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课左传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二课左传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二课左传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二课左传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二课左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原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统称。

当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本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他们编写的历史书都叫“春秋”。但除了鲁国的“春秋”以外,其它各国的“春秋”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重新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后来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春秋经》。

《春秋》记载的历史(鲁隐公元年即BC722年——鲁哀公14年即BC481年)被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记载历史过于简略,而且也不完备,242年的历史只有一万八千多字,连这段历史的轮廓都没有很好地描画出来。于是又出现了对《春秋》作补充说明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即:

《左传》左丘明“春秋三传”《公羊传》公羊高三位解说传授者

《谷梁传》谷梁赤

《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对史实的补充很少,历史价值远不如《左传》。

传记:列传、外传、别传、小传传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水浒传》

解释经典文献的著作:经传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历经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春秋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春秋左氏传》顾名思义,是一位姓左或左丘的人(复姓,1.官职;2.少数民族;3.地理方位东郭、南郭、西门、东方)为《春秋》所作的传。

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左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创作的,不过最后成书大致是在战国的中期,这中间又经过了他人的增补。1、《左传》是一部重要的、独立的历史著作。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谓编年体史书,是以国君在位的年份为线索记载历史。因为现存《春秋》是鲁国的史书,所以《春秋左氏传》记载历史就以鲁国国君在位的顺序为线索。春秋时期鲁国共有12位君主,即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左传》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它的实际记事止于鲁悼公14年(BC453年)比《春秋经》多了28年。全书18万字。远比《春秋》的内容丰富,广泛记叙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斗争和变革。《春秋经》虽然也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但是因为记事太简略,所以影响远远比不上《左传》。

2、《左传》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光辉的散文典范。文笔简练流畅,善于叙事和刻划人物,有很高的语言修养;在处理复杂的历史材料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特别是描写战争,作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写得井井有条;作者的许多外交辞令也写得极为出色,使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总之,《左传》一书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因此自魏晋以来《左传》就压倒了《公羊》、《谷梁》二传。对后代的历史学、文学等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当初经、传分开的不编在一起,古人称之为“别本单行”。西晋杜预把《春秋经》和《左传》按年编插在一起——《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几千年来,它深受崇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史学、文学写作者,被誉为“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刘知几《史通》)。2、《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战国齐人。是儒家经典之一,旧题公羊寿撰。重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而略于叙事,可谓训释之传。《公羊传》训释《春秋》,颇多牵强附会之处,当代学者杨伯峻甚至称它“不是空话,便是怪话”。不过由于《公羊传》中所表述的“大同一统”思想,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公羊学屡兴不绝。《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3、《春秋穀梁传》也是儒家经典之一,旧题穀梁赤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穀梁传》比《公羊传》晚出,属今文经学,其宗旨亦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只有少量叙事,间或有长篇对话。可能由于师传不同,《穀梁传》所释之大义与《公羊传》略有出入,但在曲解经文为己所用上,二者倒是不谋而合。《春秋穀梁传注疏》东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郑伯克段于鄢》

选自《左传·隐公元年》,为《左传》的首篇,也是《古文观止》的首篇。《郑伯克段于鄢》

选自《左传·隐公元年》,为《左传》的首篇,也是《古文观止》的首篇。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攻即位,其弟共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朗诵感知朗读课文,并正音

请数位同学分段落朗诵课文《春秋》鲁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只用了9个字,只告诉人们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他的弟弟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但是郑庄公和他的弟弟段为什么骨肉相残、兵戎相见?他们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激化的?如何解决的?从这一句话中是无法知道的,到了《左传》用了540个字,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文章的叙述有起因、有经过、有人物对话、有情节细节等。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提炼!课堂作业:熟读课文,填表格。

梳理文章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提炼《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的母亲姜氏偏爱小儿子公叔段,想让公叔段取代哥哥嫡长子的位置而继承君位,由于丈夫郑武公的反对,姜氏没能达到目的。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位,将弟弟封在京邑。公叔段在京邑不断扩充势力,在姜氏的支持下形成对郑庄公的巨大威胁。郑庄公老谋深算,表面上对姜氏很尊重,对公叔段采取纵容的态度,一旦时机成熟,马上派兵伐段,夺了他的封地,迫使他流亡异国。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争夺君位之战。1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1共叔段扩展势力,一直延伸到廪廷。2-3共叔段准备袭击郑都,姜氏为内应。4共叔段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安置于城颍。4-5颍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

