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寻一方静mì___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跟着少年鲁迅的脚步,我来到人迹罕___至的百草园,支竹筛,撒秕谷,系长绳,等待鸟雀前来啄食;打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遇见海伦•凯勒,面对不幸的命运,她百折不挠,使黑暗的世界也变得花团锦cù___;来到阿尔卑斯山,我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以一个人微薄___的力量,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读书,读人,养心。阅读使我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再徘徊,不再怅然,心怀美好与高贵,奋然前行。【答案】
谧
hǎn
簇
bó【解析】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和书写。①静mì,写作“静谧”:安静。②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罕”读作hǎn。③花团锦cù,写作“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簇”不要误写成“族”。④微薄:微小单薄;数量少。“薄”多音字,báobóbò,这里读作bó。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B.他们小心翼翼地看护他,尽一切力量救治他。C.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表示赞同。D.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地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使用正确;B.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使用正确;C.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在此形容赞同班长提出的建议,使用有误;D.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使用正确;故选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B.升国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C.通过深阅读,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人。D.我的故乡无锡,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被誉为“太湖明珠”的城市。【答案】D【解析】A.两面对一面,应该将“能”改为“能否”;B.搭配不当,应该删去“和歌声”;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故选D。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组成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②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菌的波浪。③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④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⑤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⑥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雨的四季》刘湛秋)A.③②⑥①④⑤
B.①③⑥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④①
D.①⑥③②④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排序。仔细阅读材料,分析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下一场春雨是树木变化的前提。故③应该是首句。然后写到树木。⑥“特别明亮的眼睛”承接③句的“神态是难以想象的”,⑥是第二句。然后按照从“树”到“树枝”,从“树枝”到“叶子”,从“叶子”到“花苞”。第②句,写了“树枝”“叶子”,第⑤句写了“花苞”,④句承接⑤句中的“水珠子”。最后①句总结。排序为:③⑥②⑤④①。故选C。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B.马致远,号东篱,宋代词人,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C.“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D.《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答案】B【解析】B.“宋代词人”有误,应为:元代散曲家。故选B。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1)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3)《诫子书》中告诉我们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4)《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不仅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还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5)《秋词(其一)》作者以自信的态度,否定前人的悲秋,表现了他对于秋景最为认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我寄愁心与明月
尚思为国戍轮台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戍、致、生、寂寥”等字词的书写。7.综合性学习(4分)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自我介绍〕(1)班长分发了学校学生会近期完成的“关于中学生结交朋友”的调查报告,请你仔细观察表格内容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选择交友对象凭感觉交友觉得有内涵才交友看重外表交友注重人品交友比例20%18%20%46%你的探究结果:〔活动二:表明观点〕(2)在班级主题活动中,一些同学认为上网聊天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快乐无比,于是乐此不疲。而回家跟父母却很少聊天,觉得跟父母没什么话题可聊。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大部分人交友看重对方人品。或者凭感觉和外表交友的人数一样多,觉得有内涵才交友的人稍少,注重人品交友的最多。
(2)示例:网上交友是可以的,但应慎重,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家是我们的归宿,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亲人,父爱母爱重于山,作为孩子,我们应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以便于彼此间的了解,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从而成为最知心的朋友。【解析】(1)本题考查图表转换。本图表是关于“中学生结交朋友”的调查报告,其中凭感觉交友的同学占20%,觉得有内涵才交友的同学占18%,看重外表交友的同学占20%,注重人品交友的同学占46%;据此可知,绝大部分人交友看重对方人品,凭感觉和外表交友的人数一样多,觉得有内涵才交友的人相对少一些。(2)本题考查看法。本题针对一些在网上交友,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却很少与父母聊天的人,提出看法。首先应明确网上交友应注意的事项,在谈一谈该如何与父母交流即可。示例:网络是虚拟的一张网,我们无法认清对方的真正面目,网上交友存在一定风险。家才是我们永远可以停靠的温暖的港湾,我们可以将学校发生的趣事讲给父母听,多与父母交流才会增进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了解彼此,越来越“有的聊”,父母也可以称为我们的知心朋友。8.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选自《朝花夕拾》)(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篇名)里出现过。(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答案】(1)
衍太太
父亲的病(2)示例:①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画,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②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③虚伪:怂崽阿祥打旋,却又事后装好人;④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⑤热心:在“我”父亲去世时帮助安排后事,帮我们擦药。【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识记。《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叙事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其中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衍太太教唆“我“回家做的一件坏事是偷母亲首饰变卖。衍太太,在鲁迅笔下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但这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结合名著中的内容分析其形象即可。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9.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第三句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C.诗的三、四句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D.本诗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0.“僵”、“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9.D
10.答:诗中“僵”、“孤村”点明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诗人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赏析有误。诗的开头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意思是说:我拖着病弱的身体,躺在这荒僻的小村庄里,但是我并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而哀伤,我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可知,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都是叙述,并没有直接抒情的方式。故选D。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根据“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意思我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可知,“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书》①曰:“满招损,谦受益。”丁丑在京,与冯开之②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③益友,时④面责其非,开之闻而不愠。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⑤矣。”已而果然。壬辰岁,子入觐⑥,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节选自袁黄《了凡四训》,有删节)【注释】①《尚书》。②姓冯,字开之。③诚信。④时常。⑤考科举被录取。⑥朝见天子。1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两处。(2分)凡天
将
发
斯
人
也
未
发
其
福
先
发
其
慧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
)
(2)非学无以广才(
)(3)建所温良若此(
)
(4)及开榜(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时面责其非,开之闻而不愠。14.两文都是诫子家训,请结合原文分别简述他们对求学中的儿子有怎样的期待。(2分)
【答案】11.凡
天
将
发
斯
人
也/未
发
其
福/先
发
其
慧。
12.
