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目录TOC\o"1-3"\h\u3533目录 230663引言 327780第一章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及其管理模式 3325111.1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 370201.2国内外发展现状 46331第二章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5323782.1工程指挥部模式 5296742.2专业机构模式 583262.3项目法人责任制模式 5125692.4代建制模式 517564第三章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6248533.1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6211383.1.1部门寻租在决策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614213.1.2决策程序中的不对称性 64323.1.3决策理论的不完善性 630053.1.4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7310163.1.5决策责任落实不严 7146923.1.6决策监督薄弱 775933.1.7决策民主参与度低 816943.2项目投融资阶段存在的问题 8154593.3项目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 8295273.4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存在的问题 91830第四章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975274.1构建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体系 9129374.1.1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9175724.1.2完善公益性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10200284.1.3制定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制约机制 1152274.2以新的方式发展公益投资项目 12289104.2.1在公益项目中如何规范PPP融资模式 1216364.2.2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模式在社会公益项目中的应用 12236694.3我国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决策机制的改进设想和对策 1342494.3.1加强各种计划之间的协调,认真发挥其在工程决策中的作用 1392374.3.2加速制定项目决策的方式和指标,尽早出台并付诸实践 1384724.3.3加速项目建设规范,确立其在工程决策中的合法位置 13281844.3.4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支撑体系,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估体系 14152784.3.5建立公众参与项目决策的方式,增强其民主参与程度 14294654.3.6加强决策问责,加强决策监督 1429317结语 1512459参考文献 15引言目前,我国对公益性投资项目的界定尚无统一的划分。在我国现阶段,公益工程是指政府出资兴建的、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非营利性公共设施,其内容包括:(1)国防、党政机关、公检法等;(2)城市照明、绿化、博物馆、医院和学校等社会公益事业;(3)生态建设工程,包括自然防护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湖工程、河湖生态恢复治理、水土保持等。公益性工程既有一般或准公共物品的特点,又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衍生出非营利性质,不能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也无法弥补其经营费用的非经营性性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完全有别于竞争性经营项目的决策机制。近几年,我国政府积极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扩大了由国家出资的公益性项目,逐步引进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了目前我国公益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升生产率,增强经济活力,建设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促进人民生活幸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我国公共事业投资项目的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及其管理模式1.1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公益性项目就是指具备社会经济效益特性的非盈利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关键分二种方式,一是政府部门核心项目投资和发起的项目,二是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性项目。当今在我国公益性项目大多数由政府部门核心项目投资。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以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建设和服务项目为主导,很多项目的资金投入资金额十分大。因而,搭建健全的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管理机制,对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管理方法变得至关重要。公益性项目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保障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的组织;在生产、运行等各环节中,达到质量,安全,成本,工期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指标,由业主自行或委托专业的工程管理公司进行多阶段或全流程的工程管理,具备全面、高水准的特点。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方面的管理。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确保该项目的设计能够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工程建设中,要达到质量合格,安全有效,造价合理;在运行和维修期,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使其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严格落实“科学管理、及时纠正、全面整改”的管理方针,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效益、效益。1.2国内外发展现状而在国内,政府长期将公共投资作为政府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深圳、上海、重庆,这些政府投资的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深圳模式是指以市政府为首的建设工务局为业主,对政府投资的特定项目实施统一的管理与监管,并对一系列与该项目有关的供货商、承包人进行协调,以保证各方面的合作,履行项目的管理和业主的职责;上海模式实行“政府-政府-投资公司-项目管理公司”三层次的经营模式,由项目公司作为代建单位,有效地将资金和管理机构分开;重庆的模式多为政府自行管理和委托管理,但是由于政府的建设与管理分离程度较低,导致了许多问题。