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嬗变_第1页
大众传媒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嬗变_第2页
大众传媒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嬗变_第3页
大众传媒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嬗变_第4页
大众传媒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嬗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众传媒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嬗变

人类学家西华萨皮尔强调:“传播的各个方面和社会行为都是明确和模糊的。”。”传统的民俗传播区别于信息传播之处在于,它传播的主渠道并非是媒体或是新媒体,而是“人的行为”。著名传播学者李彬认为,所谓人际传播(intorpersonal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所以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P95)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它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P4)多数以一对一方式开展的人际传播普遍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多体现在日常生活、生产技能方面和某些特殊技艺的传承,完成民族语言、饮食、服饰、建筑和生产文化等方面的世代相袭。但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历史上相互之间的交往多半依赖群体性的祭典和民俗节日活动而实现,因此,民俗节日也是一个更大范围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异常活跃的时刻。以彝族火把节为例。彝族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阳历的7月20日)前后开展节日活动,一般历时3天。节日期间,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活动场地,开展选美、斗鸡、斗牛等各类民间竞技表演以及火把游行、歌舞等狂欢活动。火把节期间走亲访友、族群文化活动都是这个特殊时刻人们开展传播活动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的方式,走亲访友属于面对面的传播行为,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充分性、隐秘性、习俗性的特点。不仅亲戚朋友在火把节期间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彼此相互协调,火把节也是族群成员进行相互沟通的重要时刻。虽然族群成员平时的沟通形式多种多样,但都不如火把节那样集中,那样具有规模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火把节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娱乐,使族群成员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并使亲友乡邻在共同的娱乐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程序化或模式化的仪式,把许多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念、文化模式和范本传递给族群成员。火把节作为一场彝民族的传播盛宴,是传播和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民族的衣食住行、社会关系、传统艺术、民间信仰等得到集中的展现,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得到突出的表现,它无疑使参与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沐浴,增强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责任心。然而,文化传播如水银漫地、无孔不入,并不断地通过大众传媒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渗透、改变着文化主体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风格和文化模式,致使当前民族民间节日日趋商业化、都市化和时尚化。大众传媒的介入和渗透对传统的人际传播渠道是一种淡化乃致摧毁,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强势力量,正日益介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展示、地方文化身份塑造以及族群与社区认同的建构和维系过程。就火把节而言,大众传媒对火把节传统意义的消解表现在以下几点:一、为了完成身处都市的现代人对异文化的想象,传媒的镜头开始聚焦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节日。由于彝人的图腾崇拜、服饰、节日等本身具有被视为彝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物的功能,同时图腾崇拜、服饰、节日本身又具有独特的、极为强烈的视觉图形的记载力和冲击力,于是,传媒的镜头对准了这一场想象中的视觉、听觉的感官盛宴。为了吸引城里人的目光,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城里人的观点和品位,让这“异乡情调”能够在他们当中促发意义和快感。