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_第1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_第2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_第3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_第4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共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灵活。水调歌头(1课时)苏轼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沿用原来的教学理念:朗诵感悟诗词,还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展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没这样上过,对学生同样没接触过,当时还有些害怕,怕学生接受不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的很投入,从诗歌的表层,自然的直入作者的内心,考虑问题比以往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