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赏析_第1页
中外建筑赏析_第2页
中外建筑赏析_第3页
中外建筑赏析_第4页
中外建筑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建筑赏析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题目名称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学院指导老师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王跃艺术设计121131216文学院高婷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

——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文摘要从佛教的传入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其所倡导的精神实质出发,通过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阶段来探讨中国佛教建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思想。关键词:佛教文化思想建筑发展特点2500多年前,伟大的释尊创立了佛教,从此佛教沿着漠漠黄沙的丝绸之路,于公元前2年向北传入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形成了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佛教根据流行的地区可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南传之小乘佛教。一•佛教的文化思想中国的古建筑是灿烂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过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佛教建筑反应了宗教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宗教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绚烂一笔。中国宗教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宗教,无论流传到哪里,都能与当地民风结合,发展为适于当地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奔流融汇的结果,不但令原本富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再增内涵,也使得佛教教义在中国人勤劳务实的民风助长下,得到更实质的开展。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对历代佛寺建筑的研究中一窥端倪。例如:中国的佛寺由早期摹仿印度及犍陀罗艺术的回廊寺宇建筑,到佛教极盛时期的中国宫室形制,乃至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受中国札制制度影响,它的总体布局不仅显示了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的融合程度,更可由其材质、样式等来考察当时建筑结构及装饰美学的发展情形。并且,从壁画绘制、塔殿楼阁、弘法讲堂、石质经幢的相继盛行,则能看出每个时代、地域对佛教的需求各有不同,换言之,也就是佛教能因应时代、地域的需求,来发展其“普度众生”的效果。无论是一草一木,或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出现与消亡都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经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梁思成在《中国的佛教建筑》一文中说道:佛教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建筑,也是也是一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产物。佛教所追求的是觉悟,由大彻大悟而脱离轮回之苦,最终进入涅槃世界。“四圣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都是佛教倡导的理念。二、佛教建筑历史发展阶段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寺院在我国分布甚广,从繁华的城市一直到广大的乡村,都建有寺院。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之间,有的建在山下,有的建在山腰,还有的建在山顶端,这由各寺选择相宜之地来决定。一个寺院,如果经济收入高,高僧势力大,就会在山间建立大寺。唐宋以来,禅宗发展很快,禅宗主张“清净无为”,所以禅宗寺院一般都很朴实。大部分山寺都建在山腰偏上的部位,登入时,需沿着山间溪流逆流曲曲而上。在山下远观,全寺藏于万树丛中,根本看不到寺院;如果站立在寺院中,远望山下十里风光,则村屋林舍,尽收眼底。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融合器、昌盛期、衰落期。1.东汉一一三国时期:佛教的传入,佛教建筑的萌芽期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建立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沟通了中西方文明,佛教也由此传入中国。佛教于东汉末年开始在中土流传,三国的乱世时期客观上促进了它的发展和传播。东汉末年的战乱使关中的经济衰落。佛教建筑主要分布于洛阳附近且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秦汉时期统一而强大的帝国建立,促进了汉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也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通。此时的佛教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其他艺术遗产,如佛塔、石窟、雕刻、壁画等,而且对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发展也带来了深远影响。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造的第一座佛家寺院。我国佛教宗派繁多,寺庙林立,但都公认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尊其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当时寺院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而设计,直至汉末在徐州兴造的浮屠寺,亦复如此一——只是此寺塔的阁楼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殿阁已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式样了。这种情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极大转变。