振奋
增长
像
等到
13.(1)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2)(李霁岩)时常当面指责他的缺点,冯开之听后却没有生气。
14.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专一,淡泊名利,立定志向,珍惜时间,增长才干,对社会有贡献。(答到1点即可)袁黄希望儿子能谦虚待人,温和包容,并考取功名。(答到1点即可)有甲乙的原文即可。【解析】1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句意为:凡是上天将要使这个人发达,在降福给他之前,(会)先开启他的智慧。“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未发其福”和“先发其慧”是两个并列短语,其间应断开。故断为: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励:振奋。②句意: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③句意:夏建所像这样温和良善。若:像。④句意:等到放榜的时候。及:等到。1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①与,随着;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意志;去,消失。②时,时常;面,当面;闻,听说;愠,生气,恼怒。补出主语“李霁岩”。1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了“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即诸葛亮希望自己的儿子具备宁静专一、淡泊名利的品质;结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以看出,诸葛亮劝诫儿子要明确志向,增长才干;“年与时驰……多不接世”是从反面告诫儿子不要虚度光阴,不能对社会毫无贡献。乙文中,作者引用《尚书》中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阐述冯开之和夏建所两人的品行(“虚己敛容”“气虚意下,谦光逼人”)以及他们的学习成果(“决第”“中式”),意在告诫儿子要谦虚待人,温和包容,希望他考取功名。【点睛】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依靠内心宁静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作风来培养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屋舍,到那时再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乙】《尚书》说:“自满使人受到损害,谦虚使人得到益处。”丁丑年(我)在京城,与冯开之住在一起,看到他虚怀若谷,面容和顺,完全改变了他少年时的习气。李霁岩是他正直诚信的诤友,时常当面指责他的过错,冯开之听后却不生气。我告诉他说:“福有福的根源,祸有祸的先兆。内心如果(真的)谦卑,上天必定会相助。兄台今年一定会考中。”后来(冯开之)果然(考中了)。壬辰年,我进(京城)朝见天子,与夏建所相遇,见此人虚心待人,谦虚之光逼人。(我)回去后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这个人发达,在降福给他之前,(会)先开启他的智慧。这智慧一经启发,那么浮躁的人自然变得沉稳,放肆的人自然变得收敛。夏建所像这样温和良善,(一定是)上天启发了他。”等到放榜的时候,(夏建所)果然考中了。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分)快递里的深情艾科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的温情纽带。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经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A)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B)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15.梳理选文中“我”的父亲面对“取件短信”时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用四个字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惧怕→______________16.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怒火中烧,将“我”“训斥”一番,“我”为什么还会心花怒放?(3分)17.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1)赏析(A)句的表达效果。(2)(B)句中加点字“捧”能不能改成“拎”,为什么?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快递里的深情”有什么妙处。(3分)温馨提示: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等角度入手分析。
【答案】15.担心害怕
勉强无奈
喜不自胜
16.①因为父亲“训斥”后都对我关怀备至。②“我”明白父亲“训斥”“我”并不是真的生“我”的气,而是为自己在乡亲们的见证下收到“我”的“孝心包裹”而感到自豪。③因为“我”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就知道父亲的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17.(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做布鞋的一针一线比作他鬓角的白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我”操劳了一辈子,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真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2)加点字“捧”不能换成“拎”。“拎”是“用手提”的意思,比较随意,而“捧”是“用双手托”的意思,表示对手中的物品比较珍惜重视。这里“我”手中“捧”着的是父亲为“我”亲手做的布鞋,满载着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所以,“我”特别珍惜重视。用“捧”字更能体现“我”对父亲的感激和爱,而“拎”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8.①“快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所写的几件事都与快递有关;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题目里的“深情”既有父亲对“我”浓浓的真爱,又有“我”对父亲的思念、感激和深深的爱;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15.本文考查人物情感梳理。由文章第①段“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概括为:担心害怕;由文章第②段“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可概括为:勉强无奈;由文章第②段“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可概括为:不再惧怕;由文章第②段“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可概括为:喜不自胜。据此回答即可。