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比较研究_第1页
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比较研究_第2页
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比较研究_第3页
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比较研究_第4页
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比较研究高逸飞

(吉林省团校,吉林长春130012)

一、问题的由来和概括

前些年,日本网络上出现过一个关于新新人类的帖子:“越来越多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提前享受起半退休生活,自己美其名曰城市隐士,他们不谈恋爱不成家,不买各种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自身也没有什么经济实力,所奉行的人生哲学彻底颠覆了上一辈的原则:既然怎么折腾也白费,干脆躺平算了。”[1]在我国也同样有着这么一批“三和大神”,三和特指深圳市龙华新区景乐新村北区的三和人力市场,“三和大神”指做薪酬日结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其特点可以归纳为:债务缠身,与家人少有联系,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打工一天就玩上三天),没有什么理想,没有固定住处,甚至露宿街头;赚点钱就维持几天生活,饥一顿饱一顿。针对这种现象,由此引申出“躺平”一词:所谓“躺平”,早期是表示网友不回应不反抗的一种生活方式,是青年对自己人生的不同选择,特指年轻人在面对内卷时感到无力或者无所谓,由此选择进舒适圈过一种低欲望生活。当前被广泛议论的青年人“躺平”现象,突出特征是以“心如止水”为基调的“佛系”“消沉颓丧”“无欲无求”的心态和行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对追求卓越、劳动奋斗没有热情,不把工作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对安身立命的职业敷衍冷漠,成为判断是否“躺平”的最可靠标准。“躺平”现象已引起官方与民间的广泛关注,其中透露出对青年阶层的价值观与群体行为的强烈不安。实际上,青年人“躺平”现象并非我国当代才有,发达国家也存在类似状况,英国有“尼特族”、美国有“归巢族”、日本有“低欲望青年”,不一而足。

谈到“躺平”,人们往往联想到消沉、屈服和绝望。有观点认为“躺平”本质上是一种减少消费欲望的“节欲主义”,渴望脱离物欲横流的尘世,重新获得朴实本真的生活,所以自有道理;也有媒体认为“躺平”只是个体追求“消弭功利性野心、不想做人上人”的一种境界,践行者不惧外界的目光,不羡慕成功学推崇的荣耀,在妥协无奈中蛰伏,将会继续寻求人生的价值。上述“躺平”多少还有些正面意义,但真正意义上的“躺平”却是另一回事,特指青年人颓废丧志、不愿工作、不思进取、随遇而安、妥协退让的行为,他们表现出“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样子,背后反映出对人生的悲观思想及逃避尘世的萎缩心理[2]。

二、我国青年“躺平”的特征和原因

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表示,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我国青年口头语中的这种“躺平”“佛系”,更多的还是一种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青年“躺平”现象呈现人数有限和具有情绪发泄和缓释的特点。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外界的期盼成了青年成长的压力培养皿

许多中等收入家庭在考学等问题上对孩子期盼过高,使得不少孩子长期处在高压学习状态,易产生心理压力和疲惫感。而一直受家长管控的他们,缺乏内生动力,每一步都是被“推着走”,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努力,一旦步入社会就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同时,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与书本打交道,不擅长人际交往,在步入社会后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在这种与日俱增的焦虑感和“僧多粥少”的盲目竞争中如果不能及时自我调适与疏导,日积月累的压力难以得到释放,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时,有人就会选择“躺平”——放下手头全部工作,屏蔽外界的所有压力。

(二)“内卷”迫使部分青年选择“躺平”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又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青年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具体说就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良性的“筛选式的竞争”的确可以帮助社会筛掉那些不思进取、能力低下的人,但是“内卷”并不一定能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当今社会随着竞争门槛日益提高,行业越发完善,部分行业的劳动力比较饱和,就导致了人们付出的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陷入“内卷”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有人选择继续劳动,决心和“内卷”抗争到底,但也有人在“内卷”环境的重压之下选择“躺平”。这些青年选择“躺平”,并不是对“内卷”放弃抵抗,也不是放弃一切的竞争,而是放弃追求、减少欲望,不再追求功成名就,主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

(三)是当下我国青年群体心理和社会现状的客观折射

作为“躺平”的主力,青年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期盼,但是在学业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家庭压力等多重压力下,青年群体中的弱势人群很容易产生巨大的落差感,不再愿意去保持积极乐观、奋斗、努力的状态,宁愿选择“躺平”,他们通过戏谑的口吻示弱和自我矮化,降低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感和对物质的欲望,以此达成内心对自我的接纳,这其实是他们疏解焦虑的一种情绪宣泄途径。在自由开放的都市网络环境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下,青年群体敢于表达“我不行”、接纳自己的平凡,但他们也绝不是就此低迷颓废。放开视野,“躺平”其实也是一种调侃,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

三、日本社会青年躺平现象的显著特征:低欲望和集体“躺平”

上世纪末端,泡沫经济危机过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停滞,GDP连续多年停滞不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仍未达到上世纪巅峰水平。这种长期的经济停滞也在日本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低欲望,选择不结婚、不生育、不消费,不为争光拔尖而烦恼。这种行为虽然让整个社会风气变得更加简单,却也使得社会风气变得浮躁起来。而这一倾向,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而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消费正在萎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法消费,相反,他们更多的是因为觉得自己有钱,但却不愿用来购买商品或者服务,他们认为消费可以由自己决定,但没有消费财富的主观意愿,这也使得日本低欲望社会成为世界的一个特殊存在:颓废现象在日本各个年龄段都有,而青年人躺平特别引起关注,不仅是因为此类问题严重,而且是因为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格外显著。