6-7姜氏母亲任性、阴毒、狡诈共叔段儿、弟弟、大叔不自量力、妄自尊大、有勇无谋儿、兄长、国君庄公老谋深算、薄情寡义从文中具体找出表现他们性格特点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对故事发展与高潮中三个主要人物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明确:①姜氏作为两人母亲,却伙同自己喜欢的二儿子巧设奸计,阴谋内外夹击,推翻大儿子的政权。(由此可见姜氏的狡诈阴毒。)②共叔段以弟攻兄,以臣犯君。(通过其犯上兵败的经历,可见其不自量力,妄自尊大,有勇无谋。)③庄公面对母亲与弟弟正在犯的错误,没有从母子之情与手足情谊出发,给予及时的劝阻,而是采取放纵的态度,并巧设缓兵之计,一步步将两个人引入设计好的圈套,借用国君的身份打击二人。(可见庄公的老谋深算,薄情寡义。)《郑伯克段于鄢》鉴赏人物形象特点兄弟至亲却最终兵戈相向,孰之过?我认为是____之过,理由是_____,从文中________可以看出。

违礼干政认为是姜氏偏私爱一个讨厌一个,就是有私心才导致这场战争的。姜氏主要有以下的“罪状”:首先,是请制不成,然后请京,从祭仲的话可以看出京的规模不符合制度。又做共叔段的内应,为之启城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古人立储的原则是君主世袭制,传给儿子或者是兄弟。有四个选项:

立嫡、立长、立贤、立爱。

古代的君王君主,妻生的儿子叫嫡子,妾生的儿子叫庶子,选接班人的时候首先要从妻的儿子当中去选,这叫做“立嫡”。那么如果有好多嫡子,都是正妻生的,选谁呢?选年纪最大的,这叫做“立长”。没有嫡子,都是庶子,也要立长。这叫做立子以嫡,或者立子以长,不以贤,不是看谁才能最好。如果这两条原则不能遵守,退一步,“立贤”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你选了一个最能干的,还是对大家有好处的,这个社会舆论或者是其他的人都还能够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立爱”,就是喜欢哪个儿子就立哪个儿子。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本想立的太子是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满朝反对,最后还是立了吕后生的刘盈。不义不悌以为是共叔段之过理由是他不义。从这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来。第一是他擅自违背国家法规,扩大自己的守地然后他“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扩大了地盘,为反叛奠定了基础。最后“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想篡夺兄长的王位,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纵弟不爱认为是郑伯之过郑伯是个狡猾奸诈极度虚伪的人。是他放纵他的弟弟共叔段反叛,并把他一步步推向深渊。从文中看出,郑国大夫屡次劝郑伯铲除他的弟弟,但郑伯却回答:“子姑待之”,他一直在等待共叔段走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以达到铲草除根的目的。另外,郑伯表面上对共叔段将城邑收为己有,他却没什么行动。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导之以逆而反诛其逆,教之以叛而反讨其叛,庄公之用心亦险矣。”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段不弟,故不言弟;公叔段作为弟弟而不守为弟之道,所以史官也就没有说明他是庄公的弟弟;如二君,故曰克;

庄公与公叔段之间的矛盾斗争就如同是两个敌对的君主之间的斗争,所以用“克”字;称郑伯,讥失教也:称郑伯,是指责庄公对自己的弟弟有失教诲,养成其恶。可以说,事情的发展是庄公蓄意安排的,所以不言郑伯为兄,而以爵位称之。谓之郑志。

《春秋经》这样的记载表达出了庄公的本心。不言出奔,难之也。不说“出奔”,是由于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即“出奔”在当时是对有罪而出逃的人而言,此处如果写公叔段出奔,则有专罪公叔段之嫌,其实笔者认为郑庄公在此事是也有罪过。讨论分析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轻率的快乐总是转瞬即逝。庄公真的后悔了吗?

庄公决不会为自己报复母亲的行为过于冷酷良心不安,感到后悔。这场骨肉相残的斗争以庄公的胜利而告终,但庄公并没有因此而稍释其恨。从他流放母亲时发下的“不及黄泉,无相见”的恶毒誓言可知。吴楚材、吴调侯对庄公的“黄泉之誓”下的批语是:

“将前日恶已爱段之忿一总发泄,忍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所以,庄公后悔,不是悔他报复母亲的手段过于残酷,而是悔这种行为未加掩饰,不仅违背了“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伦理道德,而且敲碎了他往昔一力维护的假面。最后的冲动使他在下意识中露出了真容,而这说不定会使他失去人心。所以,当报复的快感消失,冷静下来之后,他就想到,不论从治国的需要还是从伦常的要求来考虑,他都必须与姜氏维系哪怕是表面的母子关系。作为国君,他难以违背誓言,收回成命。所以他故意露出悔意,作为蒙蔽国人的权宜之计。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真的能够和好如初吗?

