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八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一
通过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初步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试验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试验探究,认识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试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试验探究。
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试验仪器。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法,探讨法。
教学设计
试验引入
演示物质溶于水的趣味试验──在一只小烧杯中装入半烧杯水,在烧杯下面放一块小小的薄木块,并向木块上放少量水,将烧杯向上提,观测到木块没有被提起来;然后向小烧杯中参与硝酸铵,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凝结,这时又把烧杯向上提。
活动探究
方案设计: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状况的方案设计。
分组试验:按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试验并观测记录:
水中参与溶质
氢氧化钠(naoh)
硝酸铵(nh4no3)
氯化钠(nacl)
参与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溶解现象
结论
展示交流:展示交流试验探究状况。
演示分析
多媒体演示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归纳整理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设计再探究
试验设计:假使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试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状况,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方案可直接用试验简图表示)
可供选择的某些用品有:nacl、naoh、nh4no3、浓h2so4……(你还可选用其他一些仪器和药品。)
试验探究:试验探究验证明验方案的可行性。
交流展示:同学探讨交流再探究方案及试验状况。
现实录同学们展示交流的活动案例:
典型案例1:
分析:此装置有无不完善之处,如有,如何改进?
典型案例2:
此装置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改进装置为:
如不正确,如何改进。
典型案例3:
评价设计方案:
案例群展示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九中孙明槐
本节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观测溶液形成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然后分析吸热和放热的原因,最终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探究溶液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整个教学思路严密明了,学生自主参与面广,创新点较多。创设的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和杯外湿木块冰冻粘结的试验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了设计试验的思路,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同时,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少,但安排了很丰富的活动素材,特别是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进行探究时,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既能给思维受阻的学生以启迪,又能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广阔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的精神。本节课重视了知识技能的形成与学习方法的联系,是一节符合课改精神的好课。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刘永舜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二
l、把握配制缓冲溶液的原理和方法,并加深认识缓冲溶液的性质;
2、练习ph试纸的使用,资料《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弱酸及其盐(例如hac和naac)或者弱碱及其盐(例如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或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另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时,此混合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1、仪器
试管,试管架,烧杯(50m1),量筒(10m1),玻璃棒。
2、试剂
盐:naac(0.2mol·l1,l.0mol·l1),nh4cl(0.1mol·l1,0.2mol·l1),nah2po4(0.1mol。
l1),na2hpo4(0.2mol·l1)。
3、其他。
ph试纸。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
1、分别测定蒸馏水、·l1hac的ph值。
2、在两支各盛5ml蒸馏水的试管中,分别参与5滴0.1mol·l1hcl和0.1mol·l1naoh溶液,测定它们的ph值。
3、向一只小烧杯中参与1.0mol·l。
值,并与计算值比较。
4、在一支试管中加10m10.1mol·l1nah2po4溶液和lml0.2mol·l1na2hpo4溶液,1hac和1.0mol·l1naac溶液各15ml(用量筒尽-可能确凿量取),用玻璃棒搅匀,配制成hac-naac缓冲溶液。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混合均匀,测定其ph值,井与计算值比较(h3po4的ka2=6.2×108)。
5、用以下给定试剂设计几种配制缓冲溶液的方案,写出每种试剂的用量(缓冲溶液体积不超过5ml)。用ph试纸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给定试剂:nh3·h2o(0.1mol·l1,0.2mol·l1),naoh(·l1,0.2mol·l1),nh4cl(0.1mol·l1,),hcl(0.1mol·l1,0.2mol·l1)。
(二)、缓冲溶液的性质
1、缓冲溶液的稀释
取三支试管各参与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3ml,然后分别加蒸馏水5滴、3ml、30ml,测定ph值,并与原缓冲溶液的ph值比较。观测ph值有否变化。
2、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
(1)取两支试管,各参与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参与1滴0.2mol·l1hci,另一支试管中参与1滴0.2mol·l1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值。
分析上述试验结果,对缓冲溶液的性质做出结论。
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为获得适合的缓冲容量,要有适当总浓度。总浓度太低,缓冲容量过小;总浓度太高也不必要,一般为0.05~0.5mol·l1。
(一)、预习要求
认真预习缓冲溶液的性质,缓冲作用的原理及缓冲溶液的配制。
(二)、思考题
1、用同离子效应分析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2、为什么在缓冲溶液中参与少量强酸或强碱时,ph值无明显变化?