在国外,美国的公共项目和私营项目是分开经营的,它们是严格分开的,公共项目是由联邦政府来承担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对其进行行政或委托代理。英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一种非常专业的管理方式,在公共投资方面采用了PFI(PFI)模式,由政府监管,民间投资由民间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的公共和私营企业的合作。德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采取严格的联邦、州、市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建立了一个专业的机构,并雇用了一个工程顾问公司来实施整个项目的管理。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普遍采取的是由工程顾问公司代为管理,或者由设计/施工总承包来进行管理的“Design-Build”的设计+管理模式(Design-Manage)。第二章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国的建设项目管理方面,逐渐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等多种经营管理制度,在公益性投资领域通过自身探索和国外借鉴的方法,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模式。2.1工程指挥部模式这种模式是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工程指挥部是一个由政府机构管理、统筹、规划、管理的临时机构,它不承担任何直接的经济责任,它具有行政权力指挥、领导工程建设各单位,协调各方关系,保障业主利益。该计划一结束,指挥部就解散了。这种模式是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2专业机构模式这一模式是由专业的经营机构长期负责,并对投资项目进行专业的管理,按照项目的类型,可以划分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三大类。政府机关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责任;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成立的专门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机构;企业化是指由政府委托的公司代为执行业主权利的工程项目。2.3项目法人责任制模式项目公司承包经营模式是指由国家指派的一种以项目法人的形式进行项目经营的一种方式。这里的公司大多为国营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项目的建设、运营全过程由企业或项目法人负责,并完全负起责任。2.4代建制模式“代建制”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它也是我国首次提出的。政府在公益投资项目中也普遍采用了代建制的方式,即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专业的公司来承担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完工后再转交政府,这是一种以专业承包方式进行的管理。第三章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公益性建设项目大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因此,在实施中存在着政府作为开发商和经营者的双重角色,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3.1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当前,在政府公益性事业投资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无法回避的技术难题和制度问题。其特点是:3.1.1部门寻租在决策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实际上是政府的一种资源配置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收益再分配功能。所以,在各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争取项目的投入成为了地方和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以多种方式游说项目的决策层,企图将政府的资金投向区域或行业,从而导致部门或区域的利益寻租,这种寻租行为不能完全杜绝。部门或区域间的寻租行为,阻碍了项目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严重干扰了项目的正常决策,并对科学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地方或部门为了获得政府“免费”的资金投入,在组织编制项目决策顾问时,往往会尽量提供一些有利于项目立项的信息,掩盖一些对项目启动不利的信息,从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3.1.2决策程序中的不对称性科学的决策必须完全掌握信息,但是,决策部门并不直接控制工程的信息,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中介咨询以获得工程资料。在工程决策过程中,各方利益不统一,导致工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畸变;特别是在我国咨询行业整体管理尚不规范的状况下,部分施工企业和咨询机构利用自己在信息上的优势,利用、串通,造成部分咨询报告未能充分反映工程实际,对问题避而不谈,对有利条件过于夸大,甚至明知是虚假材料也“大胆”采纳,将咨询报告变为“代言报告”或者“可批报告”。但是,由于现有的管理制度,由于受人员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无法对报告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因而,在进行工程决策时,必然会面临资讯上的不利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们只能依据咨询报告,依据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定程序,避免个体承担的责任。3.1.3决策理论的不完善性目前,国内对公益性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多采用了竞争性项目的经济分析方法,侧重于项目的投入成本分析,而对于项目实施的效果和收益的分析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不同行业的公益项目,所采用的方法和所需的参数尚少。近几年,尽管一些科研单位已经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估方法和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这些研究都比较肤浅,并没有对各个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其结果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同,离实际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法和指标存在缺陷,使各利益主体对项目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客观、科学性下降。3.1.4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的决策;从工程的实施到工程的最终效益,通常要3-5年,甚至更久。在这一较长的时期里,工程的决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往往与工程实施或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仅仅考虑到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这纯粹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且在系统设计方面也比较容易。