这是《郑伯克段于鄢》里极有意味的一个段落。庄公的悔誓是姿态上的表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良心忽现”。至于武姜,她就真的能够一笑泯恩愁吗?我们说,她的一切也都是从极端的个人利害出发的。先前由于自私,从分娩那一刻起,就对庄公恨之入骨。现在自己败下阵来,处心积虑的阴谋破产,爱子因此丧命。她对庄公的仇恨应该是有增无减的。但是,事到如今,为了维持自己安逸舒适体面的生活,她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于是她顺水推舟将自己打扮成了既往不咎的宽容的慈母。于是,武姜和庄公,这样一对刚刚经过一场生死搏斗的仇敌,出于各自的目的,藏起了几十年的大恨深仇,以“慈母”和“孝子”的身份,在大隧之中,彼此心照不宣地握手言“和”了。怎样看待郑庄公?庄公先是欲擒故纵,接着赶尽杀绝,流放母亲,不久又后悔,并最终母子和好如初,庄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用一个字来评判庄公!

在《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里,郑庄公最受传统评注家讥讽的地方就是他的“伪”。事实上,从整个故事的文字来看,郑庄公的确表现得很“伪”。

其“伪”之一,是郑庄公的养恶。

其“伪”之二,是郑庄公与母亲姜氏在隧道相见那场“戏”里,他身心投入,应付裕如,令人真假莫辨。

“伪”,从传统道德的层面看,其实际的涵义就是“假”和“诈”。从个人品质的属性来看,它对立于做人的“真”、“诚”,因此,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它归属于邪恶。但传统的道德评价却极少触及“伪”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出现的具体背景。实际上,从政治关系的层面来看,“伪”的另一层涵义就是谋略。因为通常历史上的政治人物使用“伪”术,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重大的政治目的。

第一次的作“伪”,有意为之与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而为之:在这场斗争中,由于郑庄公与对手之间十分特殊的关系,家国利益以及私仇恩怨纠结在一起。一开始他就面对着异常严峻而复杂的局势。郑庄公虽然勇悍雄桀,但他与政敌对峙,身在君位,又处于母子、兄弟的人伦关系之中。既要面对叔段篡位的严重挑战,又须承受伦常大义的无形压力,两面夹击之下,如何处置作为敌手的母亲和弟弟,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施用谋略和手段就成为了斗争之必须。

有意为之:从庄公出生的那一天起,武姜就憎恶他。可以想见,这一切早已在庄公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除掉弟弟、复母亲的恶毒愿望,绝不会比武姜的政治阴谋产生得更晚。他对武姜和叔段早有戒心,丝毫不会放松警惕。因此,即位之初,他就防范着叔段据险反叛。庄公并不怕母亲和弟弟联合作乱。作为一国之君,更可轻易置武姜、叔段于死地。但是他深知,此时武姜和叔段的阴谋还没有显露出来,过早地除掉他们,师出无名,就会失去人心,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如果让武姜和叔段的阴谋彻底暴露,就可以获得充分的理由,名正言顺地除掉他们。既解了心头之恨,保证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又不至损伤自己的名声。他虽存心要陷叔段于可伐之地,但制邑太险难除,而京城虽广易克,且富。所以,庄公委婉地拒绝了武姜的制邑之请,却爽快地让叔段入居京城。

而郑庄公最后的逐弟禁母,从纯粹道义的角度看,固然冷酷无情。但追本溯源,母子之情早断于姜氏“寤生”之日,手足之义已断于叔段篡逆之时,其败亡实在是咎由自取。

第二次作“伪”是在内乱平息之后,他利用颖考叔的居中调停,与姜氏在“及泉”的遂道中相认。

《左传》说郑庄公此举是颖考叔纯孝的感化所致。我们认为这仅仅是作者对于舆论的一种导向,表现了一种道德期待。作为一位精明的国君,这同样是他出于政治需要、顾全大局的谋略。封天下人之口。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