因此,火把节庆典仪式虽然看上去太“人为”、太官方化,有悖于“本真”或“自然”,但够艳丽、壮观,画面实在欢快而热烈,于是各种全景、特写镜头不断。而火把节的真正民众的游戏例如斗鸡、斗羊、斗牛显然够土气、本真,但无奈平淡、散漫,难上镜取悦电视机前的观众。总之,壮观的不“自然”,“自然”的不壮观。火把节的民俗事象被切割成碎片,对碎片的取舍全然只关乎传媒人的视线。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不同文化的观察者与描述者,特别是描述者所承载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由于其所代表的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相对于被描述对象社会的经济水平要超前而普遍被认为是“现代的”文化,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潜意识往往将所要关注的对象看作异像。如何超越这种“潜意识”的意识形态去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这是一个对传媒工作者来说极为困惑的难题。传媒工作者如何做到如格尔茨所说的在对异文化进行描述时公正的理解“他们在做什么”,或者说如何去掉自身“现代”的潜意识去客观、公正地描述对象?在面对相对汉文化而言是非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时,一个汉族传媒工作者面临着文化立场问题。他是根据什么来认定文化中的某个部分是有魅力的?他为这种文化所吸引是为他们的生活常态所吸引还是为他们的特色所吸引?而对这种特色的呈现是否会是个人趣味与汉族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产物?这是否会影响到对异文化的整体评价?二、文化形式包括传媒以及现代音像技术并不是纯粹的形式,而是包含着价值观念和政治代码的形式。这种价值观念和政治代码事实上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即一种权力关系的体现。如果说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以祀神、祭祖、团结族群为目的,那么今天它却承载了太多的泛政治和商业的功利目的。正如凉山州委州政府在迎接国际火把节动员大会上动员道:“本届国际火把节不仅是我们打造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东方美女节等精品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对我们推进“三个转变”、开展“三项整治”取得什么样成效的一个检验,更是再树凉山对外开放新形象,展示凉山风采,提升凉山整体竞争力的良好契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办好本届国际火把节对于促进我州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的重大现实意义——”于是,为了完成从“资源”到“资本”时惊险一跳,传媒作为官方邀请的贵宾,与官方合谋,导演了一届届“半官方”或“官方”的火把节。节日不过是一个“引子”,是即将上桌来的一顿丰盛宴席的最初一道饵菜。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才是这场盛宴当仁不让的主角,文化只不过是其中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的小丑。至于演出的效果如何,看当时的媒体报道便能明白。大量具体的数据告知公众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以及当地的餐饮、旅馆、交通及旅游空前繁荣的事实。这类报道的数量远远超过对火把节艺术活动的关注。三、因为传媒,许多被人曾经忽视过的人文与地域,突然间拥有了一个被关注的资本,拥有了一种难以被抗拒的吸引力。所以,就有了许许多多被浓墨重彩地经过了重新排练的古老节日,在远方一遍遍地呼唤着传媒的眷顾。古老的节日经过了重新的排练;从声音到色彩,都为面对媒体而精心设计;从程序到幕帷,都为远方的来客而重新装饰。假若不请来许许多多的镜头,这些苦心经营的众多节日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今天我们的许多节日,是专为被传播而设计的。被重新包装过、被用来作为一种形象展示、被置于摄像机的仰俯跟拍之下的民族节日,被观众席重重包围;祭神、锅庄、圆圈舞都成为了表演。出于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提高收视率的商业考虑,当然还有营造“东方情人节”、“东方美女节”的政治基调,火把节的选美活动作为火把节节庆活动之一,被精心挑选出来用传媒的镜头无限地加以放大,这也暗暗应合着都市生活中“美女经济”的甚嚣尘上。其实,彝族传统民间“选美”活动要求十分严格,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在火把场外表演“朵洛荷”,又是轻唱又是缓步跳舞,尽情展现才艺。评委们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些评委会主动在各个舞圈里去寻找他们自己觉得美的人,要看姑娘的身材容貌和穿着打扮,还要看她们平时对待父母长辈的孝顺之心,更重要的是根据她们平时的道德品行和勤劳声誉来判断。而现在选美的标准与外界渐渐接轨,但与彝族传统的选美标准有了较大的距离。据报道,在西昌城里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凉山国际火把节的选美复赛和决赛,有17个县市的61个美女和30名俊男参加,争夺9大美女与5个俊男的奖牌。这些美女以歌舞为多,却不乏乐器才能、英语才能、书法才能、主持才能等等的展示;这次获胜的美女主要是在校的大学生和在职人员;美女们的妆也化得很现代,多由影楼化妆师包办;选美是在T型台上进行,而台下坐着的评委主要是州里文艺界的彝族名人,也有一些领导人参加。凉山通过因特网、手机短信、报纸等传媒方式进行“我心中的凉山彝族美女”评选活动;为了调动观众参与,凉山还专门设立了最美的观众奖,最有才艺的观众奖。