但问题是,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或机关会主观地把这种缺口变成“以权谋私”;建设单位实行“部门寻租”,中介组织“不规范经营”。我国现行的体制设计还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3.1.5决策责任落实不严当前,我国的有关法律对有关部门在工程决策中的地位和职能进行了界定,并对其权力和职责进行了界定,然而,由于其基本的条条框框,使得现行的行政体制难以实施。由于各部委之间没有直接的行政联系,而且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权力和协调机制,相关的责任追究和认定机制也缺乏,一些决策责任认定也多在部门相互推诿中不了了之,决策责任难以真正落实。3.1.6决策监督薄弱在工程决策阶段,我国已建立了工程评价体系,并逐步推行了工程公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决策进行监督,但与工程决策的重要程度相比,这种监督机制还远远不够。另外,评估仅限于顾问和工程施工单位的一些监理,对土地、环境保护;可以说,规划和投资管理机构难以监管。虽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土地、环境、规划、投资等部门可以互相制衡和监督,但由于各部门的职责不同,这些监督的效果并不明显,最重要的是,上级政府作为一个建设单位,很难对上级政府进行监督。3.1.7决策民主参与度低虽然我国已逐渐实行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公开招标,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公开程度仍然较差,公众还缺少有效的参与方式,也缺少能够及时了解项目需要的资讯。这不仅会对工程建设的合理尺度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而且会削弱社会对工程决策过程的监管力度。3.2项目投融资阶段存在的问题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来源狭窄;经费短缺、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管理计划性差、超支严重等。公益性工程的投资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收益较低,因此,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的民间资本往往不愿将其资金投向公益事业,但能够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公益事业,是我国城市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依靠财政资金进行投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很多融资手段都受到了限制,从而导致了融资渠道的狭窄,因此,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设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来进行基建和公共服务。但从经营角度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不够透明;由于其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较差,平台公司通常只是负责项目的融资,并不参与到资金的管理,因此,投资公司的出现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中间环节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公司的运营;在放款过程中,政府干预是不可避免的,政企不分,一旦发生问题,发放贷款的银行很难追根溯源,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公益投资项目的资金运用管理不善,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挪用和挪用,造成了资金缺口的扩大,使资金利用率下降,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到了决算阶段,却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超支现象。不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健全经费分配体系,贪污腐败、贪污腐败现象仍将持续,对政府投资的提升不利。3.3项目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政府监管不力,管理机构职责不明,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在公益性投资的项目工程中,政府是开发商,也是管理者,建筑与管理的角色,不仅给工程监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也给政府和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寻租空间,导致在规划;在工程监理招标中,存在着暗箱操作、行贿受贿、资金乱用、偷工减料、虚假造价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工程监理制度不健全,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机构不健全,政府监管功能不健全,应当建立健全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管机构,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任何项目的施工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不能随意的倒置,尤其是在公共事业的建设中,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行政机关,从项目的立项到最后的运行,各个部门都要对其进行监督。然而,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权、不同的管理权、不同的管理方式,导致项目的实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形成了一个监管真空地带,监督的效果显然不理想,效率和水平都需要提升。在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受到国家的监管,而且要进行设计和施工;监理、供应商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相互联系。因为政府的公共事业项目数量庞大,耗时较久,需要参与的部门也越来越多,在施工的时候,各部门需要分工合作,一个问题就会对其他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没有良好的交流,势必会降低项目的整体工作效能。所以,以工程项目为主、加强信息交流、进行有效的管理交流是解决目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的关键。3.4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管理主体缺失、维护保养不充分、损失大。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公共设施的所有者都是政府,对公共设施的产权,也应当在使用期间进行维修和管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管理主体的缺失,对已建成的工程没有进行定期的维修与维护。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都是一笔投资,完工后就会被解散,再加上社会公益项目并没有太大的利润,这就造成了项目的无人问津,也没有人来承担责任。在满足了一定时期的公众需要之后,因不合理的使用和管理不善,不久便无法持续下去,损失惨重,无法恢复,政府只得推倒重建,进入死循环,因此,加强工程运行期的管理,对政府的投资目标、提高投资效益、满足社会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4.1构建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体系4.1.1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我国公益性项目的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在建设初期要经过十多个程序,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还牵扯到了很多管理部门,权力不清、管理重叠、相互抵触。