“寺”本是汉朝的一种官署的名称,当时皇帝以为天竺高僧驮经的白马命名了中国最早的一个佛教建筑一一白马寺。白马寺寺院的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布局。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中国佛教建筑的平面布局都带着明显的印度及西域式样。白马寺的平面布局就说明了中国佛教建筑的雏形是来自西域的。基本为印度、西域式样佛教建筑。都沿袭了古雅利安人的曼陀罗宇宙。这种佛教思想用于建筑的基本形制就是以佛殿为中心,周边布置走道及房间,通常是以圆或者方为基本图形重复出现,数字4和8被重复运用于几何构图规则中。中心的佛殿或者佛塔是象征着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这种思想在早期的藏传佛教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例如,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江北岸的桑耶寺是把宇宙的中心以及4大洲和8小洲作了分开的平面布置。这种佛教形制体现了佛教密宗的坛城、曼陀罗等思想。汉末时期,在徐州兴建的浮屠寺也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建筑,既是以塔为中心的的庭院式布局,这种布局仍然采用的是印度样式。但是浮屠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此塔的木楼隔式结构与周围的回廊殿阁却逐渐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这是最早期佛教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初步融合。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授与发展,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在中国处于一个发展中阶段,当时是一个政局动荡、民族文化融合的时期,文化思想的活跃与交汇导致建筑艺术的发展。佛教、道教的风行促进了各类佛、道建筑风格式样的涌现,大批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开始兴建。同时,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在继承秦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和西域的艺术元素,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内容,也带来了印度、中亚一代的雕刻艺术,对我国的建筑装饰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使我国的木构架建筑的风格特点更加鲜明,更加成熟,为此后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快速的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由此而来。由于这一时期佛风盛行,因此北方崇佛以石窟造像为主,除了丝绸之路沿线上分布的建筑遗址外,北方以平城到洛阳一带区域佛寺最多;南方四朝均以建康为都,因此佛寺也在这一区域广为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玄学是哲学思想的主流,佛教与玄学合流,在玄学的认同下很快得到张扬并流播天下。寺庙、宫殿、石窟的建筑与开凿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佛教文化及其建筑思想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兴建的许多都城宫殿都受到佛教思想与建筑的影响,著名的有北魏都城洛阳和南朝都城建康。据文献记载,仅北魏洛阳城内外就建寺1200余所;南朝建康亦有庙宇500余处。北魏洛阳城是在东汉旧址上改造而成的,有宫城与都城,宫城前干道两侧分置衙署、寺院和太社、太庙。南朝建康城是在东吴建业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内正中偏北为宫殿区,有明确的中轴线。这些布局手法、建筑风格均为以后各朝都城所效仿。中国石窟的开凿始于动荡的五胡十六国,并且在北朝时期达到了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则在吸收印度、西域艺术元素的基础上,木构架建筑风格更加鲜明。从石窟的形制上看,这一时期的石窟,多为一种中心柱式的洞窟形式。我国现存著名石窟,如云冈、龙门、天龙山、敦煌等,也都肇始于此时,其建筑与艺术造诣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其中尤以北魏和唐代营造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前后达150多年。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为石窟艺术中所罕见;人物造型风格和文字资料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此外,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亦很多,这一时期寺庙的主要有两种平面布局。一是以塔为中心的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在这种寺庙中,塔的绝对的重要性依旧沿袭了印度及西域的模式。二是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亦很多。这一时期“舍宅为寺”的现象促进了佛寺形制的彻底转变。王公贵族把自己的俯宅捐献出来作为寺院,“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讲堂”,由此出现了以佛殿为主的佛寺类型。塔式的佛堂不利于佛教徒在寒冷的冬天举行各种仪式,同时也不利于节约建筑材料和时间。这种佛殿式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多进式院落布局,主要建筑物山门、主殿等都布置在中轴线上。洛阳的建中寺就是这样的。而在石窟寺中,初期所凿建的窟内除雕刻佛像以外,还有设置塔柱的,这表明尚未脱离西域与印度佛寺的建筑模式。就其局部而言,如火焰形拱门、束莲柱、卷涡纹柱头等,都还保留着若干外来的影响;但从其整体来看,如石窟建筑中所表现的外檐柱廊与斗拱以及壁画、雕刻中所反映的廊院式佛寺布局、木梁柱屋架、四阿或九脊屋顶、筒瓦、勾阑等,多属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这表明此时的佛教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了。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的繁荣发展,佛教建筑的昌盛期。隋唐时期政治、贸易以及文化的昌盛,将佛教的地位推上了至高点。隋、唐至两宋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标志是佛教宗派的形成。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东来佛教已经完成了它的本土化进程,民族化的中国佛教走向成熟。