“躺平”者对于“占有物质”毫无欲望,在轻易就能吃上几餐即可以生存的时代,出人头地的欲望比先前降低不少。这类人在衣食住行的标准上明显表现出寡淡的欲望:大牌旗舰店中,年轻者寥寥无几,而质美价廉大路货“优衣库”之类则经常需要排队进入。东京的年轻人在外就餐,随便找个小型餐馆,在人均1米不到的面积内,干净利落完成例行的公事。不愿意承担风险,追求舒适安逸,没有过往时代那样强烈的置业意愿,不想凭借本身实力购买住房,背负沉重房贷,这导致住宅私有率逐年降低;在外租房子也尽可能寻找小面积户型,利用科学计算来加大空间使用率。对购买私家车完全没有积极性,更不用说讲究什么豪车了。还诞生了所谓“五公里族”,工作生活几乎是按固定的点对点路线来往,不会超过五平方公里的地域。小圈子中盛行时髦的“极简主义”“断舍离”,力争不被物欲控制生活[3]。

在追求事业有成、职业前途方面,同样表现不出什么热情,甚至可以说无欲无求,普遍认为在就业一事上不必刻意追求,有份说得过去的工作就可以。什么“荣华富贵”“出人头地”,已经引不起多少兴趣,不少刚参加工作的职场人,升职加薪的愿望很淡薄。在学业方面,同样没有什么功利心,对课业不上心,认为即使考上东京大学那一类名校,也少有机会发达起来,而从小地方混进大城市不过是给别人打工,又没有经济基础,无法安身立命。同样,对于恋爱结婚、组织家庭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成家,更不想生育。按照2022年日本国情调查中人口户籍方面的统计数据,居民总户数的1/3以上是单人独居户。生育率长期低迷,少子化现象非常严重,政府采取多种刺激措施,都收效不大,育龄阶段人群根本不买账。

特别是还有一类“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ning”)群体,既没有正式职业,也不在学校里受教育,更不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处于15岁到34岁的年龄段,单身,宅在家中,利用父母或者共同生活伴侣的资助而维持生计,此类人数量相当可观,而且演化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风气。日本的“NEET”与发源地英国的同类略有差异,在英国,十分之一的“NEET”主要处于16-18岁年龄段,且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甚至高中教育,而日本的“NEET”中高学历者不在少数。

四、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对比分析

(一)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1.社会需求的飞速发展和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新型产业的异军突起,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和要求。过去需求的是专门技术型人才,号召青年人走“又红又专”道路。而当今社会需求人才不仅要懂得专门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也就造成了许多青年学生和技术工人技能的缺失和能力素质的欠缺和不足,让相当一部分青年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2.非正确舆论引导甚至是误导。当今社会,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之外,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铺天盖地,动辄舆论发酵,影响和误导了大量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暴露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和缺失。

3.青年人人生目标的缺失和不确定性。青年人由于刚刚步入社会,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人生目标和志向也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提倡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立长志”而非“常立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那样:“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价值。

(二)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现象对比分析

1.我国青年口头语中的“躺平”“佛系”更多的还是缓解压力的调侃和情绪表达。重重重压下的两国青年,由于生活压力、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面对生活的重压,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态度和特征,其中我国青年没有被击垮,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和斗志,而是选择了一种调侃和自虐的口吻来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其中我国青年的表达更为隐秘和含蓄,并且在躺平过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积极投身社会和劳动创造,为国家和社会去拼搏奋斗。日本青年的表达则更显得消极和无奈,他们在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激烈的竞争面前无所是从,不知何去何从,选择的是退避三舍和不思进取。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我国高度重视解决“躺平”“佛系”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改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指出:经调研发现,在我国真正选择“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当代青年不会真正的“躺平”和信奉出世生活。但在我国特有的人口结构和激烈的人才竞争的环境下,当代青年面临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遇到人生的重大抉择,青年表现出迷茫和困惑,有的就会丧失方向感,感觉使不上力气,这种现象过去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年,国家在政策上加大了解决青少年教育、就业和婚恋、育幼等方面的力度,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期待着全社会更加关心和关爱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精神健康。

3.中日两国青年“躺平”的行为有相似之处,但是差异也显而易见,分别是两国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日本是高福利社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方面保障充分,青年人远没有中国青年人承受的压力大。与中国“躺平”比较,日本青年“躺平”,绝不是出于生活不下去的困境,而是社会环境达不到本身较高要求情况下的消极选择。欲望低下并不是全无欲望,而是改弦更张尝试采用另一套更为适用的价值,将传统的欲望取而代之,与世无争恰恰是现在日本年轻人的行事风格[4]。而中国“躺平”的青年人,还处在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奋斗的阶段,面临的生存条件过于苛刻,可谓情非得已。在日本,青年人通过一定努力就可以过上更加安稳宽裕的生活;在中国,青年人经过千辛万苦,却不一定能够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日本青年有条件建功立业,却不愿意吃苦受累流泪流汗;中国青年愿意在不利条件下付出更多,但要获得一份体面的生活却格外艰辛。中国青年有强烈的改变命运、改善自身状况的愿望,缺少的是外部友好环境的支持。或许当我国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后,也才会面临低欲望社会问题,出现更加类似日本青年人的“躺平”现象。

五、结语

对造成“躺平”问题的原因,各个国家都有充分的认识,认为需要采取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有日本社会学家认为,改变青年人贪图安逸的心态,从“躺平”状态起身走向职场,应该从其原生家庭寻找解困的关键路径。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子女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上一代的思想观念,家长遵循道德原则、有责任感、自强自立,就会把优良品质传递给下一代,家庭是塑造孩子完整人格的最有效工具。父母敬业奋斗,能够在职业与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将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认识。另外,长期面对青年人消沉颓废、排斥职业生涯的问题,教育行业难辞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