由于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投资项目具有政府主导的特点,政府应当加强管理,设立政府设立的专业管理机构,并在政府的指导下,实行政府统筹,并对公益性投资的全过程进行管理。通过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管理质量,规范政府投资领域的建设。(1)对行政功能进行了界定。根据公共事业的特点,建立与其它投资项目不同的专业部门,承担投资的决策和资金投入;实施阶段、运行维护阶段等一系列的监控工作,以防止个别单位进行独立经营,导致政府资源浪费,投资效果欠佳。为此,要在设立专项治理机构时,必须明确行政职责,合理划分经营范畴,采取由财务人员直接委任的方法参加基本建设工程,力求改进工程审查体系,在由国家直接主管的工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经营能力,在由国家指定的专业机构实施的工程中,严格地监管。(2)统一的行政流程。对经国家批准的社会公益投资项目,实施省级、市级;区域统一的行政程序是中央政府组织、地方政府实施的,严格遵守行政程序,不得随意省略、跨越流程。对不按程序办事,缺乏有关规定材料的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核,并对主管部门进行问责。4.1.2完善公益性投资项目评价方法公益性投资项目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必须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由各方面的专家和专家组成的团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长期的分析,为政府作出科学的决定。鉴于我国政府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缺乏论证时间、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改进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评估方法,从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和注重公益性项目后评价两方面入手。(1)健全公益性投资决策机制。改变以往以保障经济建设为主要指标的政府公共投入的政策选择,从多角度综合考量项目对环境、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作用,完善公益性投资项目的评估标准,健全公益性投资决策机制,有利于政府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2)重视公益性投资项目后评价分析。应注重对社会公益项目进行后评估,并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投资目标的实现;对公众利益、社会功能进行系统、客观的归纳,将经营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纳入到管理层的业绩评价范畴,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政府投资决策的实际成效,并能督促管理部门加强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公益性项目进行管理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效益。(3)推行精益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精益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是改善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政府出资的公益性投资,要按照其性质和功能,在不同的时期内,由专门部门按职责明确、严格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在工程审批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的审批,防止工程项目的重复。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招标手续,以保证工程招标的顺利进行。在投资、融资方面,要严格按照项目的进度,严格控制资金的发放,防止出现超支、挪用现象。在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做好施工减排和污染治理,以防止工程中的“豆腐渣工程”和“无谓的冲突”。在项目完成后,要组织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项目交付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4.1.3制定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规范的一种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工程建设的前期,由于各方的参与主体众多,各个利益相关方在工程施工中互相博弈,很容易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发生违法违规的现象,而缺乏相应的法规和监管体系,则会导致市场混乱,因此,建立公益性投资项目管理制约机制是公益性投资领域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1)要强化社会公益事业的法制建设。目前,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当在现有的工程建设领域中,将其与现有的相关法律相结合,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根据不同的投资项目,可以制订更为详细、可行、可操作的法规,使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工作时,能做到依法办事、执法行为更合理、执法依据更充分。(2)成立一支干部群众监督队伍。当前,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公共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大多数的社会公众都还处在知情人的状态,因此,要从现实的角度,就必须强化公共参与方式的构建,构建起一套对干部的监督机制。英国政府通过因特网和公民评审委员会,全面调动民众参加公共建设工程的决定;通过公开提问等方式来提升民众的参与性;澳大利亚政府对公共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实施了全面的透明化监督;美国民众对建设工程的监督,除了包括计划外,还包括监督执行过程中对环境和社区的冲击。要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工程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必须从国外的一些做法入手,通过组建一支以政府工作人员领导、群众参与的干部群众监督制度,形成干部与群众,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4.2以新的方式发展公益投资项目4.2.1在公益项目中如何规范PPP融资模式一般而言,在PPP项目中,政府支付与可行性缺口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2016年度共有2000个政府付费工程,总投资1.8万亿元,分别占到了入库项目总量的28.6%和21.9%;其中,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1659个,总投资2.9万亿元,占比23.7%,35.8%;在产业方面,市政、生态、环保;交通、片区开发四大产业在PPP项目总量中位居前四位,共计4034个,占到了入库项目总量的50%以上,其中,总投资需求5.79万亿元,占入库项目总投资的71.2%。