3、怎样配制ph值一定的缓冲溶液?
(2)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极其盐组成混合物溶液。
少量的外来酸碱可以被他们中和,而不会引起h+的显著改变。
(3)强酸培弱碱!强碱培弱酸!最终用ph试纸看下ph值的范围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三
对于这一节课,大家的评价也很中肯,没有过多的吹捧。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活动设计,获得大家一致通过,如导入的游戏——鸡蛋上浮,最终等量的溶液与固体同时与盐酸反应的试验等等。一个个的试验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过于单调。除此,上下过渡流畅,课堂衔接好;讲练结合,练习适中,针对目标;以上都是我应当在往后的.教学继续保持的优点。
各位名师和专家的指导下,提出不少让我继续进步的建议:
1.概念构建——本节课的重点浮现是我们工作室上一届的成功展示概念构建。对于溶液来说,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得到溶液的形成过程的描述、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并不简单,必需在此下功夫。课堂上我必没处理好溶液的形成过程,而是急于让学生得到。其实这是构建中的一难点,我可以先得到这一过程,而通过不断地补充试验让学生理解。这样的效果可以更直观。
2.溶液命名——对于常见溶液中,溶剂是水的命名规律并没有处理好。这个内容处理方法可以更加直观,从开始常见的溶液命名出发,通过对比找出差异,再得到规律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难度。
3.后半段学生的忽略,没有给予过多的思考时间给后半段的学生,他们的回复问题的机遇少,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状况。
4.评价单一——特别是语言的评价,过于单一,缺少表扬和称赞的语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识上的小细节没有注意到位,语言严谨性有待提高,如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石灰、波尔多液是溶液等。总而言之,这一节课让我一下成长了,我必需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不断进步。同时,也感谢当天**省***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各位名师、成员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也希望以后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多组织。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四
通过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初步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试验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试验探究,认识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试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试验探究。
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多媒体、试验仪器。
试验探究法,探讨法。
试验引入
演示物质溶于水的趣味试验──在一只小烧杯中装入半烧杯水,在烧杯下面放一块小小的薄木块,并向木块上放少量水,将烧杯向上提,观测到木块没有被提起来;然后向小烧杯中参与硝酸铵,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凝结,这时又把烧杯向上提。
活动探究
方案设计: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状况的方案设计。
分组试验:按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试验并观测记录:
水中参与溶质
氢氧化钠(naoh)
硝酸铵(nh4no3)
氯化钠(nacl)
参与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溶解现象
结论
展示交流:展示交流试验探究状况。
演示分析
多媒体演示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归纳整理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设计再探究
试验设计:假使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试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状况,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方案可直接用试验简图表示)
可供选择的某些用品有:nacl、naoh、nh4no3、浓h2so4……(你还可选用其他一些仪器和药品。)
试验探究:试验探究验证明验方案的可行性。
交流展示:同学探讨交流再探究方案及试验状况。
现实录同学们展示交流的活动案例:
典型案例1:
分析:此装置有无不完善之处,如有,如何改进?