营造选美氛围力度之大,这在凉山州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纵观传媒对此次选美活动的宣传和报道,存在着以下问题:1、由于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选美活动的过度偏好会遮蔽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揭示和表现,加深受众的固定成见和刻板印象。火把节的表面活动如火把、照田、食生、选美等只是火把节意义的表层结构,其意义的次层结构包括祭祖、祭天、驱邪逐疫、照岁祈年,而隐藏在最下面的深层结构包括与火神、旱神、蝗神和瘟神的沟通。通过火把的传达功能,聚合了天人关系、身物关系、心身关系和人际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天、地、人的统一和谐。只有真正理解异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我们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而不是带着“先进文化”的优越感,以猎奇的心理肤浅地去看待异文化。2、报道的导向性错误。如凉山州美姑县以前是没有火把节的,后来因为两次夺得火把节选美比赛冠军而名噪一时。2002年8月10日的《凉山日报》周末版就使用了“美姑:图谋美女霸业”的标题吸引读者,报道了美姑县“打造美女品牌”,“组建美女队伍”,还引用农村一妇女的话,“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美女,送去选美”;的确,前几届选中的美女有的进了政府的办公室,有的进了县上的宣传队,美女们都解决了工作,给农村的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当了美女就有了“铁饭碗”。媒体在美女带来的效益上大做文章,必定带来负面效应。3、凉山传统的选美带有丰富的彝文化底蕴,美女除了外在的美丽更强调内心的美好,彝族的选美都是由名望很高的老人来评判,而组织者和媒体的报道强调的是形体美、容貌美,异化了少数民族女性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四、传统生活中的节日没有观众。节日是大众的狂欢之日,是社区或村寨所有民众的舞台,没有观众席,因为没有人被排除在狂欢的行列之外,与神同乐或者与想像中的祖先共舞是所有子孙的权利。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也正是通过节日活动彰显了人们对生活的欲求、生命的理解,在传统的民俗活动与表演事件的参与中流动出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而今天,凉山火把节的场地已经从山林田野转移到西昌市区,主要节目为经贸洽谈、选美比赛、特邀歌星的歌舞音乐会及城区火把游行等,本该为此活动主体的本土民众反而成为本民族文化活动的旁观者。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民族学家潘蛟火把节期间在凉山州某县广场火把节活动现场所见,每堆篝火前都有10多位身着彝家盛装的青年男女领舞,跟随着他们起舞的则主要是外来的记者、游客或家住县城的青年男女,至于那些进城来“过火把节”的乡下彝人则几乎看不见。当地有一则笑话称“如今的火把节是汉人打火把,彝人打麻将”。沦为看客的彝人,在“他者”的狂欢中,如何能流动出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大众传媒所拥有的话语霸权使传者与受传对象(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天然地充满了不平等。尽管在过去的彝族社会里,存在着阶级压迫,但在充满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土司、奴隶制贵族、平民百姓、奴隶娃子一起歌唱、跳舞、斗牛、斗羊、赛马、赛歌……节日的山山寨寨洋溢着人间的亲善和“君民同乐”的欢乐,而这些也正是身处阶级压迫的社会中的广大彝民所梦想的理想社会图景,这种梦想在火把节中幻化成了现实。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它的突出意义,是在一种公众欢迎的表演中,暂时缓解了日常生活中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社会对抗,取消了男女两性之间的正统防范,等等,这些都是中、外狂欢活动中的带有实质性的精神文化内容。”而今天,在传媒这个“精神贵族”面前,在树立凉山对外开放新形象,展示凉山风采,提升凉山整体竞争力这类政治口号的喧嚣声中,当地人过火把节的意义只剩下了一个:取悦镜头。随着大众传媒的角色从客观的记录、忠实的描述嬗变为指挥者和导演者,当地人在按照他者对于异乡情调的想象和渴望修正自己,努力把一个由别人想象的“自己”传承给自己。比如“能歌善舞”其实更多地是他者对于当地少数民族的想象和渴望,而当地少数民族则在努力按照这些想象和渴望塑造自己,这才会出现为了“塑造”歌舞之乡的对外宣传形象,县长带头,全县人民苦练卡拉OK的政治任务。为了配合宣传任务,当地人在媒体的摄像镜头前,在导演的指挥下,“表演”着本民族的节日风情。请看潘蛟教授的火把节见闻:这个村子在当地看来较为富裕。村民们在忙着收拾刚收割回来的烟叶(许多住户甚至有自己新建的烟叶烤房——而据我所知,彝人在过去没有这种烤房),村中看不见任何火把节节前的喜悦和躁动。经过打听,方得知该村在几天前就已过了“火把节”,而且过节的方式基本上是家庭式的,即,没有举行诸如斗牛、选美这样的大型社会活动。此景有点让人失望,顾问建议干脆来做“摆拍”。经他的安排,男主人抱来了一堆枯蒿杆,坐在院子里,做出正忙于为火把节捆扎火把的样子,女主人则找出了针线来,“赶着女儿做节日盛装”。当这个被导演的剧目进行到让户主打鸡、用火祛晦、祈福时,户主从隔壁灶房里点着一个火盆,端进屋内来,这时我们才发现,这屋内竟然没有火塘!经询问才知道,在几年前,当地政府搞“形象扶贫”,改善当地人的居住卫生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