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文章第④段“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分析其原因由以下加点:由文章第③段“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可知,父亲收到“我”的快递后担心自己给“我”的生活带来负担,因“我”不听劝阻而生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由文章第④段“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可知,父亲“训斥”后都对我关怀备至;由文章第④段“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可知,“我”明白父亲“训斥”“我”并不是真的生“我”的气,而是为自己在乡亲们的见证下收到“我”的“孝心包裹”而感到自豪;由文章第④段“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可知,“我”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就知道父亲的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据此回答即可。17.本题考查词句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中“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将布鞋上的针线比作父亲鬓角的白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制作的布鞋的质朴;“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表达了父亲蕴藏在针线活中的对“我”的深沉的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流露了“我”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文章第⑤段画线句“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捧”是“用双手托”的意思,表示对手中的物品比较珍惜重视。而“拎”是“用手提”的意思,比较随意,结合“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分析,这里“我”手中“捧”着的是父亲为“我”亲手做的布鞋,满载着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所以,“我”特别珍惜重视。用“捧”字更能体现“我”对父亲的感激和爱,而“拎”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所以不能将“捧”改成“拎”。据此回答即可。18.本题考查标题妙处。由文章第①段“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第②段“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第④段“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第⑤段“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第⑥段“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第⑦段“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可知,“快递里的深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事件贯串起来,使全文内容紧凑,结构完整;文章所写的几件事都与快递有关,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由文章第⑦段“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可知,父子寄托在快递里的是深情,父子之间邮寄的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而是父亲对“我”浓浓的真爱,和“我”对父亲的思念、感激和深深的爱,题目揭示了文章主旨;“快递里的深情”,“深情”怎么会在“快递里”,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回答即可。关于“名著阅读”的主题阅读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榜单名次书名
榜单名次书名第1名《红楼梦》
第2名《百年孤独》第3名《三国演义》
第4名《追忆似水年华》第5名《瓦尔登湖》
第6名《水浒传》第7名《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第8名《西游记》第9名《尤利西斯》
第10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注: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6月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的排行榜。材料二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节选)①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②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块,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抄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③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者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能使用网络语音的下一代?④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想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材料三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节选)钱理群①世纪老人巴金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②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③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3分)20.结合材料,说说“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不少于3点)(3分)21.世纪老人巴金曾经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结合材料三,说说阅读经典可以从哪些方面使我们“变得更好”。(3分)22.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针对材料一“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现象。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出理由,倡议青少年阅读名著。(3分)
【答案】19.我国国民不喜欢进行名著、经典的阅读,阅读现状堪忧,但经典能让我们变得更好,名作(经典)的魅力需要我们通过真正的阅读去发现。
20.电子科技产品的诱惑;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侵蚀;缺少与自己灵魂对话的空间和意识。
21.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
