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_第1页
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_第2页
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_第3页
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_第4页
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特定穴【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特定穴的概念和分类。熟悉特定穴的特点和临床应用。1第三节特定穴【教学目的要求】1特定穴的概念: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2特定穴的概念: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特定穴的种类(10类)

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肘膝关节以下为主)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

周身——八会穴、交会穴分布特点、含义、治疗作用3特定穴的种类(10类)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一、五输穴1、概念2、分布3、名称4、特点5、临床应用4一、五输穴1、概念4

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位,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分布: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

1、概念2、分布5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位,即井、荥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喻水之源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所溜,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关节之后。为经气所注,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穴:分布腕踝关节以上。为经气所行,喻水流宽大,通畅无阻;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经气充盈,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6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喻水之源头;63、名称经脉名称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阴经五输穴表73、名称经脉名称井(木)荥(火)阳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井(金)荥(木)输(水)经(火)合(土)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8阳经五输穴表经脉名称井(金)荥(歌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9歌诀少商鱼际与太渊,至阴通谷束京骨,9

(1)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2)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3)呈向心性分布。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4)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五行输”4、特点10

(1)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4、特点10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难经•六十四难》)

五输井荥输经合阴经木火土金水阳经金水木火土11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五输井荥输经合阴经木火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肺(金)肾(水)肝(木)心(火)脾(土)心包(相火)少商涌泉大敦少冲隐白中冲鱼际然谷行间少府大都劳宫太渊太溪太冲神门太白大陵经渠复溜中封灵道商丘间使尺泽阴谷曲泉少海阴陵泉曲泽12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六阴经井(木)荥(火)输(土)经(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大肠(金)膀胱(水)胆

(木)小肠(火)胃

(土)三焦(相火)商阳至阴窍阴少泽厉兑关冲二间通谷侠溪前谷内庭液门三间束骨足临泣后溪陷谷中渚阳溪昆仑阳辅阳谷解溪支沟曲池委中阳陵泉小海足三里天井13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六阳经井(金)荥(水)输(木)经(5、应用(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145、应用(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14《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现代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荥穴--清热泻火,清泻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15《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4、应用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难经》子母补泻取穴法:母穴,五行属性为其母的穴位;子穴,五行属性为其子的穴位。有本经补泻和异经补泻之分。

164、应用(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16本经补泻法本经病症以本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肺的虚症益补本经的母穴(输穴)太渊,肺的实证应泻本经的子穴(合穴)尺泽。17本经补泻法本经病症以本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17异经补泻法本经病症以他经五输穴五行属性进行补泻的方法。肺虚--脾经之输土太白。肺实--肾经合水穴阴谷。胃实--泻大肠经(阳金经)井穴商阳,胃虚---补小肠经(阳火经)经穴阳谷。18异经补泻法本经病症以他经五输穴五行属性进行补泻的方法子母补泻取穴表

脏腑

金水木火相火土

金水木火相火土本经子母穴经脉肺经肾经肝经心经心包经脾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母穴太渊复溜曲泉少冲中冲大都曲池至阴侠溪后溪中渚解溪子穴尺泽涌泉行间神门大陵商丘二间束骨阳辅小海天井厉兑他经子母穴母经脾经肺经肾经肝经肝经心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胆经小肠经母穴太白经渠阴谷大敦大敦少府足三里商阳足通谷足临泣足临泣阳谷子经肾经肝经心经脾经脾经肺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胃经胃经大肠经子穴阴谷大敦少府太白太白经渠足通谷足临泣阳谷足三里足三里商阳19子母补泻取穴表①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素问·诊要经络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难经·七十四难》②子午流注针法: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3)按时选用春夏之季,阳气隆盛,经气上浮,即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之季,阴气隆盛,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20①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3)按时选用春夏之季,阳气隆盛,经二、原穴1、概念2、分布3、名称4、特点5、临床应用21二、原穴1、概念211、概念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

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2、分布221、概念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原穴的提出

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五脏之原: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左右各一,加上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共计十二个。

《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之原,由阴经之原扩展到阳经之原,《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心经原穴神门而补齐。23原穴的提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3、名称手三阴肺—太渊心—神门心包—大陵足三阴脾—太白肾—太溪肝—太冲手三阳大肠—合谷小肠—腕骨三焦—阳池足三阳胃—冲阳膀胱—京骨胆—丘墟243、名称手三阴肺—太渊心—神门心包—大陵足三阴脾—太白肾—太《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25《十二原穴歌》25

4、特点

(1)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2)阴经输原合一。(3)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另置一原。26

4、特点

(1)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歌诀(六十六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27歌诀(六十六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至阴通谷束京骨,275、临床应用(1)诊断疾病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至五脏之害矣”。

《灵枢•九针十二原》

(2)治疗疾病

“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

原气通过三焦布散于原穴,故针灸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具有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所以当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可选其相应的原穴,发挥其扶助正气,抗御外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弱,经气运行无力等病证。285、临床应用(1)诊断疾病28(3)配穴方法单穴应用,多用于治疗五脏病;与背俞穴配伍治疗五脏病;原络配穴,治疗表里脏腑同病。

29(3)配穴方法29络穴1、概念2、分布3、名称4、临床应用5、配穴30络穴1、概念30

1、概念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2、分布

31

1、概念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

3、名称

肺为列缺,阳明偏历;丰隆公孙,胃络与脾;小肠与心,支正通里;飞扬大钟,膀胱肾系;心包三焦,内外关立;蠡沟光明,肝胆相依;鸠尾长强,任督二奇;脾之大络,大包为期。手三阴列内通,手三阳偏外支,足三阴公蠡钟,足三阳丰光扬,任督鸠尾长,脾络大包乡。32

3、名称

32

4、应用

(1)治疗本经络脉病证。(2)治疗相表里两经病症。“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

--《针经指南》33

4、应用

(1)治疗本经络脉病证。33躯干部络穴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督脉之络从脊柱两旁经腰背上行散布于头–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34躯干部络穴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34

5、配穴

原络配穴: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原络配穴原则:

※(1)按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

(先病经脉原穴配合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络穴)

先病为主取其原,后病为客取其络(2)以表里经脉病变的主次轻重定原络35

5、配穴

原络配穴: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郄穴1、概念2、分布2、名称3、特点4、临床应用

36郄穴1、概念36

1、概念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郗穴”。名称和位置首载于《针灸甲乙经》。37

1、概念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

2、分布

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38

2、分布

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3、名称十六郄穴表

阴经郄穴阳经郄穴手太阴肺经孔最手阳明大肠经温溜手厥阴心包经郄门手少阳三焦经会宗手少阴心经阴郄手太阳小肠经养老足太阴脾经地机足阳明胃经梁丘足厥阴肝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