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科举制度主讲人:顾伟列教授第一节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本节要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
1.周代官吏的录用,主要采用世袭制,国君和宗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爵位和食邑,官爵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世袭制又称“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实现霸主之业,打破世袭制,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录用官吏,一是实行客卿制,二是养士之风盛行,从而促进了人才的流动。2.汉代以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官吏。“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叫“荐举”;“征辟”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考试考场科举看榜图察举制弊病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意思是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却比鸡还胆小。
弊病制存在很多弊病。例如,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随着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察举制也变得完全不重才学德行,只重家族门第,必然被历史淘汰。3.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每10万人推举
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1.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实行以试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
2.唐代科举考试进入鼎盛期,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诸科目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士人注目。明经科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时将诗赋列入考试内容。进士及第经过吏部选试,合格后授予官职。3.宋沿唐制,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科举考试图》宋人殿试图
4.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分别录取秀才、举人、进士并评定甲第,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科举考试考生【本节关键词】科举世袭制选贤任能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明经科进士科秀才举人进士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八股文文官制度教育儒家经学诗文创作行卷策论负面影响第一节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本节思考题】1.何谓“察举”制?它对隋唐科举制的形成与确立有何影响?2.何谓“九品中正制”?3.为什么说科举考试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期?4.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是怎样的?第一节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本节参考文献】1.许倬云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第二、六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陈茂同著:《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第一节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本节要点】一、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
1.科举考试向社会全面开放,作为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文人士子不论出身、地位及家产,都可自由报名考试,无须官员举荐,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考试成绩。不重门第,只重才学,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选举的特权。
2.考试制度造就了竞争机制,寒门士子苦读修身,以真才实学科举入仕。一、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汤炎生悬梁苦读图
3.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一、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刺股苦读图二、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
1.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2.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三、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学
1.唐代《五经正义》作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所遵依的范本,不仅有利于考试内容和评阅标准的统一,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使教育服务于政治,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北宋以后《四书》地位上升,《四书》与《五经》为官定教科书。科举考试与儒家经学结合,一方面儒家文化凭借科举制度的力量绵延传承,另一方面科举的制度优势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难以求得更新与发展。四、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
1.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扩大了诗歌创作队伍,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行卷之风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文学新人被社会所接受。唐诗三百首唐诗一首唐人诗意图12.宋代科举由唐代的重诗赋转向重经义及策论,排斥纯粹的训诂章句之学,偏重于义理的阐发,对于文风的新变具有积极影响。四、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宋词选宋词一首【本节关键词】文官制度教育儒家经学诗文创作行卷策论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本节思考题】1.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和维系起了哪些作用?2.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何影响?3.举例说明唐代科举与唐诗繁荣的关系。4.以北宋散文家的策论为例,说明科举考试对于文风变革的促进作用。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本节参考文献】1.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马振铎等著《儒家文明》(中编第九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第三节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本节要点】
一、思想的同化和僵化
1.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经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而与国计民生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关联的科技文化则遭排拒;文官候补队伍数量庞大,他们娴于治经,能熟练地写诗作赋,但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思维空间也较狭窄;另一方面却难以形成一支崇尚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独立的科技人员队伍。2.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日趋僵化,八股文命题取自《四书》、《五经》,考生必须“代圣贤立言”,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一、思想的同化和僵化1.由道、德、功、名、利、禄交织在一起的科举求仕之路,是君主政治为文人士子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科举求仕者或注重功业,或贪图利禄,目的有别,而实现目标的路径则相同,他们大都有着企盼知遇的心态,极易养成依附于王权政治的人格。
2.明清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思维束缚更严。许多应试者成为善于考试却不能独立思考的驯服工具。二、主体意识的丧失【本节关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东师范大学《风景园林设计实验古典园林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立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美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航空大学《电路(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造型基础(工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源广东河源紫金县专门学校驻校教官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农业大学《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联合创作预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基础造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省工业学校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市政工程监理规划范本(完整版)
-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上幼儿园》 PPT课件
-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要点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传统节日》PPT课件
- 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
- 开学第一课我们开学啦主题班会PPT课件(带内容)
- 电源线检验报告RVV
- 体育训练队队规
- 八字命理漫画版
- 电梯工程开工报告(直梯)(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