所以,如何将PPP模式引入到公益项目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PPP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填补PPP模式的法律漏洞;组建PPP专项治理组织,对有关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健全项目入库制度,做好入库论证工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民间资本的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公私合营。4.2.2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模式在社会公益项目中的应用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人民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与PPP模式相比,政府采购的方式更为简便、更适合于社会公益领域。通过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将原来承担的职能移交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从而达到“公共服务,政府出钱”的新途径。政府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治理和监管,并引入专业的服务公司。要推动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模式在公益项目中的应用,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选择机制,选择最优的私营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服务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责令改正或中止服务;建立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监督机制,使受助人在考核中扮演关键角色。4.3我国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决策机制的改进设想和对策4.3.1加强各种计划之间的协调,认真发挥其在工程决策中的作用公益领域的专项规划,通常是经过深入调查;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咨询,力求正确地掌握目前的社会对公共物品的合理需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可接受的经济条件,来决定这些商品的供应规模,从而在实践中解决了政府投资项目的供给规模问题。然而,信息的传播途径;由于沟通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各方案不能统一协调、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局部优化、整体不优化的情况。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规划管理体制,通过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计划系统,确保各个计划之间的协调和优化。此外,要重视实施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已核准的计划,特别是在公共事业方面的特别计划。4.3.2加速制定项目决策的方式和指标,尽早出台并付诸实践加快政府公益性工程决策的方法和参数,尽快制定公共工程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指标,是提高政府公益性工程建设的决策水平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公共服务项目的范围很大,各个领域的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决策的方式和指标上也存在着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一些主要的产业入手,比如:义务教育;在生态修复、办公场所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步完善。其次,在这些领域中,只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突破,那么就可以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公益事业上。4.3.3加速项目建设规范,确立其在工程决策中的合法位置当前,我国的公益性工程建设标准尚不健全,许多地区尚无规范的建设标准,即便是有建设标准的地方,也远远达不到建设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利用政府的职能;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机构等各方都要积极参与,为国家工程标准的制订和研究提供经费,并尽量设立专项经费,确保科研经费的持续。只有在实践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对工程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主体、监督主体、奖惩机制等进行法律规定。4.3.4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支撑体系,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估体系初步将决策信息支撑体系划分为中央级和省级级。第一,建立投资管理机构;土地、环保、规划、建设、建设、建设等部门是信息交流的通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对需要沟通的信息进行审核,要将所有的信息都保存在这个系统中,以便有关部门可以随时查阅,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情况下,将所有的信息都公开、透明,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其次,要实现项目动态信息的更新。信息支撑体系应该包含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设备采购、竣工验收和项目审核等各方面的信息,并结合项目未来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三,要建立健全的项目决策方法、决策参数和相关规范,并在决策后附上项目决策评估说明,以便对项目进行监督。最后,就工程信息的管理,要按工程、在建、完建三大类进行分类,特别是要把工程的信息管理和专业规划相结合,以突出工程建设在规划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工程公示的一个重要载体。4.3.5建立公众参与项目决策的方式,增强其民主参与程度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是全体纳税人,其产品的使用者是国家或地区的所有社会成员,其所形成的财产权为公共财产。为此,公共利益投资的决策应该包括:第一,加强政府的民主参与;二是加强对工程建设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实行“阳光决策”;三是要加速推进专家评审和重大项目的决策公开;四是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尤其是重大工程,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来决定。4.3.6加强决策问责,加强决策监督首先,要对各个有关决策机构的职责进行界定。作为中介机构,必须确保咨询报告的真实性;对咨询单位,应确保其所提供的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对项目申报单位或施工单位,应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决策机构和项目审批机关,要依照国家的建设流程,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进行科学的审批和决策。其次,要健全决策问责机制,具体要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部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问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