典型案例2:
此装置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改进装置为:
如不正确,如何改进。
典型案例3:
评价设计方案:
案例群展示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九中孙明槐
本节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观测溶液形成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然后分析吸热和放热的原因,最终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探究溶液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整个教学思路严密明了,学生自主参与面广,创新点较多。创设的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和杯外湿木块冰冻粘结的试验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了设计试验的思路,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同时,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少,但安排了很丰富的活动素材,特别是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进行探究时,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既能给思维受阻的学生以启迪,又能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广阔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的精神。本节课重视了知识技能的形成与学习方法的联系,是一节符合课改精神的好课。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刘永舜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五
新课改实施以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特性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全面、辩证地反映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在规律这三个要素对教学设计的整体要求,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设计教学设计。《溶解度》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试验从观测比较食盐和砂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测、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进一步理解溶液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对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探究,旨在于让学生理解溶质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探讨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研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探究分为两步。第一步: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这是学生们在观测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之后常会提出的问题。那么,一杯水里毕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这就是本课其次部分要重点探究的问题。第步:一杯水里毕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学生们两人一组在探讨的基础上制定一份简单的研究计划。随后,各小组一边试验,一边做活动记录。最终,教师引导学生在班上交流研究结果。
本课没有什么知识难点,操作技能也比较简单。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理解的不够细致,只求了解个大约,故在实际应用中简单出错,理解不到位,简单出现知识性错误,包括在处理和回复问题时仍运用生活语言回复问题,与所学的化学知识脱节。我的设想是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测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测和试验,初步经历探究性试验研究活动过程,抓住本质,深刻理解随着溶解的进行,溶液组成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的研究问题不是由我生硬地提出而是创设情景以演示试验和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想要亲自动手研究的问题,这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其实让学生真正科学地经历过程并非易事,学生在课堂热喧嚷闹地活动起来,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形无神的活动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关键是看你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挥作用,并明白地意识到自己是自身行为的主导者、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人,无论得到的答案是对或错,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我这节课的设计正是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一勺一勺的加食盐,边搅拌、边观测、边记录,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三、这节课设计时没有告诉学生应当用什么方法研究,具体怎样操作,考虑到学生实际状况,只提出了50毫升的条件,怎样制定研究计划都交给学生充分探讨。这给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提供创造空间。
四、这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合作交流和汇报修改的活动,学生研究计划的制定、试验活动的开展、试验结果的探讨、汇报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实现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六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试验现象的观测、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油的小试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课
题
溶液的形成
授课人吕
芳
学
校
XX省天一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试验,观测、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擅长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指导分析]
让学生观测探讨:这些溶液有哪些共同点?
[设问]
(1)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含水的液体混合物吗?
(2)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指导学生试验探究]
(1)细心观测试验的现象。
(2)你能解释蔗糖、食盐、碘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分析解释]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na+和cl-向水里扩散,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间隔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在酒精分子的作用下,碘分子均一地分散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形成碘的酒精溶液──碘酒。
放多媒体动画:蔗糖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指导分析]
用多媒体逐一打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复(1)溶液均一性、稳定性的意义。
(2)蒸馏水是溶液吗?
(3)泥水是溶液吗?
(4)只有水能做溶剂吗?
(5)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6)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7)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溶质是什么?
(8)以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是什么?
蔗糖溶液、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cuso4溶液、naoh溶液、盐水。
[演示试验9-3]
水和乙醇相互溶解
[阅读总结]
(1)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若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3)用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寻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
[指导学生探究试验]
观测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
[演示试验]
碘
高锰酸钾
汽油
汽油
比较: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
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分析探讨]
(1)在厨房里或医院里你见过哪些溶液?
(2)溶液有什么用途?
(3)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
[设问]
(1)你家中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
(2)洗涤剂为什么能除油污?
[指导学生探究试验9-4]
引导学生观测振荡前后及静置后的现象。
用多媒体逐一打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或看书后回复:
(1)植物油溶于水吗?
(2)振荡后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是溶液吗?
(3)什么叫乳浊液?
(4)乳浊液里小液滴的分散均一吗?稳定吗?
(5)乳浊液中参与洗涤剂后振荡,植物油溶解在水里了吗?
