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要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政治抱负。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C.希望重建礼乐秩序 D.关注个体意识觉醒2.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A.征税主要标准从人手转为财产 B.城市成为农产品集散地

C.税收的方式由实物向货币发展 D.百姓赋税徭役负担沉重3.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反映出清朝前期()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行政决策效率提高 C.国家疆域不断扩大 D.延续北方民族传统4.天津通商后不到十年,租界里的中国人打扮“洋气”。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甚至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紧密

C.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D.扫除封建陋习成为了潮流5.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建立了300多个政党、社团。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试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C.军阀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D.民众参政议政意识得到提高6.1932年9月,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者,推翻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的民族革命解放战争。这一指示()A.忽视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7.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恐怕不妥。这一论断()A.力图调整重工业布局 B.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C.强调发挥企业主动性 D.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毛泽东看到外交部填写的联大表决结果的报告时说:“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从中可以看出,推动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是()A.第三世界的蝇起 B.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C.自身实力的增强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9.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在其演说中有这样的言论:“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以下对他的言论的解读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体现了世界各个地区紧密联系 B.说明巴格达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C.反映了罗马帝国商品经济繁荣 D.演说家言论夸大其词不足采信10.1682年,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并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后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哈雷精星的发现说明()A.牛顿力学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B.天主教的神学宇宙观被彻底颠覆

C.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科学家广泛认同 D.实验是发现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11.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这一看法反映了()A.19世纪末英德矛盾尖锐化 B.英国舆论界鼓吹殖民掠夺

C.军国主义思想在英国蔓延 D.一战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1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着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在1979年到1997年间,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这反映出二战后的西方国家()A.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B.社会基本矛盾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C.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D.经济发展成果没有惠及全体民众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中期将满文较大规模地应用于各级行政机构、边疆事务和对外交涉等领域,彰显了清代“首崇满洲”的族群秩序。此外,汉语、蒙古文、藏文、察合台文、托忒文等文字也广泛使用,构建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多语文合璧制度。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中小学堂开设“国文”科,主要教授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相关内容。同时,还要求“各学堂皆学官音,以《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1911年出台的《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要求在边疆学堂中普及汉语、汉文。在一批边疆官员的提倡和支持下,蒙古、西藏、新疆、川边地区的不少新式学堂均开始使用汉文教学。新式国民教育已初步突破了清廷延续200多年的“各语其语”的民族教育格局。——摘编自湛晓白《清末国家语文统一与满汉族群关系变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提出了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字改革三大任务。1956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央政府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倡导“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

——摘编自袁钟瑞《新中国推广普通话的历程回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语文教育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推广普通话政策的特征和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单元主要章节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

第20课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从材料中找出一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线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整个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德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对德国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不觉得自己是德国人,而是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福人等,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没有尊重和认同感,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存在德意志民族观念,他们意识不到德意志。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苏醒。德国知识分子也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启蒙”下,开始关心政治,并有了政治觉悟,于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诞生了。19世纪,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人民高涨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中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意志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之前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性意识,开始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摘编自葛丽《德意志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变化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据题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而且要有“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的政治抱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关注人和社会,其思想体现了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

孔子主张贵贱有序,严格社会等级,排除A项;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希望重建礼乐秩序,排除C项;

孔子关注个体意识觉醒主要体现在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

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税收方式主要以实物形式存在,在唐朝开元时期的庸调银,体现了中国古代税收的方式由实物向货币发展演变,C项正确;

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征税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城市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赋税的前后对比,无法判定百姓赋税徭役负担是否沉重,材料内容也没有涉及百姓负担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古代赋税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代赋税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答案】D【解析】A.材料未涉及君主权力的强化,故A项错误;

B.材料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帮助皇帝决策,行政效率高低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

C.清朝版图基本奠定,无法得出国家疆域的扩大,故C项错误;

D.根据材料“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可知,清朝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政治中枢,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稳定,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洋货在中国的流行,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错误;

根据材料“天津通商后不到十年,租界里的中国人打扮“洋气’”“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甚至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可知,天津通商后,租界和内地甚至某些乡村,都流行洋货,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紧密,B项正确;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洋货在中国的流行,没有涉及维新思想的传播,C项错误;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洋货在中国的流行,没有涉及扫除封建陋习,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解答本题需结合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5.【答案】D【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中国出现了许多政党、社团组织,各党派进行议会竞争。反映了当时辛亥革命后民众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D项正确;

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是非法的,排除A项;

《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而不是政党政治,排除B项;

材料反映政党政治,没有涉及军阀割据,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6.【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亟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战,而共产国家却要求“推翻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说明共产国际的指示忽视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A项正确;

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过于夸大共产国际的作用,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国共的十年对峙,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国共的十年对峙,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7.【答案】C【解析】题干“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恐怕不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或省市放权的思想,强调发挥企业主动性,故C正确;

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私营企业,故排除B;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前提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恐怕不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8.【答案】C【解析】据材料“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可以看出我们在1971年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作用,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主要原因,C项正确;

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促进的因素之一,不是主要的,排除A项;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在当时并没有分化,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

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也是恢复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9.【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紧密联系,排除A项;

材料没有强调罗马帝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排除B项;

根据材料“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可知,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强调了罗马帝国的商品经济繁荣,C项正确;

演说家言论夸大其词不足采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古罗马帝国,解答本题根据“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古罗马帝国,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0.【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1682年天文学家哈雷应用牛顿力学计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和回归周期,同时成功预言了这颗彗星再次出现的时间,说明牛顿力学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A项正确;

牛顿力学颠覆了天主教的神学宇宙观,而不是哈雷彗星的发现,排除B项;

材料只提到哈雷,不能得出“广泛认同”,排除C项;

哈雷是数学计算,不是实验,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1.【答案】A【解析】据材料“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威胁了英国的殖民利益,两国矛盾尖锐化,A项正确;

材料突出的是英德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鼓吹殖民掠夺,排除B项;

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军国主义在英国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

仅从英德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出一战的历史必然性,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一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一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内部存在着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各阶层的家庭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反映出二战后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没有惠及全体民众,D项正确;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着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未体现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动,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3.【答案】【小题1】变化:由多语文合璧制度到以教授汉文为主,突破了“各语其语”的民族教育格局。原因:汉族官僚势力的上升,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小题2】特征:政府主导,法律保障,保护多元。意义: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问要结合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4.【答案】本题是论述题之主题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阅读材料目录信息,拟定主题,主题选择可以是宏观角度,如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也可以是微观角度,具体到某个阶级(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反侵略或求民主的斗争,如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等。其次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论证)主题,阐述过程要注意时序性,做到持论有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

示例:

主线(主题):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阐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展开,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到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及汪精卫集团的“分共”,1927年7月15日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攻长沙遇挫后,转战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