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翻译技巧+常考词汇+常考句型_第1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翻译技巧+常考词汇+常考句型_第2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翻译技巧+常考词汇+常考句型_第3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翻译技巧+常考词汇+常考句型_第4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翻译技巧+常考词汇+常考句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技巧+常考词汇+常考句型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

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

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

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

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

"(湖面)风平浪静”

第1页共22页

文言文归纳要点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思考:

(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

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

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

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令瓦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

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

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

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

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

第2页共22页

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

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

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

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

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

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

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

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

的关键所在。

第3页共22页

文言文句式应用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

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第4页共22页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

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

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

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第5页共22页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

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

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

断句的主语。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

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

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第6页共22页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

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

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

的意思。

第7页共22页

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

御之者。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日:’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

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8页共22页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

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

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第9页共22页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安"等

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日:‘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第10页共22页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东

乡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第n页共22页

带长铁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一一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4.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第12页共22页

固定句式

1."……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一一得无,该不会,

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3.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一一无乃…与?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论

语〉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

将伐颛臾》〈论语)

5.故不积腔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一一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第13页共22页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8."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9.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11.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陈涉世家》)

12.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13."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

"对……怎么力'"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o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第14页共22页

实词的判断方法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

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例: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

而推出此项错误。)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

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

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

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例:”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

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

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第15页共22页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

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例:

①秦无亡矢遗镀之费。"亡矢"与"遗镀"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

与"遗"相应,"矢"与"镶"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

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镶"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

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

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

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

释为“坚固的地方"。

第16页共22页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

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

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

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珊王泽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

词"捕鱼砍柴"。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

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

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

有的、原来的"。

第17页共22页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

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

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

了有利条件。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

"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

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汆",句中的"汆"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案"

字,"案"的意思是卖出粮食,"汆"与"案"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州"旁推

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

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

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例如早晨的"早",在"且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写成"蚤"。

第18页共22页

"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

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O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

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

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

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

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虚词的推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