(6)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清洗盛过植物油的试管,分析二者原理是否一致。
[解答学生的提问]
[布置作业]
1、完成书本习题
2、回家做家庭小试验“清洗餐具〞
学生探讨回复:
agno3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
探讨回复
(1)都含有水
(2)都是混合物
(3)都是液体
(4)都是澄清透明的
在试管里参与少量药品,充分振荡,观测解释。
蔗糖食盐碘
水
水
酒精
学生阅读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学生回复并归纳总结:
(1)均一:溶液各处浓稀完全一
样;稳定:温度不变,溶剂量不
变,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开。
(2)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3)泥水不属于溶液,由于泥不溶于水,一般物质溶于水或其它溶剂中形成溶液。
(4)水能溶解好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5)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6)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物质。蔗糖溶液、食盐溶液混合后仍是溶液,溶质是蔗糖和食盐。
学生观测试验现象,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填写在书上。
学生阅读理解记忆。
学生试验并描述试验现象
碘
高锰酸钾
水
水
黄酒做烧菜的调料,碘酒消毒,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的养料……
学生试验:
(1)试管内加水和植物油,充分
振荡。
(2)试管内加水和植物油及洗剂,充分振蒎。
描述试验现象并回复问题。
学生看书,了解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学生分析归纳:
汽油能溶解油脂,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探讨、归纳、总结本课主要内容,提出疑问。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加强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测能力。
通过回忆微观粒子的运动理解溶解的过程。
指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稳定溶质、溶质的知识。
激发兴趣,加强学生探究欲。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反思与质疑的时间。
课题1溶液的形成
2、乳浊液──洗涤剂、乳化功能──清洗油污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七
一、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试验现象的观测、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油的小试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课题
溶液的形成
授课人
吕芳
学校
XX省天一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试验,观测、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擅长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仪器、药品
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蔗糖、食盐、碘、水、高锰酸钾、汽油、洗涤剂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我们在以往的化学试验中,曾用到大量溶液如
h2o2溶液能分解产生氧气,紫色石蕊溶液遇酸
会变红色。在化学试验室里你还曾用过或见过
哪些溶液?
[指导分析]
出示四瓶溶液:h2o2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石蕊溶液、70%的医用酒精
让学生观测探讨:这些溶液有哪些共同点?
[设问]
(1)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含水的液体混合物吗?
(2)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指导学生试验探究]
(1)细心观测试验的现象。
(2)你能解释蔗糖、食盐、碘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分析解释]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na+和cl-向水里扩散,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间隔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在酒精分子的作用下,碘分子均一地分散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形成碘的酒精溶液——碘酒。
放多媒体动画:蔗糖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学生探讨回复:
agno3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
探讨回复(1)都含有水
(2)都是混合物
(3)都是液体
(4)都是澄清透明的
在试管里参与少量药品,充分振荡,观测解释。
蔗糖
食盐
碘
水
水
酒精
学生阅读理解溶液、溶质、
溶剂的概念。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加强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测能力。
通过回忆微观粒子的运动理解溶解的过程。
二、教案
[板书设计]
均一性
澄清
第九单元溶液
特征
溶液
外观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透明
稳定性
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组成
寻常不指明溶剂的溶
液
2、乳浊液——洗涤剂乳
溶质
溶剂
(固、液、气)
(液)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溶液的形成教学思路篇八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试验的方法,练习观测、记录、分析试验现象。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2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以试验探究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试验组织学生细心观测、分析、小组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组织好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点评
情境创设
学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
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
学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
……
教师引入:同学们回复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学生齐答:想!
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做: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食盐
糖
硫酸铜晶体
现象
结论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认识溶液、溶质、溶剂。
学生回复:我们这组的试验现象是: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于水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很好。还有没有不同的现象和结论的?
学生甲:我们这组还发现有少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
学生乙:可加水。
学生丙:还可加热。
教师:同学们回复得都很好,观测得也很细心。下面让我们再来观测老师的这五种溶液,要求从上、中、下、左、右细心观测有些什么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观测和归纳总结能力,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别,从而得出溶液等概念。
学生1:它们的颜色不同。
学生2:每一种液体都一样。
学生3:它们都是混合物。
教师:同学们观测得很细心。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教师边引导学生观测边口述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并将它们板书到黑板上)
设疑:根据你们的观测,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来?
学生1:均一、稳定。
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
学生2: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学生3: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
学生4: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生1:这很简单:用水和洗衣粉洗。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结论
通过对比试验,让学生比较明显地得出结论。
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试验状况。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 员工发展与培训考核制度
- 托育中心招生计划方案范文
- 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 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与计划
- 环保设备质量管理方案
- 家装步骤流程
-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私人银行信托与基金管理方案
- 航空业机场地面交通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 我国各类型扣件技术说明
- 毕节市财政局国库科工作运行规程
- 一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游戏
- 东汽600MW机组润滑油系统说明书
- 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施工技术总结
- 震雄注塑机Ai_01操作说明书(中文)
- 四年级上学期家长会PPT课件.ppt
- 电话机和对讲机装配实习报告
- 广州美术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毕业创作(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 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合格证
- 1000以内自然数数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