从盛唐(公元8世纪)开始,中国建筑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风格,创造出空前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宅第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经基本定型,佛教建筑也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建筑类型,在继承前人和借鉴外来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确立了其完整的中国化建筑体系。主要的佛寺分布于东汉末年的三个区域:东西二京为首的政治文化中心区,江南苏杭一带的经济文化发达区以及剑南成都府为中心的蜀文化区。然而,佛教建筑在唐玄宗达到顶峰后,“安史之乱”的发生以及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使得佛教建筑被大量的破坏,除了个别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等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保留。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是在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性化并且有所发展的。隋唐五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繁盛时期,多数佛教宗派于此时形成。统治者大力倡导佛教,社会上崇佛成风,儒释道合流,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始建于魏晋南北朝的云冈、龙门石窟及敦煌石窟经过隋唐时期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融合的建筑奇葩。延续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的特点:中轴对称的多进式院落。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仿宫廷邸宅廊院式布局(在主体建筑两侧排列若干附属功能的院落)。隋唐五代的佛教建筑设计风格已经基本中国化,形成了本土化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风格。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塔在全寺的中心地位已经弱化、独立。通常是在主殿前面点缀式的放置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唐代禁寺院击鼓,因而寺院无鼓楼。唐代现存的大型塔均是楼阁式砖塔。典型的平面均为方形。石窟的发展的明显特点就是: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材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大佛像的风行使得塔楼和石窟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衰败,佛教建筑的世俗化期。宋代禅宗大盛,禅宗寺院布局有“伽蓝七堂”说,意指具备七种主要殿堂的寺院。元代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倡导,使得藏传佛教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藏传佛教没有明显的整体规划的平面布局,也受汉文化传统建筑构思的影响,形成了较规整的中轴线布局。这个时期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常位于最高处。寺院也变得更加的社会化,某些位于大都市的寺院都会开设“庙会”、“戏台”等。塔在这一时代的平面布局已经逐渐变为八角形。砖塔发展到了高峰,北方流行密檐式,南方流行砖身木檐的混合式结构且多为楼阁式以便登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他们所著的《文化概念的批判考察》一书中指出:“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致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佛教文化属于文化整体系统的一支,在整个大的文化范畴中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它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相结合产生了“佛教建筑”这一新的建筑形式,对中国古代建筑及其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影响。当然,某一时代整个社会倾尽全力去建造一些有代表性的重大建筑物,必然反映出当时最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并且某一建筑形式或建筑体系也可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说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而它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则是中国古代特定时期历史文化盛衰的映照。三、佛教建筑的特点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佛教建筑从纯纪念到纪念与实用并存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从现存的传统寺庙来看,无论南传的华丽尖屋,藏传的粗旷城堡,还是北传的对称殿堂。虽然形态各异,呈现当时特征。但总的来说,从以塔为中心到以堂为中心的变化过程十分缓慢。虽然近代佛教文化有很大的发展,建筑技术也日益现代化,然而超越上述传统模式反映时代精神的佛教建筑却很少见。这里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往往继承容易创新难。拿北传来说,人们在地面上能看到的,大多是清朝留下来的寺庙。现在要重建,就不能离开这个模式,尤其是那个宫殿式的大屋顶绝不可少。尽管现在已经没有大型的木材可以架构传统的结构,他也会用钢筋水泥去硬仿。且不说清朝建筑的浓艳和繁复能否代表佛教建筑的传统,光大殿内常设的四根大柱对于现代建筑技术来说也非必要。这种一股劲地模仿过去是否就算继承了许多优秀传统是需要继承的,但要和合时代因缘加以消化、取舍,否则会成为包袱。二十一世纪的人为什么尽仿十八、十九世纪的寺庙,当然也仿了不少唐宋式的寺庙。建筑和绘画一样都属于艺术范畴,是具有灵性的,佛教建筑更是如此,只有具有灵气的道场才具有生命力。现存世界各地的著名寺庙,之所以吸引人、魅力不断、就在于此。它们像一幅幅生动的三维变经图,应用各自抽象的建筑符号诠释佛教的精神,反映时代的建筑艺术与佛陀经义的融合。它们的特殊氛围始终给人启示、给人遐想、甚至震撼人心。如今应该如何继承它们的传统又不拘古照抄,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创新,已是摆在现代人面前一个很难违避的问题。首先,只有正信感悟才能用现代的空间、意境、造型等手法紧扣佛教的现代理念,正确诠释佛陀的精神。设计寺庙与设计一般的民用建筑不同,一般的民用建筑比较注重某建筑师的风格。而寺庙则不同,必须展现该寺庙所代表的佛教精神的内涵。建筑师必须与该寺的师父和信众互相学习、紧密合作,才能让佛教的精神内涵与建筑的形象符号融合在一起。所以参与现代寺庙设计的建筑师光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佛学方面的知识。