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_第1页
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_第2页
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_第3页
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_第4页
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闽南地区的民俗每次我打电话回家,舍友总会问我怎么会讲日语,还老跟我抱怨这一点儿也不公平,因为她们完全听不懂我说的话而我却能听懂她们和家人的对话!其实,我根本不懂什么日语,我讲的也不是日语,而是闽南语。我祖籍福建省,出生在泉州市安溪县,从小又随外婆在漳州市华安县生活,因此,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对于我们闽南人的民间习俗,我都是从奶奶、外婆她们老一辈人的口中得知的,当然其中一些被保留到今天的民俗我还是亲身体会到了的。我就从方言、民歌、民居、节日与祭祀和婚俗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介绍我们闽南人吧!一、闽南方言闽南方言最初是在福建省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躲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以后逐渐形成的。就国内分布来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南话五大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所处地区的其他方言影响,五大闽南方言区内部略有差异,其中本土闽南话和台湾闽南话最为接近,几乎没有差别。

明末清初,郑成功带领闽南人、客家人进入台湾后,闽南语就成为了台湾最主要的语言。现在整个台湾省大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语,其次才是客家话和山地话。二、闽南民歌闽南民歌指的是用闽南语演唱的民歌,其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和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在福建省,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分,主要可以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泉州地区的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的民歌调式多,当地锦歌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做戏歌》与《杂碎调》在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感情淳朴,色彩鲜明。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流传甚广。台湾的闽南民歌,在旋律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亲切感人。经过数代加工,形成了相当完善的调。随着移民的流布,还形成了各地方不同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三、闽南民居闽南地区的房屋构造一般是屋顶最高,左右屋背略低,中为正厅,左侧是大房,右侧为二房。由正厅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围着一条蜿蜒的龙,故有“围龙”之称。以二、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向组合对称,布置条形护厝,分别向两边发展。这种横向组合的护厝式民居,最适应于闽南沿海一带炎热的气候条件。闽南民居的独特风格尤其体现在屋顶上,正脊两端如燕尾飞翘,中间低平,呈现宋代曲线屋顶的传统意味。闽南民居的大门也颇为考究,门必居中,并向远位进深,形成过堂,产生较大的虚空层次,增添了建筑的形体变化。

泉州地区的民居中,有一种纵向布局、狭长条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条长形的手巾,故俗称“手巾”。厦门则另有一种“骑楼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门,上用平顶,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产花岗石,多有用花岗石建造的完全石结构民居,工艺独特,造型别有风采,形成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传统节日与祭祀春节,新年伊始,是我们闽南人一年中最最重要的日子,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家家户户除了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闽南方言中“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大门外,要把薯藤柴枝堆在一起,点燃后待其烟绕火旺,男人就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着“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共(‘而且’的意思)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就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灭的余灰收集一些在炭炉中,叫做“添旺”,象征更加兴旺。“跳火群”过后,要用新扫把打扫大堂,扫完后扫把畚斗放在一起,垃圾堆放在门边,希望如愿从畚斗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春节期间,案桌上要摆有长年菜、发糕和隔年饭,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大堂中要常备果盘,随时以糖果、福橘、瓜子等待客。