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第四单元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醒站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诗中描绘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一.三民主义的提出思考: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2、具体内容是什么?3、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运用的?结果如何?(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历史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阶级矛盾),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3)思想上: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个人:孙中山个人的转变)(4)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2、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创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四)平均地权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具体主张评价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夺取政权)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建立政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巩固政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暴力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自主(反封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国民主权(反帝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本主义土地纲领)3、三民主义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反封建不彻底;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解决土地问题反映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4)评价: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进步性(P65)(2)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3)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4)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斗争的旗帜局限性:未明确反帝(族);未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生)。此决定了资阶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二)三民主义实践1、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3、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4、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三民主义实践的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2提出:3内容:1924年国民党一大(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结合书本思考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1、原因:三民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国民党改组工作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认识到旧三民主义的局限。[动动脑]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新在何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材料一:“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材料二:“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民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可行性“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关注工人和农民生活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反满族贵族专制推翻帝制,建立国民的政府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后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反帝“新”在强调民权普遍性;反帝反封相结合“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扶助农工影响:

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4、评价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②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A、进步意义:B、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但为何两党又会最终分道扬镳?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原则区别?区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拓展】区别存在的原因:因为两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的区别;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根本的不同。最低纲领: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区别中共新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本质区别: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知识拓展]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1、根本原因:2、客观条件:孙坚持民主革命,不断探索的革命精神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十月革命的影响(苏联的帮助);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真题演练

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1903年12月13日)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方法:

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

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5)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评价:是中国历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革命主义精神。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大事记认识①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②革命指导思想形成从改良到革命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⑤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保皇派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因:内容:作用:性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论战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2阶段大事记认识①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由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到维护民主共和斗争①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善后大借款”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日签“二十一条”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1914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20年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6月北伐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大事记认识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由依靠军阀的旧式革命斗争到国共合作新式革命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①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②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①政党:革命党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②军队:利用军阀打军阀,没有自己的武装。③群众:脱离工农,缺乏群众基础。(2)客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量强大。(3)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了尽头。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并且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此后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精神”

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勇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1.(2011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2.(2010·浙江高考)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3.(2012·江苏单科·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4.(2012·海南单科卷·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练一练例: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例:在三民主义中,反映实现国家独立愿望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族、民权主义练一练√例.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练一练√材料一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文《同盟会宣言》材料二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清政府。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材料三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妇女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2)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有何区别?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抽象,缺乏具体内容;中共二大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的内容,如: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福利待遇、保护女工、童工等。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