如今学佛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已经出现博士法师、碩士法师,在台湾更有既是法师又是建筑师的情况,所以未来佛教建筑的创新会越来越多。然而,传统佛教建筑由于受砖、木、石材质及营造工艺的限制,较难适应造型与空间的创新。近代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技术均日新月异,这给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开创了条件。就拿结构跨度来说,从钢砼、钢架到网架,可以从几十米到上百米,中间不用一根柱子。自动控制的电光源能够模拟七彩的自然佛光替代佛像的木制背光。不断更新的环保材料可以将现代的佛教场所装饰得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通常木石是比较理想的环保建材,然而在地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木材尤其是大型的木材,作为商品是越来越奇缺。现在采用中小型木材装饰建筑的内部还可以,但为了重建传统的寺庙去他国砍伐大片的原始森林就不符合佛法了。当然用于局部修复有价值的古寺庙另当别论。石头是一种古老的建材,人类的许多原始文化全靠它的坚硬才存世,佛文化也一样,世界各地现存的佛塔都是用石头建起来的。世界上的石材含量十分丰富,现代加工石材的技术几乎与加工木材一样先进。所以石材仍然是现代佛教建筑喜欢用的材料。从拜舍利到礼佛,传统的寺庙大多将佛像安在殿堂的中间。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教化社會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为了适应现代宏法的需要,佛像安放的位置开始从中间到周边,让学佛的人拥有更多活动空间。佛像的大小也从高大到与人相仿,使人感觉佛菩萨的平和与亲近。佛像的塑造材料一般采用铜、木、石、泥,由于木材的紧缺,现在仍用铜、石、泥及拼木,在室外用合金铸造的还是少数。至于用玻璃钢、水泥制作的佛像,给人的感觉并不好,就如不绣钢、贴面砖用于佛堂不和谐一样。历来佛像的精品,都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瑰宝。为了适应佛教的现代化,佛像的雕塑水准应该有所突破。如今粗俗的、商品化的情况比较普遍,艺术水平高的、有创意的不多。佛像的塑造与其他雕塑不一样,在比例、法相上有它的特殊要求。可以创新,但不能太离谱,否则信众不接受。佛雕作为艺术不在于体量的大小,用材的珍贵,而在于它的创意和灵性。只有这样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人们为它而感到震撼。国际化是佛教发展的必然,现代化是佛教進步的表现。佛教建筑和佛教艺术如何顺应时代、面临挑战,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又不失佛教精神的内涵,已成为世界佛教界关注的问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佛教三传的土地上会出现更多像法鼓山那样有新意的现代佛教建筑。四、佛教建筑设计的思想特色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设计的思想特色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核心思想,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特别是佛教文化与皇权思想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相对于君权而言,神权始终处于次要地位。这在中国寺庙建筑思想上亦得以体现。“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孑L门儒学对鬼神采取了清醒的态度,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来提倡积极的现世关怀。历代皇帝对于宗教也莫不从实用出发,佛教的因果轮回、道教的清静无为都是可以利用的,中国佛寺道观竞相博得皇帝的恩宠,无不以获得御赐的匾额为幸;一旦宗教与皇权产生矛盾,当权者就对之坚决予以压制。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四位皇帝就曾经下令灭佛,虽然时间都比较短暂,但大量的佛教建筑如寺院、殿、塔亦因此受到破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佛教为了在中国扎根,取得世俗统治者的支持,还在其思想中融入了儒家伦理道德因素。此时,佛教与世俗皇权和儒家名教利益具有一致性,子孝父母,臣敬君主,“实由冥应”,这种因果报应说使百姓明于礼教,有益于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佛教也因此得到了世俗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至东晋南朝,皇帝个个信佛,寺庙遍及全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便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这样,佛教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衔接起来,达成了佛教与现实社会伦理的协调一致。中国的寺庙是以皇家宫殿为蓝本建造的,既显示了佛的尊贵,又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神的居住规格是由皇帝来规定的,例如:屋顶的最高规格庑殿顶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斗拱只准许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黄色琉璃瓦只有宫殿及佛殿可用,而王府及菩萨殿只能用绿色琉璃瓦。虽然诸神受到了皇帝颇高的礼遇,但其规格在都城内不能超过皇宫,在郡县内不能超过王府和衙署。佛与菩萨尽管为神但并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受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势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而发生变化,佛教建筑作为佛教文化和佛教徒信仰社群结合的产物,最直接地体现着佛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五、佛教建筑之审美感受纵观大江南北这些巍峨壮观、千姿百态的宏伟建筑,自然产生一些感悟:第一是自然风光之美佛教寺庙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使大自然的动静在这儿和谐共存。在这里能领略到大自然之美,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是人文景观之美名山胜景之中的寺庙,是人们思想智慧、劳动创造的人文经典。佛教建筑特有的线条和色彩极富形式美,比如掩映于山林之中的寺院以及塔刹,在线条上,往往打破了山峦起伏与绿波伸延的节奏,远远望去,一片寺院往往成为线条延伸的一个暂停点,高耸的塔刹又突兀打破蓝天与绿山的分界线,使画面产生了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色彩上,寺院屋顶、屋檐往往镶以暖色的琉璃瓦,再配以土红色的门栏窗棂,塔刹或以青砖,或以红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