过年过节蒸糕、发馃时,忌讳有人在灶旁指指点点,大声说话或猜测“发”与“不发”。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装,设四四一十六盘斋果、茶酒和岁饭,到宗族祠堂烧香,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祈求天公保佑族人岁岁平安。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后,要在大门口放一挂鞭炮以辟邪。长辈率领子女通宵达旦地围坐在炉旁,叫“围炉守岁”,以为父母添寿。寒冬腊月,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叙旧岁展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场面啊。到了午夜时分,正是最为热闹的时候,所有的烟花爆竹齐上阵,轰鸣巨响可以持续两个小时!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发压岁钱,叫做“分圆”,这大概是最令孩子们高兴的事了。正月初一的禁忌最多,普遍忌杀生、清扫、哭泣、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这一天不可以骂人,不能打架,不向人讨债,不使身体受伤,如受伤,就是“痛过年”,极为不吉利;早上大多是吃面线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这一天不煮饭菜,吃的必须是除夕日预做的,称之为“隔年饭”,表示去年的饭菜吃不完还有剩余,寓意年年有余;家家户户都要吃干饭或其他事物,绝对不能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外出时都会被雨淋或者遭受意外,饭后,还要拜祠堂及尊长;不能扫地,不可舀肥,万一非打扫不可,也要把垃圾留在家中,不能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倒掉一样,使家里受穷;不可打破或损毁碗盘瓷器,万一不慎打破,就要用红纸包起来,等到初五“隔开”之日,才把它投进河里,念“打破瓷,钱银一大堆”之类的安慰的话,便可逢凶化吉;绝对不可以午睡,据说,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会崩溃,女人如果午睡,则厨房就会倒塌!年初二是“女婿日”,所谓的女婿日,就是所有的女儿女婿都要回老丈人家拜年。这一天,就是我们家人气最为旺盛的一天,因为我的奶奶生育了五个女儿,她们都会和丈夫在初二这一天带着子女齐聚我们家吃饭。有谚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或‘无歹志’)。”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可以睡到饱,晚起无妨。初三日,按照我们闽南人的传统习俗是应该在家里祭祀亡灵的,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这是从明代开始就有的春节上坟的习俗。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某年除夕之夜,大股倭寇乘机突袭,烧杀抢掠。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两天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各家各户才忙于收敛亲人的尸体出殡,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根本无暇到别家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便把这一天作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我们闽南人的惯例。农历正月初四,为接神日,所接之神,一般是指灶王爷、灶王奶奶等家神。大年初五为假开日,商人们纷纷鸣炮开市,这一天被莆田、仙游等地定为“做大岁”,莆仙地区普遍行大岁之礼。正月初九是闽南传统的节日“天公生”。很多老闽南人对这一天的重视程度,可能更甚于春节。家里的主妇们从大年初八这一天早晨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三牲五果六斋了。传统的“三牲”指的是马、牛和羊,但现在靠海的闽南人大多是用公鸡、鱼和猪肉代替的;“五果”就是闽南语中谐音“旺来”的菠萝、寓意“平安”的红富士苹果、象征“节节高”的甘蔗和香梨、芦柑这五种水果;发糕、寸枣和春糖等是拜天公必不可少的;剑兰、菊花和香水百合也是祭拜天公的吉祥之物,是近年来厦门人常用的“老三样”。不论是三牲五牲还是五果六斋,圆圆满满的一桌酒肉瓜果都是希望隆重地为天公祖“庆生”,好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闽南、台湾民间都有敬祖的旧俗,谓之“三月节”。敬祖时,人们上山扫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先拜土地公公,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压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上漆,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台湾同胞把祖家的节俗带到海峡彼岸,至今还在沿袭。农历七月被称为鬼节,七月初一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请的人越多越好。我们闽南人把七月的普渡称为“正普”,做“普渡”是揉合了农历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曰,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是泉州民间鬼魂崇拜习俗中的典型代表。现在闽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的俗谚,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每年轮流互相宴请。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危及人间,因此崇拜鬼魂。