧设置三根缆风绳,缆风绳与墩身的夹角为H=10m,时夹角45°,H=16m,时夹角28°;H=10m,单根钢丝绳拉力N=46.65/2/COS45°=32.99KN,H=16m,单根钢丝绳拉力N=74.64/2/COS28°=42.27KN。根据《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选用直径为10mm,结构为6×7+FC的钢丝绳,最小破断力52.1KN>32.99,42.27KN,满足要求。4.5地锚验算采用I16#普通热轧工字钢作为地锚,工字钢长度为2m,全部打入地面以下,缆风绳通过紧线器与其连接。墩高H=10m,缆风绳施加于地锚上的竖向荷载Nk=32.99KN×sin45°=23.33KN,水平荷载Hik=32.99KN×cos45°=23.33KN。墩高H=16m,缆风绳施加于地锚上的竖向荷载Nk=42.27KN×sin45°=29.89KN,水平荷载Hik=42.27KN×cos45°=29.89KN。4.6地锚抗拔验算北汝河特大桥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5)11-2粗圆砾土;褐黄色,稍密,饱和,卵砾石占70%,呈浑圆状,成份为石英岩碎块,其中砂占20%,粘土占10%,层厚9m,III级,σ0=350kpa,主要分布在DK138+181.5-DK150+704.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以下简称桩规)的规定,地锚抗拔力验算应满足Nk≤Tuk/2式中N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基桩拔力Tuk—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式中λi—抗拔系数,查表桩规取0.70;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5)11层取200kpa(表5.3.5-1);ui—桩身周长,16#工字钢为0.672m;li—桩周第1层土的厚度Tuk=0.70×200×0.672×2=188.16KNNk=(H=10m)23.33,(H=16m)29.89KN≤Tuk/2=94.08KN,抗拔验算满足要求。4.7地锚水平力验算根据桩规,受水平荷载的地锚应满足Hik≤Ra式中Hik—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地锚顶处的水平力;Ra—地锚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a=0.7×α3·EI·χ0a/νx;式中α—地锚的水平变形系数,取5;EI—地锚抗弯刚度;I16#普通热轧工字钢为2197650N·m2;χ0a—地锚顶允许水平位移,取20mm;νx—桩顶水平位移系数,取3.526;Ra=0.7×5³×2197650×0.02/3.526=1090.7KN≥Hik=22.33KN,水平力验算满足要求。4.8结论钢丝绳:选用直径为10mm,结构为6×7+FC的纤维芯钢丝绳。地锚:采用I16#普通热轧工字钢作为地锚,工字钢长度为2m,全部打入地面以下。角度:缆风绳与墩身(H=10m)角度为45°,缆风绳与墩身(H=16m)角度为28°。5施工注意事项1.检查缆风绳的磨损、锈蚀、拉伸、弯曲、变形、疲劳、断丝、绳芯露出的程度,确定其安全起重量(包括报废)。2.缆风绳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其强度,一般至少六个月就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或做强度试验。3.缆风绳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负荷使用,不应受冲击力,要注意不要使缆风绳直接和物体的快口棱锐角相接触,在它们的接触处要垫以软质衬垫物衬垫以防止物件的快口棱角损坏钢丝绳而产生设备和人生事故。4.缆风绳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长度不够时,必须采用卸扣连接,严格禁止用钢丝绳头穿细钢丝绳的方法接长,以免由此而产生的剪切力。5.在高温的物体上使用缆风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