22.示例1:社会努力创造出浓郁的阅读氛围,能够使得人们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去鉴赏经典,经典作品照样可以进入商业炒作领域甚至是娱乐领域,央视的《百家讲坛》就是成功的范例。示例2:阅读从小抓起,小学起就可开设名著阅读课,让老师引领着学生去品读名著,让学生真正领会名著中的经典之处。【解析】19.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根据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等均为名著,结合材料二“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可概括为:我国国民不喜欢进行名著、经典的阅读,阅读现状堪忧;根据材料三“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可概括为:经典能让我们变得更好,名作(经典)的魅力需要我们通过真正的阅读去发现。20.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根据材料二①段“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可提炼为:电子科技产品的诱惑;根据材料二③段“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者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能使用网络语音的下一代”可提炼为: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侵蚀;根据材料二④段“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可提炼为:缺少与自己灵魂对话的空间和意识。21.本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根据材料三①段“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可概括为: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根据材料三②段“我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精神空间”,可概括为: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22.本题考查建议。针对材料一“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现象,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出理由即可。示例:根据材料三③段“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可提建议:要勇于走进经典,阅读经典,因为你只有接触他,阅读它,你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名著的魅力。根据材料三②段“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可提建议:读名著需要坚持,因为“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是一个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不懈,长期坚持,才能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四、作文(50分)2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求学路上,父母的关怀、师友的鼓励、成功的喜悦,甚至成长的迷茫、追梦的艰辛、遭受的挫折,都曾触动你的心灵,点燃你的希望,激励你的斗志,成为你伟岸人格的奠基。文题一: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作文。文题二:请以“______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文题二须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550字。【答案】范文一:那一刻,我流泪了是不是跌倒了才会想要爬起,是不是流泪了才会想要珍惜。——题记一滴小小的眼泪,在阳光的折射下有七彩的斑斓。它美好地在脸上划出一首弧线,却勾起了我心痛的往事。还记得自己用如何恶劣的态度对待外婆。外婆对我甚至比对她自己还好。曾经幼稚的我却一次次将她的心伤得鲜血淋漓,直到她逝去。听着舅妈撕心裂肺地叫着:“妈妈,妈妈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外婆替我颤巍巍地端来热腾腾的莲子汤;得了白内障的外婆摸索着为我包粽子;为了让我开心,腿脚不方便的外婆去几里外的集市为我买衣服……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真想开心地笑,可是那一声声对外婆的呼唤把我拉回到现实。外婆安详地躺在洁白的床单上,双眼紧闭。此刻我再也笑不出来,一想到外婆再也不会笑呵呵地和我讲话,再也吃不到她包的粽子,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那些她所有的好都将离我远去,我的内心不禁溢满了难过,眼泪突然落了下来。那是悔恨的泪水,好想再摸一摸外婆那张皱巴巴的脸,可是手悄悄伸出,又悄悄地收回,脸上早已泪流成河。纵然心中追悔莫及,但又有什么办法?直到失去了才懂得流泪,才想要珍惜,是不是都已太迟?世上没有后悔药,时间也不会因一个人而倒流,我们也不可能回到过去。或许曾经的自己伤害了许多人,或许曾经的自己太懵懂无知,或许曾经的自己太蛮横无理。但是我们流泪过,眼泪的味道是咸咸的、涩涩的,它就是我们的“药”。不是“后悔药”,但却在警示着我们:不要等到品尝到了眼泪的苦涩才后悔,如果想要珍惜,就从现在开始。我们在时光的流逝中蜕变,在眼泪的洗礼下成长。每一次流泪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这个让人流泪的时刻啊,教会我们走向成熟。范文二:古诗词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蓦然间吟唱声起,那是炎黄子孙承载了千年的旋律——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调……泱泱华夏的五千年历史,被写成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千古传唱。随手拈起一首,字里行间古人的心血凝成的沧桑墨色,便缓缓分成红黄蓝,又渲在一起,淬成的斑斓或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画卷,或成就了一段辉煌的人生,或化成山巅的彩虹缤纷,笑看世间万丈红尘。欣赏着一幕幕风景,叹一句,诗词,真好。开卷,大好河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子美在巍峨东岳上的不胜感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太白在云雾弥漫中的叹为观止。神州万里,读来清新淡雅有之,雄伟壮丽有之,别具一格有之。祖国的风光如画,不由得为我们现在平淡无奇的生活添了一份向往,总会有一天我要一览湖光山色,在名山大川之间流连,吟一句“江山如此多娇”!诗词,真好!翻页,西风沙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子瞻的郁不得志间迸出的万丈豪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稼轩的忠心赤胆中透出的正气凛然,赤血染黄沙,金戈伴铁马。看古时为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将领,那直撼九天的仰天长啸,现在听来也激荡着血液沸腾,撼动着灵台怦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轰轰烈烈在红尘中拼搏一番,才不枉来人间走一遭!鸿鹄之志岂能被碌碌无为所掩?啸一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词,真好!掩卷,万丈红尘。“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子瞻对人生浮沉的波澜不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诗仙对醉浊世人的傲然不屑。那是穹顶之上的视野,俯视着神州大地几千年,超脱了,释然了,方登另一境界。而我,只是初窥了门径而已,世事不过大梦一场,人生又能几度秋凉?富贵一场,不过是过眼云烟,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