到了奴隶社会,鬼魂迷信相当流行,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资料中,都记载有鬼魂感恩报答和怀怨复仇的故事。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曰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很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祈求雨泽以抗旱等等。到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腊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就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崇拜灶神,是地处东南沿海的闽南地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发明火食是一次重大的文明飞跃,自此,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才开始有所区别。那时,人们在住地周围烧着一堆堆的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制作陶器和防御野兽。这种火堆就是原始的“灶”,而灶神崇拜就始于此。

五、闽南婚俗闽南地区古老的婚俗是极其复杂的,但是那些不怕麻烦的婆婆媳妇们却仍然乐此不彼。因红丝线含有“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所以它作为一种吉祥物,始终贯穿于整个婚礼的全过程。时至今日,像闽南地区保留的这种拴红丝线的习俗,却已是不多见的了。首次使用红丝线是在提亲时,男方在随带见面礼的包装外面,要用一条红丝线捆起来,进入女方家时,摆放在大厅的显著位置,以示吉利好彩头。一个新媳妇要进门先要初看,三日之后双方家里没什么事发生,而且又都满意的话才有下一步。徜若在这三天中哪一方家有打破东西,或者小孩磕碰着,或其它不吉详的事情发生,那么就是再满意也只能作罢。再者是“择日”,也就是合生辰八字,一般男女双方年龄相差三、六、九岁都是不行的。“择日”时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信任的亲属当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好“生辰八字”后,要用一张红纸包起来让男方带回,里面放有一条红丝线寓意牵姻缘。当双方都对这门婚事满意后,接下来是择日子“对看”。选个良辰吉日,男方父母带上四色糖果饼干,备好红包或手饰去女方家。如若满意则留在女方家吃个便饭,女方家若是满意便会在饭前让姑娘出来倒杯茶给客人喝,吃完饭男方会留下一个红包或手饰作为给姑娘的见面礼,这婚姻便算是成了一半了。闽南地区比结婚更重要的是订婚,不管有没有办结婚证,只要订了婚,在农村大家便认可了这是个有家室的人了。订婚前双方要讲好给多少聘礼,包括:聘金、烟酒、糖果、饼干、姑娘的服装费、手饰、女方家请客的酒菜钱等等。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仪式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男方家一大清早就要叫上二、三十个亲戚,女人挑着三牲香烛去祭祀祖先,然后再分头去十里八乡的每个寺庙进香。这大约就要忙到过午了。男人一般在准新郎和他父母的带领下挑着三牲鱼肉、四色糖果饼干和水果带着部分聘金(余下聘金的零头留着要娶进门才付)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照例也要叫上十来个亲戚,先给男方家的每个客人上点心、分红包,然后挑上男方送来的东西去进香。女方家等客人吃过点心了就让姑娘出来上茶,这时准婆婆要把给准媳妇的全套成双成对的手饰给媳妇戴上,未来的岳母也帮准女婿戴上戒指,然后等进香的亲戚们回来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饭。这订婚才算是完成了,此时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择好日子谈婚论嫁了。结婚办喜事,新房的装饰有许多讲究。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都不可观礼及进新房。房屋厅堂里除了要张贴喜联外,还得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及新房的门楣上,以图吉利。新房中镜子不宜正对着床,睡床也不宜摆在顶柜、横梁或灯饰之下。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切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生肖,如属龙的未成年男童陪睡。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新娘更是不能躺下,否则会有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的意思。一般来说,男方送多少聘金女方要翻倍地给嫁妆。这常常让有姑娘的人家发愁,许多人家更是砸锅卖铁地嫁女儿。所以闽南人的重男轻女大约是和这有很大关系的。临近喜日,姑娘家要提前置办一些必备品。五谷种,意在姑娘嫁过去后五谷丰登;桌头红,放在新娘房用的花,意在吉祥;孝布,有红绳系好的够姑娘将来给做一套孝服的白布,意在公婆长命百岁;七桶,包括脸盆、水桶和将来孩子的澡盆等共七个,意在有备无患和完整;铅,铅在闽南语中和“缘”是同音的,意在姑娘嫁过去后与人结善缘,姑娘出嫁那天要穿的衣服从内到外全部都要用红线缝上铅片;两个装衣服和嫁妆的箱子,结婚那天由伴娘帮着拎过去,然后放在大堂里当众打开,查点嫁妆。到了结婚前三天,还有个担盘的习俗,担盘照例是四色糖果饼干和鱼肉,随双方的意思分为三日盘和一日盘,一担为百斤,少则三十六担,多则七十二担。到了担盘那天,男方只是意思性的挑些过来,女方要叫上十几个亲戚,两人一组到村里各家各户去,用装汤的盆子分发糖果饼干。大喜的日子终于到了。结婚当天,双方在互送的众多礼品上,大到摩托车、电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从鱼、肉、面等新鲜的食品,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