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编现代中国板块2专题纵向贯通专题7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编现代中国板块2专题纵向贯通专题7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编现代中国板块2专题纵向贯通专题7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编现代中国板块2专题纵向贯通专题7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编现代中国板块2专题纵向贯通专题7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两大板块纵横贯通优势互补珠联璧合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板块二专题纵向贯通——让理解更深刻专题七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通过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变动,充分认识整体的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重要性及社会转型的相关策略。通过各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梳理中国近现代经济体制演变的历程,认识探索正确经济道路的重要性及对我国当前改革的启迪。通过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认识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关注国家和民族历史命运的意识。话题一近代中国经济的调适与转型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2.阶段特征(1)近代前期: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近代后期:除了原有的三种经济形态外,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其中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日益发展壮大,最终赢得了胜利。3.分析近代社会各主要经济成分经济成分整体特点兴衰过程(发展概况)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经济)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在外国的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解体;三大改造后成为公有制集体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富有侵略性鸦片战争前后出现;新中国建立后肃清,被接收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洋务经济封建性;官僚买办性;垄断性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破产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于辛亥革命后经济成分整体特点兴衰过程(发展概况)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革命性和妥协性;“先天不足,后天畸形”①开始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③迅速发展:一战时期。④较快发展: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⑤日益萎缩:全面抗战期间。⑥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⑦获得新生:三大改造,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官僚买办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①兴起: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②膨胀:抗战时期。③衰败:内战爆发后。④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没收官僚资本,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1.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个短暂发展的机会,为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北洋军阀统治后期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劫难,大批企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区域分布解放战争期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处于独占地位;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2.影响因素及启示3.发展特点(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4.历史地位: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5.历史作用(1)经济上: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作用。(2)政治上: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同时,还产生了无产阶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思想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及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2022·娄底市高三模拟)鸦片战争后,浙江的南浔镇辑里丝开始大量出口。湖南、福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茶叶。他们将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这种状况(

)A.能够加速农村社会经济转型B.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D.表明中国日益沦为西方附庸A【解析】由材料“浙江的南浔镇辑里丝开始大量出口”“湖南、福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茶叶”可知丝、茶的大量出口,推动更多农户大量生产生丝和种植茶叶这些经济作物,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加速农村社会经济转型,故选A项;半殖民地化体现在国家主权的丧失,材料并未提及,排除B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仅有茶叶和生丝的出口情况,并未提及其他生产情况,不能夸大得出“沦为西方附庸”的结论,排除D项。2.(2022·河南省六市二模)1912—1918年中国机器需用器具净进口值统计表(海关两)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A.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导思潮B.近代产业结构日趋合理C.国家对工业建设的投入加大D.民族工业得到发展D年份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数值1823950454960737018262673175807331403【解析】由1912—1918年中国机器需用器具净进口值统计表可知,中国机器生产需要的器具进口值总趋势是有较快增长,说明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选D项;1912—1918年我国社会思潮主要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而不仅是实业救国,且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思潮,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机器需用器具的进口值,并没有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所以没法得出近代产业结构变化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进口的机器需用器具是国家投入,所以不能得出国家对工业建设投入加大的结论,排除C项。“近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这是整个世界近代化最为主要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历史也不例外。话题二冲击转型——探索近代化的曲折道路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近代化的内涵1.经济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国出现采用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企业。2.政治近代化: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君主立宪制,迈出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思想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资产阶级学说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转变。4.社会生活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由沿海到内地、由通商口岸到农村城镇逐渐发生变化;近代水陆交通从无到有;文化载体、通信和信息传播手段不断丰富;风俗礼仪逐渐西化;结辫、缠足陋习逐渐革除。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经济: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政治: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3)思想文化: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变(1)经济(工业化):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快速发展与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2)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3)思想(理性化):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①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②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2)全民族抗战期间(1937—1945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3)抗战胜利后(1945—1949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3.(2022·岳阳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蒋廷黻先生曾指出,咸丰八年(1858)的《天津条约》和十年(1860)的《北京条约》,是战争与交涉的结果。……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

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一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

)A.使清政府开始早期近代化尝试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导致外国侵略势力发展到北京D.加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A【解析】据材料“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加密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故选A项;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条约签订前,外国侵略势力已发展到北京,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4.(2022·日照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下图是1922年上海第一家公共汽车企业公利汽车公司在《申报》上刊登的广告。这反映了(

)“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A.近代事业发展促进国人社会观念变化

B.现代化交通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C.社会传媒与近代交通运输业相互促进

D.崇洋媚外观念浓厚深入影响民众生活A【解析】题干所述及的时间点是1922年,即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再结合其广告内容中“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体现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这反映出随着近代事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故选A项;“必需”“相互”“崇洋媚外”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排除。近代以来,李鸿章提出的“千年大变局”广为人知;当今中国,习近平所论“百年大变局”,意义深远。从“千年大变局”到“百年大变局”,呈现出中国不同外部环境和前途命运。当今世界大变局在国际层面表现为,世界力量对比之变化,全球治理格局之变化,百年未有;在国内层面表现为,当代中国战略机遇之难得,形势任务变化之深刻,百年未有。面对世界大变局,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推进四个大方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话题三接轨国际——近代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人类美好未来世界;深化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引领全球化发展潮流;完善优化中国特色外交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做好做强中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近年的高考,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治理新秩序方面的努力与贡献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和总结。以此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以来外交体制的变化和大国外交关系成为高考命题的焦点。近代中国的外交历程1.晚清政府:晚清外交观念的转变;从“宗藩体制”外交到“条约体制”外交。(1)中西交往中文书格式的变化。改用“照会”样式。(2)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倡导中西方官方之间平等往来。(3)对外派遣常驻使节。1877年,郭嵩焘作为清廷向外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使节抵达英国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外交不断近代化。(1)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制定《外交部官制》,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系。(2)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制定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3)在驻外使领馆方面,收回驻外使团的人事任免权,理顺了驻外使领馆与外交部之间的关系。3.北洋政府:在列强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下,艰难维护民族利益。(1)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2)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时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中国恢复对山东的主权。(3)1925年五卅惨案后,广东国民政府力主“革命外交”,宣称废除不平等条约。(4)1927年2月,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4.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收回国家主权。(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掀起“改订新约运动”。(2)1943年1月,英美与中国签订条约,此条约中中国基本废除了近代以来列强所获得的“治外法权”等一系列特权。(3)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盟国会议。《开罗宣言》中规定将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归还给中国。5.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出卖国家主权,换取美国支持内战。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5.(2022·合肥市二模)美国人亨特夫在1852年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天,我陪同夫人、新加坡约翰斯顿公司的瑞德、旗昌洋行的奥恩以及吉布—利文斯顿洋行的吉布参观了广州城的五仙观,观赏了五羊石。据这段记载可以推知(

)A.不平等条约动摇传统华夷观念

B.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的主要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